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尾地鴉

白尾地鴉

白尾地鴉(學名:Podoces biddulphi):是一種體形較小的鴉科鳥類,體重102-141克,體長267-312毫米。雄雌同形同色,頭頂至後頸的羽毛黑色,略帶藍色的金屬光澤;頜部羽色亦為黑色;臉部、耳羽、頸側均為黃沙色;背部、肩羽、腰部為深至褐色的沙黃色;翅上覆羽與肩羽同色;初級飛羽白色,端部黑色;次級飛羽紫黑色,端部白色;尾上覆羽乳白色;尾羽白色,但兩枚中央尾羽具黑色羽乾;下體自喉部至尾下覆羽均為污白色;黑色且長而下彎;足黑色;虹膜褐色。

主要棲息于山腳乾旱平原和荒漠地區,尤以植被稀疏的沙質荒漠地區較常見。留鳥。主要在地面的荒漠間奔跑、活動和覓食。常單獨或成對活動,除危急情況,一般很少飛翔。是雜食性鳥類,也是中國新疆唯一的特有鳥類。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白尾地鴉
  • 拉丁學名:Podoces biddulphi
  • 別稱:新疆地鴉、比德爾夫地鴉、沙喜鵲、沙漠鳥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鳥綱
  • 亞綱今鳥亞綱
  • 雀形目
  • 鴉科
  • 地鴉屬
  • :白尾地鴉
  • 亞種:無亞種 
  • 命名者與年代:Hume, 1874
  • 英文名稱:Xinjiang Ground-jay
  • 英文名稱:Biddulph's Ground Jay
  • 英文名稱:Xinjiang Ground-Jay
  • 保護級別:近危(NT),來自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
物種學史,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物種學史

1874年1月10日,一名受命在中國新疆地區收集情報的英國軍事間諜約翰·比德爾夫(John Biddulph)上校,在新疆巴楚地區以北低矮的叢林中,發現了一群形似松鴉而尾部呈白色的奇異鳥類。比德爾夫上校是一個鳥類愛好者,他捕捉了這群鳥中的一隻並將其製成了標本。不久,英國業餘鳥類專家、著名政治家艾倫·休姆(Allan Hume)在仔細研究了比德爾夫的標本後,將比德爾夫發現的這種鳥歸於地鴉類,並將其命名為“比德爾夫地鴉”。這是人類第一次發現並深入研究白尾地鴉。
自人類發現白尾地鴉的100多年以來,這種生存在中國塔克拉瑪乾大漠的最大的鳥種數量不斷減少。據比德爾夫、艾倫·休姆等研究者在巴楚地區的考察報告中顯示,白尾地鴉當時還是一種“經常可以見到”的鳥類。然而,2004年的7月,中科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研究員馬鳴先生經過實地考察後,得出結論:塔克拉瑪乾現存的白尾地鴉總數已不足7000隻。作為瀕臨滅絕的鳥種,白尾地鴉已被編入了“亞洲鳥類紅皮書”之中。
白尾地鴉大概是地球上最不為人所知的物種之一,它的棲息地在塔克拉瑪乾大沙漠。塔克拉瑪乾沙漠位於塔里木盆地的中心。塔里木盆地是一個極為封閉的環境,南北寬500-700公里,東西長800-1000公里,周圍有天山、崑崙山和帕米爾高原環繞。塔克拉瑪乾位於塔里木盆地的中心,面積達30多萬平方公里,其中85%的沙漠為流沙,被稱為“生命的絕地”。這裡年降水量僅為50毫米,而年蒸發量則達到了3200毫米以上,屬於極度乾旱地區。1月氣溫最低可達零下30℃,而7月最高氣溫則達到了零上48℃,而地表溫度可以超過70℃。無垠的沙漠本不適於鳥類的生存,而塔里木盆地周邊的山地則限制了白尾地鴉向其他地方的擴張。但白尾地鴉居然選擇了這裡作為自己唯一的家園。
白尾地鴉屬於小型鴉類,當地百姓稱為其“沙鵲”。而艾倫·休姆則在自己的手稿中稱其為“鴉類中最華麗的一種”。白尾地鴉在外形上最大的特徵是長有鼻孔須,這是白尾地鴉對沙漠環境的適應性表現,可以阻擋風沙吹入鼻孔。此外,不同於其他鳥類,白尾地鴉的翅膀短而圓,飛行能力較弱,一次飛行的最長距離也不過500米左右,但極善於奔跑,當地的維族百姓又稱其為“克里遙丐”,維語意思是“奔跑如飛”。
白尾地鴉的智慧,在鳥類中可謂出類拔萃。1998年9月,馬鳴先生率領的考察小組在塔克拉瑪乾沙漠的腹地發現了一隻白尾地鴉。考察小組的成員將撕碎的饢片丟棄在路邊,以吸引白尾地鴉的注意力。不一會兒,只見白尾地鴉很快便發現了饢片,在確定周圍無危險存在之後,這隻白尾地鴉並不急於填飽肚子,而是先有條不紊地將饢片運走,統一填埋起來,爾後迅速將殘留的饢渣清理乾淨,不給其他動物和風沙留下半點機會。
白尾地鴉的巢大多在沙漠的紅柳包或者紅柳灌木群中,幼鳥由雌雄成鳥共同餵養,每小時餵3-4次,成鳥一天至少要回巢40回。因此,發現了成鳥的白尾地鴉,就不難發現鴉巢。2003年,馬鳴及其考察隊,在牙通古斯地區,就是用跟蹤成鳥的方法,發現了一窩剛剛出生的幼鳥。
白尾地鴉屬於留鳥,飛行能力弱,無大規模遷移的習慣,因此,塔克拉瑪乾沙漠成為白尾地鴉唯一的棲息地。白尾地鴉是全球有名的“狹布鳥種”,又被稱為“沙漠鳥”,除在塔克拉瑪乾沙漠的北緯37-42度、東經77-90度、海拔800-1500米的沙漠地帶之外,極少能夠見到白尾地鴉。正是由於身處沙漠腹地,人跡罕至,人類對於白尾地鴉的了解非常之少;所以,長期以來對白尾地鴉的研究工作得不到應有的重視。世界對白尾地鴉的系統研究很少,白尾地鴉的生存習性還處於探索階段,只是模糊地知道它處於瀕危狀態。
“100年來,人類對於白尾地鴉的知識積累,依然沒有超出19世紀末20世紀初英國探險家的水準。

