疊溪古城

疊溪古城

疊溪古城遺址已成為世界上唯一保留完好的地震毀滅的古城遺址,是國際地震界研究地震的重要現場。位於茂縣較場鄉東南面·據文獻記載:漢於此置蠶陵縣,唐初置翼州,明置千戶所,清設衛,民國隸屬茂縣。而疊溪城據《茂州志》載為“貞觀時築,明洪武十一 年御使大夫於丁玉討復故地,命指揮童勝復築,高一丈、圍三百九十丈,門四,成化間重修”。疊溪城扼松茂要道之沖,既是軍事重鎮亦是商貿集散地。1933年(民國22年)8月25日,此地發生7.5級強烈陷落地震,地震引起山體滑坡,山崩地裂,台地下沉,古城亦因此而遭受毀滅,城中軍民3000餘人全部遇難。地 震後古城僅殘存東門瓮門一角、南牆(已整體移位)、城隍廟石獅一尊、火藥局石輾一套、石碑一通、石缸一口尚大部露於地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疊溪古城
  • 地理位置:四川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
  • 著名景點:疊溪海子
消失之謎,留後教訓,

消失之謎

疊溪海子下有一座古城鎮
從成都出發,溯岷江旁213國道而上,到了阿壩州茂縣較場鄉。導遊小姐說:“這裡有神秘的湖泊,叫疊溪海子……”深山峽谷之中,海子波光閃爍,綠如碧玉。導遊小姐背書般朗朗介紹:“疊溪海子,長10餘公里,最寬處690多米,最深處80多米。海子出口是一個狹窄的石山嘴,它急流滔滔,緊連著銀帶一般的千里岷江……”
疊溪城遺址距成都249公里,距茂縣縣城56公里
一個老山民“吧嗒吧嗒”地吸著葉子煙對我說:“海子下埋了一個古城呢!60多年前熱鬧得很,整個古鎮全是瓦房,人口又多,鎮上還有戲台、寺廟、祠堂,古鎮裡長長的街道,人來人往……慘啊,眨眼間就陷到地下去了!唉!那年鬧地震後又發洪水,這疊溪古城,就徹底完了,成了這些‘海子’。山里人說,陰風慘慘的日子,還能聽到海子下面的冤魂野鬼在嚎哭呢!”
老頭子說得活靈活現,聽得人背上寒氣直冒。我長年鑽故紙堆,知道疊溪是歷代邊防要塞。漢元鼎六年(前111)時這裡曾設蠶陵縣,唐代設翼針縣,明洪武十一年(1378)為疊溪千戶所……我繞到較場鄉後面,見有一塊兩三丈高的巨石,當地人說這是“點將台”。點將台一帶保存了阿壩州最好最多之石刻造像,山壁上唐、宋、元、清各朝代摩崖石刻多為佛教造像,栩栩如生,是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有的石刻還看得清有“大唐貞觀四年 (630)翼州知州立”、“大元開國忠順公玄孫劉上”、“萬戶劉文遠引兵至此”等字樣。
沒有疑問,至少漢朝以後,疊溪已是兵家必爭的邊陲繁榮重鎮。古疊溪城還有名為“龍池曉日”、“玉壘洞”等勝跡,如今飄蕩的水中還可辨別出洞名題字“萬壑一天”的石刻橫匾。
疊溪城扼川西平原通松潘草地及青海、甘肅的交通要塞。唐貞觀時築城規模小。明洪武十一年(1378)御史大夫丁玉(他被封為平羌將軍)征戰此地,下令築城高1丈,周圍有390丈長,有四道城門。
我又走到一個叫“玉石板”的地方,看見有因風化模糊難辨的詩碑,有一首清乾隆三十年(1765)成都副都統托雲之詩:“山中野鶴飛何處,石窟猶存寶帳圖。古代戰場指點在,漢關要塞杳然無。腰鐮稚子橫牛背,唱晚歸樵覓酒爐。等說總戎零鳥陣,夜深鬼語不相呼。”
我讀罷詩碑,感到這詩是有點鬼氣的“惡讖”,好像已預料到繁榮太平的疊溪城將遭大 難……
為弄清楚千年疊溪古城瞬間消失之謎,我查閱了許多舊資料,請教研究地震的朋友,採訪當地人……花費了不少心血,1933年8月25日下午15時50分30秒,疊溪古城眨眼間消失的慘烈畫面,活鮮鮮地浮現在我眼前!
