痿證

痿證,中醫病症名。是指肢體痿弱無力,不能隨意運動的一類病證。病因有外感與內傷兩類。外感多由溫熱毒邪或濕熱浸淫,耗傷肺胃津液而成。內傷多為飲食或久病勞倦等因素,損及臟腑,導致脾胃虛弱、肝腎虧損。本病以虛為本,或虛實錯雜。臨床雖以肺熱津傷、濕熱浸淫、脾胃虛弱、肝腎虧損、瘀阻絡脈等證型常見,但各種證型之間常相互關聯。治療時要結合標本虛實傳變,扶正主要是調養臟腑,補益氣血陰陽,祛邪重在清利濕熱與溫熱毒邪。在治療過程中還要兼顧運行氣血,以通利經脈,濡養筋脈。。

基本介紹

  • 中醫學名:痿證
  • 發病部位:筋脈肌肉
  • 相關西醫疾病:重症肌無力、周期性麻痹
  • 主要病因:外感、內傷
  • 其他名稱:痿躄
  • 疾病分類:內科—肢體經絡病證
  • 傳染性:無
  • 多發群體:所有
名詞解釋,歷史沿革,與西醫病名的關係,病因,病機,診查要點,診斷依據,病證鑑別,相關檢查,辨證論治,辨證要點,治療原則,證治分類,其他療法,轉歸預後,預防調護,文獻摘要,

名詞解釋

痿證是肢體筋脈弛緩,軟弱無力,不能隨意運動或伴有肌肉萎縮的一種病證。臨床以下肢痿弱較為常見,亦稱“痿躄”。“痿”是指機體痿弱不用,“躄”是指下肢軟弱無力,不能步履之意。

歷史沿革

1.《內經》闡述了痿證的病因病機、病證分類及治療原則。《素問·痿論》指出本病的主要病機是“肺熱葉焦”,將痿證分為皮、脈、筋、骨、肉五痿。在治療上,《素問·痿論》提出“治痿獨取陽明”的基本原則。
2.金·張子和《儒門事親》強調“痿病無寒”。
3.朱丹溪承張子和之說,力糾“風痿混同”之弊,提出了“瀉南方、補北方”的治療原則。在具體的辯證方面又有濕熱、濕痰、氣虛、瘀血之別,對後世影響很深。
4.明清以後對痿證的辨證論治日趨完善。《景岳全書》指出痿證並非儘是陰虛火旺,認為“元氣敗傷則精虛不能灌溉,血虛不能營養者,亦不少矣”。
5.清.《臨證指南醫案·痿》指出本病為“肝腎肺胃四經之病”。

與西醫病名的關係

根據本病的臨床表現,西醫學中多發性神經炎、周期性麻痹、運動神經元疾病、脊髓病變、重症肌無力等表現為肢體痿軟無力,不能隨意運動者,均可參照本篇辨證論治。

病因

1.感受溫毒
溫熱毒邪內侵,或病後余邪未盡,低熱不解,或溫病高熱持續不退,皆令內熱燔灼,傷津耗氣,肺熱葉焦,津傷失布,不能潤澤五臟,五體失養而痿弱不用。
2.濕熱侵淫
久處濕地或涉水淋雨,感受外來濕邪,濕熱侵淫經脈,營衛運行受阻,或郁遏生熱,或痰熱內停,蘊濕積熱,就、侵淫筋脈,氣血運行不暢,致筋脈失於濡養而致痿。
3.飲食毒物所傷
素體脾胃虛弱或飲食失節,勞倦思慮過度,或久病致虛,中氣受損,脾胃受納、運化、輸布精微的功能失常,氣血津液生化之源不足,無以濡養五臟,以致筋骨肌肉失養;脾胃虛弱,不能運化水濕,聚濕成痰,痰濕內停,客於經脈;或飲食失節,過食肥甘。嗜酒辛辣,損傷脾胃,運化失職,濕熱內生,均可致痿。此外,服用或接觸毒性藥物,損傷氣血經脈,經氣運行不利,脈道失暢,亦可致痿。
4.久病房勞
先天不足,或久病體虛,或房勞太過,傷及肝腎,精損難復;或勞逸太過而傷腎,耗損陰精,腎水虧虛,筋脈失於灌溉濡養。
5.跌扑瘀阻
跌打損傷,瘀血阻絡,新血不生,經氣運行不利,腦失神明之用,發為痿證;或產後惡露未盡,瘀血流注於腰膝,以致於氣血瘀阻不暢,脈道不利,四肢失於濡養滋養。

