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技術路線圖:廣東科技管理創新實踐

產業技術路線圖:廣東科技管理創新實踐

《產業技術路線圖:廣東科技管理創新實踐》詳細介紹了產業技術路線圖的基本原理、制定程式和組織制定原則。並將廣東省科學技術廳組織開展的“產業技術路線圖制定”試點工作成果——廣東省建築陶瓷技術路線圖、無鉛技術路線圖、鋁產業技術路線圖、食品安全檢測與評價技術路線圖以及工業產品環境適應性國家重點實驗室技術路線圖等實例集結在該書中,力求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研究與套用同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產業技術路線圖:廣東科技管理創新實踐
  • 出版社:廣東省出版集團,廣東科技出版社
  • 頁數:214頁
  • 開本:16
  • 品牌:廣東科技出版社
  • 作者:李興華
  • 出版日期:2008年9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3594809X, 9787535948090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產業技術路線圖:廣東科技管理創新實踐》適合各類科研機構、企業經營管理者、高等院校管理學專業的大學生和研究生,以及對科技管理創新工作有興趣的人士閱讀。

作者簡介

李興華,工商管理博士,廣東省科學技術廳廳長。廣東五華人。研究方向為科技創新、項目管理與政策研究。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產業技術路線圖制定方法概述
第一節 技術路線圖原理
一、技術路線圖定義
二、技術路線圖基本結構
三、技術路線圖方法特點

第二節 產業技術路線圖的基本結構和制定原則
一、產業技術路線圖基本結構
二、產業技術路線圖制定過程中須把握的基本要素
三、制定產業技術路線圖的基本原則

第三節 產業技術路線圖制定程式
一、產業技術路線圖制定的基本流程
二、準備工作階段
三、產業技術路線圖制定的基本步驟
四、產業技術路線圖後續管理工作

第四節 技術路線圖的作用與意義
一、制定技術路線圖的作用
二、制定技術路線圖的意義
三、制定技術路線圖的好處
第五節 政府在技術路線圖制定過程中的角色

第二章 改造傳統產業——廣東省建築陶瓷技術路線圖
第一節 背景綜述
一、任務與願景
二、本技術路線圖研究的產業邊界與範圍
三、國際相關產業對比分析
四、制定產業技術路線圖方法論概述
五、產業技術路線圖制定工作流程概述

第二節 市場需求分析
一、產業現狀與地位分析
二、市場需求要素分析

第三節 產業目標分析
一、產業目標凝鍊過程
二、產業目標要素與市場需求要素關聯及其重要性分析

第四節 技術壁壘分析
一、產業鏈涉及的技術領域、關鍵技術難點、技術差距和障礙
二、結論

第五節 研發需求分析
一、研發需求的優先性分析
二、重點領域研發需求的優先性分析

第六節 編制技術路線圖
一、研發需求路線圖
二、優先研發需求技術路線圖
三、風險——利潤技術路線圖
四、技術發展模式技術路線圖
五、綜合及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

第三章 支柱產業應對挑戰——廣東省無鉛技術路線圖
第一節 背景綜述
一、無鉛技術路線圖制定的背景及意義
二、無鉛產業地位狀況
三、國際產業對比分析
四、任務與願景
五、無鉛技術路線圖的邊界範圍
六、無鉛產業的重點領域
七、方法論概述

第二節 示例:對“無鉛焊接材料”環節 的系統分析
一、產業現狀分析
二、市場需求分析
三、產業目標分析
四、技術壁壘分析
五、研發需求分析
第三節 小結

第四章 發展朝陽產業——廣東省鋁產業技術路線圖
第一節 背景綜述
一、鋁產業地位和優勢
二、與國際相關產業的對比

第二節 任務與方法論
一、任務與願景
二、產業範圍和邊界
三、方法論及流程

第三節 市場需求和產業目標分析
一、市場需求分析
二、產業目標分析

第四節 示例:對“熔煉、凝固和回收”環節 的系統分析
一、概述
二、技術現狀分析
三、熔煉、凝固和回收領域的SWOT分析
四、績效目標分析
五、技術壁壘分析
六、研發需求分析
七、綜合路線圖

第五章 重視民生科技——廣東省食品安全檢測與評價技術路線圖
第一節 食品安全狀況背景分析
一、食品安全存在的問題
二、食品安全檢測與評價現狀
三、國際食品安全檢測與評價概況

第二節 路線圖制定準備工作
一、任務與願景
二、界定產業的範圍和邊界
三、工作方案及進展

第三節 市場需求分析
一、產業現狀分析
二、產業SWOT分析
三、市場需求要素分析

第四節 產業目標分析
一、產業發展目標問卷調查
二、產業目標要素分析

第五節 技術壁壘分析
一、技術壁壘問卷調查
二、行業服務鏈上涉及的關鍵技術難點、技術差距和障礙分析
三、技術壁壘要素
四、技術壁壘要素與產業目標要素關聯分析

第六節 研發需求分析
一、技術研發需求分析
二、最優先(頂級)研發需求分析

第七節 繪製技術路線圖
一、繪製研發需求技術路線圖
二、繪製頂級研發需求技術路線圖
三、繪製風險一利潤路線圖
四、技術發展模式路線圖
五、繪製綜合技術路線圖

第六章 創新平台建設——國家重點實驗室技術路線圖
第一節 背景綜述
一、背景
二、任務與願景
三、制定路線圖準備工作

第二節 市場服務需求分析
一、產業現狀與地位分析
二、產業SWOT分析
三、重點實驗室定位
四、市場服務需求要素分析

第三節 產業服務目標分析
一、產業目標要素優先排序
二、市場需求要素與產業目標要素關聯分析

第四節 技術壁壘分析
一、分析產業鏈上涉及的技術領域、關鍵技術難點
二、對關鍵技術難點進行分析並排序

第五節 研發需求分析(技術開發戰略)
一、技術研發需求分析排序
二、項目優先權別排序、組織研發主體與技術發展模式分析
三、風險與利潤因素分析
四、研發項目與服務行業對應分析
第六節 繪製技術路線圖
後記
附錄
一、廣東省建築陶瓷綜合技術路線圖
二、廣東省食品安全檢測與評價技術路線圖

