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喉桿菌

白喉桿菌

白喉桿菌(Corynebacterium diphtheriae)是引起小兒白喉的病原菌,屬於棒狀桿菌屬(Corynebacterium)。棒狀桿菌種類較多,包括白喉桿菌和類白喉桿菌。類白喉桿菌為非致病菌,常見的有假白喉桿菌,結膜乾燥桿菌、潰瘍桿菌和痤瘡桿菌等。本章介紹白喉桿菌。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白喉桿菌
  • 拉丁學名:Corynebacterium diphtheriae
  • :細菌界
  • :棒狀桿菌屬
生物學性狀,形態染色,培養特性,生化反應,變異,抵抗力,致病和免疫,致病性,免疫性,微生物學診斷,所致疾病,抗菌防治,特異防治,

生物學性狀

形態染色

菌體大小為(0.3~0.8μm)×(1~5μm),細長稍彎,粗細不一,菌體一端或兩端排列呈棒狀,排列不規則,常呈L、V、X、T等字形或排成柵欄狀革蘭氏染色陽性,無莢膜鞭毛,不產生芽胞;用美蘭液染色菌體著色不均勻,常呈著色深的顆粒;用奈瑟氏染色菌體染成黃褐色,一端或二端染成藍色或深藍色顆粒,稱為異染顆粒(Metachromatic granules),其主要成分是磷酸鹽和核糖核酸,是本菌形態特徵之一。

培養特性

白喉桿菌為需氧菌兼性厭氧菌,最適溫度為37℃,最適PH為7.2~7.8,在含血液、血清或雞蛋的培養基上生長良好。菌落呈灰白色、光滑、圓形凸起,在含有0.033%亞碲酸鉀血清培養基上生長繁殖能吸收碲鹽,並還原為金屬碲,使菌落呈黑色,為本屬其他棒狀桿菌共同特點。且亞碲酸鉀能抑制標本中其他細菌的生長,故亞碲酸鉀血瓊脂平板可作為棒狀選擇培養基。根據在此培養基上白喉桿菌落的特點及生化反應,可將白喉桿菌區分為重型(Gravis)、中間型(Intermedus)和輕型(Mitis)三型,三型白喉桿菌的分布有所不同,常隨地區和年份有別,有流行病學意義。
白喉棒桿菌白喉棒桿菌

生化反應

可分解葡萄糖和麥芽糖產酸;某些菌株可分解澱粉和糖原,但不產氣。

變異

白喉桿菌形態、菌落和毒力均可發生變異。菌落可由S型變為R型。無毒株被帶毒素基因的β-棒狀桿菌噬菌體所感染而成為溶原性細菌時,便可產生白喉毒素,並可隨細胞分裂而遺傳給子代細菌。

抵抗力

對濕熱的抵抗力不強,對一般消毒劑敏感。60℃經10分鐘或煮沸迅速被殺死,1%石炭酸中經1分鐘死亡,但對乾燥、寒冷和日光的抵抗力較其他無芽孢的細菌為強,在日常物品、食品及衣服上能生存多日,本菌對青黴素和常用抗生素比較敏感。

