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的困惑人類應該有選擇地後退

生存的困惑人類應該有選擇地後退

《生存的困惑人類應該有選擇地後退》是2012年5月西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曉望

基本介紹

圖書信息,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前 言,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第五部分,第六部分,第七部分,媒體專訪,《華商報》,《新文化報》,《華商晨報》,《楚天都市報》,

圖書信息

開 本:787毫米×1092毫米 1/16
字 數:308000
版 次:2012年5月第一版 第1次印刷
書 號:ISBN 978-7-5604-3045-4

內容簡介

進入本世紀以來,整個世界發生了一系列的問題。除了每個人都能感受到的一波接一波外部衝突,人們的精神世界也泛濫著越來越不潔淨的浪花。最突出的特點是人類以超出地球所有生物的聰明智慧,為自己的貪婪私慾競爭、拼搏、廝殺,有時冠以美好的名目,有時則是明目張胆的掠奪踐踏。
這樣的折騰對人類乃至地球有益嗎?不可能。
但是人類卻很少有系統的、一針見血的反思譴責。這是因為人的潛意識是還沒有折騰夠,今天還要享受享受,哪怕明天天塌下來。有時也有幾位精英人士發出點哀鳴,但往往是就事論事,隨口說說,愛聽不聽。
本書對這些問題進行了系統深刻的反思。作者按照新聞評述的方式,以大量不斷發生的、從時間上空間上離我們最近的事例,加上另類或稍顯極端的思考,向人類世世代代秉承的一些不以為然的惡習發問,提出了人類應該適當倒退的觀點。書里將要挑戰的是三個東西:一是人類整體的自我意識,二是人類的過分聰明,三是只言前進的理念。本書的特點是新近發生的事件多,自己的觀點多,對既往政治家或學者的觀點解讀少。

作者簡介

曉望,高級記者。在長期的新聞工作之餘,熱衷於邊緣學科思索研究,曾著有《流徙文化論》、《大變革中的中國經濟走向》等書。

圖書目錄

前 言

向我們世代秉承的東西發問
序 章 人類的困境是自己造成的
第一節 將要開始的沉重話題
第二節 人類的困境來自於人類的小聰明
第三節 人類的悲哀在於末日不是今天
第四節 人類的醜陋在於缺乏政治意志

第一部分

對待身外世界:當貪婪和揮霍膨脹到頂棚
第1章 誰在這個地球上是最貪婪的?
第一節 人是地球的癌細胞?為何這種狠話不絕於耳
第二節 唯有人類對大自然的貪占糟踏遠超所需
一、人類對水的貪占毫無謙謙君子之風
二、天底下只有人懂得掠奪礦物資源
三、大象可能會損壞樹木,人類卻因貪占毀掉整個森林
第2章 富人和富裕國家是掠奪糟踏的急先鋒
第一節 富人最不珍惜的是基本生活資料
第二節 富人對“領地”和巢穴的揮霍登峰造極
第三節 富人以科技的名義 加速對大自然的掠奪
第四節 購買,富裕國家以資金和實力為依託進行的掠奪
第五節 現代富人掠奪窮人的另一種形式:轉嫁有毒資產
第3章 滅殺——貪婪者在掠奪過程中的極端惡行
第一節 人類對自然界生物的掠奪殺戮和環境擠壓
一、海洋、陸地的物種危機無不源自人類的掠殺
二、最後一頭白鰭豚實際死於人類的間接謀殺
第二節 對同類之間的貪婪掠奪乃至殺戮
一、殖民主義與戰爭形式的相互掠奪
二、人與人之間的報復殺戮並未隨著文明程度的提高而減弱
三、征服、滅殺的意念+聰明智慧的手段=困境中的夢魘
第4章 最貪婪的動物占有資源後在乾什麼
第一節 請問您這輩子燒掉多少石油才夠享受
第二節 中國人也開始揮霍土地了
第三節 為滿足虛榮心理,過度包裝造成的財物揮霍
第四節 IT產業造成的新型且代價高昂的浪費
第五節 時尚、浮華、挑剔造成的揮霍浪費

