白米鄉

白米鄉

白米鎮位於合江縣城北面,幅員面積74平方公里。2005年,實現總收入248.1萬元,地方財政收入129.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367元。鄉政府駐地距縣城7公里,一面依山三面環水,東與榕山鎮一江之隔,南與縣城隔江相望,形如“水上半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白米鎮
  • 行政區類別:鄉
  • 面積:74平方公里
  • 人口:40991人
基本信息,區位,交通,自然資源,地形,氣候,農業,產業結構,區劃沿革,沿革,行政,轄境變更,特色經濟,經濟概況,水果,生豬,水產,發展機遇,戰略分析,機遇戰略構想,戰略對策思考,計生工作,

基本信息

區位

白米鎮位於合江縣城長江北岸,東、南、西三面臨江,分別與榕山、合江、佛蔭、大橋隔江相望,北與望龍鎮接壤,幅員面積74平方公里,幅12個村、1個社區,截至2009年,全鄉總戶數12778戶,人口40991人(其中城鎮人口976人,農業人口40015人)。鄉政府所在地白米場距縣城 7.5公里 ,距瀘州 38公里 、成都 310公里 、重慶160公里。
白米鄉位置白米鄉位置

交通

縣道合(江)——萬(定)公路縱貫南北,建設中的宜瀘渝高速公路橫穿東西,在境內兩跨長江、設定互通,建成後到重慶市區外環高速60公里。白米鎮是“長江出川第一鄉”,長江“黃金水道”過境流長42公里,有客(貨)輪碼頭15座,其中銅釺灣、史壩沱、燈影石、大岩等天然深水良港河面寬、岸線長,可常年停靠3000噸級船舶。境內天然氣和建築用頁岩、河沙、卵石資源十分豐富,已建成天然氣井9口。

自然資源

地形

白米鎮系川南盆周壩區丘陵地貌,壩中高、臨江低,最高海拔258米 ,最低海拔 191米 。
白米鄉白米鄉

氣候

屬南亞次熱帶溫濕氣候,水源豐沛、日照充足、無霜期長,年均降雨量1100毫米、氣溫20℃;臨江河灘地廣,壩中田疇開闊,全鄉有耕地面積33450畝、園地面積3875畝,以糧食、蔬菜、水果、生豬、漁業為主導產業。

農業

全鎮常年糧食總產22679噸,其中優質稻穀15591噸,是國家優質商品糧生產基地;年產蔬菜13400萬噸,建有2000畝沿江無公害蔬菜基地綠色走廊;年產荔枝、青果、柚子等名優水果970噸,其中柚子產量達360噸,建有集中成片3500畝、輻射帶動5000畝的真龍柚基地;年出欄生豬20239頭、出欄小家禽103900隻,有規模養殖場12座;年起水成魚1562噸,其中名優河魚20噸,有庫塘堰280餘口、漁業養殖面積650多畝,還有長江上游最大的鋼質船體網箱養魚基地、養殖面積達 1200平方米 。

產業結構

白米鎮境內還有庫容10萬噸的白塔壩國家糧食儲備庫和長江上游規模最大的白塔壩造船工業園區。2008年,白米鎮有工業企業10家,物流企業3家,其中規模以上4家,全年國內生產總值29967萬元(其中第一產業9709萬元、第二產業12426萬元、第三產業7832萬元),三次產業比為32.4﹕41.5﹕26.1,招商引資5091萬元,工業固定資產投入2850.7萬元,完成稅收270萬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7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550元。

區劃沿革

沿革

白米鎮於1941年建鄉制,屬一區;1950年設白米鎮人民政府,屬望龍區;1958年為望龍公社管理區,1960年改白米公社,1983年復鄉,1992年撤區並鄉,轄原白米、白塔、印子、白果四個小鄉,2013年10月,經上級部門批准,正式撤鄉設鎮。白米鎮場鎮面積達1.7平方公里,場鎮基礎設施完善。現有寶洞街、建設路、魚塘街、惠民路、白榕路等五條街。供水、供電穩定,排污設施齊備,市場繁榮,兩校一園規範。白米鎮水陸交通十分便捷。縣主幹道合得公路橫穿境內,與重慶、永川、成都相連;另有白米-白果、白米--史壩、白米--印子、白米--榕山等公路貫穿全鄉;有42公里長江黃金水道,是長江上遊船運的必經之道,有出川“第一鄉”之譽。

