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源焦慮

高考過去的一兩個月,很多人用 “硝煙瀰漫”來形容。隨著高考報名人數的逐年下降,外部錄取競爭的加劇,以往習慣 “朝南坐”的內地名校也不得不放下身段,為爭取高分考生競爭激烈。內地高校的生源焦慮,已經由前兩年港校 “掐尖”,演變為現今搶生源公開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生源焦慮
  • 外文名:Students anxiety
  • 背景:高考
  • 具體事例:北京高考狀元爭奪戰北大0∶4港校
簡介,現象,競爭導致,教育部回應,

簡介

高考招生錄取競爭日益白熱化,這是不爭的事實。其實這是自然發展的結果。在過去的精英教育階段,高考招生規模很小,能上錄取線的學生都不差,再加上招生由政府有關機構控制,分段錄取,高校沒有多大自主的空間。所以高校,尤其是名校基本上不用為招生一事過多操心。況且以前大學也沒有進入這工程那計畫的 “等級”區別,不會產生強烈的競爭壓迫。但現在不一樣了,政府、社會對大學的要求在不斷提高,高校自主性強了,而資源性約束卻越來越多。大學在分化,競爭在加劇,越來越多的境外高校又加入了爭奪,這就迫使內地名校展開 “生源保衛戰”。因為大家都很清楚,生源是決定一所大學品質的主要因素。

當然,不要過度誇大這種競爭。主要是社會過度 “焦慮”了。校長和老師們其實都清楚,高考成績差一分兩分、八分十分,很難說學生的素質就有多大差別。但受傳統觀念影響,普通公眾往往將目光聚焦在少數“狀元”身上。而面向社會的高校招生,不可避免會受到這種輿論壓力的影響。於是,一旦 “狀元”被別家簽走,有的高校招生部門會感到 “丟臉”,回去不好交代。其實在我看來,大可不必。所謂的生源焦慮,在某種程度上,是社會偏見導致一些高校形成扭曲招生政績觀的體現。

現象

“北京高考狀元爭奪戰北大0∶4敗給港校”、“上海兩所高校為爭生源打起口水戰”……往年中國高校圍繞爭奪人才的一場場“暗戰”到今年徹底被這些“意外事件”給挑明了。中國建立現代大學制度已有一百多年了,但中國高校仿佛突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人才爭奪焦慮期”。“中國高校過於功利”、“高招制度急需改革”的批評聲和建議聲或許將隨著今年高校招生錄取工作的終結逐漸降溫。但明年夏天,高校的你爭我奪和焦慮期一定會再次出現。各國高校“拉尖子”、甚至“挖牆腳”都很正常,日本有“生源就是學校血脈”的說法,韓國高校30年前就“集體拉票”,而在英美名校的拉鋸戰中,處於下風的英國高校“搶”來美國前總統柯林頓的女兒。尖子生流向名牌學校,自然讓其他學校有苦難言,正如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一位前院長所說,“這勢必形成一種惡性循環———好的越來越好,差的越來越差”。在中國這樣一個特殊的國家,避免陷入人才培養的惡性循環,要比高校擺脫自身的焦慮顯得更加迫切。[1]

競爭導致

導入競爭機制後,這種較勁一直都存在。較勁並不是件壞事,每個學校都想錄取到更好的生源,這本無可厚非。但問題是,由於各種社會因素的摻入,這個矛盾正變得日益複雜。其一,錄取方式的轉變。 “零志願”錄取,給了清華、北大錄取優先權,無形中將其他高校降了一格。這種高校之間的不平等,會加劇競爭心態。其二,有的大學評價,把錄取線高低作為大學質量標準之一,這涉及大學聲譽,不少學校很看重。其三,地方政府的推波助瀾。很多地方將本地學子考入清華北大視為一種政績,因此不惜主動介入,做工作、給獎勵。諸如此類,長此以往,導致惡性循環。
名校之間互相 “別苗頭”,說到底就是比 “面子”。隨著這種意識越來越強化,互相之間的攀比水漲船高:今年你招的最高分多少,我招的最高分又是多少;去年你的錄取分數線比我多幾分,面子上就掛不住了,今年我高你幾分,就額手稱慶了……這不是 “兒童思維”嗎?其實有時候分數線下來幾分,不過就是幾個人的差距,這有什麼好驚訝的?而且不光是高考,包括研究生招生定分數線,也有這種思維從中作祟:有的高校硬撐著定高分數線,而後再在實際錄取中 “破格”。分數線說出去好像是很牛,實際並不是那么回事。這種競爭對於高等學校內涵發展一點益處都沒有。[2]

教育部回應

針對近日媒體報導的個別高校以不當方式吸引高分考生報考的現象,2015年6月29日晚,教育部首次就此事做出官方回應,稱教育部歷來高度重視維護高校招生工作秩序,明確規定高校“不得在錄取工作結束前以各種方式向考生違規承諾錄取或以簽訂預錄取協定、新生高額獎學金、入學後重新選擇專業等方式惡性搶奪生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