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英歌舞

甲子英歌舞

英歌舞”是甲子鎮民間傳統節目,歷史悠久,據傳清代光緒年間,從福建引進,流傳至今三百餘年。其緣起大致有多種說法,一說是少林寺農民起義集訓據點被攻破以後為掩人耳目進行的訓練;一說是據明末畫家陳洪綬畫水滸108將的圖案發揮,為反清復明而創作此舞蹈形式;也有說是拳館帶徒為練習拳腿硬功而創;更有說是水滸107名英雄好漢為營救被朝廷捕禁的盧俊義而化裝成民間藝人前往攻打大名府的行進舞蹈列隊,種種傳說,難以定論。由於英歌舞具有古老裝扮,武姿雄偉,氣勢動人,又是民眾“增強體質”的一種文娛性體育活動,受到民眾賞識和喜愛,代代傳承,百賞不厭。2007年6月入選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是甲子鎮的一張“金名片”,也是目前陸豐市文化產業的品牌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甲子英歌舞
  • 性質:甲子鎮民間傳統節目
  • 時間:清代光緒年間
  • 引進:從福建引進
由來,組成,表演,所獲榮譽,

由來

英歌舞是陸豐市甲子鎮民間傳統節目,歷史悠久,據傳清代光緒年間,甲子地區人民為慶祝一次盛大的廟會,從福建活動形式引進入門,開啟英歌,由於英歌舞具有古老裝扮;武姿雄偉,氣勢動人,受到民眾賞識和喜愛,故此,年年活動,代代承傳,百賞不厭,流傳至今三百餘年,成為獨格英歌舞。
甲子英歌舞

組成

英歌原是遊行式舞伍,藉以梁山泊108員,編排成隊,這個這分為四大部份:舉義旗16人,舞英歌54人,(其中打鑼鼓13人),演小戲及橫抬旗幟合總數限於107人內,連成一體。其中舞英歌為主要表演隊,演小戲為配套演出隊。
甲子英歌舞

表演

英歌舞的表演,先以時遷領頭引隊,頭插金花、紅綢武冠,手舞銀蛇,浩然正氣,往前殺路,然後由李逵帶領三十六人排成兩排緊跟而上(其中前24人,畫上不同花臉,手握雙木棍,後12人武生面譜,手提小鈴冬鼓)全身武俠裝扮,頭戴紅帽,加插雉尾過龍武冠,著紅褲,打五彩腳絞,穿上帶小鈴草鞋,走動起來發出節湊鈴聲,身攜古代類似兵器,手舞雙棍,旋轉過肩和小鈴鼓,一上一下,同時起落,隨伴鼓點的節湊,敲擊著嘹亮的響聲,邁著健穩,傳統蜈蚣步子,邊舞邊前進,步伐這整齊,服裝之絢麗,舞動之雄威,真振奮人心。通過佇列分行、合攏、變化、有穿龍布陣、削槌、伏槌、摻槌的動作表演,這些動作,有如武當派系的拳姿武態,生氣勃勃,雄威壯志,讓人扣住心弦。英歌后面,有遊行小戲,邊行邊唱,唱詞有趣,惹人喜歡。
甲子英歌舞

所獲榮譽

2007年5月,甲子英歌舞入選廣東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0年9月,甲子英歌舞參加“第八屆中國民間藝術節暨第九屆中國雲岡文化節藝術展演”,榮獲金獎;
2011年6月,甲子英歌舞入選國務院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