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效益

是指人們在生產中依據生態平衡規律,使自然界的生物系統對人類的生產、生活條件和環境條件產生的有益影響和有利效果,它關係到人類生存發展的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生態效益的基礎是生態平衡和生態系統的良性、高效循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生態效益
  • 外文名:ecological benefit
  • 依據生態平衡
  • 釋義:指生態環境中的諸物質要素
  • 領域:環境
  • 特徵:基礎性及內續性、以少生多等
基本內容,兩種效益,二者關係,二者比較,特徵詮釋,

基本內容

生態效益從狹義角度而言是指生態環境中的諸物質要素,在滿足人類社會生產和生活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從相關因素關係而言,生態效益指人類各項活動創造的經濟價值與消耗的資源及產生的環境影響的比值。生態效益概念隱含著從生態與經濟兩個維度考慮環境問題,在兩者之間做一個最佳的配置;在進行經濟和其他活動時,在創造經濟價值時,儘量減少資源的消耗和對生態環境的衝擊。
農業生產中講究生態效益,就是要使農業生態系統各組成部分在物質與能量輸出輸入的數量上、結構功能上,經常處於相互適應、相互協調的平衡狀態,使農業自然資源得到合理的開發、利用和保護,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持續、穩定發展。
在人與自然的物質交換過程中,合理地進行人為的調控,充分發揮自然系統的自我調控作用,從而維護生態與經濟的平衡,以求得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統一,是當前世界各國包括社會主義國家經濟發展中的迫切任務。

兩種效益

環境經濟學理論認為,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生態效益是指在生產過程中,勞動占用和勞動耗費與生態效果的比較;所謂經濟效益,是指生產過程中勞動占用和勞動耗費與勞動成果的比較。

二者關係

生態效益是從生態平衡的角度來衡量效益。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之間是相互制約、互為因果的關係。在某項社會實踐中所產生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可以是正值或負值。最常見的情況是,為了更多地獲取經濟效益,給生態環境帶來不利的影響。此時經濟效益是正值,而生態效益卻是負值。
生態效益的好壞,涉及到全局和長期的經濟效益。在人類的生產、生活中,如果生態效益受到損害,整體的和長遠的經濟效益也難得到保障。因此,人們在社會生產活動中要維護生態平衡,力求做到既獲得較大的經濟效益,又獲得良好的生態效益。
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綜合形成生態經濟效益。在人類改造自然的過程中,要求在獲取最佳經濟效益的同時,也最大限度地保持生態平衡和充分發揮生態效益,即取得最大的生態經濟效益。這是生態經濟學研究的核心問題。長期以來,人們在社會生產活動中,由於只追求經濟效益,沒有遵循生態規律,不重視生態效益,致使生態系統失去平衡,各種資源遭受破壞,已經給人類社會帶來災難,經濟發展也受到阻礙。
從事某項生產建設項目,以單純的經濟觀點來衡量,其個別的、一時的經濟效益可能很高,但往往存在著對生態資源的掠奪和破壞,如森林過伐、酷漁濫捕、陡坡開荒、草場超載過牧等。這種只看當前、不顧長遠的開發利用方式是錯誤的。客觀現實要求人們樹立生態經濟效益的觀點。 所以,人們在社會生產活動中,要對建設項目產生的生態效益進行評價,考慮項目在生態環境方面的可行性與價值,來進行可行性分析,在此基礎上決定是否開始項目。以求得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一。