行政

1997年,面積74平方千米,人口4萬,轄四寶山、黃金山、轉龍灣、河橋、橋上、史壩、碾子旁、董壩、銅鼓、青莊、龍聚、板橋、向陽、陳屋基、寶子、斗笠、陳家壩、桂花樹、金寶山、鄭山、徐石壩、陳灣、蘆石壩、梨灣24個行政村和白米場居委會。 2002年,面積74平方千米,轄24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174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9918人,其中農業人口 39047人,非農業人口871人。 2004年,面積74平方千米,轄24個行政村,1個社區,總人口39362人,其中,農業人口38461人,非農業人口901人。

轄境變更

2007年11月5日,合江縣人民政府《關於白米鄉適度調整村級規模的批覆》(合府發[2007]291號):撤銷四寶山村,併入黃金山村;撤銷河橋村,併入轉龍灣村;撤銷寶子村,併入史壩村;撤銷陳屋基村,併入斗笠村;撤銷板橋村,併入向陽村;撤銷董壩村、銅鑼村,併入碾子塝村;撤銷青莊村,併入龍聚村;撤銷陳家壩村,併入梨灣村;撤銷蘆石壩村,併入陳灣村;撤銷徐石壩村,併入桂花樹村;撤銷鄭山村,併入金寶山村;保留橋上村。

特色經濟

經濟概況

白米鎮是典型的糧豬型大鎮,是全國瘦肉型豬基地鄉和四川省商品糧、蔬菜生產基地鎮,第二批省級小城鎮試點鎮。白米鎮四季分明,氣候宜人,是理想的旅遊休閒勝地。境內有黃金山村生態項目林區,有青莊村、龍聚村、板橋村綠色食品無公害蔬菜走廊;有5千萬噸重點糧食儲備庫落戶所在地的董壩村;有峰岩洞、老虎山、白米洞等旅遊景點,有保持完好48米高的清代古白塔,有濃郁農家風味的省級保護文物轉龍壩土地莊園。
長江岸線資源和碼頭資源豐富,是縣城蔬菜供應的“後花園”,有民營企業18個(年產值上千萬元的有2個)。
白米鎮積極發展特色農業,因地制宜,走上了“菜”、“果”、“豬”、“魚”發展之路。
白米鎮三面臨江,河灘地多,沿江村社農民有種植蔬菜的傳統。鎮黨委政府因勢利導,引導沿江村社大力發展無公害蔬菜,現已建成一個2000畝無公害蔬菜基地,生產的無公害蔬菜已進入成都、重慶、貴陽等市場。
白米鄉-柚子白米鄉-柚子

水果

全鎮有10畝以上果園8個,2004年新栽青果3000畝、12萬株,荔枝高換300株,青果高換2000株,真龍柚高換2000株,成片定植真龍柚、沙田袖高壓苗500畝,水果正在成為白米鄉助農增收的新亮點。

生豬

白米鎮是一個生豬產銷大鄉,2004年出欄生豬4.5萬頭,人均1.2頭。當年生豬價格每公斤8-10元,與上年相比,每公斤平均漲了2.5元,一頭生豬按80公斤計算,白米鎮當年人均增加純收入約100元。

水產

“魚”包括塘庫養魚和長江河船體網箱養魚。白米鎮共有塘、庫200多口,已經全部承包到戶進行養魚,全鎮塘、庫養魚產量大,收入可觀。長江河船體網箱養魚是白米鎮一大特色,是政府扶持資助的一個助農增收項目,所養魚均為高價值的河魚,生產的河魚肉質好,價格卻相對便宜,已銷往宜賓、重慶等地。白米鎮現有網箱魚船巧艘,養魚面積1800平方米,每艘船平均產值達35萬元。白米鎮黨委、政府在農業產業化建設中,因地制宜、科學規劃,著力實施“發展五大優勢產業,建設三大特色基地”戰略,成效明顯。2008年,碾子村被評為縣級柚子基地村,共種植有柚子11萬多株、面積3500畝、產量200多萬公斤、產值400多萬元。種植大戶中,柚子樹500株以上的5戶,1000株以上的1戶,年收入2萬元以上的12戶,5萬元以上的2戶。 碾子村發展柚子產業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未來廣闊的市場前景,引起了廣泛關注。今年以來,碾子村就先後迎送了視察、指導、參觀的客人6批100多人(次)。
柚子花開迎客來柚子花開迎客來

