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內分工、貿易利益分配與中國對外貿易失衡

產品內分工、貿易利益分配與中國對外貿易失衡

《產品內分工、貿易利益分配與中國對外貿易失衡》是2019年中國經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紀。

基本介紹

  • 書名:產品內分工、貿易利益分配與中國對外貿易失衡
  • 作者:張紀
  • 類別:經濟類圖書
  • 出版社:中國經濟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9年
  • 定價:78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膠訂
  • ISBN:9787513658621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在理論方面,通過全球生產網路內的企業行為微觀視角、國際價值鏈運營中觀視角、全球經濟平衡巨觀視角的結合,解析企業利潤分成、全球生產網路利得分配、國際貿易利益分配之間的互動機理,為全面、深入地評估貿易真實利益提供理論支撐。在實踐方面,從產品內分工——這一當前世界貿易現實背景入手研究中國對外貿易失衡,剖析產品內分工條件下的國際貿易利益分配機制,構建貿易真實利益測度體系,客觀、科學地評估中國貿易真實利益狀況,為我國化解貿易爭端、最佳化外貿環境提供輿論支持和決策參考。
本書既可供世界經濟、國際貿易的相關研究人員參考,也可供對國際經濟與貿易有興趣的政府部門、企業管理相關人員參考

作者簡介

張紀,1971年出生,鞏義市人,教授,博士,現任河南科技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河南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團隊——“內陸外向型經濟發展”首席專家。獲得“河南省百名優秀青年社科理論人才”、“河南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學者”、“河南哲學社會科學年度人物”、“河南省高校科技創新人才”、“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洛陽市優秀專家”等榮譽稱號。在《中國工業經濟》、《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世界經濟研究》、《國際金融研究》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30餘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2項、博士後基金1項、教育部基金1項、其它省部級課題十餘項;獲得河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項(排名*一)、三等獎1項(排名*一);撰寫學術專著8部,其中獨著3部。

