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性毒物

生產性毒物,productive toxicant,系指在生產中使用、接觸的能使人體器官組織機能或形態發生異常改變而引起暫時性或永久性病理變化的物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生產性毒物
  • 英語:productive toxicant
  • 性質:永久性病理變化的物質
  • 毒物:toxicant
相關概念,來源,存在形態,分類,危害程度分級,濃度超標,二氧化矽含量,進入人體的途徑,呼吸道,皮膚,消化道,接觸機會,毒物在體內的過程,分布,生物轉化,排出,蓄積,

相關概念

毒物:toxicant,是指在一定的條件下,以較小劑量作用於人體,即可引起人體生理功能改變或器質性損害,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學物質。各種生產過程中產生或使用的有毒物質統稱為生產性毒物或工業毒物。
中毒:poisoning,機體受毒物作用後引起一定損害而出現的疾病狀態。
職業中毒:occupational poisoning,勞動者在生產過程中過量接觸生產性毒物可引發的中毒。
劑量:給予機體的化學物的數量或與機體接觸的數量。
絕對致死量:能夠造成一群實驗動物全部死亡的最低劑量。
半數致死量:能殺死一半試驗總體之有害物質、有毒物質或游離輻射的劑量。
最大無作用劑量:是指在一定時間內,根據目前認識水平未能觀察到任何對機體的損害作用的最高劑量。
最小有作用劑量:能使某項靈敏的觀察指標開始出現異常變化或使機體開始出現損害作用所需的最低劑量。

來源

毒物的來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生產原料,如生產顏料、蓄電池使用的氧化鉛、生產合成纖維、燃料使用的苯等;
(2)中間產品,如用苯和硝酸生產苯胺時,產生的硝基苯;
(3)成品,如農藥廠生產的各種農藥;
(4)輔助材料,如橡膠、印刷行業用作溶劑的苯和汽油;
(5)副產品及廢棄物,如練焦時產生的煤焦油、瀝青,冶鍊金屬時產生的二氧化硫;
(6)夾雜物,如硫酸中混雜的坤等。

存在形態

毒物在生產過程中以多種形式出現,同一種化學物質在不同生產過程中呈現的形式也不同。
生產性毒物在生產過程中常以氣體、蒸汽、粉塵、煙和霧的形態存在並污染空氣環境。如氯化氫、氰化氫、二氧化硫、氯氣等在常溫下呈氣態的物質是以氣體形態污染空氣的。一些沸點低的物質是以蒸汽形態污染空氣的,如噴漆作業中的苯、汽油、醋酸乙酯等。在噴灑農藥時的藥霧、噴漆時的漆霧、電鍍時的鉻酸霧、酸洗時的硫酸霧等,是以霧的形態污染空氣的。
弄清楚生產性毒物以什麼形態存在,對了解毒物進入人體的途徑,制定預防控制措施,以及採集空氣樣品,測定毒物濃度都有重要意義。

分類

按生物作用性質,生產性毒物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刺激性氣體
窒息性氣體
麻醉性毒物
溶血性毒物
致敏性毒物

危害程度分級

按幾項指標把工人在勞動生產中承受的粉塵危害程度分等劃級,叫做生產性粉塵作業危害程度分級。國家於1986年正式頒布了《生產性粉塵作業危害程度分級標準》(GB3581—86)。該標準主要是以長期吸人生產性粉塵可引起肺組織纖維化病變作為依據加以制訂,而危害程度分級主要是由生產性粉塵濃度超標倍數、游離二氧化矽含量和工人接塵時間肺總通氣量三項指標來確定:

濃度超標

眾所周知,工作地點生產性粉塵濃度越高,對機體的危害程度也越大。因此,生產性粉塵濃度可作為一項危害程度的定量指標。鑒於廠礦企業的粉塵濃度的實測值差異範圍很大,不便於表示。所以多採用粉塵濃度超標倍數表示。本標準是按生產性粉塵濃度超標倍數,劃分為幾個界限進行評級的,測塵的具體要求是:在正常生產狀況下,在工作地點進行粉塵濃度測定,儘量做到有代表性。每個採樣點的樣品數不得少於5份,然後取其超標倍數的均值表示。本標準所使用的粉塵濃度均指質量濃度。

二氧化矽含量

全國接觸粉塵作業的工人中,約有90%以上是接觸矽塵作業的。而且在全部塵肺病人中,絕大部分是矽肺病人。可見,生產性粉塵中游離二氧化矽含量的高低,對矽肺的發生和發展起著重要作用。生產性粉塵中游離二氧化矽含量系指粉塵中含有結晶型游離二氧化矽的質量百分比。根據中國實際情況,國標將生產性粉塵中游離二氧化矽含量劃分為4類:①游離二氧化矽粉塵含量≤10%;②游離二氧化矽粉塵含量>10%~40%;③游離二氧化矽粉塵含量>40%~70%;④游離二氧化矽粉塵含量>70%。