第二部分

對待我們自身(上):當人類把自己當寵物
第5章 人類在追求完美中越來越不堪一擊
第一節 白白嫩嫩是最美的境界?
一、遠古人類護膚最多做兩件事——洗澡和洗臉
二、人類產生意識,審美成了重要內容
第二節 假如人類把自己整成剝皮雞蛋
一、美容護膚逐漸陷入走火入魔
二、皮膚越嬌嫩,人類越脆弱
第三節 你以為身材越高越好?
一、兩級分化中人類追逐的是高個子
二、矮個子受歧視是社會的悲哀
三、然而,高個子=幸福?
四、為什麼不去關注一下高個子的風險?
第6章 醫院護駕,營養支撐,人類卻越來越羸弱
第一節 人類過度依賴抗生素、維生素,卻抗不過超級細菌
第二節 傳染病和你一起旅遊和進城
一、現代化的交通工具不僅帶來便利,還有隱憂
二、溫室地球成為傳染病的溫床
三、野生動物的瘋狂報復
第三節 人體免疫力下降 ,基因單一化,心理越來越脆弱
第四節 只保護不適應,只會給自己打補丁未必是上策

第三部分

對待我們自身(下):當人類把自己當寵物
第7章 “吃死你”將從咒語變成現實
第一節 你不覺得營養過剩了嗎
第二節 現代人嬌嫩得吃個饅頭“咯得慌”
第三節 窮日子過怕了,難道富日子不可怕
第8章 當懶人乘上聰明人的汽車
第一節 懶惰正在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通病
第二節 科學技術助長了人自身的享受和依賴症
第三節 汽車,先毀掉城市,再毀掉國家
第9章 懶惰和享受的升級換代產物——城市病
第一節 城市化、大城市化成了世界潮流
一、城市越來越膨脹,越來越多的城市膨脹
二、城市越擁擠,人們越愛來扎堆
第二節 城市人口密集帶來的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
第三節 城市高度密集帶來的不安全因素
第四節 城市樓高啟,農村守空巢
第五節 記住,人類扎堆也會造成地球表面出現炎症

第四部分

對待我們的精神世界(上):當現代化成為虛妄享受的依託
第10章 科技現代化,人卻在退化
第一節 進化的生活 退化的人類
第二節 第三節科技使人的器官功能面臨退化
第三節 科技讓人類的感知和思維系統也越來越愚鈍
一、人的體感適應性越來越差
二、人的感知能力越來越遲鈍
第四節 技術為人類做得越多,人喪失的能力就越多
第11章 文化的征服和同化令人類個性光輝漸漸黯淡
第一節 人類的文化世界本來是彩色的
第二節 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種語言、一種聲音
第三節 國語PK方言或少數民族語言:獨奏還是合唱?
第四節 總想以自己的優勢去同化別人——人類的悲劇之一
第12章 世界一切都“零距離”,人類將百無聊賴
第一節 獨特文化來自於相對的封閉性
第二節 神秘感已經迷失在開放吸收的過程中
第三節 沒有距離感的世界是可怕的
一、交通工具的革命拉近了空間距離
二、造成各種事物沒有距離感的還有現代科技
第四節 人類的誤區——把流動當成勞動

第五部分

對待我們的精神世界(下):當人類的聰明與邪惡的念頭媾和
第13章 人類越來越多的聰明智慧用於欺騙
第一節 欺騙,聰明人才幹的蠢事
第二節 最蠢的聰明——自我欺騙
一、自我偏見型自我欺騙
二、生活型自我欺騙
三、自我保護型自我欺騙
四、利用型自我欺騙
第三節 我們生活在一個“假造”的世界裡
第四節 欺騙行徑已經滲透到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
第14章 欺騙吞噬信任,人情趨冷,人性向惡
第一節 欺騙盛行時不可能收穫善良
第二節 現代人到哪裡尋找信任
一、我們曾經天真無邪
二、哪裡的欺騙最盛行,哪裡的信任就最匱乏
第三節 美國人把不信任演化到極致
第四節 對社會不信任的不僅僅是美國人
第五節 更可怕的是人性的逐漸向惡

