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背疽病

發背疽病出自《外科理例》卷五,是指有頭疽生於背部的人,是一種病。

概述,表現,診斷,治療,外治,
病名。即有頭疽生於背部者,見《外科理例》卷五。證治參見有頭疽、發背條。

概述

背疽(西醫病名:背癰、背部急性化膿性蜂窩織炎),背疽又名發背。發背之病名始見於《劉涓子鬼遺方》:“凡發背,外皮薄為癰,皮堅為疽。”《諸病源候論》:“疽發背者,多發於諸髒俞也,五臟不調則發疽。”
背疽乃泛指生於背部的有頭疽。因所生部位及形態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稱,如上、中、下搭手,上、中、下發背,對串肩搭手、蓮子發、肩疽、發背、蓮蓬髮、體疽發、腰疽、脾肚發、對心發、對臍發疽等。其名雖多,而其疾病性質則同。
背疽多因外感風熱、火毒,濕熱蘊結,七情鬱結,臟腑蘊熱而發,為有頭疽之重者。本病相當於西醫學所說的背癰、背部急性化膿性蜂窩織炎。

表現

本病相當於西醫學所說顳部急性蜂窩織炎。
鬢疽其症寒熱交作,頭眩,痛徹太陽,甚則耳目連鬢通腫。
有頭疽是發生於肌膚之間的急性化膿性疾患。其病名由於發生的部位不同而各異,如發生於巔頂正中者名玉頂疽;生於腦後部者名腦疽;生於鬢角者稱鬢疽;生於膻中穴部位者稱膻中疽;生於脊背部正中者稱背疽、發背;生於背及腰部兩旁者稱搭手;生於臀部者叫臀疽;生於大腿內外者名腿疽。相當於現代醫學所稱的癰,是多個相鄰的毛囊及皮脂腺的急性化膿性感染。
好發於皮膚較厚及堅韌之處,但以項後(腦疽)、背部(背疽)最為多見。初起患部紅腫,上有粟粒狀膿頭,癢痛並作,腫塊漸向周圍擴大,膿頭亦相應增多。潰膿時瘡頭漸漸腐爛,形似蜂窩,範圍常在9-12厘米之間,甚可大逾30厘米。伴有發熱,口渴等全身症狀。血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白細胞均增高。本病需與癰及發相鑑別。癰局部光軟無頭,紅腫結塊範圍多為6~9厘米,發病迅速,易膿,易潰,易斂。發也初起無頭,紅腫明顯,邊緣不清,後皮膚濕爛,色黑腐潰,範圍較有頭疽大,好發於肌肉豐厚之處。

診斷

本病多由感受風溫濕熱之毒,以致氣血運行失常,毒邪凝聚皮肉而成;或由情志內傷,氣鬱化火;或房室不節,勞傷精氣,以致腎水虧損,火邪熾盛;或平時恣食膏粱厚味,以致脾胃運化失常,濕熱火毒內生,加之外感風溫濕熱,凝聚肌表,導致營衛不和,氣血瘀滯,經絡阻隔而成。本病具有初起皮膚上即有粟粒狀膿頭,繼則紅腫熱痛,易向深部及周圍擴散,膿頭相繼增多,潰後狀如蜂窩,膿液難以暢泄,結塊範圍常在9一12厘米之間,甚可達30厘米,症狀嚴重者,可引起疽毒內陷的特點。
若毒雖盛而正不虛,正邪相搏,反應較劇,初、中期局部及全身症狀均較明顯。膿潰暢泄,腐肉脫落,則病情停止發展,收口較易,此屬實證;中年人多見。若臟腑先自蘊毒,或有消渴病,加之外來毒邪,正虛而毒盛,正氣難以化毒,則瘡腫難膿難潰難斂,甚則疽毒內陷,兼見神昏譫語,氣息急促等嚴重症狀,此屬虛證;多見於老年及體虛之人,或有消渴病患者。本病治療以清熱利濕,和營托毒為原則。

