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功能亢進性骨礦鹽疾病

甲狀腺功能亢進(甲亢)是比較常見的內分泌系統疾病之一,除有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多、高代謝症候群、神經血管興奮性增強外,還可有甲狀腺腫大、突眼,近半數病人可發生骨質疏鬆與礦物質代謝紊亂。

多種內分泌激素與生物活性物質與礦物質代謝關係密切,甲狀腺激素、甲狀旁腺素、降鈣素、生長激素、腎上腺皮質激素、性激素、胰島素、維生素D及其活性代謝物、骨鈣素、鹼性磷酸酶等代謝物質與酶類均可影響骨的礦物質代謝;反之,鈣、磷、鎂等礦物質代謝紊亂,也可直接或間接使各種激素間的關係發生變化,從而發生骨的礦鹽代謝疾病。無論是甲狀腺功能亢進或是甲狀腺功能減退,均可因甲狀腺激素過量或缺乏而造成代謝性骨病。甲狀腺間質C細胞,亦稱濾泡旁細胞還可分泌降鈣素(cT),對調節鈣磷代謝亦有著重要的作用。

基本介紹

  • 英文名稱:hyperparathyroidism bone mineral disease
  • 就診科室:內科
  • 常見病因:甲狀腺激素過量或缺乏造成代謝性骨病
  • 常見症狀:周身乏力、腰腿痛、全身痛、頭痛、骨畸形、骨折、骨質疏鬆多在負重部位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鑑別診斷,治療,預後,

病因

甲亢骨質疏鬆與礦物質代謝紊亂不僅僅是由Graves病引起,也可由於垂體性甲亢(垂體TSH瘤分泌TSH增多)、家族性甲狀腺腫伴甲亢甲狀腺腫瘤甲亢(早期甲狀腺癌)、鋰甲亢等疾病久治不愈而引起。過量的甲狀腺激素刺激骨骼中的破骨細胞,促進骨吸收,骨礦鹽釋放入血增多,使尿鈣尿磷升高,血鈣血磷仍然維持正常,機體處於鈣磷負平衡。同時骨基質分解也旺盛,使尿羥脯氨酸排量明顯增多。在骨吸收增加的同時,代償性骨形成也增多,多數鹼性磷酸酶正常,少數患者鹼性磷酸酶升高。此外,過量甲狀腺激素促使骨骼中蛋白質基質不足,鈣大量丟失。

臨床表現

甲亢病人凡有骨質變化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周身乏力、腰腿痛、全身痛或頭痛等症,較一般甲亢症狀明顯,少數甲亢病人可發生骨畸形或病理性骨折。甲亢患者雖然骨質疏鬆較常見,但骨折很少見。
甲亢病人常有骨脫鈣及不同程度的骨質疏鬆、骨密度減低,或纖維囊性骨炎,或四肢變粗(acropathy),多數甲亢患者的X線檢查骨密度並不低,少數病情嚴重,體重較輕,或絕經期後女性,可表現骨質疏鬆。病情較嚴重時常有骨痛、畸形,甚至骨折,主要累及脊椎、骨盆,其次累及顱骨、長骨和手骨。多發生於晚期甲亢未經治療的患者,或治療欠佳者,常累及一、二、五掌骨。
骨質疏鬆多發生於負重部位,如腰椎及骨盆常有骨質脫鈣,這些表現在糖尿病肢端肥大症、甲狀旁腺機能亢進症等也可出現,因此,仍需結合臨床特徵來診斷甲亢性骨病變。

檢查

1.血清甲狀腺激素(T4)和三碘甲腺原氨酸(T3)升高,TSH下降。
2.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興奮試驗靜脈注射200µg後,促甲狀腺激素不增加或增加很少。
3.血清膽固醇降低。
4.血糖由於甲狀腺激素促進糖原異生,部分甲亢患者可出現繼發性糖尿病或糖耐量低減。
5.血清Ca、P、AKP及骨鈣素均升高,反映破骨細胞活性增強,骨周轉率增快。血甲狀旁腺素和1,25-(OH)2D3下降。
6.X線片可見骨質疏鬆,骨量減少。
7.骨密度儀檢查可提示骨密度減低。

診斷

甲亢骨礦鹽代謝異常的診斷,只要結合臨床表現,就可以明確診斷。甲亢時甲狀腺激素水平變化可支持甲亢診斷。臨床上有一系列的甲亢病史及高代謝症群、神經血管興奮性增強表現,同時伴有甲狀腺腫大或突眼等症狀與體徵,實驗室生化檢查異常,骨密度減低及骨質疏鬆等,同時需除外其他原因的骨質疏鬆,即可診斷本病。

鑑別診斷

甲亢性骨礦鹽代謝紊亂的診斷應與骨軟化、腎性骨營養不良、甲旁亢、老年性骨質疏鬆症、多發性骨髓瘤成骨不全、變形性骨炎、抗維生素D性佝僂病、低血磷性(先天性)骨病,轉移癌以及維生素D中毒和原發性骨質疏鬆症等疾病鑑別。

治療

1.藥物
甲巰咪唑(他巴唑),3次/d或丙基硫氧嘧啶,3次/d。症狀控制後逐漸減量。套用這些藥物時應注意該類藥物對骨髓、肝毒性反應及過敏反應,定期監測血象與肝功能。藥物治療的療程一般較長,常需1~2年,且復發率高。
2.手術
藥物控制甲亢後可行甲狀腺次全切除術,治癒率達90%。
3.131碘治療
適於口服藥過敏者;或長期藥物治療反覆復發者;或手術後復發者;或甲亢合併嚴重心、肝、腎功能損害、粒細胞減少以及出血的患者。
4.其他治療
有低血鉀者應及時補鉀。

預後

甲亢容易復發,病情較重者抵抗力降低易復發。應堅持治療,延長用藥,防止再復發,防止併發症再發生與加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