致病和免疫

致病性

本菌的致病物質主要是白喉毒素。白喉毒素是含有兩個二硫鍵的多肽鏈,分子量為62,000。經蛋白酶水解後,可分為A和B兩個片段,中間仍由二硫鍵聯接。B片段,無酶活性,但能與宿主易感細胞表面特異性受體結合,並通過易位作用使A片段進入細胞。A片段具有酶活性,能將氧化型煙醯胺腺嘌呤二核苷(NAD+)水解為煙醯胺及腺嘌呤二磷酸核糖(ADPR)兩部分,並催化延伸因子-2(Elongation factor-2,EF-2)與ADPR共價結合,使EF-2失去轉位活性,從而中止肽-tRNA及mRNA在核糖體上由受位轉移至供位,肽鏈不能延長,細胞蛋白質合成受阻,細胞死亡,病變產生。
僅攜帶β-棒狀桿菌噬菌體溶源性白喉桿菌才能產生外毒素,因為白喉毒素就是β棒狀桿菌噬體毒素基因(tox+)編碼的蛋白質。tox+基因的表達與菌體無機鐵含量密切相關,鐵含量適量時, tox+基因表達,否則不表達。
白喉桿菌尚產生一些侵襲性物質,如類似於結核桿菌的索狀因子(Cord factor),能破壞細胞的線粒體膜,導致呼吸和氧化磷酸化作用受到抑制。
白喉傳染源是白喉病人及恢復期帶菌者。本菌存在於假膜及鼻咽腔或鼻分泌物內,經飛沫、污染物品或飲食而傳播。白喉桿菌侵入易感者上呼吸道,通常在咽部黏膜生長繁殖,並分泌外毒素及侵襲性物質,引起局部炎症和全身中毒症狀。局部黏膜上皮細胞發生壞死,血管擴張,粒細胞浸潤及纖維滲出,因此形成灰白色膜狀物,稱為假膜(Pseudomembrane),若病損進一步擴展至喉部或氣管內,可引起呼吸道阻塞,甚至窒息。儘管細菌一般不侵入血流,但外毒素可被吸收入血,迅速與易感組織細胞結合,使心肌、肝、腎和腎上腺等發生退行性病變,並可侵犯齶肌和咽肌的周圍神經細胞,臨床上出現心肌炎軟齶麻痹、聲嘶、腎上腺機能障礙,血壓下降等症狀。本菌偶有侵害眼結膜外耳道、陰道和皮膚傷口等處,也可形成假膜。
白喉桿菌白喉桿菌

免疫性

白喉病後有較強的免疫力,主要是機體能產生中和白喉外毒素的抗體(lgG)。1~5歲易感性最高,5歲以上易感性逐漸下降,成人絕大多數由於隱性感染或預防接種,已獲得免疫力。
錫克氏試驗(Schick''''s test)用於測定人體對白喉有無免疫力,確定是否需要預防接種。方法是在左前臂屈側皮內注射0.1ml白喉毒素(含1/50的豚鼠最小致死量),同樣在右前臂屈側皮內注射對照毒素(加熱80℃經5分鐘破壞其毒性)0.1ml,作為對照。陰性反應,兩側注射處都沒有出現紅暈或浸潤,表露機體對白喉有免疫力。陽性反應,左側注射處24~36小時後,出現圓形微隆起紅暈,逐漸形成紅腫硬塊,至第四天達最高峰,直徑達1~2cm,7~14日後反應逐漸消退,而對照側沒有反應,表示對白喉沒有免疫力。假陽性反應,表示既有免疫力,又有變態反應。混合反應,表示機體對白喉毒素沒有抗毒免疫力,但對毒素蛋白則有變態反應,應注意區別。