形態特徵

白尾地鴉雌雄羽色相似。全身羽毛主要為乳褐色,頭頂至枕黑色具紫藍色金屬光澤。枕部羽毛延長,形成一個闊而短的羽冠披於枕部,在淡色的頭上極為醒目。眼先、眼周、頭側和頸側乳皮黃色,翅上大覆羽黑色具紫藍色金屬光澤,最外側羽緣白色。初級飛羽中部白色,基部和端部黑色,越往內黑色端部越縮小,而白色範圍範圍越大,到最內側初級飛羽全部白色,在翅上形成大型白色端斑。次級飛羽和三級飛羽黑色具紫色光澤和白色尖端。最內側三級飛羽不僅尖端白色,內翈白色。中央尾羽乳皮黃色具黑色中央紋,其餘尾羽白色具黑色羽乾紋。頰黑色具乳皮黃色羽緣,頦、喉亦為黑色具較寬的乳皮黃色羽緣。虹膜褐色,嘴、腳黑色。
大小量度:體重♂134-141克,♀102-132克;體長♂267-312毫米,♀269-300毫米;嘴峰♂42-48毫米,♀37-48毫米;翅♂145-155毫米,♀138-148毫米;尾♂100-115毫米,♀95-113毫米;跗蹠♂46-49毫米,♀45-48毫米。(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于山腳乾旱平原和荒漠地區,尤以植被稀疏的沙質荒漠地區較常見。分布僅限於中國新疆環塔克拉瑪乾荒漠東至羅布泊的山麓地帶海拔900-1300米有胡楊生長的一個環狀範圍內。

生活習性

留鳥。主要在地面的荒漠間奔跑、活動和覓食。常單獨或成對活動,善奔跑,行動迅速,除危急情況,一般很少飛翔。即便飛行,距離也會非常短。有時也棲息在灌木和枯死的樹枝上鳴叫。能發出“嘀、嘀、嘀”的鳴叫。叫聲:重複的三音節chui-chui-chui聲,最後一音上揚,另有快速而下抑的一連串低哨音。
主要食物是荒漠中可以找到的昆蟲,其中又以鞘翅目的各種步甲為主,此外還有直翅目、雙翅目昆蟲以及小型蜥蜴和少量植物的種子及果實。

