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壓力與制度彈性

發展壓力與制度彈性

《發展壓力與制度彈性》是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蒲宇飛

基本介紹

  • ISBN:9787514138658
  • 作者:蒲宇飛
  • 出版社:經濟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年10月3日
  • 頁數:275
  • 定價:48.00
  •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
本書從轉型發展和制度彈性調整的角度入手,提出了一個發展壓力與制度彈性的分析框架,一方面從經濟、生態、社會三種發展壓力的角度分析改革的緊迫性,探討如何在壓力下凝聚共識;另一方面從改革推進機制的角度,討論如何為發展轉型注入動力和活力。作者圍繞如何增強制度彈性,提出要在四個環節“打針吃藥”,即剛性環節、軟性環節、錯配環節、缺失環節,並分析了每個環節的癥結和特徵。同時,還提出了五種壓力化解路徑,即合作型分壓、突破型解壓、轉移型緩壓、贖買型減壓、行政型控壓。本書的核心理念是:要建立分權制衡機制,增強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制度彈性,化解經濟壓力、生態壓力和社會壓力。 全書分為兩部分:一是總論部分,包括3章,主要是關於壓力與彈性的一般性、技術性理論分析,關於中國當前發展壓力和制度瓶頸問題的基本判斷,以及關於下一步改革的總體思路。二是分論部分,包括6章,主要是從所有制...(展開全部) 本書從轉型發展和制度彈性調整的角度入手,提出了一個發展壓力與制度彈性的分析框架,一方面從經濟、生態、社會三種發展壓力的角度分析改革的緊迫性,探討如何在壓力下凝聚共識;另一方面從改革推進機制的角度,討論如何為發展轉型注入動力和活力。作者圍繞如何增強制度彈性,提出要在四個環節“打針吃藥”,即剛性環節、軟性環節、錯配環節、缺失環節,並分析了每個環節的癥結和特徵。同時,還提出了五種壓力化解路徑,即合作型分壓、突破型解壓、轉移型緩壓、贖買型減壓、行政型控壓。本書的核心理念是:要建立分權制衡機制,增強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制度彈性,化解經濟壓力、生態壓力和社會壓力。 全書分為兩部分:一是總論部分,包括3章,主要是關於壓力與彈性的一般性、技術性理論分析,關於中國當前發展壓力和制度瓶頸問題的基本判斷,以及關於下一步改革的總體思路。二是分論部分,包括6章,主要是從所有制、科技創新、生態建設、社會治理、收入分配、城市化角度探討增強制度彈性,化解經濟壓力、生態壓力、社會壓力的改革推進路徑。其中,所有制結構和科技創新機制主要對應的是經濟壓力;生態建設機制對應的是生態壓力;社會管理創新對應的是社會壓力;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對應的是經濟和社會壓力;城鎮化推進機制與三個方面的壓力都有一定的對應關係。 蒲宇飛,男,1971年10月出生,吉林農安人,北京大學經濟社會學博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高級訪問學者。曾供職於原國家計委、國務院體改辦,現任國家信息中心綜合部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發展戰略和體制改革。參與多項政策研究和檔案起草工作,為國家“十一五”規劃綱要、“十二五”規劃綱要、收入分配製度改革指導意見、汶川地震災後重建國家總體規劃等規劃檔案、改革方案起草組成員。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主持承擔有關部委和國際組織委託的研究課題30餘項,組織完成有關省市政府委託的地區發展規劃、城市發展戰略研究20餘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