微生物學診斷

臨床上疑似白喉的病人不必等待檢驗結果,應立即給予抗毒素和抗生素治療。但對於白喉流行期的首例病人應做微生物學檢驗予以證實。
直接染色鏡檢
用棉拭採取假膜邊緣部滲出物,塗片,用奈瑟氏染色或美蘭染色,鏡檢有無含異染顆粒棒狀桿菌。結合臨床症狀,可作出初步診斷。確診必須通過細菌培養並進行毒力試驗。
白喉棒狀桿菌的菌體白喉棒狀桿菌的菌體
凝固血清棉拭培養法
將沾有馬或牛血清的棉拭子放在無菌試管內,經8~10磅蒸氣滅菌20~30分鐘,並使血清凝固,且此凝固血清棉拭採取病人咽部標本,置37℃培養8~10小時後,直接塗片鏡檢。此法可作為大量檢查時快速培養診斷之用。
培養檢查
將棉試檢材接種於雞蛋斜面或Loeffer''''s血清凝固斜面培養基亞碲酸鉀平板培養基上,置37℃培養,待斜面或平板上長出典型的灰色疑菌落,挑取轉種到雞蛋呀或血清斜面進行分離培養,以供進一步形態染色或毒力試驗鑑定。
毒力試驗
1.豚鼠試驗 取體重250g 豚鼠2隻,其中一隻試驗前12小時,由腹腔注射白喉抗毒素250~500單位,供做對照。然後對照。然後各於皮下注射48小時的培養液2ml,若於2~4天注射抗毒素的豚鼠死亡,而對照豚鼠存活,便證明所試驗菌株為有毒白喉桿菌。
瓊脂平板獨立試驗 又稱E平板試驗,將浸有白喉抗毒素的無菌濾紙條貼在含20%馬血清的瓊脂平板上,然後沿濾紙條垂直方向劃線接種待測細菌,同時也接種已知產毒株和不產毒株做為對照。37℃培養48小時後,若待檢菌株產生白喉外毒素,則在濾紙條和劃線生長的菌苔交界外出現白色沉澱線。
對流免疫電泳:將已知白喉抗毒素與待檢菌培養液分置瓊脂板兩孔中,通電1~2小時。若兩孔間出現白色沉澱線,表明待檢菌能產生白喉毒素,常用於大樣本量的檢測。
③SPA協同凝集試驗 將白喉抗毒素(IgG)預先吸附於金黃色葡萄球菌蛋白A(SPA)上,再加入待檢菌培養物上清液。若有白喉毒素存在,即可與SPA-IgG結合,出現可見的凝集反應。此法更為簡便,快速。

所致疾病

白喉桿菌存在於患者或帶菌者的鼻咽腔內,經飛沫或污染物品傳播。
細菌感染機體後,在鼻、咽黏膜上繁殖並分泌外毒素。局部由於細菌和毒素的作用,滲出的纖維素和白細胞及壞死組織凝固在一起,形成灰白色膜狀物,稱為假膜。由於咽、喉、氣管黏膜水腫及假膜脫落,可引起呼吸道阻塞,甚至造成窒息死亡。
細菌一般不入血,只是細菌產生的外毒素入血,並與易感組織細胞如心肌、肝、腎上腺或支配咽、齶肌等的外周神經結合,可引起細胞變性、壞死、內臟出血和神經麻痹。
臨床上表現有心肌炎軟齶麻痹、聲嘶、腎上腺功能障礙、血壓下降等症狀。

抗菌防治

通過革蘭氏染色法,我們發現白喉桿菌可以被染成紫色,所以白喉桿菌屬於革蘭氏陽性菌,這在抗生素的選擇上給我們提供了依據。
白喉棒狀桿菌白喉棒狀桿菌
在抗生素的選擇上,青黴素是首選藥物,青黴素可以通過抑制白喉桿菌細胞壁的合成而起較強殺菌、抑菌作用。一般使用時間為7~10天 用至症狀消失和白喉桿菌培養陰轉為止。如果感染者對青黴素過敏,或套用青黴素1周后培養仍是陽性者,也可以使用紅黴素四環素。其他抗菌藥物,比如羥氨苄青黴素、利福平等也可能有效。

特異防治

預防接種效果良好,可顯著降低發病率和病死率。6個月以上至3歲兒童應預防接種白喉類毒素百白破三聯疫苗製劑或明礬淀白喉類毒素。8歲以上錫克氏試驗陽性者也需接種。對密切接觸過白喉病人的易感兒童,可肌內注射1000~2000單位白喉抗毒素作緊急預防,同時注射白喉類毒素以便延長免疫力。
白喉抗毒素做為特效治療製劑,應在發病早期注射足量的白喉抗毒素,一般用量為2萬~10萬單位,作肌肉注射,重者可作靜脈滴注。使用抗毒素血清之前進行皮膚試驗,防止發生異種血清過敏反應。使用抗毒素的同時,應給予抗菌治療,如用普魯卡因青黴素肌注,直至症狀消失和白喉桿菌培養陰性為止。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