圖書目錄

第1章緒論/ 1
1.1國內外研究述評 / 1
1.1.1國外研究現狀 / 1
1.1.2國內研究現狀 / 5
1.2主要內容與結構 / 9
1.2.1理論探索 / 10
1.2.2實證分析 / 10
1.2.3對策措施 / 10
1.3主要研究方法 / 11
1.3.1比較研究 / 11
1.3.2調查研究 / 11
1.3.3計量研究 / 11
1.4創新之處 / 12
1.4.1理論模型創新 / 12
1.4.2研究視角創新 / 12
第2章當前國際貿易的時代背景/ 13
2.1產業間分工時代的英國貿易失衡 / 13
2.2產業內分工時代的德、日貿易失衡 / 17
2.2.1德國的貿易失衡 / 18
2.2.2日本的貿易失衡 / 21
2.3產品內分工時代的美、中貿易失衡 / 24
2.3.1美國的貿易失衡 / 24
2.3.2中國的貿易失衡 / 26
2.4小結 / 29
第3章世界貿易失衡形成機理/ 31
3.1世界貿易流的循環機制 / 31
3.1.1產品內分工推動貨物貿易的循環 / 31
3.1.2中國經常賬戶貿易順差來源分析 / 32
3.2世界資金流的循環機制 / 36
3.2.1世界資金流循環機理 / 36
3.2.2中國外匯儲備、貿易順差變化情況 / 38
3.3貿易失衡推動金融失衡的機制 / 40
3.3.1全球資金、貨物流雙循環支撐美國貿易逆差 / 40
3.3.2金融失衡的可持續性及調整 / 42
3.4小結 / 49
第4章基於要素稟賦理論的產品內分工動因研究/ 51
4.1產品內分工動因研究文獻梳理 / 51
4.2產品內分工要素稟賦動因的理論分析 / 53
4.2.1赫克歇爾—俄林模型下的產業間分工 / 53
4.2.2赫克歇爾—俄林擴展模型下的產品內分工 / 55
4.3產品內分工要素稟賦動因的實證檢驗 / 57
4.3.1樣本數據與變數設定 / 57
4.3.2計量模型設定與解釋 / 61
4.3.3面板模型檢驗與篩選 / 62
4.3.4模型計量結果與分析 / 64
4.4小結 / 66
第5章產品內分工條件下的國際貿易利益分配機制/ 68
5.1產品內貿易利益相關文獻梳理 / 68
5.1.1全球價值鏈的利益分布 / 68
5.1.2產品內分工價值鏈的利益來源 / 69
5.1.3產品內貿易利益分配 / 70
5.2建立模型 / 72
5.2.1假設條件 / 72
5.2.2需求與生產 / 72
5.3產品內分工前的狀態 / 73
5.4產品內分工狀態 / 74
5.4.1靜態(短期)均衡 / 75
5.4.2動態(長期)均衡 / 81
5.5小結 / 96
5.6本章數學附錄 / 97
第6章國際貿易利益測算的新發展/ 109
6.1產品內貿易的測度 / 110
6.2增加值貿易核算方法 / 111
6.2.1非競爭型投入產出模型的建立 / 111
6.2.2KWW、WWP、KPWW測算方法 / 112
6.2.3基於貿易增加值視角總貿易核算法 / 115
6.2.4增加值貿易測算研究概述 / 116
6.2.5增加值貿易測算的優越性 / 119
6.3產品內分工貿易利益核算下資料庫建立 / 120
6.3.1國際投入產出表的建立 / 120
6.3.2國際官方機構資料庫編制 / 122
6.3.3UIBE GVC指標體系形成 / 123
6.4增加值貿易的套用前景及政策含義 / 124
6.4.1全球失衡和貿易政策 / 124
6.4.2巨觀經濟環境衝擊的影響 / 124
6.4.3貿易與就業 / 125
6.4.4貿易與環境 / 125
6.4.5比較優勢與競爭力 / 125
6.5小結 / 126
第7章基於增加值貿易的我國貿易利益評估/ 128
7.1模型構建與數據說明 / 128
7.1.1TiVA模型的設定 / 128
7.1.2估計方法 / 131
7.1.3增加值貿易框架 / 132
7.1.4數據說明 / 133
7.2增加值貿易下我國對外貿易利益 / 134
7.2.1增加值貿易下我國出口貿易額 / 134
7.2.2增加值貿易衡量的雙邊貿易差額 / 138
7.3增加值貿易下我國貿易利益再分解 / 141
7.3.1出口總額中的增加值分解 / 141
7.3.2按來源地分類的出口增加值分解 / 142
7.3.3按行業分類的出口增加值分解 / 145
7.4小結 / 148
第8章產品內分工對我國產業收益的影響/ 150
8.1產品內分工收益分配的相關文獻梳理 / 150
8.1.1產品內分工對參與國福利的影響 / 151
8.1.2產品內分工下參與國收益的分配 / 153
8.2產品內分工產業收益實證分析 / 154
8.2.1樣本數據與變數設定 / 154
8.2.2計量模型設定與解釋 / 156
8.2.3面板模型檢驗與篩選 / 157
8.2.4模型計量結果與分析 / 157
8.3小結 / 159
第9章產品內分工對我國製造業收入的影響/ 161
9.1產品內分工對製造業勞動力收益的影響文獻綜述 / 161
9.2理論研究架構 / 163
9.3實證研究 / 165