第六部分

對待我們的未來:當人類走進聰明透頂的死胡同
第15章 建立在聰明透頂之上的愛恨情仇
第一節 愛意的濃度該怎樣衡量,有無過頭之處?
一、愛
二、溺愛
第二節 為情所累,過度的精神負擔
一、情和同情
二、仇恨
第三節 物質豐腴在左,精神空虛在右
第四節 不幸福感和空虛交織成難解的死扣
第16章 人類早晚被自己的聰明壓垮
第一節 自私加上聰明的算計導致人的善意越來越淡
第二節 精神疾病癒來愈困擾著聰明的人類
第三節 人類雖聰明卻對精神疾患沒有免疫力
第四節 精神類疾患的極端——與生界決絕
第17章 聰明人還想斷自己後路——寧可斷子絕孫也不生育
第一節 “活水”太少惹“煩憂”
第二節 生育觀念越來越自我——想自身安逸就不生孩子
第三節 養育孩子成本加大讓許多人感到雙重壓力
第四節 主觀原因正在與客觀現實不幸匯合——人類孕育的難度越來越大
第五節 財富向前走,子孫向後走,最後?
第18章 貪婪和揮霍將毀掉人類的生存環境
第一節 我們正在掉進自己挖的坑裡
一、冰層融化,,很多國家和地區將永遠消失
二、6.34億人面臨洪水淹沒
三、極端氣候更加頻繁
四、海洋酸化加劇
五、疾病肆虐
六、我國預計將損失11萬億美元
第二節 核電站事故的警鐘

第七部分

人類應在一些方面適當後退
第19章 以堅強的政治意志宣稱 人類應該適當倒退
第一節 僅僅低碳是遠遠不夠的。人類在財富占有方面應適當後退
第二節 象治療毒癮一樣治療我們的享樂思想、各種欲望和投機取巧能力
第三節 給自己設定一個標準、一條底線,在自然面前保持應有的敬畏和順應
第四節 抑制自己的聰明智慧。如果真有聰明智慧,就把它用於修補地球的創傷吧
第五節 靜一靜,慢一點,讓人類腦袋的負擔與聰明同時後退一些
第六節 人類的霸權思想必須從根上放棄
第20章 理性倒退為的是推遲世界末日來臨
第一節 清風明月不用一錢買,適當倒退其實很簡單
第二節 升華人類的一般追求,站在全球角度主動倒退
第三節 人類決不能淪落到以血腥屠殺為代價的倒退
第四節 適當倒退的前提:崇尚簡樸,和諧發展
結 語

