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敬亭北二小山余時送客逢崔侍御並登此地

登敬亭北二小山余時送客逢崔侍御並登此地

登敬亭北二小山余時送客逢崔侍御並登此地是中國古代的一首詩,作者李白,作品出處《全唐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登敬亭北二小山余時送客逢崔侍御並登此地
  • 創作年代盛唐
  • 文學體裁五言律詩
  • 作者李白
基本信息,作品原文,作品譯文,作者簡介,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登敬亭北二小山余時送客逢崔侍御並登此地》
【創作年代】盛唐

作品原文

登敬亭北二小山,余時送客,逢崔侍御,並登此地
送客謝亭北,逢君縱酒還。
屈盤戲白馬,大笑上青山。
回鞭指長安,西日落秦關。
帝鄉三千里,杳在碧雲間。

作品譯文

我剛剛在謝亭北送客,就遇到你喝酒回來。
戲弄著白馬,大笑著上青山。
馬鞭回指落日處,那是秦地西安的方向。
西安雖然只有三千里的距離,可感覺要回到那裡卻比登天還難。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自稱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靜寧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西域碎葉(唐時屬安西都護府,在今吉爾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馬克附近)。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蓮鄉。少年即顯露才華,吟詩作賦,博學廣覽,並好行俠。從25歲起離川,長期在各地漫遊,對社會生活多所體驗。公元742年(天寶元年)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文章風采,名動一時,頗為唐玄宗所賞識,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視,又遭權貴讒毀,僅一年余即離開長安。公元744年(天寶三載),在洛陽與杜甫結交。安史之亂爆發後,他懷著平亂的志願,於公元756年參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因受永王爭奪帝位失敗牽累,流放夜郎(今貴州境內),中途遇赦東還。晚年漂泊東南一帶,卒於當塗(今屬安徽)。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於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李白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30卷。
詩歌賞析
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李白在敬亭山間蓋起了房屋舍,他說:“我家敬亭山,輒繼謝公作。”(《游敬亭山寄崔侍御》)李白安家敬亭山,山上靈源寺住著住持浚公,也來自蜀地,倆人相見,格外親切。此時,到李白家來拜訪的人,接連不斷。宣州的太守侍御崔甫成是他家的常客,他們共游敬亭山,幾乎形影不離,“閒聽松風眠”,(《宣州九日聞崔侍御與宇文太守游余登響山不同此賞醉後寄崔侍御》)。有一天,李白在謝亭北剛剛送走了客人,崔侍御喝得醉醺醺又來了,李白又與他登上敬亭山北面的二座小山遊玩,這首五律《登敬亭北二小山余時送客逢崔侍御並登此地》寫於此時。此詩,寫出他們共同的愛好與情趣,共抒發了李白的思鄉之情。
首聯“送客謝亭北,逢君縱酒還”,點明相逢的地點、時間、人物以及人物的情態。李白剛剛在謝公亭的北面送走客人,正碰著崔侍御喝著醉醺醺來了。這種交待為後面抒寫共同的愛好與真誠的情誼作了鋪墊。
頷聯“屈盤戲白馬,大笑上青山”, 寫倆人相逢後的行蹤。按常理說,崔侍御喝酒喝到如此的程度了,應該回去休息了,然而他又來李白處; 李白也剛剛接待過客人,也應該去歇歇,然而倆人好像多年不見的老朋友,都不願離去,卻共同騎著白馬,盤繞在曲折的小道上,邊走邊談,大笑不止。這是何等的親密無間,何等的友誼,何等的愜意啊。
頸聯“回鞭指長安,西日落秦關”, 由此作出聯想,抒寫了李白的思鄉之情。這種聯想,很巧妙,很自然。他們共同上山,回首宣州,由此李白生出感懷,里反用了典故。“回鞭指長安”,原指玄宗避安祿山亂入蜀,時霖雨連日,棧道中聽到鈴聲。為悼念楊貴妃,回鞭指著長安,抒發了跟放人難分難捨的感情。李白在這裡借用一來指他與崔侍御的情誼,二來又深深透出他的恩鄉之情。李白二十歲時隻身出蜀,想一舉登上高位,去實現政治理想和抱負。可是十年漫遊,卻一事無成,到天寶元年(742年),因道士吳筠的推薦,李白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文章風采,名震天下,後因不能見容於權貴,在京僅三年,就棄官而去,仍然繼續他那飄蕩四方的流浪生。安史之亂發生的第二年(756年),他感憤時艱,曾參加了永王李的慕府。不幸,永王與肅宗發生了爭奪帝位的鬥爭,兵敗之後,李白受牽累,流放夜郎(今貴州境內),途中遇赦。時至晚年漂泊,回望故鄉,感慨萬千。秦關,今洛川縣秦關鄉,洛河穿境而過,己出關外,離故鄉太遠了。
尾聯“帝鄉三千里,杳在碧雲間”,更寫出他個人深深的遺憾。帝鄉,原指東漢時南陽是光武帝劉秀髮跡之地。這裡指長安。長安離秦關有三千里的路程,你回頭看怎么也看不到了,也在虛無漂渺間。這種思鄉、戀鄉、愛鄉之情多么深沉啊,這以後的李白晚年漂泊東南一帶,投奔族叔當塗縣令李陽冰,不久即病逝,始終沒有回去。人們讀到這裡,怎能不為李白的這種思鄉之情所感動呢?
李白在宣城,實現了“早晚凌蒼山”的夙願。“看花飲美酒,聽鳥臨晴山”,在宇文太守、族弟李昭、族叔李雲和崔侍御等人的陪伴下,李白在敬亭山下的遊蹤可謂歡暢愜意。他在許多吟誦敬亭山詩篇中,描摹了敬亭山的山水美景,抒發了自己遊覽時的暢快之情,這首詩卻有著淡淡的傷感和濃重的戀鄉情結。全詩在行動上雖是偶遇,卻自然流走,毫無礙滯;在情感上雖是歡游,卻寫了愁暢。而這兩種情感又不牴牾,融為一體,虛實共生,讓人嘆為觀止。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