張縣長親歷大地震
1933年8月,一個頭戴黑禮帽、身穿長馬褂、40來歲的中年人,來到疊溪鎮,他背後還有個背槍的士兵。小鎮寬闊的石板路兩旁,有很多櫛比鱗次的商鋪、飯店、棧房,吵吵嚷嚷,分外熱鬧……鎮上的人,有穿破舊漢人服裝的,有披厚重羌藏民族長袍的,還有身穿黃軍服的軍人。他們都恭敬地行注目禮,有的還彎腰打招呼:“張縣長,您好!您好!”
這人是當年川軍28軍屯墾督辦公署負責人兼茂縣縣長張雪岩。他到疊溪古城鎮“視察”。
張縣長走到小鎮盡頭,山川形勝盡收眼底:疊溪城面臨岷江,背枕高山,城體為斜四邊形。城牆由片石及土砌成,城門洞與月城用大青磚砌成。城中還有城隍廟、觀音殿、武廟、吉祥寺等建築,有“樓台亭榭”、“龍池曉月”等名勝……
由江岸到疊溪鎮的一段上坡路,彎彎曲曲約5公里。面江處懸崖峭壁巍然矗立,山上沒有樹木。陪同的疊溪王鎮長對他說道:“張縣長,那半山上有一個小洞穴,洞口有洗臉盆那么大,但不曉得有多深……如果有人向那洞口亂甩石頭,立刻就會濃煙上冒,直衝天上,很快又結成黑雲,眨眼間,那黑雲又變成小冰雹亂七八糟墜下來,要是躲避不及,常常被那密密麻麻的冰雹打傷!張縣長,這樣的怪事,你信不信?”
張雪岩笑起來:“我初到此地還真不相信,以為是野叟玄談罷了。可上次來我親眼看見28軍的一個士兵向那洞口亂甩石頭,果然惹發此事,弄得天昏地暗……”
王鎮長忙說:“這深山野溝,怪事確實多!鎮上好多人還常說:夜深人靜時,能微微聽見地下有嘩嘩的潮水聲呢……”
張雪岩先生1960年回憶說:“以上情況,可能是因為其地下被江水入浸,土石疏鬆,地質早已發生變化,一遇地震,就坍陷了!”
張縣長回到縣城沒有半月,1933年8月25日,令國內外震驚的大地震發生了!
當天中午過後,正在辦公的張縣長突然聽見一種聲音,先是若有若無,慢慢由遠漸近,終於發出一種有如萬馬奔騰的吼叫聲,又似大海里狂濤巨浪衝擊而來的潮聲,大地開始劇烈晃動……直覺使張縣長一躍而起,慌慌張張地從縣衙跑出來。屯墾督辦公署、縣衙里的人也在幾秒鐘內不約而同地奔出屋,不少人跌跌撞撞,站立不穩,倒在地上,又相互攙扶著爬起來。
張縣長等人眼睜睜看著縣府一長排橫屋,隨著“嘩啦”一聲巨響而倒!所幸人都跑出來了,無人受傷。
縣衙中有三株古槐為明末清初時所栽,粗壯得要十人合抱,此時卻從樹幹到樹枝四面“呼呼呼”怪響搖晃……再往遠張望,只見四山濃煙齊冒、塵霧迷空,天昏地暗,震聲轟轟隆隆,不絕於耳!