發展機遇

國家實施發展戰略的機遇
工業化、城市化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和必由之路。在當前應對國際危機背景下,在新一輪全球經濟格局大變革、大調整中,我國正處於全面推進工業化、城市化的關鍵階段,面臨加快實現現代化強國的戰略機遇期。國家實施拉動內需“四萬億投資項目”重點向西部省(市)基礎設施建設傾斜,深入推動“西部大開發”這一國家戰略的決心和力度不斷加大。這一巨觀政策投資取向除了有效拉動內需、刺激經濟成長外,更深遠的意義是實現基礎設施等公共服務均等化,改善西部地區投資發展環境,推進東、中、西部產業梯度轉移,促進東南沿海發達地區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實現區域經濟布局戰略性調整。在國際國內經濟發展形勢的大背景下,作為工業化、城市化水平較低的西部欠發達地區,我鄉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白米鄉白米鄉
區域經濟協調融合的機遇
西部各省(市)在拓展經濟空間、實施發展戰略過程中,順應時代發展要求,遵循經濟運行規律,更加注重統籌兼顧、區域協調,成渝經濟區、長江上游經濟帶、川渝經濟合作區、西三角經濟區(西部城市成都、重慶、西安構成的三角形經濟區)等區域經濟體概念相繼提出,已經形成廣泛共識,正在積極規劃實施。目前,成渝經濟區是西部惟一成片發展、城鎮最為密集、產業和人口最為集中的地區,川渝兩省(市)已經在西南率先崛起,成為“西部大開發”的龍頭和引擎。國家發改委已召集川渝兩地對成渝經濟區發展規划進行了評估,並將於年底正式提交國務院批覆。成渝經濟區即將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合力打造繼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地區之後實力最強的發展地區,打造中國經濟發展“第四增長極”。在成渝經濟區發展規劃中,四川重點打造“一極一軸一區塊”,其中“一軸”包括長江上游沿江經濟帶和沿高速公路經濟帶,“一區塊”指四川環重慶毗鄰地區。在“一軸一區塊”中,合江占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合江臨港工業園區也被列入全省超百億成長型特色產業園區之一。白米位於這一區域經濟合作的結合部、處在最前沿。周邊一些跨縣(區)的區域經濟體也正在重新布局、加快調整,在新一輪區域經濟一體化大格局中,該鄉擁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白米鄉白米鄉
市縣經濟布局調整的機遇
瀘州市大力實施“四個四”發展戰略,即重點培育酒業、化工、能源、機械製造“四大產業”,集中開發酒業集中發展區、納溪化工園區、長江機械工業園區、川渝合作瀘州臨港示範區“四大園區”,加快建設川黔高速公路、瀘渝高速公路、川黔鐵路、長江黃金水道“四大通道”,著力打造現代商貿物流中心、旅遊組織中心、教育培訓中心和區域中心城市“四大中心”。市委把合江臨港工業園區作為市上主抓的5個特色產業園區之一,列入全市產業園區“5+5”戰略,縣委十一屆十二次全委(擴大)會議提出《進一步融入成渝經濟圈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意見》,對縣域經濟布局和產業發展規劃重新進行了調整,在我鄉境內規劃了縣城區長江大橋、江北縣城新區、江北工業園區、江北物流園區,我鄉迎來美好的發展前景。
白米鄉白米鄉
交通基礎建設加快的機遇