分布範圍

白尾地鴉是中國特有鳥種,僅分布於西部的荒漠省份,可見於新疆的南疆地區塔克拉瑪乾沙漠和塔里木盆地周圍。
白尾地鴉分布圖白尾地鴉分布圖

繁殖方式

繁殖期3-6月。營巢於枯樹的枝幹間,巢用枯草、枯葉、獸毛等材料搭建。巢呈杯狀,大小為外徑35厘米,內徑15.2厘米。每巢產卵1-3枚。

種群現狀

白尾地鴉生活在中國西部新疆的塔克拉瑪乾沙漠,在該地區的東部有一些記錄,例如青海省柴達木盆地和甘肅省敦煌。在1929-1930年間很常見,但在1988年在同一地區很少和很難找到。然而,2011年後發現它在塔克拉瑪乾沙漠內部廣泛存在並且在當地普遍存在。由於棲息地轉換和退化,數量被認為正在下降。有人提出,由於荒漠化和氣候變化,該物種正從原來生活的地區向東部範圍擴大,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有證據表明該物種至少從19世紀開始在甘肅也存在(Stein 1921 in :Londei 2013)。
白尾地鴉在20世紀的數量非常可觀,在比德爾夫等西方探險家的考察報告中,白尾地鴉被描述為“常常可以看到”的鳥類。然而,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一些西方學者來中國考察白尾地鴉時,便發現其數量已經開始減少,“常常見不到”。1997年2月至3月,馬鳴參加了“中日徒步橫穿塔克拉瑪乾沙漠”活動,在一個月的考察期間,在從塔中到羅布泊自西向東約400公里的區域內,考察人員只發現了21隻白尾地鴉。
白尾地鴉數量驟減的原因很多,歸納起來有如下幾個方面:
首先,人類活動規模的擴大,影響了白尾地鴉的生存,特別是大規模的墾殖活動,直接威脅了塔里木的生態環境,從而威脅了白尾地鴉的生存。20世紀50年代以來,新疆地區不同程度地存在過度墾殖的行為,特別是21世紀以來,一些地區,如和田河塔里木河、牙通古斯河等河流流域,出現了無視國法大興水利建設的現象。這些非法上馬的水利項目盲目攔河截水、挖井抽水,破壞了塔克拉瑪乾沙漠的地下含量,從而影響了胡楊、紅柳等沙地植物的生長。紅柳林的萎縮,壓縮了白尾地鴉的棲息地,造成了白尾地鴉數量的減少。農業之外,牧業擴張對白尾地鴉的影響也不可小視。白尾地鴉的巢多由嫩枝構成,是家畜特別是駱駝的首選食物。同時,塔里木的牧民常常以砍樹枝的方式牧羊,而砍伐的對象,很大一部分是白尾地鴉築巢用的紅柳林。
其次,對鴉類的捕殺,是造成白尾地鴉減少的直接原因。由於塔里木盆地石油的發現,一些石油工程隊大規模進駐塔克拉瑪乾沙漠。由於沙漠中荒無人煙,又缺乏文化娛樂活動,工人們常常以捕鳥取樂。特別是在閒暇季節,一些外來民工由於收入微薄,為補充營養,也常常捕殺鳥類作為食物。白尾地鴉是雜食性鳥類,喜歡在人類定居點附近的垃圾堆活動,因此常常遭到捕殺。根據艾倫·休姆的記載,1874年,白尾地鴉的另外一號標本,就是外國探險者在新疆考察時,在鳥市上購得的。
新疆的不少地區還存在著對於鴉類的迷信,認為白尾地鴉能夠找到沙漠中的寶藏,因此,常常有探險者跟隨白尾地鴉進入沙漠“尋寶”。這種對白尾地鴉的跟隨,干擾了白尾地鴉的生活與繁殖。同時,一些人捕殺地鴉,認為其有藥用價值。馬鳴等人曾經在喀什庫車、和田等地做過調查訪問,當地人對地鴉的藥用價值說法不一,大多數人認為地鴉的骨肉、血液、腦等可以治療胃病、心臟病、關節炎等疾病。一些地方的老百姓常常捕殺白尾地鴉,將其骨肉晾乾後入藥以治療麻痹、抽風。
此外,天敵的威脅是白尾地鴉數量減少的另一重要原因。由於沙漠腹地出現了一些石油營地,相應地吸引了一些猛禽和猛獸,如鷂鷹、隼、狐狸、野狗等等。據石油工人反映,一旦有猛禽出現的地方,白尾地鴉的數量就會銳減。白尾地鴉飛行能力較差,奔跑速度又不如鷹、隼等猛禽,沙漠平坦的地貌又使得白尾地鴉易於被發現,因此無法逃脫天敵的捕殺。而狐狸、野狗則是白尾地鴉巢、卵、幼雛的頭號天敵。馬鳴的工作小組曾在沙漠狐狸的糞便中發現過大量白尾地鴉的羽毛,就是證據之一。
作為生活在沙漠中唯一的鳥類,白尾地鴉對於風沙、乾旱具有獨特的適應性。鳥類大多喜潮濕陰涼,塔克拉瑪乾的地面溫度平均為70℃,白尾地鴉能夠抗高溫,而這些問題在仿生學生物工程等方面,可以給人們以很多有益的啟示。
世界上對白尾地鴉的研究,尚且處於一片空白。20世紀80年代開始,由馬鳴領導的“新疆地鴉研究小組”開始第一次系統地從事地鴉的研究與保護工作。這一工作,先後得到了全球綠色資助基金、香港觀鳥會、“中國自然保育基金”和日本野鳥會及經團聯自然保護基金的大力支持。從2002年開始,白尾地鴉的研究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綠洲學者獎勵基金”及“所長獎勵基金”特別支持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國際鳥盟、新疆保育基金和中國科技部“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項目”等對其都有一定額度的資金投入和人力、物力支持。目前,通過研究,研究小組已經對白尾地鴉的生活習性、分布狀況和物種數量有了一個比較詳細的了解。2004年4月,由馬鳴等人撰寫的《塔克拉瑪乾沙漠特有物種——白尾地鴉》一書出版,書中展示的大量白尾地鴉及其巢、卵的照片,都是首次面世。該書的出版,填補了國內外學術領域的空白,標誌著中國對白尾地鴉的研究工作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7年 ver 3.1——近危(NT)。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