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吹吹腔

白族吹吹腔

據老藝人回憶,能數出的劇目達三百餘本。內容少數是白族的,多數是漢族的。白族戲劇家楊明1961年著文指出,源起於“弋陽腔”中的“羅羅腔”,於清乾隆年間興起,光緒年間盛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族吹吹腔
  • 又名吹腔
  • 俗稱板凳戲
  • 起源:弋陽腔”中的“羅羅腔
表演特點,傳承,

表演特點

吹吹腔的唱腔現公認的有十多種。按行當分,有生、旦、淨、醜四種。按角色的類型和情感來分,則有平腔、丑角腔、一字腔、高腔、二黃腔、大哭腔等種。唱腔屬聯曲體結構,大都不分板眼。唱完一句或四句後用嗩吶伴奏。唱詞一半以上用白話語演唱。嗩吶有獨立的曲牌20多種。
吹吹腔在表演程式上,演員注意“四功”、“五法”。唱功,丑角用小嗓,生角用本嗓,淨角用粗嗓,旦角用假嗓。
白族吹吹腔白族吹吹腔
吹吹腔戲的行頭,一般都用蟒、靠、褶子等服裝和盔頭、紗帽、五綹須、雜白須等道具。財力有限的戲班,也偶借用白族服裝代用的。
臉譜與漢族古典戲曲臉譜相類。色彩中,以黑、白、藍、紫等主色,無黃、綠、金銀等色稍晚些使用。
雲龍白族吹吹腔藝術是一種較為古老的民族劇種,“行當分工相當細緻,生、旦、淨、醜俱全”,講究“手、眼、身、法、步”,有一套完整的表演程式和身段譜,有許多嚴格法則。據史書記載,吹吹腔的發展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是以洱海為中心的白族古代文化中的一個古老民族劇種。白族吹吹腔在明清時期比較盛行,由於歷史的原因,白族吹吹腔退守到了交通不便的山區,因此至今尚能較為完整地保留了吹吹腔的完整風貌。
白族吹吹腔至今仍然是雲龍縣白族人民喜聞樂見的劇種,在雲龍所有流行吹吹腔的地區,逢年過節,迎神賽會,婚喪嫁娶,起房豎柱都常演吹吹腔。目前全縣還有大達吹吹腔劇團、三七業餘吹吹腔劇團等九個業餘劇團,他們為傳承和弘揚白族吹吹腔藝術做出了很大貢獻。

傳承

新中國建國前,吹吹腔瀕於滅亡。1949年後,人民政府採取了搶救措施,與老藝人合作,蒐集整理了一批傳統劇目,也創作了一批反映現實生活的新劇。
白族吹吹腔藝術團在表演白族吹吹腔藝術團在表演
1958年大理州文工團成立後,以白族人民喜聞樂見的“大本曲”和“吹吹腔”戲曲形式編寫了許多新的曲目、劇目。1960年,正式將文工團定名為白劇團,吸收了一批著名民間藝人,以繼承、創編演出白劇為目的。1965年創作的《紅色三弦》標誌大型多場次的白劇誕生。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又創作了《蒼山紅梅》、《望夫雲》、《蒼山會盟》等白劇,並進京作過匯報演出。
雲龍縣的白族吹吹腔藝術列入了雲南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將進一步促進白族吹吹腔藝術的傳承和保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