二者比較

人們進行經濟活動是以取得最大限度經濟效益為目的。不產生經濟效益的經濟活動,不僅會造成社會再生產過程的中斷,而且會危及人類的生存和發展。
生態效益是指生態環境中諸物質要素,在滿足人類社會生產和生活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經濟效益是人們進行經濟活動所取得的結果,而經濟活動的生產環節又是整個經濟活動的基礎,決定著分配、交換、消費等環節。在社會生產過程中,處於主體地位的是勞動者,處於客體地位的是生態環境提供的陽光、空氣、水、土地、動植物、礦石等物質要素。在單位時間內的主客體相結合轉化過程中,如果在勞動者耗費的勞動量和科技水平一定的條件下,生態環境提供的物質要素質量好、數量多,既可產生好的生態效益又可產生較高的經濟效益。反之,生態環境提供的物質要素質次量少,不僅會使勞動者數量減少、能力下降,所耗費的勞動量銳減,而且會直接影響生產的產品質量和數量,進而使經濟效益下降。經濟效益所受生態效益的制約表明,人們的經濟活動不能脫離一定質量和數量的生態環境物質要素的支持,經濟效益必須以生態效益為基礎。
生態環境之所以能產生生態效益,這是由構成生態環境諸多物質要素的功能決定的。人們以什麼方法充分利用生態環境諸物質要素的功能,又採用何種方式使生態效益轉化為經濟效益,這是由生產力發展水平和與之相適應的經濟條件決定的。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商品經濟的發展,人類一方面不斷利用科學技術充分發揮生態環境中諸物質要素的功能,另一方面則通過商品交換的方式,把生態環境中物質要素的使用價值轉化為價值,從而實現經濟效益。據測算,一顆生長50年的樹,產生氧氣的價值為31200美元,吸收有害氣體、防止大氣污染的價值為62500美元,涵養水源的價值為37500美元,為鳥類及其他動物提供棲息繁衍場所的價值為31250美元,生產蛋白質的價值為2500美元;扣除花果和木材的價值,各項經濟效益的總和達到196000美元。
生態環境中的諸多物質要素之間是相互聯繫、相互促進、相互制約的統一整體。人們的物質生產活動,雖然是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域,運用不同的手段,主要利用生態環境中的部分物質要素功能,但也會引起其他物質要素的變化,使生態平衡狀況處於不斷地變動之中。毀林墾荒、圍湖造田、亂排“三廢”、過量使用化學製品、捕殺野生動物,雖然可給人類帶來經濟效益,但也僅是眼前的、局部的、短期的經濟利益得以滿足;而由上述行為造成的植被破壞、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環境污染、食物鏈中斷、物種減少、資源短缺、使生態失衡災害不斷,給人類全局的、長遠的、持久的經濟利益帶來了嚴重的損失。
發展經濟和保護生態環境是可以統一的。只要在生產經營者和生態環境相結合進行經營活動中,突出其三個特徵,就可以獲得比較好的經濟效益。
一是突出其社會性,要從微觀入手嚴格巨觀調控。發展經濟保護生態環境是每個人的事情,可以說生態經濟是全民經濟。在社會經濟活動中,一方面要求人人樹立環境保護意識,從自身做起保護和促進生態平衡,使社會再生產在良好的生態環境中發展,具有廣泛的民眾基礎;另一方面要求國家密切關注微觀經濟動態,及時採取有力措施,嚴格調控人們的利益關係,預防和制止某些利益群體在謀求自身經濟利益的過程中,出現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
二是突出其歷史性,要在發展生態經濟過程中,繼承前人優秀成果,探索新的辦法注重不斷創新。人類已積累了不少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的經驗,我們應該認真借鑑和利用;但是,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們又必須充分利用新的科技成果去解決當代經濟發展中出現的新問題,善於創新才能推動人類社會不斷進步。
三是突出其科學性,充分利用經濟規律和自然規律的綜合作用,走可持續發展道路。人類的社會再生產活動,是以生態環境為載體以取得經濟效益為目的。因而必須順應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的要求,才能達到預期目的。這兩個規律雖然發揮作用的領域和形式不同,但都共同影響著人們生產的物質成果的質量和數量。因此,人們在進行經濟活動中決不可忽視這兩個規律的共同作用,只追求一時的經濟效益而忽視長遠的生態效益。人類在總結無數次自然界的懲罰中,終於在20世紀七十年代,找到了符合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要求的可持續發展道路,從而使世界各國掌握了如何發展經濟的科學依據。目前,各國正結合本國以及全球生態變化的實際,制定和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從此,人類將在新的認識指導下,去創造全面、持久的經濟效益。

特徵詮釋

1、基礎性及內續性
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以生態效益為基礎。如生態環境提供的物質要素質量高、數量多,即可產生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反之,將使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下降。
2、經濟——生態雙重屬性
3、以少生多
生態效益意味著在使用較少的資源生產出數量更多,質量更好的產品的同時,產生的廢棄物與污染能降至最低。對於生態環境而言,符合生態效益的產品能降低其對環境的危害。以少生多意味著提升資源生產力,應關注資源生產力,而不是傳統的產業所重視的勞動生產力。
4、經濟效率和環境效率的最適化
生態效益兼顧經濟效率和環境效率的最適化,已有研究通過經濟學觀點的論壇,證實施行生態效益可達到經濟效率與生態環境效率的最適化。
5、提升競爭力
具有較高的生態效益的企業,城市或地區,由於持續減少污染與資源的消耗,產生了更有用的產品和服務亦提高了所在地區生態環境的附加價值,從而在整體上保持了競爭力的優勢。
6、定量性與可操作性
生態效益狀態可以定量表征,已成為將可持續發展目標轉化為切實可行的衡量手段的一個途徑,生態效益指標必將成為今後可持續性發展評價中的重要指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