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中西醫診治與調理

痛風中西醫診治與調理

《痛風》是由人民軍醫出版社在2008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呂景山。

基本介紹

  • 書名:痛風中西醫診治與調理
  • 作者:呂景山
  • ISBN:9787509120194
  • 定價:19.00元
  • 出版社:人民軍醫出版社
  • 開本:32開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痛風》共12章,包括嘌呤、尿酸與尿酸鹽、嘌呤代謝調節與相關酶系,中醫和現代醫學對痛風病因病機的認識,痛風的臨床表現、檢查方法和診斷標準,痛風的現代醫學治療、對藥治療、對穴治療和辨證施治,急性痛風性關節炎和痛風併發症的診治調理等。《痛風》內容豐富實用,闡述深入淺出,是作者幾十年臨床經驗的總結與升華,並融入了現代醫學對痛風的最新研究進展;適於內科醫師、基層醫務人員、醫學院校師生和痛風患者閱讀參考。

圖書目錄

第1章痛風基本知識
第一節嘌呤
一、嘌呤的來源和主要功能
二、嘌呤的合成代謝
三、嘌呤的分解代謝
第二節尿酸與尿酸鹽
一、腎臟對尿酸的排泄
二、影響腎臟排泄尿酸的因素
第三節嘌呤代謝的調節與相關的酶系
一、嘌呤核苷酸合成的調節和關鍵酶
二、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謝的調節和關鍵酶
第2章中醫對痛風的認識
一、東漢·張仲景《金匱要略方論》
二、梁·陶弘景《名醫別錄》
三、朱丹溪論痛風
四、中醫痛風類病症與痛風性關節炎的比較
第3章現代醫學對痛風發病機制的認識
一、痛風與遺傳因素
二、痛風與環境因素
三、高尿酸血症的產生機制
第4章現代醫學對痛風、高尿酸血症病因的認識
一、引起嘌呤生物合成或尿酸生成增加的原因
二、腎臟對血漿尿酸鹽清除率降低
第5章痛風的檢查方法
第一節一般檢查方法
一、血尿酸測定
二、尿尿酸測定
三、血漿尿嘧啶的測定
四、滑囊液檢查
五、組織學檢查
第二節痛風石及特殊檢查
一、痛風石的來源
二、痛風石的危害
三、痛風石的檢查
第三節痛風的儀器檢查
一、x線檢查
二、x線雙能骨密度檢查
三、CT及MRI檢查
四、其他檢查
第6章痛風的診斷
一、痛風的診斷標準
二、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的診斷標準
三、中醫診斷標準
四、療效標準
五、痛風的中醫辨證分期標準
六、慢性痛風結節腫的診斷標準
七、病例的納入與排除標準
第7章痛風的診療原則與辨證論治
第一節痛風發病的規律
一、發病前期
二、出現症狀期
三、無症狀期
第二節痛風的治療原則
一、急則治其標
二、緩則治其本
三、養治結合,防止復發
四、注意事項
第三節痛風的辨證論治
一、風寒濕盛型
二、濕熱盛型
三、邪毒積聚,腑行不暢型
四、脾胃虛損型
五、肝脾不和型
六、瘀血阻絡型
七、肝腎不足型
第四節外用方治療
一、硝黃洗劑
二、花椒薄荷洗劑
三、如意金黃散外敷
四、雲南白藥外敷
五、雲南白藥氣霧劑
第五節單驗方治療
第8章治療痛風的對藥
一、土茯苓--車前子
二、蒼朮--黃柏
三、土茯苓--革薜
四、牡蠣--桂枝
五、穿山龍一--革薜
六、穿山龍--知母
七、巴戟天--知母
八、知母--秦艽
九、牡丹皮--丹參
十、茵陳--虎杖
十一、牛膝--防己
十二、穿山甲--皂角刺
十三、桑寄生--桑枝
十四、海風藤--絡石藤
十五、海桐皮--旆薟草
十六、當歸--川芎
第9章治療痛風的對穴
一、曲澤--委中
二、合谷--太沖
三、足三里--三陰交
四、足三里--陰陵泉
五、氣海--三陰交
六、水分--陰陵泉
第10章痛風的現代醫學治療
一、健康教育
二、治療方法
附常見食物中嘌呤含量
第11章急性痛風性關節炎
一、發病原因及誘因
二、臨床表現
三、治療
第12章痛風併發症的治療
第一節高脂血症
一、脾失健運,痰濕中阻
二、腎陽虛乏,化氣無能
三、痰濁內聚,腑行不暢
四、肝脾不和
五、氣滯血瘀,絡道不暢
第二節高血壓
一、臨床表現
二、診斷標準
三、辨證施治
第三節心臟病
一、臨床表現
二、辨證施治
三、針灸治療
四、調養
第四節高尿酸血症腎病
一、急性高尿酸性腎病
二、慢性高尿酸性腎病
第五節泌尿繫結石
一、病因病機
二、臨床表現
三、治療
第六節糖尿病
一、辨證要點
二、分型論治
第七節肥胖
一、病因
二、診斷標準
三、現代醫學對肥胖的治療
四、中醫藥對肥胖的治療
參考文獻
……

作者簡介

呂景山,男,1934年生,河南偃師人。1962年畢業於北京中醫學院中醫本科,師從北京“四大名醫”之一施今墨先生、祝諶予教授。同年分配到山西省中醫研究所任醫師、主任醫師。1964--1965年進修於中央衛生部舉辦的援外針灸班。1975-1979年參加援外醫療隊,現任針灸教研室主任,兼任中國腦穴研究會副理事長。對於針灸、中醫內科的理論有較深的造詣和豐富的臨床經驗。1986年調山西中醫學院任教授。1991年調山西省針灸研究所任所長、主任醫師。現為第三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山西省中醫管理局高級顧問。從事中醫臨床、教學、科研工作40餘年,精研“藥對”、創用“穴對”和“同步行針法”,對糖尿病、冠心病、痛風、過敏性病症頗有研究。主要著作有《施今墨對藥》(日本、韓國已譯為該國文字出版)、《施今墨對藥臨床經驗集》(榮獲1982年度全國優秀科技圖書一等獎)、《施今墨醫案解讀》、《呂景山對穴》(日本、韓國已譯為該國文字出版)、《冠心病中醫診治與調理》、《糖尿病中醫診治與調理》等。發表論文50餘篇。1983年榮獲山西省衛生先進工作者稱號,1984年省工會給記二等功1次,1992年獲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2006年獲山西省老科協頒發的“突出貢獻獎”。
學術上繼承"施氏對藥",創"針灸對穴"之說。著有《實用針灸手冊》、《針灸對穴臨床經驗集》等5部著作,約100萬字,《施金墨臨床經驗集》榮獲1983年度全國優秀科技圖書一等獎。撰有"同步行針,對穴配伍"、"從'施氏對藥'看相反相成之妙用"等30篇論文,約20萬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