進入人體的途徑

呼吸道

經呼吸道吸入並通過肺吸收,是最常見最危險的途徑。呼吸道是最常見和主要的途徑。呈氣體、氣溶膠等形態的毒物均可經呼吸道進入人體。其主要部位是支氣管和肺泡。經呼吸道吸收的毒物吸入肺泡後,很快能通過肺泡壁進入血液循環中,毒物隨肺循環血液而流回心臟,然後不經過肝臟解毒,直接進入體循環而分布到全身各處。一般來講,空氣中的毒物濃度越高,粉塵狀毒物粒子越小,毒物在體液中的溶解度越大,經呼吸道吸收的速度就越快。
相關的主要包括氣態、蒸汽、氣溶膠等存在形式的毒物。氣溶膠(aerosol)是懸浮在大氣中的固態粒子或液態小滴物質的統稱,包括空氣中的粉塵(0.1μm到10μm)、煙(<1μm)、霧等。

皮膚

在生產過程中,毒物經皮膚吸收而中毒者也較常見。某些毒物可透過完整的皮膚進入體內。皮膚吸收的毒物一般是通過表皮屏障到達真皮,進入血液循環的。脂溶性毒物可經皮膚直接吸收,如芳香族的氨基、硝基化合物,有機磷化合物,苯及同系物等。個別金屬如汞也可經皮膚吸收。某些氣態毒物,如氰化氫,濃度較高時也可經皮膚進入體內。皮膚有病損時,不能被完好皮膚吸收的毒物,這時也能大量被吸收。除毒物本身的化學特性外,毒物的濃度和粘稠度,與皮膚接觸的面積、部位,及外界的氣溫、濕度等也會影響皮膚的吸收。

消化道

在生產環境中,單純從消化道吸收而引起中毒的機會比較少見。往往是由於手被毒物污染後直接用污染的手拿食物吃,造成毒物隨食物進入消化道。消化道吸收毒物的主要部位在小腸,尤其脂溶性毒物在腸內吸收較快。絕大部分由腸道吸入血循環的毒物,都將流經肝臟,一部分被解毒轉化為無毒或毒性較小的物質,一部分隨膽汁分泌到腸腔,隨排泄物排除體外,其中少部分可被吸收。有的毒物如氰化氫,在口腔內即可被黏膜吸收。

接觸機會

在生產勞動過程中可能接觸到毒物的操作或生產環節主要有:原料的開採與提煉,材料的搬運與貯藏;材料加工及準備,加料與出料、成品處理與包裝、輔助操作,如採樣品、檢修設備,生產中使用,如農業生產中噴灑殺蟲劑。

毒物在體內的過程

分布

分布:毒物在吸收後,隨血循環(部分隨淋巴)分布到全身,當在作用點達到一定濃度時,就可發生中毒。毒物在全身的分布的情況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它通過細胞膜的能力及與體內各組織的親和力。有的通過細胞膜的能力強,分布可能相對均勻,有的通過能力差,分布則有局限性。開始毒物往往定位於血液充足或易透過其膜的組織或器官,以後緩慢地重新分布於血循環較差的部位,如鉛吸收進入血流很快在血漿及紅細胞之間取得平衡。

生物轉化

生物轉化:毒物吸收後受到體內生化過程的作用,其化學結構發生一定改變,稱為毒物的生物轉化(biotransformation)。其結果可使毒性降低(解毒作用)或增加(增毒作用於)。大多數有機毒物在體內的代謝轉化反應可歸結為氧化、還原、水解及結合。

排出

排出的途徑有多種,其中腎臟是最主要的一個途徑,但是其它途徑對排出一些特殊的化合物也是非常重要的,如肺排出有毒氣體及蒸氣,肝及膽道排出DDT和鉛、錳等金屬,機體各種分泌腺似乎都能排泄毒物。

蓄積

毒物或其代謝產物在接觸間隔期內,如不能完全排出,則可在體內逐漸積累,此種現象稱為毒物的蓄積(accumulation)。毒物的蓄積作用是引起慢性中毒的物質基礎。當毒物的蓄積部位與其靶器官一致時,則易發生慢性中毒。如有機汞化合物蓄積於腦組織,可引起中樞神經系統損害。若蓄積部位並非其毒作用部位時,此部位又稱毒物的“儲存庫”(storage depot),如鉛蓄積於骨骼內。在儲存庫內的毒物處於相對無活性狀態,故認為貯存庫對急性中毒具有緩衝作用。但在血漿中毒物濃度降低時,貯存庫緩慢釋放出毒物,這又使其成為體內毒物的來源,是構成慢性中毒發生的一個條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