媒體專訪

《華商報》

主動退一些,讓地球歇一歇
圈點
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似乎並沒有消除人們內心的不安和不適,反而還讓這種不安和不適更加強烈。諸多的環境惡化、資源的枯竭、道德的墮落讓人們變得愈發焦灼,這一切的原因在哪裡?
曉望在他的新書《生存的困惑:人類應該有選擇地後退》中給出了解讀。
中國人對吃有著特殊的情感,就連打招也是問“吃了嗎?”當然,過去貧窮時,中國人也常用吃來咒人,“就知道吃,咋不吃死你!”
就是這句咒語,在物質極大豐富的今天變成了現實。營養的無節制獲取造成了肥胖以及各種稀奇古怪的病症出現,於是補完營養再吃藥便成了常態。加之諸多的食品安全危機也讓人“見食色變”。
吃,本是物種進化繁衍的必需,可是人類在把其它物種逼上絕境的同時,也為自己戴上了枷鎖。過去吃飽了拿把扇子就可以解決夏天炎熱的問題,後來有了電風扇,可人還不滿足,又發明了空調。隨之空調病就來了,人又開始往農村、往山林里跑……
有人說,活該,真是吃飽了撐的!
每個人都在追尋幸福。當幸福已經墮落到要對照具體得不能再具體的幸福指數一一量化時,生活也就沒了詩意,這些指數也就變成了捆綁幸福的繩索。
年輕人把擁有私家車當作幸福,可是買車時的快樂很快就會被城市巨大的擁堵以及油價的不斷飛漲掃蕩一空。
曉望的《生存的困惑:人類應該有選擇地後退》是一本用悲憫之心寫成的著作,也是一本“怪”書。說其怪,是因為作者“承認”自己在寫此書時“表里不一”。既然“表里不一”為何還要寫下洋洋灑灑的三十萬字?難道就不怕自己尷尬?曉望說,這是“我作為一個普通人的尷尬和無奈”。
>>讓人類靜一靜,自愈一下精神世界
華商報:為什麼說寫這本書時“表里不一”?
曉望:因為在闡述自己的觀點時,我也在做著與自己觀點不一致的事。我也開著不斷製造碳排放的私家車,也住著有空調暖氣的大房,也想吃香的喝辣的講究營養怕生病,也曾拚命把自己的小聰明用於爭名於朝爭利於市。這是我作為一個普通人的尷尬和無奈。但我清楚,這樣做雖享一時之快,但對人類的整體健康、長久發展沒有什麼好處。因此我決定做點什麼,雖然自己不能憑一己之力改變現實,也必須吆喝吆喝。
華商報:吆喝有用嗎?
曉望:當然有用。即便現在看著沒用,但是幾百年後你看有用沒?
華商報:你贊同末日論嗎?曉望:我不是末日論的贊成者和推銷者,但我呼籲要重視我們的思維習慣和生活方式,不要在拚命折騰的同時,幻想著地球會自然變好。唯有自己主動後退一些,讓地球歇一歇,慢慢平復下來,恢復自愈功能;同時也讓人類靜一靜,自愈一下精神世界。如此,人類或許才能找到真正的幸福。
>>控制欲望,並非一定要比他人強
華商報:這本書應該寫得很沉重?
曉望:寫了三年,怎能不沉重。人類一直想在有章法的情況下書寫歷史。也許就是這些章法讓人類覺得自己必須有目標,而既然有目標就應當是進步,因此人類不言後退,只崇尚前進。
華商報:為什麼選擇這樣一個沉重的話題?
曉望:現在往往把探討重大問題的使命都強加到一些哲學家、思想家、科學家身上,難道普通人就沒有這個義務?其實我的思考很多就來自日常生活之中,完全是在自然凡塵中的醒悟。
