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德輝

申德輝,建陽縣3區草堰口申家墩子人,1917年農曆7月15日出生。

基本介紹

  • 本名:申德輝
  • 別稱:申安仁
  • 所處時代:民國
  • 出生地:建陽縣3區草堰口申家墩子
  • 出生時間:1917年農曆7月15日
  • 去世時間:1945年
他的父親申國斌中年得子,給他起了個“安仁”的名字,希望兒子能平平安安,固守仁義,撐持門戶。
1936年,申安仁從上岡國小畢業,以優異成績考入南京棲霞師範學校,這所學校辦工廠、辦農場,學生半工半讀,以校養校,吸引了不少青年前來求學,被當時國民黨譽為“模範學校”。申安仁等進步同學看到國家正處於危亡時期,就在此時,申安仁決定將自己的名字改為“德輝”以明志。他對同學說:“父親讓我安於仁義,仁義固須信守,道德更須吾儕彰大,必須用自己的仁德之心去輝耀別人。”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日寇迅速入侵中華大地,接著爆發了“淞滬戰爭”,南京淪陷。棲霞師範因師生員工傳播激進思想被逼解散,申德輝不得不回到自己家鄉。
後申德輝經人介紹到盤灣一所國小任教,他利用教書作為掩護,宣傳抗日救國思想,因經常活動而受到排擠。
1940年暑假,他終於找到了地下中共鹽城縣委,並由他棲霞師範的同學孫加仲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40年10月,八路軍南下和新四軍在白駒會師後,申德輝經推薦進入了縣委在14區舉辦的第1期民運幹部訓練班,結束後,被任命為14區糧秣員。24歲的他挑起了負責地方和軍需柴鹽油米生活的重擔。
1941年8月21日,尖墩突圍,白果書記和陸公凡特派員等27人犧牲,申德輝臨危受命,接任了14區(建陽立縣後為3區)公安特派員,後又被任命為縣公安局副局長。區成立鋤奸委員會,他任鋤奸便衣隊隊長,挑起了3區抗日、剿匪、反特、鋤奸、斗偽等各種對敵鬥爭的重擔,經常神鬼難測、機智果敢地出沒在敵偽的據點內和偽鄉保的匪窟里,成為3區刺向這些壞蛋們的一把尖刀利刃。
在3區,申德輝領導開展的一系列剿匪鋤奸活動,沉重地打擊了日偽勢力。所以,敵人必欲除之而後快,發誓要拔掉這顆“眼中釘”。他們一面高價懸賞捉拿申德輝,一面實施陰謀惡毒的燒房計畫。
1943年的一天,申家墩子突然來了一群偽軍漢奸,這幫惡徒不等申家老小出門,就四處放起了火。
在對敵鬥爭中,申德輝十分注意團結和保護幹部,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壯大革命的力量。
1941年8月,日寇集中一部分兵力,分兵合擊,大規模“掃蕩”我14區(3區前身)。14區區委認真分析了當前形勢,決定採取“避其鋒芒,隱蔽保存幹部力量”和“開闢擴大根據地”的對策。因此決定,除黨員幹部堅持原地鬥爭外,將區署里的地方非黨幹部徐桃林、張允然等幾位同志護送到鹽河南距離上岡、石橋頭敵據點較遠的地方秘密保護起來。區長李甲決定,由申德輝具體負責安排落實。由於申德輝的精心組織、安排,使這批黨外幹部被保護起來。
1943年夏天,鹽阜地委領導曹荻秋、劉彬等10多個同志,要到串場河東剛開闢的射陽縣工作。由於申德輝的周密考慮和安排,使這些幹部成功突破日偽串場河封鎖線,進入射陽縣境。
申德輝還十分注意關心下屬和民眾的生活,平時住民眾家。
1945年2月7日凌晨,100多敵人,從郭河、沙墩、西陳莊分3路抄過來,申德輝憑藉手中一支短槍,邊打邊退。