病機

痿證病變部位在筋脈肌肉,但根於五臟虛損。肺主皮毛,脾主肌肉,肝主筋,腎主骨,心主血脈,五臟病變,皆能致痿,上述各種致病因素,耗傷五臟精氣,致使精血津液虧損。而五臟受損,功能失調,生化乏源,又加重了精血津液的不足,筋脈肌肉因之失養而弛縱,不能束骨而利關節,以致肌肉軟弱無力,消瘦枯萎,發為痿證。
痿證病變累及五臟,且常相互傳變。一般而言,本病以熱證、虛證為多,虛實夾雜者亦不少見。臨證常表現為因實致虛、因虛致實和虛實錯雜的複雜病機。

診查要點

診斷依據

1.肢體筋脈弛緩不收,下肢或上肢,以側或雙側,軟弱無力,甚則癱瘓,部分病人伴有肌肉萎縮。
2.由於肌肉痿軟無力,可有瞼廢、視歧,聲嘶低喑,抬頭無力等症狀,甚則影響呼吸、吞咽。
3.部分病人發病前有感冒、腹瀉病史,有的病人有神經毒性藥物接觸史或家族遺傳史。

病證鑑別

1.痿證與偏枯
偏枯亦稱半身不遂,是中風症狀,病見一側上下肢偏廢不用,常伴有語言謇澀、口眼歪斜,久則患肢肌肉枯瘦,其癱瘓時由於中風而致,二者臨床不難鑑別。
2.痿證與痹症
痹症後期,由於肢體關節疼痛,不能運動,肢體長期廢用,亦有類似痿證之瘦削枯萎者。但痿證肢體關節一般不痛,痹症則均有疼痛,其病因、病機、治法也不相同,應予以鑑別。

相關檢查

痿證與西醫學中神經肌肉系統的許多疾病有關。檢測血液中的血清穀草轉氨酶、谷丙轉氨酶、乳酸脫氫酶、醛縮酶、肌酸磷酸肌酶的含量以及尿中肌酸排泄量,有助於鑑別痿證肌肉萎縮的病因;腦脊液檢查、肌電圖檢查、肌肉活組織檢查等,有助於對與痿證相關的神經系統疾病的定位診斷;測定血中乙醯膽鹼受體抗體,對神經、肌肉接頭部位疾病有較高的診斷價值。CT、MRI檢查有助於疾病的鑑別診斷。

辨證論治

辨證要點

痿證辨證,重在辨臟腑病位、審標本虛實。
痿證初起,症見發熱,咳嗽,咽痛,或在熱病之後出現肢體軟弱不用者,病位多在肺;凡見四肢痿軟,食少便溏,面浮,下肢微腫,納呆腹脹,病位多在脾胃;以下肢痿軟無力明顯,甚則不能站立,腰脊酸軟,頭暈耳鳴,遺精陽痿,月經不調,咽乾目眩,病位多在肝腎。
痿證以虛為本,或本虛標實。 因感受溫熱毒邪或濕熱浸淫者,多急性發病,病程發展較快,屬實證,熱邪最易耗津傷正,故疾病早期就常見虛實錯雜。內傷積損,或久病不愈,主要為肝腎陰虛和脾胃虛弱,多屬虛證,又常兼夾鬱熱、濕熱、痰濁、瘀血,而虛中有實。跌打損傷,瘀阻脈絡或痿證日久,氣虛血瘀,也屬常見。

治療原則

痿證的治療,虛證宜扶正補虛為主,肝腎虧虛者,宜滋養肝腎;脾胃虛弱者,宜益氣健脾。實證宜祛邪和絡,肺熱津傷者,宜清熱潤燥;濕熱侵淫者,宜清熱利濕;瘀阻脈絡者,宜活血行瘀。虛實兼夾者,又當兼顧之。《內徑》指出:“治痿獨取陽明”,是指從補脾胃、清胃火、祛濕熱以滋養五臟的一種重要措施。