比如我的私家車是在自己不太情願的情況下買的。有了它,真輕鬆了嗎?有一次從不太繁華的北郊直線回西北郊,11公里開車用了一小時。別人可能在車裡煩躁跺腳,我也是,但同時也開始思考這些問題:我買私家車給自己帶來幸福快樂了嗎?沒有,那為什麼還有這么多人來買車呢?
華商報:為什麼呢?
曉望:虛榮、懶惰與欲望。歸根結底還是欲望。
華商報:前面你提到後退,在欲望方面,你認為有哪些應該後退?
曉望:我認為至少有這樣幾種欲望是到了必須抑制乃至後退的時候了。一是人類追求財富的欲望;二是追求聰明智慧的欲望;三是享受的欲望;四是一定要比你強(或者說霸權)的欲望。這幾種欲望實際是人類以自我為核心的自私慾望的集中體現,而這幾個方面的表現害人自身也害同類,更危害我們的生存環境。
>>人們對科技越依賴,也越受束縛
華商報:追求聰明智慧也有錯嗎?
曉望:人的聰明智慧主要體現在科學技術上。儘管科學技術的發展不斷改善了人類的生活質量,但是我個人有一種認識:科學技術的發展,並不等於科學精神的發展。當初人類的發明創造是為了在艱苦的自然條件下生存下來,迫不得已,現在的很多發明創造則是為了滿足人們的過度的貪慾。難道不是嗎?不想扇扇子,就給你空調,不想寫字,就給你電腦。
華商報:也許科技是給懶人準備的。
曉望:對啊。結果會是怎樣呢?人越來越依賴於自己發明的科技產品,越來越受束縛,而科技美麗的面紗下還掩蓋著人類基本功能逐漸退化的現實。我看到世界衛生組織的一項研究指出,缺乏體育活動或久坐的生活方式是全球死亡和傷殘的十大原因之一。另外人的體感適應性和感知能力也越來越差。我們太依賴科技產品而不是充分調動五官和身體的各個部位去感知世界了,這也喪失了很多生活的樂趣。
華商報:難怪現在人寫不出優美的詩詞,這也是根源之一,對風花雪月不敏感了。
曉望:是的。科技一旦異化為替代人勞動時,人騰出來的精力去乾什麼呢? 現在的某些科技還要代替人思想,然後給你提供虛擬遊戲讓你沉溺其中忘乎所以。人在這種科技助推下能健康發展才是怪事。
>>知足常樂,從改變心入手
華商報:你書中表達的人要和自然和諧的思想,2000年前的聖人先賢們也說過。
曉望:其實我在開始寫這部書時就確定自己的思路,不去了解先哲怎么說,也不大量引用歷史名人或思想家的名言觀點。儘管2000多年前老子告誡過人類,要道法自然,世界各國也都有先哲留下的許多關於人與自然關係的至理名言,無可奈何的是真理在左,欲望在右;內心需要的是簡約質樸,對外偏要富麗堂皇;天天渴望著慢生活,卻非要把汽車開得像飛機。
華商報:連你也說了自己很難抗拒。
曉望:其實我們並不是要降低生活的水平,不用電燈改用煤油燈,不是這個意思,而是欲望要有一個度,比如完全可以少一些奢侈的生活方式,吃飯時不要太講究,不要把能吃的東西輕易倒掉不行嗎?每天用50公斤淡水洗澡改成用20公斤不行嗎?一件衣服的穿用時間再延長三分之一不行嗎?任何欲望都要有度,寧可將標準定得低一些。
華商報:人類後退什麼的,這是大命題,具體到每一個普通人,你覺得我們應該怎么做?藥方在哪?
曉望:其實最後歸根結底還是人的問題,改變人首先從改變心入手。一切的根本是心病,心病就要用心藥。四個字,很簡單——知足常樂。

