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莊古墓

田莊古墓

田莊墓葬位於河北省保定市曲陽縣南15公里、羊平鎮田莊村東。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於2011年5月至2013年底搶救發掘。墓葬形制極其罕見和獨殊,在河北同期墓葬中規模最大、形制最為複雜。出土了一批精美的漢白玉雕刻、磚雕構件、鎏金飾品和定窯瓷器,並首次在河北地區發現具有唐代風格的大型儀衛壁畫。

201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進入初評階段,在全國各地申報的47個項目中曲陽縣田莊大墓是河北省唯一入圍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田莊古墓
  • 發掘單位: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 發掘單位:曲陽縣文物保管所
  • 發掘領隊:張春長
發現歷史,內部布局,主要藏品,

發現歷史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曲陽縣文保所組成的考古隊2011年5月在保定市曲陽田莊村發現一座大型古墓。文物專家表示,這個墓葬規模巨大、結構複雜,就同時期墓葬而言在河北是首次發現,在全國也屬罕見

內部布局

該墓為帶長斜坡墓道的大型磚室墓。開口距地表約2米,開口至底深約6米。墓葬坐北朝南,南北長達66米。封土呈圓形,由內、外兩圈組成,外緣有一周柱洞。封土製作考究,形制獨特,逐層夯築而成,直徑34米。墓葬僅地面以下開挖土壙面積達675平方米,地下結構由墓道、儀門、庭院、甬道、前室、後甬道、後室組成中軸,側室及耳室分列東西,墓室總數達12個之多,全部用青磚砌築而成,儀門、庭院和甬道兩側的大型壁龕,別具一格。封土覆蓋甬道、前室及後室。
田莊古墓
墓道位於南端,平面呈梯形,南窄北寬,底面呈斜坡狀。南北水平長29、東西寬3.6—7米,底面呈斜坡狀。在墓道東、西兩壁北部發現大型儀衛壁畫。其中東壁可辨6人,其中北端人物通體高達1.8米,頭帶黑色軟腳幞頭,白色抹額,深目高鼻、滿臉短髭,右手執鉞,上身服圓領長袍,腰間系帶,前襟撩起在胯間打結,足服黑靴,胯右側斜挎胡祿。人物形象高大魁梧,衣著飄逸,面容刻劃細膩,筆法熟練、高超,具有很高的歷史及藝術價值。
墓道北端東西兩側相向伸出一段翼牆,牆體端面各豎立一磚柱,東西對稱,上部髹黑漆,下部髹紅漆,象徵一道儀門,可能即為文獻上所說的烏頭門,為考古發掘中首次發現。