證治分類

1.肺熱津傷
症狀:發病急,病起發熱,或熱後突然出現肢體軟弱無力,可較快發生肌肉瘦削,皮膚乾燥,心煩口渴,咳嗆少痰,咽乾不利,小便黃赤或熱痛,大便乾燥。舌質紅,苔黃,脈細數。
治法:清熱潤燥,養陰生津。
方藥:清燥救肺湯加減。
常用藥:人參、麥冬、生甘草、阿膠、苦杏仁、炒胡麻仁、生石膏、霜桑葉、炙枇杷葉。
2.濕熱浸淫
症狀:起病較緩,逐漸出現肢體困重,痿軟無力,尤以下肢或兩足痿弱為甚,兼見微腫、手足麻木,捫及微熱,喜涼惡熱,或有發熱,胸脘痞悶,小便赤澀熱痛。舌質紅,舌苔黃膩,脈濡數或滑數。
治法:清熱利濕,通利經脈。
方藥:加味二妙散加減。
常用藥:蒼朮、黃柏、萆薢、防己、薏苡仁、蠶砂、木瓜、牛膝、龜板。
3.脾胃虛弱
症狀:起病緩慢,肢體軟弱無力逐漸加重,神疲肢倦,肌肉萎縮,少氣懶言,納呆便溏,面色白或萎黃無華,面浮。舌淡苔薄白,脈細弱。
治法:補中益氣,健脾升清。
方藥:參苓白朮散合補中益氣湯加減。
常用藥:人參、白朮、山藥、扁豆、蓮肉、甘草、大棗、黃芪、當歸、薏苡仁、茯苓、砂仁、陳皮、升麻、柴胡、神曲。
4.肝腎虧損
症狀:起病緩慢,漸見肢體痿軟無力,尤以下肢明顯,腰膝酸軟,不能久立甚至步履全廢,腿脛大肉漸脫,或伴有眩暈耳鳴,舌咽乾燥,遺精或遺尿,或婦女月經不調。舌紅少苔,脈細數。
治法:補益肝腎,滋陰清熱。
方藥:虎潛丸加減。
常用藥:狗骨、牛膝、熟地、龜板、知母、黃柏、鎖陽、當歸、白芍、陳皮、乾薑。
5.脈絡瘀阻
症狀:久病體虛,四肢痿弱,肌肉瘦削,手足麻木不仁,四肢青筋顯露,可伴有肌肉活動時隱痛不適。舌痿不能伸縮,舌質暗淡或有瘀點、瘀斑,脈細澀。
治法:益氣養營,活血行瘀。
方藥:聖愈湯合補陽還五湯加減。
常用藥:人參、黃芪、當歸、川芎、熟地、白芍、川牛膝、地龍、桃仁、紅花、雞血藤。

其他療法

1. 針灸治療
主穴:上肢 曲池、合谷、頸胸部夾脊穴。
下肢 髀關、風市、足三里、陽陵泉、三陰交、腰部夾脊穴。
配穴:肺熱津傷者,配尺澤、肺俞;濕熱侵淫者,配陰陵泉、大椎;脾胃虛弱者,配脾俞、胃俞、中脘;肝腎虧虛者,配肝俞、腎俞。
操作:毫針刺,按虛實補瀉法操作。
2. 電針
在癱瘓肌肉處取穴,針刺的氣後加脈衝電刺激,採用斷續波,以患者能耐受為度,每日1次,每次留針30分鐘,10次為1療程。

轉歸預後

痿證的預後與病因、病程有關。外邪致痿,或可驟發,務要及時救治,免成痼疾。多數早期急性病例,一般病情較輕淺,治療效果較好,功能較易恢復;若失治或治之不當,以及內傷致病或慢性病例,病勢纏綿,漸至於百節緩縱不收,髒氣損傷加重,多數沉痼難治。年老體衰發病者,預後較差。