根據未來發展需要,省、市委分別提出打造“西部綜合交通樞紐”、“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的交通發展戰略,縣委也提出紮實推進川黔渝結合部重要交通節點建設的目標。合江要圍繞省、市打造交通樞紐的契機,以宜瀘渝、成自瀘赤高速公路為主幹,以縣城為中心,建設“三橫三縱、一港五橋、一環一網”交通網路體系;要加快港口碼頭開發,重點推進李子壩100萬標箱貨櫃碼頭等一批碼頭建設;要加快航道整治,提高通航能力,將長江合江段航道由三級提升到一級,赤水河按五級航道整治;要全力爭取建設貨櫃碼頭專用進港鐵路、瀘州經合江至習水的貨運鐵路,並爭取渝昆高速鐵路在合江設立二級站點。宜瀘渝高速公路正在抓緊建設,成自瀘赤公路也即將動工興建。這兩條高速公路建設成後,合江與周邊城市的時空距離大大縮短,合江即將融入“重慶半小時經濟圈”。其中宜瀘渝高速公路在我鄉境內兩跨長江、設定互通,白米突破了長江天塹的千年阻隔,區位、交通優勢凸顯,我鄉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
白米鄉白米鄉
交通區位優勢提升的機遇
從省際區域範圍來看,合江位於川南、渝西、黔北、滇東交界處,位於區域經濟合作的結合部,擁有得天獨厚的長江黃金水道、港口碼頭。文中上述貫通各省(市)的高速公路、鐵路建成後,合江更是發展臨港經濟、口岸經濟、通道經濟、區域經濟最理想的地方。白米則處於融入成渝經濟圈、對接川渝經濟合作的最前沿,擁有長江黃金水道、天然深水港碼頭岸線,宜瀘渝高速公路在境內兩跨長江、設定互通,區位、交通條件十分優越。從縣域經濟布局來看,大橋鎮、佛蔭鎮到合江鎮、榕山鎮沿長江岸線分布的城鎮和工業區,如同一張“弓”,宜瀘渝高速公路如同一根“弦”,構成了合江縣實現城鎮化、工業化發展的“弓弦經濟圈”。這個“弓弦經濟圈”憑藉川渝經濟合作產生拉動力、依靠自身發展釋放擴張力、依託黔北資源市場延伸輻射力,必將形成強大的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白米鄉正好處於這根“弦”的中部位置,以城鎮建設、工業發展、商貿物流為主攻方向,迅速發展壯大白米經濟體,讓這根“弦”變得更加堅韌,打造強勁有力的“弓弦經濟圈”,是實現縣域經濟加快發展、又好又快發展的科學決策。
白米鄉白米鄉
統籌協調區域競爭的挑戰
在當前社會經濟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的時代背景下,在未來經濟社會發展中,要參與大市場競爭、大區域博弈,就必須與時俱進地統籌協調全縣的城鄉發展規劃、產業結構調整、經濟分區布局,這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工作和局面都面臨很多複雜性、艱巨性和不確定性。比如縣內區域功能劃分不明晰、鄉鎮發展定位不明確、工業區布點“多、散、亂”、工業化進程慢、城市化水平低等問題都亟待統籌協調、研究解決。同時,我們還要應對周邊地區率先發展而我們發展不足、發展滯後的挑戰。緊鄰重慶的廣安鄰水縣,工業園區入駐企業60%來自重慶或為重慶企業配套。江陽區輕工業集中區不到兩年時間完成基礎設施投入2億多元,平均每天投入資金160萬元、推進基礎設施1.5畝。江津德感、雙福和永川朱沱工業園區已經非常成熟。瀘縣、隆昌等與重慶毗鄰地區也紛紛出台政策措施,加快融入成渝經濟區。合江已經陷入周邊縣(市區)新一輪經濟布局的重重包圍。面對錯綜複雜的經濟形勢、空前激烈的競爭環境,必須增強時不我待的緊迫感、不進則退的危機感,樹立“早就是先機、快就是優勢”的競爭意識,切實加強巨觀決策的前瞻性、預見性,解放思想、搶抓機遇、精誠團結、負重自強,才能在新一輪區域經濟格局中發揮區域功能優勢、占領戰略主導地位、提升自身發展能力。
白米鄉白米鄉