墓道北接庭院,庭院平面呈東西向長方形,東西長8.6、南北寬3.6米,底面平整。庭院東、西兩側磚牆上有券門通往東、西兩耳室。庭院北側有磚砌慢道連線墓門,墓門高聳,寬闊,雖上部毀壞,高仍近6米,門洞寬達3.4米,其上原為各種仿木構磚雕,有筒瓦、板瓦、彩繪椽頭、雕花勾頭、花口板瓦等。耐人尋味的是墓門券洞上方的封門磚外側發現有“大今皇統九年三月日重修保”字樣的銘文磚,說明墓葬在金代有過一次修繕。
墓門北接甬道,甬道為南北向長方形券洞式,分為南、北兩部分。南部為二層券,北部為三層券,通長7.4、南部券洞高4.1、北部券洞高3.9米。南部東西兩側各有一大型壁龕,北部東西兩側各有一耳室。在南北兩部分的北端各有一高大漢白玉石門框,門額上有門簪三枚,門額上方有拱形門楣。在甬道及南北兩側發現尺寸30—50厘米的石塊總計百餘立方,可能原為封門之用。
甬道北端接前室。前室呈八邊形,內切直徑8米,左右兩側對稱分布四個側室的券洞。前室墓壁,為八根立柱分隔,墓底鋪砌方磚,方磚非常規整,質密堅硬,表面磨光,邊長37—38厘米。
前室與後室之間有後甬道相連。甬道北端也有一大型漢白玉石門框,門額上有拱形門楣。
後室呈弧方近圓形,直徑7.6米,四立柱分隔,柱頭有鋪作,為把頭交項作,柱頭鋪作之間有補間鋪作斗口跳,製作規整。墓壁東西兩側各有一券門,通往兩個側室。後室內堆砌大量的漢白玉殘塊,可拼合成石槨、石棺床等大型構件。石棺床為蓮瓣須彌座式,平面作梯形,上、下枋頂面上各有一周漢白玉勾欄,欄板上雕刻花卉並著紅綠彩。上、下枋之間的四角,各有一力士作托舉狀。棺床束腰部壼門內雕刻精美的人面,人面神態各異。棺床頂面內置木棺,棺外置石槨。石槨呈棺形,頂面弧曲,有貼金泡釘,前、後兩側有拱形堵頭,槨蓋前堵頭浮雕朱雀,後堵頭浮雕玄武。槨門位於槨室南壁,上有貼金門釘和鋪首銜環。棺床前面有弧形踏道,即為“圜橋子”,踏道兩側有弧形欄板,踏道中間浮雕兩人,居上者仰面屈肢,居下者作匍匐爬行狀,左臂撫地,右臂前伸勾拽居上者之左腳,形像生動、逼真,寓意深刻。棺床南北長4.03、北端寬1.95、南端寬2.42、高1.1米,上置一槨一棺,說明後室僅為墓主一人,其它合葬者可能置於側室,突出此墓以墓主一人為主,這不同於一般的夫妻合葬墓,而是強調個人為中心,說明身份非同一般。整個棺槨結構複雜、精美,體現出了墓主顯赫的等級。
另外後室還發現漢白玉蓮花方座柱礎一件、漢白玉八稜柱一件以及漢白玉石盆一件,這三件器物原為一件石燈的組成部分,其中尤以蓮花方座雕刻最為精美。
田莊古墓
10個側室(耳室)分列庭院、甬道、前室、後室的東、西兩側,結構相近、大小不同、高低錯落,最小耳室的直徑也接近3米。墓室平面為近圓形,穹隆形頂,墓壁多有仿木結構的磚雕,柱枋間有艷麗的彩繪。彩繪多為牡丹花卉,施綠、紅、黑等多種顏色,墓室頂部繪有星宿圖。前室的東南、西南側室和後室的東、西側室規模相當、尺寸最高最大,高約4.5、直徑約3.5米,前庭東、西側室和前室的東北、西北側室規模相當、尺寸次之,高約4、直徑約3米。甬道東、西側室再次之,高約3.3、直徑約2.8米。