《新文化報》

清風朗月
不用一錢買
專訪《生存的困惑——人類應該有選擇地後退》作者曉望
作者簡介
曉望,資深媒體人,長期從事邊緣類學科研究,著有《流徙文化論》《大變革中的中國經濟走向》等書。
西北大學出版社
2012年5月出版
編者按
說實話,我對各種流行的主流觀念都保持著天然的距離感,比如發展比如加快建設等等,我知道即使自我邊緣化最終也要被裹挾其中。近日找到一個同道,是出版了《生存的困惑——人類應該有選擇後退》的曉望先生,在書中他面對著越來越多的生存的困惑,拷問人類的自我意識,拷問只言前進的思維方式,也算“盛世危言”的一種,以下是本報對作者的專訪——
內容簡介
進入本世紀以來,整個世界出現了一系列問題。除了每個人都能感受到的一波接一波的外部衝突,人們的精神世界也泛濫著越來越不潔淨的浪。最突出的是一些已開發國家以所謂的聰明智慧和財富,變本加厲地為自己的貪婪私慾競爭、拼搏、廝殺,有時冠以美好的名目,有時則是明目張胆的掠奪和踐踏。
這樣折騰對人類乃至地球有益嗎?不可能。
本書對這些問題進行了另類但系統深刻的反思,提出了面對生存困惑應該有選擇地後退的觀點。書里將要挑戰的是三個東西:一是人類整體的自我意識,二是人類的過分聰明,三是只言前進的理念。
封面文章
記者(以簡稱記):曉望先生你好,由於你的新作《生存的困惑——人類應該有選擇地後退》一書,今天的對話可能是我主持“封面文章”後所遇到的最大的話題,因為我們要談人類了,很多年前我們胸懷過全人類,發誓要解救那全世界2/3水深火熱的人民呢,結果是不了了之了。你喜歡康德嗎,怎么弄了這么大的一個題材的東西?
曉望:先回答後邊的問題。說實話,我沒認真學過康德的學說,也談不上喜歡不喜歡。再說多點就可能露怯。我在開始寫這部書時就確定自己的思路,不去了解先哲怎么說,也不大量引用歷史名人或思想家的名言觀點。儘管我知道我所說的很多問題歷史上很多人說過,比如老子2000多年前就說過“道法自然”。那么既然老子2000多年都告誡過我們要“道法自然”,還有很多過去的思想家提出過認識世界、科學把握世界的道理,為什麼沒有照耀到人類的發展進程?現在人類的生存環境為什麼每況愈下呢?說明人類都以為自己是對的,輕易聽不進諫言。這個怪圈難以破解,也跟那些先哲思想家的局限有關。
關於人類生存環境的話題,不能視為大話題,它實際就是我們身邊的實際問題。我書中的一些問題就是自己開車堵到路上才想到的,而你也可能會在有了錢反而不開心、拚命學習還覺得沒別人聰明時才會想起來問問自己為什麼。由此我還想說咱推銷觀點不是為了解放全世界2/3水深火熱的人民,不是理想主義者,實在是為了自己。
記:其實,你書中列舉的很多人類對自然的掠奪和自身的貪婪,我也想過這樣的問題,但我知道無形之中我就是這些做法的間接“受益者”,我自己好像沒法占領一個道德的高地,然後坐而論道侃侃而談,我如果那樣做可能會被人看成“裝大尾巴狼”,你覺得自己擁有這樣的道德高地么?
曉望:我不擁有這樣的道德高地。我在書的結語裡邊說,“請原諒我寫此書時的表里不一。因為在闡述自己的觀點時,我也在做著與自己觀點不一致的事。我也有不斷製造碳排放的私家車,也住著有空調暖氣的大房,也想吃香的喝辣的講究營養怕生病,也曾拚命用自己的小聰明爭名於朝爭利於市。這是我作為一個普通人的尷尬和無奈。”我認為,如果真把自己置於一個道德高地去教化人,你可能誰也說服不了。前邊提到中國最早的老子是道德高地的擁有者,可是他的學說至今也只是少數人接受,而且有些傳承者把它神化了,反而更遠離普通人群。