戰略分析

機遇戰略構想

根據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為了貫徹落實縣委十一屆十二次全委(擴大)會議精神,該鄉要牢牢把握周邊省、市、縣重大區域經濟布局調整、宜瀘渝高速公路在境內兩跨長江並設定互通和江北縣城新區、工業園區、物流園區列入規劃等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立足交通、區位優勢,以開放的姿態、創新的思維、大局的觀念、戰略的眼光,重新審視白米的現實機遇和發展前景,縝密分析論證,調整發展方向,描繪白米發展宏偉藍圖,展示白米未來壯美畫卷,開創白米美好廣闊前景。
白米鄉白米鄉
(一)發展定位。
融入成渝的新興工業基地、交通暢達的商貿物流中心、山環水抱的夢幻濱江城鎮、商機無限的投資創業園區。
(二)發展思路。
借勢一江一路,發展通道經濟;依託江北組團,打造宜居白米;大力招商引資,加快建設開發;主動融入成渝,實現自我提升。
(三)發展戰略。
工業強鎮、招商興鎮、物流富鎮、城建靚鎮。

戰略對策思考

(一)解放思想,轉變職能,堅持首當其衝的發展要務。
1、提高認識,更新觀念。工業化、城市化是經濟社會發展不可逾越的歷史階段。白米鄉是傳統農業大鄉、農業人口大鄉,過去工作思路和重點一直是發展農村經濟,以農為本、以糧為綱的思想觀念長期束縛著我們的手腳,因而經濟發展緩慢。近幾年,雖然引進和發展了一些工業企業,但我鄉仍處於工業化初期,加快發展工業、推進城鎮建設是重中之重、當務之急。特別是宜瀘渝高速公路加快建設、縣域經濟布局調整後,我們決不能局限於過去的思維定勢,對突如其來的機遇沒有思想準備、缺乏縝密思考、不作戰略調整。從長遠發展來看,白米一定會建設成為合江縣城的新城區、主城區,並培育一個新興的工業基地、物流園區,作為新城區的產業支撐。我們要以發展工業的前瞻意識、振興物流的堅定信心、經營城市的戰略思維、招商引資的創新理念,調整發展思路,轉移工作重心,堅持“工業強鄉、招商興鄉、物流富鄉、城建靚鄉”發展戰略,突出發展工業經濟,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快推進城鎮建設,搭建商貿物流平台,開創白米美好未來。
無公害蔬菜基地無公害蔬菜基地
2、轉變職能,引領發展。轉變政府職能,既是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核心內容,又是全面推進科學發展的必然要求。當新一輪工業化、城市化發展的浪潮,要將白米這樣一個傳統農業大鎮、農業人口大鎮推向興辦工業、興建城市的彼岸時,當務之急的就是轉變政府職能。我們要以“敢立潮頭唱大風”的氣概,理順政府與企業、與市場、與社會和自身內部職能部門的關係,切實轉變工作職能,不斷調整工作方式,以更加務實的作風、更加靈活的方法、更加高效的舉措,激發全鎮幹部民眾發展的熱情,鼓舞全鎮幹部民眾發展的幹勁,增強全鎮幹部民眾發展的信心,引領白米經濟社會發展駛上快車道、奔向大市場、開闢新天地。要摒棄“守業”思維,要樹立“創業”意識,克服“等、靠、要”的思想,拿出“乾、拼、闖”的行動,從主要處理日常行政事務的習慣中解放出來,到重點謀求地方經濟發展的創新里揮灑開去。按照“經濟調節、市場監管、公共服務、社會管理”的綜合目標要求,切實履行好編制發展規劃、投資項目策劃、經濟結構調整、市場環境監督、招商信息收集、招商項目包裝、招商引資洽談、促進企業發展、公共服務管理、征地拆遷安置、農民就業培訓、維護社會穩定、保障公共安全、財政稅收監管等事關發展大計的重要職能。
(二)完善規劃,加快實施,把握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1、抓緊完善布局規劃。建議縣上將白米納入川渝經濟合作臨港示範園區集中開發範圍,確立縣城新區、輕工業園區、商貿物流中心的功能定位,遵循文明、現代、生態、和諧的原則,按照高起點、高標準、高規格的要求,抓緊組織專家學者、專業人員,對白米發展城鎮、工業、物流進行評估論證、分析策劃、勘測設計,富於前瞻性、預見性地對白米發展城鎮、工業、物流的功能定位、結構規模、空間布局、實施方案等進行科學規劃。抓緊編制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完成總體規劃、分區規劃等,並以總體規劃和分區規劃為依據,完成控制性詳細規劃設計、土地利用規劃設計、節能環保規劃設計等,確定規劃建設區的土地使用性質和使用強度控制指標、道路和工程管線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間環境控制規劃要求。通過科學規劃、加快建設,把白米打造成為縣域新興經濟體和重要增長極。
