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熱和登革出血熱

登革熱和登革出血熱

黃玉仙

登革熱(dengue fever)和登革出血熱(dengue hemor rhagic fever)是由登革病毒(dengue virus)經蚊媒傳播引起的急性蟲媒傳染病。前者臨床主要表現為高熱、頭痛、肌肉、骨關節劇烈酸痛、皮疹、淋巴結腫大、白細胞減少等,病死率低;後者以高熱、休克、出血、皮疹、血液濃縮、血小板減少等為主要特徵,病死率高,是東南亞地區兒童住院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基本介紹

  • 書名:實用內科學13版
  • 作者:主編:陳灝珠
  • ISBN:978-7-117-11864-4
  • 定價:136.00元
  • 出版社:人民衛生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年09月
  • 裝幀:平裝
作品目錄,流行病學,(一)傳染源,(二)傳播媒介,(三)易感性,(四)流行特徵,發病機制病理,(一)發病機制,(二)病理變化,預防,

作品目錄

【病原學】
登革病毒屬於黃病毒科黃病毒屬(flavivirus),為有包膜的、單股正鏈RNA 病毒,呈啞鈴形、桿狀或球形,球形直徑50nm。登革病毒核心為RNA 與蛋白質組成的20 面立體對稱的病毒顆粒,外層為糖蛋白組成的包膜。病毒基因編碼3個結構蛋白和7個非結構蛋白(NS)。3個結構蛋白分別為E 蛋白(包膜蛋白)、C 蛋白(核衣殼蛋白)及M 蛋白(膜蛋白)。E 蛋白含有中和抗原及病毒的種、屬、型等特異性表位,可誘導機體產生中和抗體、血凝抑制抗體。此外,E 蛋白還可能會引起抗體依賴的增強感染作用(ADE),與登革出血熱的發生有關。M 蛋白與病毒感染能力的強弱有關。非結構蛋白功能尚不清楚,有資料表明NS1、NS3 具有免疫原性,在病毒免疫反應中起重要作用。登革病毒可在乳鼠腦內和多種組織細胞中培養繁殖,其中以白紋伊蚊C6/36 細胞株最為敏感,是目前分離登革病毒常用的細胞株。迄今,登革病毒可分為4個血清型,各型之間、與其他黃病毒屬的病毒之間有交叉反應。各型登革病毒均可引起登革出血熱,其中以血清Ⅱ型最為常見。登革病毒不耐熱,50℃30分鐘或100℃2分鐘均可滅活;但耐乾燥和低溫。登革病毒對酸、脂肪溶劑媒、洗滌劑敏感,易被乙醚、0.65%甲醛、紫外線照射滅活。

流行病學

(一)傳染源

患者和隱性感染者為主要傳染源。患者從發病前1日至發病後3日內傳染性最強。少數患者在熱退後第3日還可從血液中分離到病毒,表明仍有傳染性。此外,蝙蝠、猴、鳥類和狗等動物體內可檢測到登革病毒的抗體,提示這些動物可能都是登革病毒的自然宿主,從而有可能成為本病的傳染源。

(二)傳播媒介

蚊蟲是本病的主要傳播媒介,其中伊蚊是傳播登革病毒的主要蚊種,包括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埃及伊蚊分布範圍較窄,主要在東南亞和我國南方沿海地區,如海南、廣東、廣西、台灣等省,其中以海南省分布最廣,喜棲室內,是引起城市流行的主要傳播媒介。白紋伊蚊分布較廣,尤以長江以南地區為普遍,常在室外活動,是引起農村和林區流行的主要傳播媒介。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常孳生於室內外的盛水容器或積水中,蚊卵耐乾燥,數月後仍具有活力。從蚊卵孵出的幼蚊經10日發育後即可吸人或動物的血。蚊蟲叮咬染毒個體後,病毒在唾液腺繁殖8~10日後,當蚊再吸血時即可傳播病毒,病毒也可在伊蚊的神經細胞中大量複製。伊蚊受染後終生有傳染性,並可經卵遺傳給後代。

(三)易感性

人類普遍易感。在新流行區各年齡組均易感,但以青壯年發病者居多,年齡在20~40歲,臨床上以登革熱為主要表現。如1999年我國福州市所發生的自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暴發流行的1649例登革熱患者中,青壯年占76.11%。而在地方性流行區發病者中,以兒童為多見,並且以登革出血熱為主要表現。機體一次得病後對同一亞型的免疫力可持續多年,但仍可感染另一亞型。感染兩種亞型後可獲持久的免疫力。