記:你的書中有一個觀點——人類(今天)的困境來源於人類的小聰明。這話說得太好了,有一個詞我在使用時一向非常謹慎,那就是“智慧”,我覺得能擔起這個詞的人從古至今人類裡面只有那么“一小撮”,絕大多數都是在耍小聰明,看似聰明實則愚蠢可笑。然後你說你悲觀地認為正是人類的聰明把自己一步步推向絕境,我覺得你說的話一點不悲觀,我挺愛聽的,我覺得你可以就此話題繼續或擴展一下。
曉望:人的聰明智慧向哪裡發展呢? 我們應當設這樣幾個問題問問自己:現在人還不夠聰明嗎?究竟到什麼程度才算聰明到頂了呢?聰明了,是否就會給我們生存的地球、給我們自身帶來友好呢?假如我的回答不算另類的話,那么我會說,人類相比其他動物已經太聰明了,因為人類幾乎將地球上的生物和非生物都玩於股掌之中了,還時刻想玩同類或自身,所以不會給我們生存的地球帶來友好;如果要聰明到頂,那就只能都變成精神病患者,因為人聰明的參照物只剩下人類自身。
我不反對通過學習奠定基本的價值觀基礎,也不反對通過學習增長才幹,特別是成長期的年輕人。但現在人們追求聰明智慧的目的和標準有些過分了,比如現在有一個口號叫“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個口號深入每個家長的內心,只要家長認同了這個理念,孩子從此便被綁在競爭的車輪上,失去天真自由。試問孩子的起跑線在哪裡?如果每個人一降生就必須將其拋入競爭環境中會失去多少亮色啊!這個問題歸根結底是自私心理導致人類開始進入一個死胡同,總覺得我或我的孩子早起步就會更聰明一點,就會在各方面比別人高一籌。他們忘了還有“聰明反被聰明誤”的古訓。
還有一個令我十分反感的說法叫“不要跟陌生人說話”。這個說法也是人類太過聰明的產物。現在的人越聰明越不懂得讓渡,心胸越狹隘,越覺得“防人之心不可無”。聰明和私慾結合後產生了欺騙,也伴生了懷疑,誰都不相信了,善良的本性越來越難把持,甚至還出現了貌似聰明善良的忠告:不要跟陌生人說話。我們試想一下,假如人人都不跟陌生人說話,人類還有朋友嗎?
我們應當注意到一個特點,只要你主動去跟人交流,即便是陌生人,你多數時候收穫的會是善意和熱情。為什麼要去防人呢?信任應當從主動跟陌生人說話開始。這裡接招比出招更重要。
記:有一次我看一部紀錄片,非洲某土著的三個獵人手持長矛和弓箭,尾隨一群獅子,他們不是獵獅子,而是等待獅群捕到一頭水牛而還未開餐時,一個最有經驗的老獵人突然從草叢裡挺身而出,目光盯著飢餓的公獅向它們走去,那兩個同來的獵人在後面給他站腳助威,那些野獸們看到有人這樣目中無人地向它們走來,都怔住了,轉而放下食物後退,老獵人趁機上去拔出腰間的刀,生生地切下一條牛腿,然後快速離開了,解說詞告訴我因為獅子們被震住的時間是非常短的。看完之後我也傻了,還……還能這么玩,進而我都佩服死那個老獵人了,他才是最勇敢的人,所謂文明社會裡人哪個覺得不服,不帶槍不帶防護設備地也可以上去試試。後面的鏡頭是三個獵人烤熟牛腿愉快地分而食之,獅群們也吃完了野牛肉,剩下的“牙慧”由鬣狗禿鷲什麼的去報銷,這個過程里什麼都沒浪費。那些土著和其他生物一樣,都是生活在天道之中的,索取就是維生即可。你在書中用一章的篇幅討伐了貪婪者在掠奪中的極端惡性,看到我說的故事你有什麼感受?
曉望:這個故事說明了什麼?說明人類有點小聰明,但如果只用在維持人的基本生存方面,大自然包括其它食肉類動物都是可以接受的,你也可以享受美餐飽腹後的愉悅。再進一步,你的小聰明如果用於少受傷害,也無礙大環境。可是人類有了不斷膨脹的貪慾再加上聰明,世界就失衡了。我的一位朋友對此說得很精闢:人有了貪念加聰明,飲食結構都變化了,攝入熱量明顯多起來,躁動起來,看待世界的眼光不一樣了,那么世界對他也變了,於是進入一種惡的輪迴。