他實在跑不動了,憑藉一座土墓的掩護伏地稍作休息,兇殘狡猾的敵人始終不敢逼近他。相持約有20多分鐘,他決心再次舉槍放倒那個追在最前面的敵人時,槍卻沒有子彈了。隔了好一會,怕死的敵人才一擁而上,將他捉住捆綁起來,押向上岡偽區公所。
原來,前一天上午申德輝在尖墩參加3區區委擴大會議結束時,區委領導同志關切地對他說:“德輝同志,這次你可以順便回家看看你的母親、愛人和孩子。”申德輝已經有幾個月沒有見到年邁的母親和兩個孩子,特別是敵人放火燒掉了他家的幾間草房,現在三代人老的老、小的小,不知怎么安身的,他便決定回去一趟。
區委領導考慮到他的安全,派了兩名武工隊員同他一起回家,負責他的安全保衛工作。申德輝寬慰母親和妻子說:“這些麻煩都是我帶來的,我感到對不起你們。但是你們想想,不趕走日本強盜,不打垮頑偽漢奸,全國會有多少貧苦大眾要受災受難,困難只是暫時的,總有天晴日出的時候,日本鬼子被趕跑了,全國解放了,人民就會有出頭的日子。”傍晚,申德輝準備趕回區里。這時,他的一位族兄走來,告訴他偽鄉長催糧很緊,要求申德輝找偽鄉長談談。申德輝想,這個偽鄉長是應該教訓教訓。於是找來了偽鄉長,經過一番耐心細緻的說服教育,偽鄉長表示保證不再向民眾催錢要糧,直談到半夜。申德輝送走了兩名隊員,自己留在家裡過夜。
申德輝在家過夜的訊息是一個叫陳中谷的漢奸連夜到上岡敵據點去告密的。
申德輝被敵人押到上岡後,關押在偽區公所的監牢里,受盡了嚴刑拷打,駐上岡偽軍頭頭親自審問了他,並使盡一切花招。他面對殘暴的敵人,始終沒有說出我黨、我軍的一字秘密,表現出志堅如鋼、寧折不彎的品質。
在上岡監獄裡,敵人對申德輝毫無辦法。1945年5月11日,又將他押送到鹽城監獄,偽軍第40軍軍法處處長任濟民直接出馬審問,也碰了一鼻子灰。
第一次是在偽上岡區公所的監獄裡,偽軍請來申德輝母親,母親借探監之機,給他帶來了區委組織的信。當母親從密封的小腳鞋幫的夾層里掏出信時,他將組織的信緊貼在胸口上,似乎在感受偉大的母愛。讀信後,他對母親說:“請轉告組織,不要為營救我而分散鬥爭精力,不要對敵人存任何幻想,他們恨我恨得要死,是不會放出我的。”並聲淚俱下地對母親說:“請恕兒忠孝不能兩全,如今只有為國盡忠而已,望母親原諒!”
第二次是在鹽城偽軍軍法處的糞牢里。申德輝的頭髮已經長得像乞丐,鬍鬚也足有2寸長,那高大的身軀,佝僂得像個駝背老漢;腳被一根粗粗的鐵鏈鐐著,一動,兩踝就出血,腳板成天泡在糞水中,已經腫脹得像個佛手,腳趾間已沒有縫隙。妹妹驚呆了,頓時哭成淚人。申德輝對妹妹說:“小妹,你看哥哥的耳朵里已有蛆蟲在打洞,說不定耳膜就會被鑽出孔,你快來給哥哥掏一掏。”說著他將頭偏向了妹妹。小德信拔下自己的髮夾,小心翼翼地為哥哥掏耳朵,一次就掏出了一小窩蛆蟲,申德輝舒服多了,臉上綻放出微笑。
申德輝深情地對母親說:“媽媽,不要難過,兒子是為民族謀解放的,報國只恨此身輕啊!”說完坦然一笑。
留取丹心勵後人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下達接受《波茨坦公告》詔書,宣布無條件投降。
鹽城解放後,烈士的遺體被刨出、起運、回鄉後,3區在烈士家鄉舉行了有5000人參加的追悼和命名大會,其輓聯是:
為道理為公理為革命真理生生得偉大
殉鄉難殉國難殉民族大難死死得光榮
縣委書記劉陽生主祭,縣長樹海宣讀了烈士命名決定,並遵照烈士遺願,將其子“玉才”更名為“父志”,將女兒“玉花”更名為“解放”。同時將烈士家鄉、學校以烈士名字命名。現今204國道尚有以烈士名字命名的“德輝橋”一座,以示永遠的紀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