張縣長忙用電話詢問各鄉鎮,“喂喂餵”亂吼一通,卻無人回聲,估計線路都斷了。直到第二天,張縣長令電話員分道搶修,南至威州、汶川,電話通了,曉得此路災情不重。北路電話員剛行10餘里,見高山與大河連成一片,已無路可通,才知道茂縣以北為主要震區。
驚心動魄的疊溪城陷落情景
又隔一星期,難民翻山越嶺絡繹不絕逃難到茂縣城裡,許多人衣不蔽體、缺手少腳,慘不忍睹。地震最劇烈的疊溪城裡九死一生逃出來的難民,哭哭啼啼來到縣府。
一個男子見到張縣長,驚魂未定的他嚎啕大哭:“我是疊溪公安局工人,那天我抽空去鎮旁城隍廟閒耍,老道士留我歇涼吃午飯。中午天氣熱,我圖涼快睡在廟子角落的涼亭里。忽然聽到天崩地裂樣的響聲,只見疊溪城整個筆直地陷下去了!一座座大山,也像在夢中,竟奔跑一般撲面而來,又齊刷刷地倒塌下來……可怕啊,整個城隍廟,就只剩下我午睡的這個涼亭還懸在岩上未墜下去!我眼睜睜地看見下面廟宇里的老道士‘啊呀’慘叫一聲,他還望了我—眼,連‘救命’都來不及喊一聲,眨眼間就同廟宇消失在地縫下面 了……哎呀,這座城隍廟,真正就成了閻王爺陰曹地府的城隍廟。”
話音剛落,另一個人又結結巴巴地說道:“疊溪地震那天,我因住在鎮外1里多的較場壩,剛好離開鎮中的陷區。我見山動地搖、天地昏黃,感到大劫要到,嚇得慌忙挾起兩個小娃娃就跑!地面忽然崩裂成一條壕溝,我拚命剛跳過,前面又繼續崩裂,又跳,又崩裂……我接連亂跑亂跳,跳了好幾十個裂縫壕溝,總算命大,逃脫出來。但兩個娃娃,不曉得在哪個壕坑跌死得無影無蹤……張縣長,你說我一個人揀一條命又有啥子意思啊!”
一個男子接過話頭,慶幸地說:“我有個娃娃同鄰居家另外幾個小孩子在山坡上玩耍,地震時他們都嚇昏了……這幾個小娃娃由河東岸山坡,莫名其妙地被拋到河西岸的山上,地震完後我四處去找,嘿嘿,居然找著了,還沒有死!”
又有斷了一條手臂還在滲血的男人神色悽慘、恍恍惚惚地低聲敘說:“我家離鎮上數里,家裡六口人,地震了……我莫名其妙地被甩在一個岩石上,他們老的老小的小,五個人卻被陷在河西岩腔里,只露出一個個腦殼可以伸出呼救!可憐啊,那裡懸崖峭壁,我一個受傷的人,沒辦法救人,眼睜睜看著他們一個個叫‘救命啊!救命啊!’叫聲越來越弱,地上還在震……他們一個個慢慢陷進地下,沒影了!”
縣文廟旁一個十七八歲的學生搶過話頭說:“不要說疊溪震得凶的地方,那天縣城裡都震凶了!我跑出教室,走到泮池台階前,正要跳下來,媽呀,忽然好奇怪,下面石梯居然自動跳上來迎接我!我站不穩腳步,嚇得怪叫一聲倒在地上,腿桿都弄斷了……”
縣府內啼哭聲、叫嚷聲一片。張縣長不由長嘆一聲:“地震時把人由這一面山推向那一面山上,如果不是目擊者口述,我哪會相信!唉,聽了你們的敘述,才曉得這次震動之劇烈、地形之突變,使人活生生親見一幅滄海桑田、陵谷變遷的驚人畫面啊!”
地震稍平靜,張縣長忙親往災後疊溪鎮視察,不由倒吸—口冷氣:原來約10里坡行的高地,已成與江面等齊的沙岸。好端端一個雞鳴狗吠、熱熱鬧鬧的疊溪古城,連同全部土地、人口整個陷落深淵,幾無一家倖免!原山腳下出現了一條深溝,張縣長派人墜繩測視,約數十丈深……
張縣長站在山崖上,悽愴地嘆道:“唉,這些可憐的生命,都眨眼間長眠溝底了!”