(四)流行特徵

本病呈世界性分布,尤其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東南亞地區好發,其次是北非、非洲赤道地區、南非北部、澳洲、地中海地區、太平洋島嶼、加勒比海島嶼等地。本病已廣泛分布100 多個國家和地區,對25億人健康構成危險。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世界上每年約發生1億例登革熱,50萬例登革出血熱,25 000 人死亡,而且在亞、非、南美的熱帶地區發病率呈上升趨勢,成為繼瘧疾之後最重要的熱帶病。我國廣東、海南等地區從1978年以來曾有過14次規模不等的登革熱流行,1999年福州市發生Ⅱ型登革熱流行。2004年,浙江省慈谿市也發生了由泰國輸入所引起的登革熱暴發疫情,共發病83例,由登革熱Ⅰ型病毒引起。我國的流行病學資料表明,本病流行間隔時間約為3年,每次流行持續2~4年,並且地域有不斷擴大之勢。本病系由蚊傳播,故流行有一定的季節性,一般在每年的5~11月份,高峰在7~9月份。

發病機制病理

(一)發病機制

登革熱和登革出血熱的發病機制迄今尚未完全闡明。登革病毒通過伊蚊叮咬進入人體後,在單核‐巨噬細胞系統增殖達一定數量後進入血液循環,形成第一次病毒血症。繼而再侵入單核‐巨噬細胞和淋巴組織中,複製後再釋放入血液,形成第二次病毒血症。登革病毒與血液中已存在的抗登革病毒抗體結合形成免疫複合物,並激活補體系統,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漿外滲,血液濃縮。同時病毒可抑制骨髓,使血小板和白細胞減少,發生出血傾向。該病的發病機制有兩個學說。第一種學說是抗體依賴增強作用。血清學研究證實,登革病毒表面存在兩種不同的抗原決定簇,即群特異性決定簇和型特異性決定簇。群特異性決定簇為黃病毒屬(包括登革病毒在內)所共有,其產生的抗體有助於登革病毒感染的發展,稱增強性抗體;型特異性決定簇產生的抗體具有較強的中和作用,稱中和抗體,能中和同一型登革病毒的再感染,對異型病毒也有一定中和能力。再次感染同一型病毒時,血清中增強性抗體活性弱,而中和抗體活性強,足以中和入侵病毒,則病毒血症迅速被清除,患者可不發病,反之,若再次感染異型病毒時,體內增強性抗體活性強,可促進病毒在單核‐巨噬細胞中大量複製,出現抗體依賴性感染增強現象(antibody dependent enhancement,ADE)。此時病毒抗原與抗體形成免疫複合物,後者與單核‐巨噬細胞表面的Fc 受體結合,使這些細胞被激活並釋出可裂解補體C3 的蛋白酶、凝血活酶和血管通透因子,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漿外滲、血容量減少,導致血液濃縮和休克。活化的凝血系統可引起播散性血管內凝血(DIC),加重了休克;登革病毒抗原可與有病毒受體的血小板相結合,登革病毒抗體再與血小板上的病毒抗原結合,均導致血小板聚集、破壞,引起血小板減少及患者骨髓被抑制,使血小板生成減少,各系統易於出血。有人發現Ⅱ型登革病毒株有多個與抗體依賴性感染增強現象有關的抗原決定簇,而其他型病毒株則無這種增強性抗原決定簇,故Ⅱ型登革病毒比其他型病毒易引起登革出血熱。第二種學說認為與感染病毒的毒力、變異有關。通過對塔希提、斐濟等太平洋島嶼的流行病學觀察,發現不少初次感染的登革熱患者也出現登革出血熱臨床經過,患者的血清反應也屬初次感染類型,且兒童占多數,這提示登革病毒有可能通過變異產生毒力更強的病毒株,從而引起登革出血熱的發生。各型登革病毒均可引起登革出血熱,其中以血清Ⅱ型病毒引起病變最為明顯,Ⅲ型和Ⅳ型次之,Ⅰ型相對較輕。此外激活的T 細胞本身亦可釋放一系列細胞因子,如IL‐2、IFN‐γ、組胺、過敏素C3a、C5a 等,可引起感染加重、休克、循環衰竭和出血等表現。

