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化(翻譯理論術語)

異化是翻譯理論術語,與“歸化”相對。有中外歸化和異化之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異化
  • 外文名:aIienation
  • 性質:翻譯理論術語
  • 意義:與“歸化”相對
  • 套用:哲學
翻譯理論,異化派觀點,

翻譯理論

意義
與“歸化”相對。
中外歸化和異化之爭
歸化與異化之爭,由來已久。無論西方還是東方,當翻譯發展成自覺的規模性活動之後,就產生了歸化與異化的討論。在中外理論家的許多看法和主張中,不少人只看到矛盾的對立,強調歸化和異化的矛盾對立和不可調和性。看不到對立矛盾的相互轉化,在譯文中的兼容性。對於這兩種截然不同的主張,中外語言學家各有其代表。國外的歸化派主要代表人物是奈達(Eugene Nida),而異化派代表首推美國的韋努蒂(Lawrence Venuti)。前者提出了翻譯中的“動態對等”(或曰功能對等)的概念,把譯文的服務對象讀者放到了首要位置。後者提出了“反翻譯”的概念,刻意在目的語的文本中,在風格和其他方面突出原文之“異”。
我國譯界在歸化異化問題上似乎缺少掛帥人物。歸化派在我國有著根深蒂固的傳統,但耐人尋味的是,我國主張歸化的頭面人物似乎不在譯界,而是文壇泰斗,學貫中西的錢鐘書先生。他在《林紓的翻譯》一文中寫道:“文學翻譯的最高標準是‘化’,把作品從一國文學轉成另一國文字,既不能因語言習慣的差異而露出生硬牽強的痕跡,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風味,那就算得入於‘化境’。十七世紀有人讚美這種造詣的翻譯,比為原作的‘投胎換骨’,軀殼換了一個,而精神資質依然故我。換句話說,譯文對原作應該忠實得以至於讀起來不像譯本。因為作品在原文裡決不會讀起來像經過翻譯似的”。
在科幻小說中,異化一詞也常用到,人類的“異化”常常成為情節突變的引子。如在科幻小說《三體》中,獨自飛向太空的飛船上的人們為了自保進行自殺殘殺,相對地球人而言,他們就是被太空”異化“了的新人類。

異化派觀點

而異化派的觀點歸納起來,其主要理由有三:1.有必要讓譯文讀者了解異國文化;2.譯者應相信讀者的智力和想像力能理解異國文化的特異之處;3.異國文化可以豐富目的語文化和目的語表達方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