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朮調中丸(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白朮調中丸,中醫方劑名。出自《普濟方》卷二七引《瑞竹堂經驗方》。具有健脾和胃,溫陽利濕之功效。主治脾胃不和,心下堅痞,兩脅脹滿,臍腹疼痛,噫宿腐氣,霍亂吐瀉,米谷不消,久痢赤白,膿血相雜,多日羸瘦,不思飲食。

基本介紹

  • 名稱:白朮調中丸
  • 功用:健脾和胃,溫陽利濕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方義,重要文獻摘要,

組成

神曲(炒)四兩(120g),白朮半兩(15g),人參(去蘆)、白茯苓(去皮)、豬苓(去黑皮)、澤瀉各三錢(9g),木香二錢(6g),官桂(去粗皮)一錢半(45g),甘草(去皮,炙)一兩(30g),乾薑(炮)一兩(30g)。

用法用量

上為末,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淡薑湯送下。

功用

健脾和胃,溫陽利濕。

主治

脾胃不和,心下堅痞,兩脅脹滿,臍腹疼痛,噫宿腐氣,霍亂吐瀉,米谷不消,久痢赤白,膿血相雜,多日羸瘦,不思飲食。

方義

本方主治證為中焦虛寒,脾胃不和,溫運乏力,水濕停聚者。治當溫補中焦,祛濕利水。方中乾薑溫中回陽。散寒止痛;神曲用量獨重,消食健脾和胃,二者共為君藥。人參大補元氣;白朮健脾燥濕止瀉;肉桂溫陽化濕,散寒止痛,合為臣藥。佐以茯苓健脾利水滲濕,合豬苓、澤瀉以增加利水滲濕止瀉之力;木香行氣調中止痛;生薑溫中降逆止嘔;炙甘草用量亦較重,兼為使藥,益氣補中,緩急止痛,調和諸藥。本方由理中丸合五苓散加減而成,以收溫補脾胃,利水滲濕之功。

重要文獻摘要

原方選錄
《瑞竹堂經驗方》:“白朮調中丸治脾胃不和,心下堅痞,兩脅脹滿,臍腹疼痛,噫宿腐氣,霍亂吐瀉,米谷不消,久痢赤白,膿血相雜,多日羸瘦,不思飲食。神曲四兩,炒,白朮半兩,人參去蘆、白茯苓去皮、豬苓去黑皮、澤瀉各三錢,木香二錢,官桂一錢半,去粗皮,乾薑炮、甘草去皮,炙各一兩。上為細末,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淡薑湯送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