(二)病理變化

1﹒登革熱
本病肝、腎、心和腦均有退行性變。心內膜、心包、胸膜、腹膜、胃腸黏膜、肌肉、皮膚及中樞神經系統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皮疹中小血管內皮腫脹、血管周圍水腫及單核細胞浸潤。瘀斑中廣泛血管外溢血。
2﹒登革出血熱
本病的主要病變為全身血管損害引起的血管擴張、充血,導致出血和血漿外滲。消化道、心內膜下、皮下、肝包膜下、肺及軟組織出血。內臟小血管及毛細血管周圍出血、水腫及淋巴細胞浸潤,肝脾及淋巴結中的淋巴細胞及漿細胞增生,吞噬現象活躍,肺充血及出血,間質細胞增多,肝實質脂肪變並有灶性壞死,匯管區有淋巴細胞、組織細胞及漿細胞浸潤。腎上腺毛細血管擴張、充血及灶性出血,球狀帶脂肪消失,有灶性壞死。骨髓示巨核細胞成熟障礙。
【臨床表現】
潛伏期2~15日,平均為6日左右,其長短與侵入的病毒量有一定關係。
(一)登革熱
典型病例常見的症狀有:
1﹒發熱
起病大多突然,體溫迅速達39℃以上,一般持續2~7日,然後突然降至正常,熱型多不規則,部分病例於病程的第3~5日體溫降至正常,1日後又再升高,呈雙峰熱型或馬鞍熱型。兒童起病緩慢,熱度也較低。發熱時伴有頭痛、背痛和肌肉關節疼痛(故曾有“斷骨熱”之稱),眼眶痛,眼球後痛(眼球轉動時尤甚)等全身症狀。尚有感覺過敏、噁心、嘔吐、腹痛、胃納不佳、腹瀉和便秘等消化道症狀。顏面和眼結膜常顯著充血,頸及上胸皮膚潮紅。發熱期可出現相對緩脈,嚴重者疲乏無力,呈衰竭狀態。
2﹒皮疹
於發病後2~5日出現,初見於掌心、腳底或軀幹及腹部,漸次延及頸和四肢,部分患者亦見於面部。可為斑丘疹、麻疹樣皮疹、猩紅熱樣皮疹、紅斑疹,壓之褪色,稍有瘙癢,偶訴奇癢。也有在發熱最後1日或在熱退後,於腳、腿背後、踝部、手腕背面、腋窩等處出現細小瘀斑,1~3日內消退,短暫遺留棕色斑。皮疹持續3~4日,一般與體溫同時消退,但也有體溫下降後皮疹反見明顯者。退疹後無脫屑、色素沉著。
3﹒出血
於發病後5~8日,25%~50%病例可出現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出血。如鼻出血、皮膚瘀點、胃腸道出血、咯血、血尿、陰道出血等。
4﹒淋巴結腫大
全身淋巴結可有輕度腫大,伴輕觸痛。
5﹒其他
可有肝腫大,脾大不常見。病後患者常感虛弱無力和抑鬱,完全恢復常需數周。輕型登革熱類似流感,短期發熱,全身疼痛輕,皮疹少或無疹,常有淋巴結腫大,易漏診。重型登革熱於病程第3~5日,出現頭痛、噁心、嘔吐、意識障礙,呈腦膜腦炎表現或有些表現為消化道大出血和出血性休克。本型常因病情發展迅速、因中樞性呼吸衰竭和出血性休克而死亡。
併發症主要有:
1﹒急性血管內溶血有G‐6‐PD 缺乏的患者,得病後如早期套用抗瘧藥或退熱藥者,可出現黃疸、醬油樣尿、貧血等臨床表現,少數患者可發生急性腎功能衰竭等,發生率為1%。
2﹒精神異常個別患者病程中可出現煩躁不安、妄想、亂叫等精神障礙症狀,類似精神分裂症。病情恢復後,神志多可恢復正常。
3﹒急性肝炎部分患者可出現肝腫大,血清肝酶升高,而血清膽紅素異常較為少見。病情恢復後,肝功能可完全恢復正常。
(二)登革出血熱
在疾病開始的2~5日,具有典型登革熱症狀,包括發熱、頭痛、背痛和肌肉關節疼痛、嘔吐、腹瀉、顏面和眼結膜常顯著充血,頸及上胸皮膚潮紅等。瘀點出現於第2~3 病日,常見於面部前額或四肢遠端,斑丘疹少見。束臂試驗在瘀點出現前即呈陽性。腹部可有肝腫大及壓痛。在熱退前、後的1~2日,病情突然加重。出現:
1﹒休克
一般發生於病程第4日(2~5日),持續12~24小時,患者煩躁不安,四肢厥冷,臉色蒼白,皮膚出現花紋,體溫下降,呼吸快而不規則,脈搏細弱,脈壓進行性縮小,血壓下降甚至測不出,病程中還可出現腦水腫,偶有昏迷。若不及時搶救,4~10小時死亡。
2﹒出血
出血傾向嚴重,有鼻出血、皮膚出現大批瘀斑,嘔血、便血、咯血、血尿、陰道出血,甚至顱內出血等。常有兩個以上器官出血,出血量大於100ml。
【實驗室檢查】
(一)一般常規檢查
登革熱患者的白細胞總數自病程第2日起即有明顯減少,第4~5日降至最低,可低至2 ×109/L,退熱後1周血象恢復正常。中性粒細胞也可減少,並有明顯核左移現象,可見少量異常淋巴細胞,血小板減少。登革出血熱患者的白細胞總數正常或增多,後者見於嚴重病例及有繼發感染者,一般在10 ×109/L 以上,高者可達(20~40)×109/L。血小板減少,50%輕型病例和90%的休克病例血小板<100 ×109/L,最低可在10 ×109/L 以下。尿檢可有少量蛋白、紅細胞、白細胞或管型。
(二)病毒分離