主要藏品

墓葬雖然經過歷代多次盜擾,但仍出土了一批重要文物,以漢白玉造像和陶瓷製品尤為突出。漢白玉造像有力士像和武官俑兩種,身體姿態和面部表情生動傳神、衣紋刻畫簡約洗鍊,局部可見衣紋邊緣彩繪貼金,雕塑技藝爐火純青,人物造型粗獷彪悍。大量的瓷器殘件,以白瓷為主,部分為細白瓷,其中可復原器物30餘件,器型有碗、盤、缽和執壺,仿金銀器的花口器數量較多。還有部分醬釉瓷器,可辨器型有執壺、雙系罐等,另外出土一件具有紫定風格的瓷器,非常難得。曲陽是久負盛名的雕刻之鄉,又是定窯瓷器的原產地,墓地所處羊平更是曲陽雕刻的策源地,墓葬所出遺物皆能體現當地最高的工藝水準。陶器主要有泥質灰陶和泥質紅陶兩種,主要有罐、盆、釜等,以大型器皿為主,其中紅陶罐和盆上有墨線勾繪花卉圖案。另外墓葬中還出土有各種金、銅、鐵、玉石等製品,其種鎏金銅門釘、鎏金銅鎖、鎏金蝴蝶合頁、鎏金開元通寶以及滑石浮雕帶飾等皆為不可多得的珍貴文物。
墓葬規制大大超越一般勛臣貴戚,具有明顯的僭越現象,仿木結構墓室近圓形,側室(耳室)結構發達,瓷器流行執壺和花口器,這些特徵皆體現出唐後期墓葬的時代特徵。另外從墓道人物壁畫風格來看又表現出一定的盛唐遺風。推測該墓時代約在唐後期,下限抑或進入五代。唐後期至五代曲陽為藩鎮勢力所據,先後隸屬於成德軍義武軍,依據墓葬的形制、規模來分析,墓主至少應當為一位勢力顯赫的藩鎮節度使。
田莊墓葬宏大壯觀,內涵豐富,建成不久,即被大規模毀壞,甚至部分磚雕結構被砸毀,應當與一次政治事件有關,另外墓葬在金皇統年間被重修,其中的原因發人深思,這些都令墓主身份顯得神秘和非凡。
墓葬北依太行余脈,黃山、鐵山與牧山環抱於後,南有見龍山遙相呼應,山南大沙河呈西北——東南方向蜿蜒流過。墓葬背山臨水,地勢舒展開闊,體現了墓葬設計的環境理念。
田莊墓葬其重要性和獨特性都非同一般,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科學價值和藝術價值。漢白玉雕刻表現出的高超技藝,體現了曲陽作為雕刻之鄉的歷史淵源和深厚底蘊,其在唐代達到登峰造極的藝術水準,對研究當時鎧甲、服飾、風尚有重要價值,對當代雕刻技術有良好的借鑑作用。田莊墓葬規模之大,令觀者無不驚嘆,不僅磚構墓室整體體量大,甚或超出實際宅院,而且單體建築的跨度也相當驚人,同時斗栱用材大、雕作精工,都體現了極高的建築技術水平,說明唐代在磚構領域的不菲成就。唐後期藩鎮勢力雄據河北,成為與中央政府相抗衡的政治勢力,河北成為一個相對獨立的政治中心。“河朔故事”成為其它藩鎮艷羨和效仿的模式,雖父子、將帥逐戳時有發生,但社會發展並未象一般認為的那樣完全停滯和混亂,留下很多值得深究的歷史課題。田莊所處之地是義武軍轄域,地理形勢尤其特殊,義武軍忠於唐廷,是唐廷控制河北三鎮的橋頭堡。墓葬的發掘為我們揭示藩鎮勢力統治下,社會物質文化、思想形態、藝術工藝、喪葬制度等發展演進和成就特點,提供了重要資料。墓葬在墓葬形制、棺槨結構等方面表現出對遼文化的重大影響力,對於研究遼墓制度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義。
據介紹,這個墓葬年代初步推測為唐朝晚期,墓主身份地位顯赫。墓葬坐北朝南,南北長66米,分前後兩室。地下部分由墓道、前庭、前甬道、前室、後甬道、後室組成。墓葬除建造面積巨大之外,側室和耳室的數量多達10個。主墓室頂部為青磚砌成的穹廬尖頂,地面用方磚鋪砌,四周均勻分布著四個青磚立柱,整座墓葬為仿木質斗拱建築樣式。
此外,在墓道腔內和四壁有壁畫和“星象圖”的痕跡,並出現紅、黑、黃等多種顏色繪製的蓮花等圖案。出土的文物主要有漢白玉質地的建築構件、瓷器殘片及少量鎏金飾品。文物工作人員表示,因為其他側室還未發掘,墓志銘和珍貴文物的出土值得期待。
據介紹,從古墓中出土的壁畫和各類彩繪痕跡等推測,此墓為高等級官僚、貴族墓,大約為唐朝晚期,是河北已發現的同時期墓葬中結構最複雜的磚室墓,在全國亦屬罕見。
河北省文研所研究員張春長表示,目前尚未在附近發現其他墓葬,下一步計畫進行更大範圍的勘探。
2011年6月9日中國第七個文化遺產日,河北省文物局將於2011年6月初在曲陽田莊古墓舉行公眾考古活動,這也將是這個墓葬發掘以來首次向大眾亮出真面目。河北省文物局副局長謝飛稱,組織公眾親臨考古現場,體驗考古人的艱辛與樂趣,體驗發現的驚喜,是將文保成果惠及民眾的重要措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