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劍格

白玉劍格

白玉劍格,乃西漢時期良工雕琢的精品之一。左方有灰沁(鈣化),呈乳白凍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玉劍格
  • 性質:玉器
  • 朝代:西漢
  • 尺寸:長8.7厘米
  • 估價:RMB7~8萬
  • 信息來源:《古玉器斷代與辨偽》
基本信息,形狀特徵,相關資料,劍格(劍琫),

基本信息

朝代:西漢
尺寸:長8.7厘米
估價:RMB7~8萬
信息來源:《古玉器斷代與辨偽》

形狀特徵

白玉呈玻璃光澤,有土沁痕跡。扁長型,中部向兩邊凸起,兩端薄銳,截面為菱形,表面是變化了的獸面紋,獸面僅兩眼及鼻可識,其旁
白玉劍格白玉劍格
邊皆琢勾連紋。劍格可稱護手,是用於劍柄與劍身之間的飾玉,在劍飾中數量極少。

相關資料

我國古代的劍有多種,但是不禁使人聯想起血腥與殺戮。玉劍飾則不同,乃鑲於劍上及劍鞘上的玉件,卻予人一種美感;尤其是西漢時期的玉劍飾,無論造型,玉質、琢技、紋飾,以至天然色沁等,均甚有可玩賞之處,真舊者多屬出土,極珍稀。
例如附圖的白玉劍格,乃西漢時期良工雕琢的精品之一。左方有灰沁(鈣化),呈乳白凍斑。右方有硃砂沁和金沁,色調天然渾成一體,十分諧協柔美,使人忘記了它本來就是鑲嵌在一件能殺人的利器上。上刻隱起方折勾連雷紋,雕工熟練流鬯,為典型西漢時期流行的紋飾。

劍格(劍琫)

所謂劍格,其實應稱為劍琫,是指劍柄與劍身的飾玉。真正交鋒所用的劍琫,多數用銅鑄成,以防敵方的利器滑到此處。玉琫則易碎裂;故僅佩劍才以玉琢制。供日常佩帶之用,求其美觀,通常屬權貴人士之“飾物”,並非用於戰場上。
古人有稱劍琫為劍鐔;而琫之意,乃“人所捧握也”。一九三四年,客庚所著《鳥書考》中,則俗稱為劍格。漢代玉劍格的穿孔上,多有管鑽痕及直條鋸痕;顯示先用管鑽鑽孔,再用線鋸鋸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