2、加快基礎設施建設。一是道路交通設施。交通既是基礎產業,又是先行產業,發揮流通、集散、輻射功能,拉動、承載、推進經濟社會發展。要抓緊完成縣城 40米 大街至大耳朵碼頭縣城區長江大橋立項、審批手續和招標、投標程式,迅速開工建設。我們經過初步分析論證,可在白米境內率先建設“兩橫一縱半環線”(兩橫:化肥廠對岸通路口碼頭至大耳朵碼頭,榕山對岸董墳碼頭至立石子碼頭;一縱:拓寬、拉直縣道過境公路白米段;半環線:建設沿江半島環線公路)作為今後城鎮、工業布局的主幹線。儘快完成銅釺灣、史壩沱等港口碼頭論證、立項、審批、建設,新建或改建各碼頭連線白米場或高速公路出入口道路。規劃、建設江北客運中心、物流中心等。通過交通物流設施建設,不斷強化交通區位優勢,高效融入成渝經濟圈,形成支撐發展城鎮、工業、物流的架構和載體。二是水、電、油、氣供給設施。可按照城鎮、工業、物流階段性發展需求,分步實施自來水、電力、石油、天然氣供給設施。建設中要充分考慮可持續發展潛力和空間,做到超前規劃、前瞻布局,避免改造、升級造成投資浪費。三是環境保護設施。要抓緊進行環境影響評估,編制環境保護規劃,根據發展需要,按照循環經濟原理,投資建設江北垃圾處理場、污水處理站。在推進工業化、城市化進程中,遵循減量化、無害化、再利用原則,走環境友好、生態和諧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三)千方百計,攻堅克難,開創美好廣闊的發展前景。
1、培育新興工業基地。一是以白塔壩造船工業園區為基礎,通過承接產業轉移,突出發展壯大鑄造業,著力培育鑄造業基地。二是沿宜瀘渝高速公路規劃、建設輕工業園區、農副產品加工園區,通過招商引資,承接產業轉移,實施滾動開發,培育產業集群,形成競爭優勢。要不斷壯大優勢產業、培育骨幹企業、發展中小企業,擴大工業經濟規模,提升經濟發展水平,將經濟總量做大,把經濟實力做強。要創新發展方式,把工業經濟作為推動經濟成長的主導力量,作為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和勞動就業的主要渠道,帶動物流業和第三產業協調發展,為縣城新區拓展提供堅強有力的產業支撐。
2、建設商貿物流中心。商貿通則人氣旺,人氣旺則城市興。
商貿是城市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是城市競爭力最基本、最重要的元素。江北縣城新區、工業園區、物流園區的建設應協調同步、整體推進,要在城市規劃、開發中突出商貿功能,工業園區項目建設中突出發展依賴大宗物資運輸的產業。實現物流業園區流通功能與縣城新區商貿功能、工業園區產業功能均衡協調、互動共贏,發揮應有的綜合效益。要依託黔北豐富資源和廣闊市場,依靠自身沿江臨港優勢,以銅釺灣壩、史壩沱等碼頭為重點,加快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實現物流資源整合,建立現代物流體系,實現川渝黔物流無縫連結。以港口水運物流為重點,拓展水陸聯運、江海聯運。大力發展周邊地區大宗物資中轉集散物流、工業物流及農副產品物流。引入第三方物流企業,提高物流信息化技術,拓展物流市場。加快物流企業整合、重組步伐,推動物流業向規模化、集團化發展。要加快市場建設,整合市場資源,完善市場體系,發展連鎖超市、物流配送、倉儲運輸、裝卸搬運、流通加工、信息處理、商檢通關等完備的物流業態。要通過規劃引導,促使各類經營業態向專業市場集中,重點培育建材、農資、農副產品、日用消費品市場,規劃、建設大型專業批發市場等重大項目。
3、打造美麗濱江城鎮。城市是人類文明的標誌,是經濟、政治、文化生活的中心。城市化是人類發展進步的必由之路,城市化程度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標誌。因此,有經濟專家曾經預言,拉動21世紀經濟成長的兩大動力分別是已開發國家的高科技和開發中國家的城市化。當前,我國正在掀起新一輪加快推動城市化進程的浪潮。合江縣城適逢城市化發展之“天時”,坐擁三流交匯、依山傍水之“地利”,迎來區域經濟合作之“人和”,建設成為一個長江上游跨江發展的中等城市毋庸置疑、勢在必然。
合江縣人口90萬多人,城市化率約35%。按中等已開發國家80%——90%以上的城市化率計算,合江城市化率還有45%——55%的發展空間,本地城鄉轉移人口在40萬以上,保守估算吸納外來常駐人口、流動人口10萬。因此,展望未來,合江縣完全可以建成一個40——50萬人口的中等發達城市。目前縣城建成區面積約1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10萬人,但街道狹窄、建築密集。按照建設現代、文明城市的要求,今後新城區拓展面積應在50——60平方公里以上。所以,規劃、建設江北縣城新區是合江加快推動城市化發展進程的必然選擇,江北縣城新區規劃面積應在30——40平方公里以上。
6月15日 ,省委書記劉奇葆在合江視察、指導工作時指出:“合江可以建設成為一座漂亮的城市。”最近,縣委書記李波對白米鎮境內高速公路以南、沿長江一帶進行了考察後認為,該區域開闊平坦,是適宜未來城市發展需要的最佳選擇。要落實劉奇葆書記指示精神,適應未來長遠發展需要,就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把江北縣城新區建設成為最具吸引力、最具競爭力、最適宜居住的現代化新興城市。縱觀我國城市發展的三種方式——集中膨脹式(大量農村人口蜂擁進城務工、就業、落戶,帶動城市建設的方式)、分散擴張式(城區人口、產業過度密集後逐步向郊區拓展或向衛星城市遷移推動城市建設的方式)、新興轉化式(農村因交通改善、區位提升拉動人口、產業集聚,啟動新興城市建設的方式),江北縣城新區屬於第三種城市發展方式,無論建設用地空間、規劃布局空間、市場開發空間、持續發展空間,都是最具備優勢、最富有潛力、最擁有競爭力的一種方式。一張白紙正好描繪最美的圖畫。可以在沿江山地上建設高檔別墅區,在開闊平坦的幹線兩旁建設商務住宅區,還可以建設保留田園風光的生態住宅區,可以用地方特色鮮明的花木進行綠化、美化,打造別具一格的旅遊名城。一座夢幻濱江城市,令人遐想、值得期待。