這次地震究竟是何級別?我看了四川省地震局1979年及1981年兩次現場考察資料:
1933年8月25日(農曆七月初五申時)15時50分30秒,茂縣疊溪發生7.5級地震。震中位置為北緯32度,東經103.7度,有感範圍北至陝西西安,南至雲南昭通,東到萬縣,西抵阿壩。極震地區烈度為10度,極震區面積約209平方公里……地震造成山崩城陷,山河變貌,岷江斷流,積水成湖,人畜傷亡慘重,死亡者達6 800餘人。震後由於地震湖崩潰,造成罕見地震水災,致使下游沿江村鎮被沖沒大半,死亡2500餘人……受災最重的首數疊溪城。昔日有房屋276所,人口500餘人的繁榮熱鬧之疊溪古城被毀埋於亂石之中,只留下一片廢墟。死里餘生者只15人!
但當地老人卻說:“當時疊溪城那幾天恰逢陰曆趕‘城隍會’,遊人、客商很多,城裡還駐紮著軍隊……‘人口500餘’應當只是疊溪城中常駐人口,到底有多少人被瞬間埋入地下,誰也說不清楚,但不會才500多人!”
地震後成都平原泛濫成災
疊溪古鎮深埋地下了,然而,更大的災難還在後面!
地震後,沿岷江及其支流松平溝、則百溝等都出現大規模山崩,填塞河谷堆成擋水大壩,形成了10餘個地震湖(俗稱海子)。其中最大的三個是岷江幹流上的大海子、小海子和疊溪堰。
地震後的第45天(10月9日),疊溪堰天然堤壩突然潰決,湖水傾瀉而下,怒濤洶湧,吼聲震天,兩小時後衝出40餘公里,直抵茂縣城,半夜至汶川,次日凌晨達灌縣。
堤壩潰決,其驚心動魄不亞於45天前地震時!
茂縣一帶的人,這天夜裡忽聽得江聲轟天怒號,都猜疑老天爺又未下雨,此聲何來?張縣長擔心大湖決口,早有戒心。他立即跳下床與一勤務兵手執電筒爬上城牆觀察,遠處黑壓壓一片,看不清晰。他們剛出城門,沿石梯才走一半路,突然一個巨浪襲來,二人恐慌萬分,沒命地奔跑。那浪潮妖魔鬼怪一般狂追其後,張縣長剛入城數步,浪潮即席捲而至……只聽得又大又重的城門和牆基砰然一聲崩垮了,城樓也歪斜欲墜!張縣長逃到位置較高的縣衙內,急用電話聯繫威州,想通知威州、汶川一帶低地居民,迅速遷移逃命,但無人應接,估計此時洪水還沒到威州,那裡的人還在夢鄉呢!