預防調護

痿證的發生常與居住濕地,感受溫熱濕邪有關,因此,避居濕地,防禦外邪侵襲,有助於痿證的預防和康復。
病情危重,臥床不起,吞咽嗆咳,呼吸困難者,要常翻身拍背,鼓勵病人排痰,以防止痰濕壅肺和發生褥瘡。對癱患者,應注意患肢保暖,保持肢體功能體位,防止肢體攣縮和關節僵硬,有利於日後功能恢復。由於肌膚麻木,知覺障礙,在日常生活與護理中,應避免凍傷或燙傷。
注意精神飲食調養,進行適當體育鍛鍊,生活規律,飲食宜清淡富有營養,忌油膩辛辣,對促進痿證康復亦具有重要意義。

文獻摘要

1.《素問·痿論》:“肺主身之皮毛,心主身之血脈,肝主身之筋膜,脾主身之肌肉,腎主身之骨髓。故肺熱葉焦,則皮毛虛弱急薄,甚則生痿蹵也;心氣熱,則下脈厥而上,上則下脈虛,虛則生脈痿,樞折挈脛縱而不任地也;肝氣熱,則膽熱口苦,筋膜乾,筋膜乾則筋急而攣,發為筋痿;脾氣熱,則胃乾而渴,肌肉不仁,發為肉痿;腎氣熱,則腰脊不舉,骨枯而髓減,發為骨痿”;“帝曰:……論言治痿者獨取陽明何也?岐伯曰:陽明者,五臟六腑之海,主潤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機關也。沖脈者,經脈之海也,主滲灌溪谷,與陽明合於宗筋,陰陽擁宗筋之會,會於氣街,而陽明為之長,皆屬於帶脈而絡於督脈,故陽明虛則宗筋縱,帶脈不引,故足痿不用也。”
2.《局方發揮·局方總論》:“諸痿皆起於肺熱,傳人五臟,散為諸證,大抵只宜補養,若作夕感風邪治之,寧免實實虛虛之禍乎?”“諸痿生於肺熱,只此一句便見治法大意,經曰;‘東方實,西方虛,瀉南方,補北方。’此固是就生克言補瀉。而大經大法不外於此,……五行之中,唯火有二,腎雖有二,水居其一,陽常有餘,陰常不足,故經曰一水不勝二火,……若嗜欲無節,則水失所養,火寡於畏而侮所勝,肺得火邪而熱矣,……肺受熱則金失所養,木寡於畏而侮所勝,脾得木邪而傷矣。肺熱則不能管攝一身,脾傷則四肢不能為用而諸痿之病作。瀉南方則肺金清而東方不實,何脾傷之有?補北方則心火降而西方不虛,何肺熱之有?故陽明實則宗筋潤,能束骨而利機關矣。治痿之法,無出於此”。
3.《儒門事親·指風痹痿厥近世差玄說》:“大抵痿之為病,皆因客熱而成。……總因肺受火熱葉焦之故,相傳於四髒,痿病成矣”;“痿病無寒”;“若痿作寒治,是不刃而殺之”。
4.《景岳全書·痿證》:“痿證之義,《內經》言之詳矣。觀所列五臟之證,皆言為熱,而五臟之證,又總於肺熱葉焦,以致金燥水虧,乃成痿證;如丹溪之論治,誠得之矣。然細察經文,又曰:悲哀太甚則胞絡絕,傳為脈痿;思想無窮,所願不得,發為筋痿;有漸於濕,以水為事,發為肉痿之類,則又非盡為火證,此其有餘不盡之意,猶有可知。故因此而生火者有之,因此而敗傷元氣者亦有之。……若概從火論;則恐真陽虧敗及土衰水涸者,有不能堪。故當酌寒熱之淺深,審虛實之緩急,以施治療,庶得治痿之全矣。”
5.《臨證指南醫案·痿》:“經雲肺熱葉焦,則生痿壁,又雲治痿獨取陽明,以及脈痿、筋痿、肉痿、骨痿之論,《內經》於痿證一門,可謂詳審精密矣。奈後賢不解病情,以諸痿一症,或附錄於虛勞,或散見於風濕,大失經旨,賴丹溪先生特表而出之,惜乎其言之未備也。夫痿證之旨,不外乎肝腎肺胃四經之病。”
6.《羅氏會約醫鏡·論痿證》:“火邪伏於胃中,但能殺谷,而不能長養氣血”;“治者,使陽明火邪毋乾於氣血之中,則濕熱清而筋骨自強,此經不言補而言取者,取去陽明之熱邪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