4、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要突出我們的交通區位優勢、港口碼頭優勢、發展潛力優勢、市場空間優勢、城市建設優勢,喊響“長江上游黃金半島,投資創業商機如潮”——招商引資主題口號,加大宣傳、推介力度,廣泛吸引社會各界前來觀光考察、投資興業。要落實招商引資責任,創新招商引資機制,增添招商引資措施,激發招商引資動力。要完善招商引資網路體系,建立統籌協調的招商平台,整合各方面資源,發動全社會力量,營造全民招商的氛圍。要圍繞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工業園區產業功能定位、縣城新區配套功能設計等,進行投資策劃、項目包裝。要廣泛收集、了解成渝兩地、東部沿海地區產業轉移項目信息資源,主動出擊、跟蹤服務,鍥而不捨地做好招商引資工作,確保招商引資項目順利“著陸”。
5、突破土地金融瓶頸。要著力破解信貸瓶頸。調動縣域金融機構向本地投放貸款積極性,發揮國有投資公司、擔保公司作用,鼓勵民間資金建立擔保機構,利用BT、BOT等融資手段,重點解決工業園區建設、中小企業發展、城市建設資金不足的問題,首要解決基礎設施投入不足的問題。要著力破解土地瓶頸。用好擴權強縣政策,採取土地規劃調整、土地整理置換、土地使用權流轉、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減少與城市建設用地增加“雙掛鈎”等方式,超前謀劃、預留空間,儲備一批工業發展和城市建設用地。
6、加強區域協調合作。一是對內統籌協調。全縣工業項目要做到統一布點、集中開發,小城鎮建設要做到分類指導、梯度推進,儘量引導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優先向臨港工業園區和縣城新區集聚。原臨港工業園區形狀狹長、體量偏小、不夠大氣。建議把江北工業園區納入臨港工業園區整體規劃,並將縣城新區建設重心前移、外向拓展。以大氣魄、下大決心、花大力氣、揮大手筆,實現江北縣新區、工業園區、物流園區早規劃、快實施、猛推進、大發展,做到工業化、城市化兩翼齊飛、雙輪驅動。二是對外開放合作。建立高層互訪、部門對接、民間交流的經常性互動機制,加強與毗鄰地區的走訪聯繫、交流溝通。定期召開毗鄰地區領導合作會議、部門協調會議,商討解決難點問題,促進共同發展。積極與毗鄰地區簽訂區域經濟合作的框架協定,建立重大產業項目、交通運輸、市場流通、環境保護、風險防範、資源共享、科技協作等一系列合作協商機制。加大外派人才到成渝兩地黨政、園區、企業掛職鍛鍊,加強與成渝兩地的大專院校、科研院所聯繫,為融入成渝經濟區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
白米鄉白米鄉
7、實施綜合配套改革。配合從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套用好擴權強縣政策,建議拆並鄉鎮(如將白米鄉、望龍鎮合併成一個大鎮十分必要),調整鄉鎮職能機構、人員編制,科學設定崗位、明確職能職責、界定工作內容、細化工作規程,讓每一個新上崗的人員都知道要乾什麼、該怎么乾。鄉鎮拆並後,一方面,工作人員增多,可以健全完善機構設定,有效對接上級部門,避免現在一個人應付幾個上級部門工作的不對稱現象,解決“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的突出問題,兩相比較還減少了一半的上傳下達等日常行政事務,可以提高行政效能,能夠節約行政成本;另一方面,鄉鎮轄區範圍擴大,就有了謀劃發展的空間、持續發展餘地、長遠發展的潛力,還可以避免鄉鎮發展定位不明確、區域經濟不協調、工業布點“多、散、亂”等問題,可以集中力量、突出優勢將鄉域經濟做實做大做強,成為支撐縣域經濟的“象腿”。要按照城鄉綜合統籌的要求,在戶籍制度、土地使用權流轉、社會保障等方面實施城鄉綜合配套改革。
白米鄉白米鄉
通道經濟就是沿著交通線路、圍繞交通樞紐來進行城鄉規劃、產業調整、經濟布局,讓交通發揮最大限度的功能效應,經濟、社會的各個方面釋放最大的發展潛力,形成交通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良性互動的局面。以城鎮建設、工業布局、商貿物流為載體,大力發展通道經濟,是白米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縣域經濟發展戰略的必然抉擇。