所幸,忠於職守的張縣長在離開督署去巡視前,已令人傳鑼通告茂縣城中居民:“要發洪水了,速上山逃命喲!”居民早就驚恐戒備,不到兩分鐘已是滿山燈火,縣城內已空無一人……
好在洪水來得凶去得快,濤浪漸平,原來決口的湖水已泄盡了。天亮了,江水變得細流微浪,甚是嫵媚可愛,與往日相同。茂縣人都仿佛只是做了一場惡夢。
但洪流潰圍而出,下游又遭大殃!威州城洗盪成平地,損失極大。
再下去,汶川縣所屬兩岸居民住低洼處者無一倖免。汶川縣城較高,遭災稍輕。
岷江大洪水傾瀉而下,灌縣(現都江堰市)也遭重災。
省城《新新新聞》1933年10月16日報導:“這次水災,毀橋30餘座,農田、民舍沖刷無 數……灌縣境內死亡人數有五千名以上,現有流離失所,無家可歸的男女老幼,據收容登記已達八千六百餘人……”
《國民公報》1933年10月21日報導:“灌縣10月11日與汶川同被水災,洪水位高十餘丈,將安瀾索橋、南岸街房居民百餘戶沖沒無存。又將人字堤一帶沖開,離堆公園成澤國,沖毀田地數萬畝,溺斃人約五千名……”
據資料記載:疊溪地震後堵斷岷江,形成大小海子。1933年10月9日潰壩,10月10日洪水進入成都平原,臨灌縣都江堰魚嘴洪峰流量已達每秒1.02萬立方米。內外江渾成一片,沿河一帶盡成澤國汪洋,近河場鎮街道可以撐船撈魚。灌縣被淹農田500多畝,沖毀田土3 000畝以上、房屋4000餘間……崇慶縣淹沒農田2萬畝以上,毀橋近百座、田土千餘畝,損毀房屋2 000餘間,淹斃4000多人。溫江縣淹毀農田萬餘畝,水進柳城。成都市河水高漲,部分街道水淹,西南郊淹田萬餘畝,損房屋數千間……
疊溪古城眨眼間無影無蹤,世人已認為是“曠古奇聞”;而大洪水又造成“亘古未有之奇災”,省城人心惶惶,都說“要大禍臨頭了”!當時四川屯墾督辦公署粗略統計:地震、洪水兩次災患,人口死傷萬人以上,財產損失巨大,無法詳細統計……成都平原人人驚恐,傳遍順口溜:“疊溪發洪水,數萬人變鬼!”
張縣長急急忙忙趕到省城,一方面報災請賑,同時在報上發表談話說:可能不會再潰壩發洪水!成都市民這才稍稍鎮靜下來。
此時四川大軍閥劉湘正雄心勃勃,謀求統一四川軍政。劉湘對張縣長說:“我馬上派員攜款入山,並協助修治道路,鑿通湖口,讓川西壩的民眾不再擔驚受怕!” 其後有關方面辦理急賑,使災民衣食暫能維持,在場鎮高處修建聊避風雨的茅舍,使災民不致流離失所,生計逐步恢復……

留後教訓

我再次到這裡,遙望徹底湮沒千年古城和無數生命才形成的疊溪海子,浮想聯翩……
疊溪海子鳥語花香、蕩蕩碧波,似乎在為當年的罪過懺悔。20世紀初,四川森林覆蓋率是40%,到處鬱鬱蔥蔥;1958年後的“大躍進”運動,全川濫伐森林,森林覆蓋率直線下跌至 9%……“文革”後有所改善,全川奮起植樹造林,到2000年11月,森林覆蓋率達24%。
然而,亂砍亂伐多年來仍未根絕,後果嚴重:成都至九寨溝國道上幾乎每年都有山體滑坡,砸爛、掀翻過往車輛的事常有發生。2001年7月,《成都商報》上說疊溪“突現紅湖水”,我想這不是什麼好現象,多因水土流失而致。
1993年8月,“川西羌藏旅遊開發公司”立了塊《疊溪地震六十周年祭》的石碑,刻道:“高於岷江270米之疊溪台地轟然陷落,蠶陵重鎮蕩然無存,方圓20餘個羌寨覆滅,6865人暝目九泉……丙寅年五月初九午時(1986年6月15日12時20分),疊溪大小海子天然壩倏然決口,6米洪峰洶湧澎湃,松茂之路多為水毀,松潘境內54輛旅遊車,1200遊客為困,洪峰之下,瘡痍滿目……民苦不堪言。疊溪地震,甲子一周,往者不諫,來者可追,天災莫測,人事宜工。願吾輩護生態,開富源……罹疊溪之難者千古!”
這碑文寫得好!天災總是難免,人禍不該發生。在疊溪遺址應該建立地震博物館,因為這是世界上保存完整的地震遺址之一。這將成為成都—九寨溝沿線非常有意義的重點景區,而不只是走馬看花的泛泛景觀。
那時,這以千年古城滅亡為代價的疊溪海子裡長眠水底的冤魂或許會感到欣慰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