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廟子(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白廟子鄉)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1953年建白廟子鄉,1958年屬東風公社,1961年建白廟子公社,1984年改鄉。位於縣境西部,距縣城7公里。面積65平方公里,人口1.6萬。橫河自西北向東南流經境內,引灤入津隧洞穿越境內,大(同)秦(皇島)鐵路、三(屯營)撫(寧)公路過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廟子
  • 俗名: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白廟子鄉
  • 成立時間:1953年
  • 占地面積:65平方公里
簡介,基本概述,

簡介

白廟子鄉因鄉駐地白廟子村而得名,位於旗政府所在地東南38公里,地處土默川平原,大黑河南岸。全
鄉轄23個行政村、32個自然村,總戶數5284戶,18694.人,其中蒙古族4727人。

基本概述

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歸土默特左旗桃花人民公社管轄。1961年體制變更設定白廟子公社。1964年8
月白廟子人民公社由呼市郊區劃歸土默特左旗,1984年改為白廟子鄉。
白廟子鄉總面積75平方公里,有耕地61109畝,草牧場2萬畝,林地1.9萬畝,其他用地2萬畝。有機電
井,320眼,並可利用大黑河、六合渠水灌溉,水利條件較好,耕地全部可保灌,農業基本能達到旱澇保收。
農田現已實現林網化。林木覆蓋率為18.7%。全鄉有大中型拖拉機60多台,種肥分層播種機230台,小
型拖拉機1500多台,覆膜點播機120台,農業機械化程度較高。
經濟發展以城郊型經濟和奶牛養殖業為主,形成了以白廟子村、劉家營村、本灘村為主的小城鎮經濟發
展模式;有以瓦房院村、鹼房村為龍頭的奶牛基地;以新營子村、小一家村為龍頭的養雞基地;以四德堡村為
龍頭的育肥牛基地;以潘莊村弓棚瓜菜種植為龍頭的保護地基地;以毛和營村為龍頭的養豬基地。1997年投
資30.4萬元,建起占地1.3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為1 983平方米的毛扣營養豬小區。依託伊利乳業集團公司,
新建擠奶站1 6座,推動了全鄉農牧業生產的全面發展。
1999年6月11日,白廟子鄉小城鎮建設道路一期工程開工,10月1 2日竣工。一期工程改造道路2條,東西路長1 230米,寬35米,其中機動車道】2米,非機動車道各j米,綠化帶各2米,人行道各4.j米;南北路80米,寬3j米,其中非機動車道備5米,綠化帶備2米。總計設設路燈100盞,總投資4()()萬元。200()年至2 O(]1年,投資’70()余萬元進行小城鎮自來水、公廁、綠化美化及市場、商業網點建設等基礎設施配套工程,新建商業二樓66座,建築面積105()0平方米,進一步改善了小城鎮外部環境,推動了全鄉經濟快速發展。
全鄉糧食總產量穩定在5()()0萬斤左右,2[)01年,全鄉有大小牲畜45136頭(只),其中奶牛4008頭,生豬25010口,籠養蛋雞36萬隻。國內生產總值3.1億元,農牧業總產值9450萬元,農民年人均純收入2864元,鄉財政收入3j2.7萬元。
白廟子村為鄉政府所在地。清乾隆年間建村,該村原建有一座白色廟宇,故名。全村有耕地4706畝,總戶數556戶,1958人,其中蒙古族123戶,436人。該村土地肥沃,適宜發展種植業。主要種植糧食作物及瓜菜,尤以香瓜、西瓜聞名。農田灌溉以機井為主,有20眼配套機井,可滿足灌溉。
畜牧業發展勢頭也很猛。現有奶牛240頭,羊103隻,生豬394口,建有奶站一座,規範化養牛場一個,內有奶牛20頭。1995年實施自來水工程,村民吃上了乾淨、衛生的自來水。個體工商業的發展,為該村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村內商業一條街有商家80個,其中批零貿易43家。
村內駐有鄉黨委、政府、稅務所、郵電所、派出所、供銷社、衛生院、中心完小、幼稚園等單位。重視教育。投資1.6萬元對國小進行了綠化、美化、硬化,改善了校園環境及辦學條件。
村民生活有很大提高。70%的村民住上了漂亮的磚瓦房,人均住宅面積20平方米;安裝電話100部,約占總戶22%。村內除鄉設有衛生院外,還有私人診所1個。有防疫員2人,定期為兒童注射疫苗。瓦房院行政村瓦房院村,清乾隆年間形成村莊,因村中建有瓦房大院,故得名“瓦房院”村。瓦房院村位於鄉政府駐地東北6公里處。有耕208 呼和浩特城鎮鄉村地1525畝,總戶數124戶,392人,其中蒙古族89戶,238人。
土地肥沃,水資源豐富。有機井7眼,變壓器5台,大部分耕地能得到灌溉。主要農作物有小麥、玉米、葵花、瓜、豆等。該村以飼養奶牛為主業。現有奶牛400頭,有200多頭產奶,日產鮮奶5噸。1998年6月,伊利公
司在村南建起一座奶站,方便了村民的生產。該村有個體戶4家,小賣部3個,磚窯一座,飼料加工廠4家。
2000年新建國小一所。鹼房行政村清康熙年間,村民以熬鹼為生,建有熬鹼房子,故名。位於鄉政府駐地東北4公里處。全村有耕地2916畝,286戶,971人,其中蒙古族21戶,61人。地處大黑河南岸,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大部分耕地可利用河水灌溉。有2台變壓器,12眼機電井。主要農作物有小麥、玉米、高梁、瓜和蔬菜等。
自1999年伊利公司在該村建立奶站後,帶動了全村奶牛業的發展。現有奶牛360頭,210頭產奶牛,日產鮮奶5噸。奶牛業已成為主導產業。村委會定下奮鬥目標,在5年內成為全鄉第一個乾牛村。
2。01年有5戶村民,從河北省購回5台挖掘機,每台挖掘機配置3輛翻斗車,主要業務是承攬土方運輸工程,效益很可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