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陳村

申陳村

申陳村隸屬萊城區口鎮,位於萊城西北14公里,口鎮政府駐地西南8公里處。南接馬陳村,北連劉陳村,東鄰郭陳村,西與羊里鎮孟中榮村接壤。耕地面積301畝,186戶,536口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申陳村
  • 耕地面積:301畝
  • 村莊名片:申陳村(原名申家陳村)
  • 行政區劃:《萊蕪市志》載,明正德後
村名由來,行政區劃,經濟發展,歷史文化,

村名由來

申陳村(原名申家陳村),村莊由來之久遠。據村人口碑相傳,村東早年曾有一“陳村莊”。先人明朝中後期立村時亦以“陳村”名村,但區別於“陳村莊”的打頭名號無考。始遷戶無稽。據《申氏族譜》考證,明萬曆年間,申氏傑奎由吐絲口徙於馬陳村不久,暫遷此定居。申姓人丁興盛,繁衍愈眾,村名遂擬冠以姓氏,故名“申家陳村”。郭姓從郭家鎮莊遷來定居,李、常二姓分別從大增莊和吐絲口遷來落戶。上世紀八十年代,萊蕪縣政府規範村莊名稱時定名“申陳村”。

行政區劃

萊蕪市志》載,明正德後,萊蕪縣劃為4鄉42保,申陳村隸屬南鄉新興保;民國初年全縣劃為10區,隸屬寨里區新興保;1941年萊蕪縣劃為三縣後,隸屬萊蕪縣(萊北縣)寨里區;1945年恢復萊蕪縣制劃為13個區時,隸屬儀封區;1951年儀封區改為三區至1955年10月恢復儀封區期間,仍隸屬於儀封區;1958年3月儀封區撤銷後,隸屬羊里鄉;同年10月成立人民公社,隸屬羊里人民公社;1960年4月撤銷羊里公社後,劃入口鎮人民公社;1984年4月農村管理體制改革,改屬口鎮辦事處;1985年10月改屬口鎮至今。

經濟發展

建國後,申陳村在恢復國民經濟、社會主義改造、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等各個時期的政治、經濟體制等方面改革中,積極穩妥,但也富有創造力。1952年初,依託祖輩相傳的鐵匠成立了鐵業互助組。由李慶茂組織,郭勤學、李長禎、申慶榮籌建,湊了三隻爐,是年2月19日開業。生產人員申慶信、申文厚、申慶華、郭勤德等10餘人,生產鋤、鐮、杴、钁、擋耙頭、鐵勺、菜刀、炭刀等生產、生活用具。李長禎和申文厚臨時負責。半月後,申慶傑在此基礎上,由上級有關部門幫助建成了全縣第一個手工鐵業社——“申陳村裕民鐵業社”。此時增至40餘人。申慶傑任主任。幾年之後,鄰莊鐵匠和羊里公社其他莊鐵匠也參加,人員達到100餘人。新上翻砂,鑄造犁鏵頭、耩子頭、鐵壺。時由朱家莊朱爾英任書記,申慶傑任主任。1960年4月羊里撤社時搬至羊里和寨里。1955年下半年80%農戶加入新華農業社,其餘戶次年全部入社。申慶春任社長。1958年初加入高級社,申慶春任社長。同年10月加入人民公社,由申慶春任生產大隊長。1960年全村分成2個生產隊。1962年分成4個生產隊。1984年大隊改為村委,4個生產隊改成4個村民小組。同年8月在經濟體制改革中,沒隨“大流”把原生產隊集體資產“分淨吃光”,頂著種種壓力推行將隊辦企業資產改為村民股份所有制改革。把一、二、三生產隊副業7.5萬元資產,按3個隊時有424口人人均一股(177.4元)分股到戶,頒發了股金證。在萊蕪建成了第一個“村民股份合作制企業”。這項改革,把隊辦企業資產有效保留了下來,成為企業後來持續、穩定發展的重要基礎。

歷史文化

古老的申陳村,兩棵古槐樹見證了她的滄桑歲月。一棵叫“上莊槐”。傳說這棵古槐為明朝大遷時,先人從山西大槐樹帶來立村時所栽,故名“上莊槐”。
此槐直徑一米半有餘,身粗三人相抱,枝密葉疊,遮天蓋地,一、二指雨樹下不誤推碾。更為稱奇的是,這株古槐輕易不開花,開花必有“大事”。一李姓老人回憶,他一生只目睹了兩次開花:1937年日本鬼子入侵中國時和1943年大歉年時各開過一次花。可惜,這棵古槐在1975年“破四舊”中被砍伐。所幸這棵古槐至今仍有“後代”。當時村民申慶傑把伐掉的古槐嫩枝,嫁接到一棵普通國槐樹上並成活。小國槐已長至3米多高,樹冠蓬籠翠綠。普通國槐長不到這么高就會開花,可這棵嫁接國槐仍不開花,令眾多觀賞者驚嘆!另一棵叫“申家槐”。此古槐原在馬陳村莊中,為380多年前村人申傑奎遷此暫居時所栽。這棵占槐也高聳數丈,盤根錯枝,歷經滄桑,“老態龍鐘”,但不乏枝繁葉茂。歷代馬陳村人在觀賞這棵古老“申家槐的同時,也加以撫育和看護。早些年,馬陳村人都是把大風颳下的槐枝送到申陳村。馬陳村因村莊規劃,在20世紀八十年代末把此古槐砍伐。
申陳村東南處早年建有祠堂一座。據《申氏族譜》記載,該祠堂為清康熙年間,村人申之恆為報答觀音救護、博山縣令王公搭救被陷炭井爺爺申傑奎之恩,邀眾族創建。初一、十五叩頭焚香報神恩。當時祠堂一間,內有神像。民國32年,申文祥、李常祜倡導,將被掀神像原樣重塑。l958年“大煉鋼鐵”時,祠堂被扒僅剩底座。1981年村人把祠堂兩邊牆重新壘起,次年與村國小一塊建成過街樓。1999年5月,企業、村人捐款資助,投資17萬元,又加以徹底改建,並將舊祠堂改為“永安門”,賦予了新的涵義。歷時3個月,建成高19.2米、建築面積400餘平方米的三層樓。“永安門”為混凝土結構,融現代建築與古代風格於一體,飛檐走獸,氣勢恢宏,頗為壯觀。在“永安門”二、三樓分別建起全市一流的村教育展室和黨員活動室。一年多時間接待全市參觀者200多人次。為勵世人、昭後代,村委當年9月份在“永安門”西側立創修石碑以作紀念。
申陳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