文摘

第一章 產業技術路線圖制定方法概述
第一節技術路線圖原理
一、技術路線圖定義
技術路線圖反映了對某一領域前景的看法,以及實現這個前景的方法。儘管技術路線圖已經廣泛套用於很多國家、產業和企業,但技術路線圖還沒有一個標準的定義。其主要原因是技術路線圖已成為實踐的工具,使用者的層面和經驗各不相同,路線圖的表現形式和使用的技巧也不一樣。一般來說,路線圖(Roadmap)在歐洲有時也寫作路徑圖(Route Map),作為旅行者的工具,是對某些特定地理空間的線路規劃,用來決定到達某一目的地的線路。路線圖給旅行者提供了制訂旅行計畫中所必要的信息,如前進方向及某些具體實施內容在某種程度上的確定性。技術路線圖的詞義也是來自於此。技術路線圖中“路線圖”一詞傳達了技術路線圖的主要目的,即畫出技術發展或使用的大體方向,給技術人員以及其他關係人指明技術航線。但技術路線圖和地理路線圖有所不同,技術路線圖的定義不僅僅是技術路線圖本身,而且也注重技術路線圖的構建過程(Technology Road Mapping)。現在技術路線圖一詞既包括技術路線圖結果本身,也包括技術路線圖構建的過程。
技術路線圖是技術經營和研究開發管理的一個基本工具。美國前總統科學技術顧問、哈佛大學教授布蘭斯科姆把技術路線圖定義為“以科學知識和洞見為基礎的、關於技術前景的共識”。這就要求在繪製技術路線圖時,要聚集關聯領域的科技專家,有時還需要政府決策者和技術成果使用者參加。也就是說,產業鏈技術有關的各個方面的代表都應該參加技術路線圖的繪製過程。另外,所謂“共識”,是在活躍、活潑的意見交流、交換基礎上取得的結果。通過幾十年的廣泛實踐,不同的國家給出了側重點各不相同的技術路線圖的定義,技術路線圖的定義主要有以下幾種說法(見表1-1)。
表1-1所列定義中不同的表達方式,是技術路線圖發展層次不同的一個表現。美國的經驗最多,技術路線圖繪製的過程已經比較成熟,所以很關注技術路線圖繪製過程的結果——技術路線圖本身。英國(或歐洲)的技術路線圖出現也比較早,但套用普及率低於美國,他們更關心技術路線圖的繪製過程——作為達到對未來看法一致的工具。

序言

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知識經濟進程不斷加快,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綜合國力競爭的實質,是科技與人才的競爭,是搶占21世紀知識經濟制高點的競爭。要獲取競爭優勢,必須先確立競爭戰略。從2005年開始,中國確立了以自主創新為我國新時期重大發展戰略,其關鍵是構建以企業為技術創新主體的新型產一學一研機制,同時,需要我們更加深刻地把握科技發展規律和經濟發展規律,從科技發展趨勢和市場需求出發,組織開展技術創新活動。
在技術創新過程中,存在兩種驅動力:“市場需求拉動力”和“技術進步推動力”。然而,我們過去在科技工作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著重視技術研發驅動,輕視社會需求拉動的傾向,即使在明確了以需求為導向的科技工作方向之後,由於缺乏行之有效的挖掘需求的能力、渠道、網路和工作模式,因而無法準確地把握社會科技需求,配置科技資源,有效地組織科技攻關。
回顧發展歷程,廣東經濟走過了一條由外生動力(技術引進)驅動的發展道路。要實施自主創新戰略,其關鍵是實現由外生動力到內生動力(自主創新)發展模式的轉變,應對市場需求,突出自主創新,促使技術進步成為經濟發展的內在因素。
立足於自主創新戰略,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努力建設創新型廣東,在解放思想,樹立科學發展觀的旗幟下,廣東省科學技術廳積極開展科技管理創新活動,運用“技術路線圖”這一戰略集成規劃工具,組織開展“產業技術路線圖”方法論的研究和實踐探索,努力開拓在新形勢下,廣東自主創新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提升科技創新管理水平和自主創新能力,為廣東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實現經濟騰飛作出貢獻。
採用“技術路線圖”這種戰略管理與規劃工具,致力於將科技、經濟與社會一體化等重要手段和各種資源進行有效整合與最佳化配置,對於自主創新有著重要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前瞻、最佳化與引導
通過技術路線圖這一系統分析工具,開展技術預見與科技需求分析,選擇科技發展的戰略性研究領域,把有限的科技資源,配置到關鍵技術和共性技術的研發當中,充分發揮產業共性技術是技術基礎設施的一部分,其套用和擴散面廣、影響大,企業能在其基礎上開發專有技術和新產品的功能,引導企業選擇和套用新技術。 2.銜接與協作 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創新體系的效率高低,關鍵不在於其單一要素的績效,而在於各要素之間的銜接如何。利用技術路線圖方法開展綜合性調研,從技術發展和市場需求兩個方面來綜合大家共同關心的戰略問題,使人們對未來技術走向的選擇達成共識,甚至成為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