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階梯論

生物階梯論

自然界所有生物形成一個連續的系列,即從植物一直到人逐漸變得完善起來的直線系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生物階梯論
  • 提出時間:古希臘
  • 提出者:亞里士多德
  • 學科:系統分類學
古希臘的亞里士多德通過對他那個時代有關動物的知識的系統整理,把540種動物按性狀的異同分為有血的和無血的兩大群,每群之下又分為若干類。他進一步提出生物等級即生物階梯的觀念。
根據生殖方式的不同,亞里士多德還把動物分布在由低等到高等動物組成的“生物階梯”上,哺乳類處於階梯頂端,往下是鳥類、爬行動物,再低等是青蛙、魚,最低等的是虱子、跳蚤等。亞里士多德最早注意到要按生物的親緣關係來建立分類系統,而且他的生物階梯觀點體現了生物進化論的萌芽,因此,亞里士多德常被人們稱為系統分類學的先驅,並使用了“屬”和“種”作為分類的範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