治療

1.主方
(1)仙方活命飲(吳謙等《醫宗金鑒》)加減
處方:當歸9克,赤芍9克,丹參9克,金銀花9克,連翹12克,紫花地丁30克,陳皮6克,象貝母9克,炙穿山甲6克,皂角刺9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劑。
有寒熱者,加荊芥9克、防風9克。便秘者,加生大黃9克(後下)、枳實9克。溲赤者,加草薜12克、澤瀉9克、車前子12克(包煎)。潰膿者,加黃連3克、黃芩9克、生梔子9克。
(2)收口期一般不需內服藥,如有氣血虧虛者宜調補氣血,方用八珍湯(薛己《正體類要》)加減。
處方:黨參9克,黃芪9克,當歸9克,白芍9克,茯苓9克,白朮9克,陳皮6克,谷芽12克,炙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劑。
2.中成藥
(1)連翹敗毒丸,每次6克,每日2次,溫開水送服。
(2)水牛角解毒丸,每次1丸(2.1克),每日2次,溫開水送服。
3.單方驗方熱毒腦疽方(唐漢鈞驗方)
處方:當歸12克,赤芍9克,丹參12克,紫花地丁30克,金銀花9克,連翹9克,黃芩12克,生黃芪15克,穿山甲12克,皂角刺12克。水煎服,每日l劑。
陰虛火熾型【證見】初起患部腫塊上有粟粒狀膿頭,瘡形平塌,皮色暗滯,微熱,壓痛輕微,不易釀膿。全身症狀不明顯,或僅見發熱,口乾唇燥,溲赤便乾。舌紅無苔,脈細數。瘡面腐爛較慢,潰後膿水稀少,或帶血水,不易脫腐,新肉生長緩慢,瘡面紅亮如鮮牛肉,癒合較遲。
【治法】滋陰降火,和營解毒。
【方藥】
1.主方竹葉黃芪湯(吳謙等《醫宗金鑒》)加減
處方:大生地黃12克,麥冬9克,金石斛9克,生黃芪12克,當歸9克,竹葉6克,生石膏18克(打碎),黃連3克,紫花地丁30克,金銀花12克,皂角刺9克,生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劑。
有消渴病者,可兼服生胰子肉每日9克。切薄洗淨,置沸水中燙後即食;玉米須30~60克,煎湯代茶。便於者,加瓜蔞仁15克(打碎)、桃仁12克。
2.中成藥
(1)醒消丸,每次3~6克,7歲以上兒童減半,3—7歲服l/3量,每日l。2次,溫開水送服。用於初期。
(2)知柏地黃丸,蜜丸每次9克,水蜜丸每次6克,每日2次,溫開水送服。
3.單方驗方陰虛腦疽方(唐漢鈞驗方)
處方:生地黃15克,麥冬12克,白芍12克,天花粉12克,玄參9克,黃芪18克,皂角刺12克,穿山甲12克。水煎服,每日1劑。
氣血兩虛型【證見】初起局部微腫,隱約可見粟粒狀膿頭,瘡面平塌,皮膚微熱,壓痛不甚,腫勢緩慢,成膿亦遲,伴有低熱,精神不振,面色蒼白,舌淡苔薄白,脈略數而無力。中期瘡面逐漸作腐,出膿不暢。後期膿水稀薄似水,腐肉難脫,新肉生長緩慢,瘡面難斂。
【治法】扶正補虛,托毒透膿。
【方藥】
1.主方托里消毒散(吳謙等《醫宗金鑒》)加減
處方:黨參9克,生黃芪9克,白朮9克,當歸9克,白芍9克,桔梗3克,皂角刺9克,茯苓9克,金銀花12克,生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劑。
後期宜氣血雙補,兼調脾胃,方用八珍湯(薛己《正體類要》)加味。處方參照一般癰潰後期
2.中成藥
(1)西黃丸,每次3克,每日2次,溫開水送服。不宜久服。
(2)八珍丸,每次18克,每日2次,溫開水送服。
3.單方驗方正虛腦疽方(唐漢鈞驗方)
處方:黨參12克,白朮9克,茯苓12克,生甘草3克,當歸12克,生地黃15克,川芎9克,赤芍9克,金銀花9克,連翹9克,黃芩9克,黃連6克,皂角刺12克,穿山甲12克。水煎服,每日l劑。適用於氣血兩虛證。

外治

有頭疽的外治法
1.初期熱毒熾盛證陰虛火熾證,用玉露散或金黃散水蜜調製外敷。氣血兩虛證用沖和膏或回陽玉龍膏外貼,每日換藥1次。
2.中期膿成在患部作“十”字或“井”字形切開引流術。或摻七三丹、八二丹,膿少時改摻九一丹,外敷藥物與初期同。
3.後期膿盡肌生,用生肌散撒布其上,加蓋生肌玉紅膏或拔毒膏。若創口有空腔,皮膚與新肉一時不能粘合者,可用墊棉法;如無效時,則應手術擴創。
4.若氣血兩虛,瘡形不起,可配合神燈照法桑柴火烘法
(1)神燈照法(吳謙等《醫宗金鑒》):用硃砂6克、雄黃6克、血竭6克、沒藥6克、麝香1.2克,諸藥共研為細末。每次用藥末0.9克,以絲棉紙滾藥末搓拈,長23厘米,麻油浸透,用時點燃煙燻患處。每日2—3次。
(2)桑柴火烘法(吳謙等《醫宗金鑒》):取新桑樹根數根劈條,各長30厘米,大如指粗,將桑柴條的一頭點燃後吹滅,以陰火向患處烘烤,火盡再換,仍依前法。每次用3-4條,每日烘2—3次。
有頭疽的其他療法
1.飲食療法蟾蜍水蛇粥:蟾蜍2-4隻,去皮及內臟、頭、爪,洗淨後切成小塊;水蛇l-2條,去皮及內臟,放入開水中煮熟,拆肉去骨。大米適量與蟾蜍肉、熟蛇肉同煮成粥,調味服食。
其餘參照“一般癰”飲食療法。
2.預防調護
外敷藥應緊貼患部,摻藥宜撒布均勻。瘡口皮膚保持經常清潔,可用2%.10%黃柏溶液或生理鹽水洗滌拭淨,以免並發濕疹、丹毒。瘡口切忌擠壓,以免毒邪走散。高熱時應臥床休息,多飲開水。忌食魚腥、辛辣等刺激發物及甜膩食物。氣血兩虛患者可適當增加營養食品,如雞、瘦肉等類。有消渴病者應積極治療,控制血糖。
[2]醫源世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