取患者急性期(病程1~3日)的血清接種於C6/36 白紋伊蚊傳代細胞中,進行病毒分離,陽性率高達60%~80%。分離病毒後須經特異性中和試驗或血凝抑制試驗加以鑑定。Yamada 等曾對39例確診為登革病毒感染的82 份血清進行病毒分離,發病5日內的32 份血清標本中有28 份分離到病毒,熱退前3日陽性率達100%,熱退前1~2日的13 份血清樣本中有10 份陽性,並且與PCR 方法比較,血清分型也相一致,提示病毒分離除了是確診本病的黃金標準外,而且在疾病早期,具有較高的敏感性。
(三)血清免疫學檢查
包括補體結合試驗、中和試驗或血凝抑制試驗等。血凝抑制試驗的靈敏性較高,中和試驗最具特異性。血凝抑制試驗單份血清效價>1 ∶1280或雙份血清效價遞升4倍以上可確診。目前國內常用捕捉Ig M 抗體ELISA 法(MAC‐ELISA 法)檢測特異性 Ig M 抗體。Ig M 抗體在初次感染及二次感染均可產生,初次感染者Ig M 比二次感染者增加很多。Ig M 在發病5日後陽性率為80%,10~20日時Ig M 陽性率為99%,一般維持2~3個月,以後效價明顯下降。故MAC‐ELISA法檢測Ig M 抗體陽性者可推論近期有過登革病毒感染。
(四)PCR 方法
目前可用螢光定量PCR 方法來檢測登革病毒RNA,在病毒感染後5~6小時即可診斷,在病毒感染2日內即可對病毒進行分型,具有敏感性高、特異性強、檢測時間短等優點,可用於本病的快速、早期診斷。但由於PCR 檢測易出現假陽性,因而套用PCR 檢測登革病毒在我國並未廣泛用於臨床。
(五)其他
在登革出血熱病例中尚可見血液濃縮,出、凝血時間延長,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穀草轉氨酶)升高,凝血酶原時間延長,電解質紊亂,血白蛋白降低,代謝性酸中毒等。各種凝血因子輕度降低,纖維蛋白原減少,纖維蛋白原降解物輕至中度增加。半數以上的休克病例有DIC 表現。
【診斷和鑑別診斷】
根據流行病學、臨床表現及實驗室檢查等進行綜合分析,凡在流行區或到過流行區,在流行季節有突然起病,發熱,劇烈肌肉、骨關節痛,顏面潮紅,相對緩脈,淺表淋巴結腫大,熱後2日出現皮疹、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等症狀者,應考慮為登革熱。早期面部及四肢出現明顯瘀點或瘀斑,束臂試驗陽性並迅速出現休克,有明顯出血者對登革出血熱的診斷有重要參考價值。WHO 診斷登革出血熱的標準為:①典型登革熱的症狀;②明顯出血現象;③血小板下降(≤100 ×109/L);④入院時血細胞比容較恢復期增加20%以上;⑤病毒分離和血清學檢測為確診的主要依據。以往未患過本組病毒疾病,血清學試驗抗體效價較高,或恢復期抗體效價有4倍以上升高者,均有助於診斷。登革熱需與流行性感冒、黃熱病、鉤端螺旋體病、斑疹傷寒、傷寒、瘧疾、麻疹、猩紅熱、藥疹等鑑別。登革出血熱需與流行性出血熱、腦膜炎雙球菌敗血症、立克次體病等相區別。基孔肯雅(Chikungunya)病毒亦屬於蟲媒病毒,可引起登革熱樣臨床表現,但病情一般較輕。鑑別主要有賴於病毒分離和血清學試驗。
【預後】
登革熱為一自限性疾病,預後良好,病死率低於1%。老年人有動脈硬化者及嚴重出血者的預後較差。登革出血熱有較高的病死率,尤其是出現休克者,病死率可高達10%~40%;如休克或出血處理得當,則病死率可降至5%~10%。登革出血熱與登革熱不同,恢復迅速而完全,很少有後遺抑鬱和軟弱者。血小板低於50 ×109/L者,應警惕有發生大出血可能,脈壓減少為休克的預兆。
【治療】
登革熱和登革出血熱無特效療法,主要採用綜合治療措施。急性期患者宜臥床休息,恢復期時不宜過早活動,飲食以流質或半流質為宜,食物應富於營養並容易消化。高熱患者以物理降溫為主,解熱鎮痛藥宜慎用,因此類藥物易引起患者大量出汗,加重血液濃縮及誘發休克,對G6PD 缺乏患者可誘發溶血。高熱不退和中毒症狀嚴重者,可短期適量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或加用亞冬眠療法,也可酌情靜脈輸液,每日1000~1500ml,但需注意防止腦水腫。登革出血熱有休克、出血等嚴重症狀,需積極處理。休克者應及時補充血容量,可選用右旋糖酐、平衡鹽液、葡萄糖鹽水等,首次液體300~500ml,應快速靜脈輸入,必要時可輸血漿或加用血管活性藥物(參見本章第十九節“流行性出血熱”),但不宜輸全血,以免加重血液濃縮。大出血患者應輸新鮮血液、血小板。上消化道出血者,可用奧美拉唑等,嚴重者可用冰鹽水或去甲腎上腺素稀釋後灌胃或內鏡直視下止血。對子宮出血者,可用宮縮劑。有腦水腫者,用20%甘露醇250ml 和地塞米松10mg 靜脈滴注,抽搐者可用地西泮緩慢靜脈注射。抗病毒藥物的套用,各家報導療效不一,有待進一步的觀察。