計生工作

白米鎮是一個流動人口大鎮。隨著外出務工人員逐年增加,使當地計生工作的壓力越來越大。針對這一情況,該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強化流動人口計畫生育管理服務工作,採取積極措施、認真搞好服務,實行流動人口計畫生育“四化”管理,竭力消除外出人員違法生育隱患。
管理制度化。該鎮成立有計畫生育協會,每個分會選聘能力強、肯負責的會長和秘書長,各計生協會分會按期召開“例會”,掌握流出已婚育齡婦女的“孕情”情況和避孕節育措施落實情況,並把信息及時返回到該鎮計生辦流管站。
信息微機化。對每月各流動人口計生協會返回的信息及村流動人口報告單,由鎮計生辦流管站電腦操作員輸入微機進行管理,每月及時變更信息,如實上報縣人口計生局,實現流動人口計畫生育信息微機化管理。
責任明確化。實行流出已婚育齡婦女計畫生育管理制度,對每一名流動人口鎮裡都實行嚴格的管理。由鎮至村至組,責任細化,確保流出已婚育齡婦女不出現計畫外生育現象。同時加強責任追究工作,對未及時參加孕檢和寄回證明的,堅決追究擔保人的責任。
檔案規範化。對流動人口的計畫生育管理檔案進行規範管理,分年度、分類別,分重點人、一般人、放心人進行歸檔,檔案做到系統化、規範化。
圖片:
白米鄉行政地圖
柚子花開迎客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