9.3.1模型設定 / 165
9.3.2樣本數據與變數設定 / 167
9.3.3結果分析 / 169
9.3.4主要研究結論 / 172
9.4小結 / 173
第10章產品內分工對我國產業技術創新的影響/ 175
10.1問題的提出 / 175
10.2產品內分工技術轉移效應的實證分析 / 176
10.2.1樣本數據與變數設定 / 176
10.2.2計量模型設定與解釋 / 177
10.2.3面板模型檢驗與篩選 / 178
10.2.4模型計量結果與分析 / 179
10.3小結 / 181
第11章我國製造業全球價值鏈地位分析/ 182
11.1全球價值鏈相關理論梳理 / 182
11.1.1全球價值鏈理論 / 182
11.1.2全球價值鏈地位理論 / 183
11.1.3全球價值鏈長度測算機制 / 183
11.1.4全球價值鏈地位分析 / 184
11.1.5全球價值鏈上游度演進機制 / 185
11.2全球價值鏈生產長度分析 / 186
11.2.1全球價值鏈生產長度的測算 / 186
11.2.2中國製造業全球價值鏈生產長度具體數據分析 / 187
11.2.3中國製造業全球價值鏈長度分解 / 189
11.3中國製造業行業上游度分析 / 192
11.3.1全球價值鏈上游度的測算 / 192
11.3.2中國製造業行業上游度具體數據分析 / 193
11.3.3按照研發密度細分的製造業行業上游度分布 / 194
11.4中國製造業全球價值鏈參與度分析 / 196
11.4.1全球價值鏈參與度的測算 / 196
11.4.2中國製造業全球價值鏈參與度具體數據分析 / 197
11.5中國製造業位置影響因素分析 / 201
11.5.1模型設定 / 201
11.5.2數據來源 / 201
11.5.3結果分析 / 202
11.6小結 / 204
第12章中國對外貿易失衡發展現狀/ 205
12.1中國貿易失衡背景分析 / 205
12.1.1中國貿易失衡的文獻綜述 / 205
12.1.21978—2016年中國貿易運行的基本特徵 / 207
12.2中國貿易失衡現狀 / 210
12.2.1進出口結構 / 210
12.2.2貿易方式 / 211
12.2.3貿易產品 / 213
12.2.4貿易地理方向 / 214
12.3中國貿易失衡形成原因分析 / 216
12.3.1國際產業轉移和外商直接投資 / 216
12.3.2美國高新技術產品對華出口管制 / 218
12.3.3生產要素稟賦差異和服務貿易的弱出口屬性 / 218
12.3.4我國軟盯住美元的匯率制度選擇 / 221
12.3.5消費需求不足與某些行業生產能力過剩並存 / 222
12.3.6我國鼓勵出口的外貿政策慣性影響 / 225
12.4小結 / 226
第13章中國對外貿易失衡的發展趨勢/ 228
13.1商品與資本流動逆循環與中國貿易失衡 / 228
13.2中國貿易失衡發展趨勢 / 228
13.2.1貿易順差增速下降 / 229
13.2.2雙邊貿易失衡依然嚴重 / 230
13.2.3中國對外出口需求依賴增加 / 231
13.2.4貿易聯繫越來越緊密 / 231
13.3失衡背景下的中國貿易利益策略 / 234
13.3.1促進中國貿易利得提升的方法 / 234
13.3.2探尋貿易平衡演進規律和動態貿易利益發展趨勢 / 236
13.4小結 / 238
第14章解決我國貿易失衡的對策措施/ 240
14.1轉變經濟成長模式,推動國內消費 / 240
14.1.1轉變經濟成長模式 / 240
14.1.2拉動國內消費 / 241
14.2最佳化出口產品結構,大力發展服務貿易 / 242
14.2.1提高出口產品技術含量 / 243
14.2.2適當擴大進口規模 / 243
14.2.3大力發展服務貿易 / 243
14.3控制外商投資規模,完善匯率形成機制 / 244
14.3.1控制外商投資規模 / 244
14.3.2完善匯率形成機制 / 245
14.4共建“一帶一路”,助推人民幣國際化 / 246
14.4.1推動“一帶一路”倡議實施 / 246
14.4.2助推人民幣國際化 / 246
14.5小結 / 247
第15章推動中國對外貿易健康發展的對策/ 249
15.1巨觀政策指導 / 250
15.1.1貿易政策 / 250
15.1.2金融支持 / 254
15.2中觀戰略提升 / 257
15.2.1促進產業戰略提升,實現價值鏈的升級 / 257
15.2.2改善產業區域結構,促進產業最佳化升級 / 259
15.2.3完善市場經濟體系,最佳化配置生產要素 / 260
15.3微觀企業發展 / 261
15.3.1培育大型跨國公司,提升國際分工地位 / 261
15.3.2促進企業能力升級,形成國際競爭優勢 / 264
15.3.3培育企業市場勢力,掌握價值鏈主導權 / 265
15.4小結 / 266
參 考 文 獻/ 268
後記/ 28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