預防

滅蚊、防蚊是預防登革熱和登革出血熱的主要措施,可參見第十三章第二節“瘧疾”、本章第八節“流行性乙型腦炎”等相關內容。滅蚊主要在於消滅蚊蟲孳生地,伊蚊常在小積水中產卵孳生。如對盆、缸、罐、岩洞等進行翻盆、倒罐,填平窪地、疏通溝渠等。噴灑各種有機磷殺蟲劑,把蚊蟲的密度降到最低水平。對可疑患者應進行醫學觀察。患者應隔離在有紗窗紗門的病室內,隔離時間應不少於5日。疫苗接種是預防登革熱最有效的措施,但目前尚無安全、有效的疫苗供臨床使用。由於單價疫苗接種可能產生增強性抗體,有增加登革出血熱發病率的可能性,故現今疫苗的研製大都為多價混合性疫苗。目前世界上正在研製的疫苗種類包括:4 型混合的減毒活疫苗,已進入臨床試驗,顯示出令人滿意的免疫保護作用;多型亞單位疫苗、多型嵌合減毒活疫苗、登革熱DNA疫苗等,已在動物實驗中也顯示出一定的保護作用。
參考文獻
1 .葉建傑,胡利明,褚邵傑.登革熱流行病學概況.中國預防醫學雜誌,2007,8(4):506‐508 .
2 .王建,洪文聽,張復春.廣州市三種血清型登革熱患者臨床特點對比分析.中國熱帶醫學,2007,7(10):1760‐1762 .
3 .de Oliveira Poersch C,Pavoni DP,Queiroz MH,et al . Dengue virus infections:comparison of methods f or diagnosing the acute disease.J Clin Virol,2005,32:272‐277 .
4 .Simasathien S,Thomas SJ,Watanaveeradej V,et al .Safe ty and immunogenicity of a tetravalent live‐attenuated dengue vaccine in flavivirus naive children .AmJ Trop Med Hyg,2008,78(3):426‐433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