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帝天王

又稱“天王”或“天王神”,湘西民間崇拜的神祗,具有戰神之神格。石啟貴《湘西苗族實地調查報告》載:其母名穆英,天旱時浣衣潭邊,與龍神交孕而生,“因其昔年平苗有功,天子詔之。群臣妒嫉,陷害未果,歸賜鴆毒,迴轉家邊,路經桃源白馬渡,誤飲而亡。後顯應,警聞於朝,皇上敕封為天王,廟修鴉溪,謂之‘天王廟’,以慰陰魂”。又有人言白帝天王為孿生三兄弟,故吉首市鴉溪鄉苗族的天王廟中,供奉著三位神像,也稱“三王廟”。其三王封號為“劾封宣威助順靈應保全顯佑靖遠王、鎮遠王、綏遠王。”當地人則稱之為“福金福銀、福雅丈人”。祭祀習俗,各地多有不同。湘西鳳凰、吉首苗族在天王的忌日敬祭,所獻犧牲以牛、羊、豬、雞、魚等為重。祭時將諸物煮熟,刀切為三份,分祭三王,且還用婦女銀飾、衣裙鞋襪附祭之。此間,禁屠沽,止釣獵,不穿紅、不作樂。平時遇災病,則前往天王廟許願,災病消除,則須及時還願。天旱,便去天王廟求雨。苗民偶有爭訟,是非莫辮或冤不能自白時,亦至天王廟前吃血設誓,無論大小爭訟,均可立決。土家族祭祀白帝天王,則重在驅邪逐疫,解訟斷冤。平時於每歲小暑前的辰、巳二日,由巫師祝祭。祭時亦有禁殺獵釣,穿紅作樂之俗。他們認為,如違禁忌,則會遭受疾疫。舊時,無論苗族、土家族、在起義之前或戰事爭端之前,總要在天王廟前吃血盟誓和請旗,以求戰爭勝利。如今此俗已不復存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