熊貓如果不吃竹子改吃肉,人類再保護它早晚也得完蛋(或者變成獅子),更何況人類沒有別的生物保護呢。
記:在“人類越來越羸弱”那一章里我看到一個資料,說人類現在有6500種語言,再過幾代很可能就剩下600種。人類非但不再分化,反而會“聚合”。曾經人們嚮往世界大同,可你卻認為世界大同是很危險的,我覺得你說得挺有道理,你再展開談談吧。
曉望:回答你這個問題的時候,央視早新聞節目正在播出介紹我國少數民族部分原生態文藝形式現狀的新聞片。記錄片中有關於侗族大歌的兩個鏡頭令我印象深刻。一個是學校孩子們在老師組織下學歌,另一個鏡頭是一名老太太一邊演唱,一邊說他們這些歌是祖輩一代代口傳下來的。這兩個鏡頭形成強烈的對比:後者口傳心授的侗族大歌,恰恰是在文化的相對封閉時期;而有組織的學唱,是發生在開放搞活信息發達的當下。毋庸諱言,當今即便是有政府組織推動,也擋不住這種少數民族文化的日薄西山。請問,你是認為爹死娘嫁人愛咋咋地好,還是保留一點原生態的東西好?如果認為保留一點原生態的東西好,那么在世界大同的環境中可能嗎?所以我認為,當世界一切都零距離時,人類將百無聊賴。
記:我有個人問題我們交流一下,可能有些偏頗,我覺得人類對於自然的極大破壞始於槍枝的發明,有了槍之後人類就從食物鏈中解脫了自己,退回去一百多年,人還是狼群的盤中餐呢;然後是汽車的發明(或說以它為代表的交通工具吧),和隨之而來的公路的延伸;最後一個是網路信息的出現,這幾項捏合在一起,人變得無往而不利,有了這些很多動物植物自然資源也就全完了,採光掘盡為止。人類的生產力水平空前發展,可是過濾資源占有欲望這個病毒的體系卻一直沒辦法得到升級,這個問題你怎么看?
曉望:你說得很對。槍枝使得人類稱霸地球的願望有了智慧技術的支持。人類開出的第一槍絕對不是為了自衛,它是人類實現各種欲望尤其稱霸欲望的高技術工具,也是人心向惡的助推器,更是地球從此失衡的開端。我認為,假如人類還處在冷兵器時代,儘管也會頻現刀光劍影,血流成河,但環境和人心的失衡不會像今天這樣嚴重。
汽車和網路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人類的享受欲望和好奇心,但是如不適可而止,它也會貽害人類。
你認為人類“過濾資源占有欲望這個病毒的體系卻一直沒辦法得到升級”,這個看法我也贊同,正如同我在自己書里說的,人對精神類疾患沒有免疫力,也研製不出來疫苗。我覺得這源自人類的自私慾望和聰明的媾和,如果再加個原因那就是它已形成群體意識。我認為這個難題現在還無法破解,所以才有了末日論。
可是人類(或具體到我自己)不能因為“反正今天死不了”就無動於衷吧?因為我們現在無時無刻不感受到環境的惡化和生存的艱難,既然你內心裡也渴望簡單質樸,回歸自然,為什麼不自己主動後退一些呢?
記:我清楚地記得我最後一封手寫的信件是1998年,因為那年我申請了電子信箱,從此就再也沒使用過書信,我想現在讓我手寫一封長信肯定有很多提筆忘字之處,別看我就是靠寫字吃飯的,但是我慶幸自己還曾使用過那樣的形式,而後來的人可能連一封書信都沒寫過,這是挺可怕的事情;另外我也懷戀機械相機和暗房的時代,照片拍完了是個什麼樣子在黑暗中充滿了期待,現在這些情感都沒有了,因為那些東西效率不高。你在書中說“科技為人類做得越多,人類喪失的能力就越多”,人類被“傻瓜化”,感知能力越來越遲鈍,關鍵是對於一封書信的到來和一張照片的出現,那種期待是有美感的,你可以說我矯情,你也可是說我裝蒜,但是科技的確抹殺了這些東西啊,對此你有何看法?
曉望:我一點不認為你矯情裝蒜。因為這是我們都感同身受的事情。你可以想像你拿出50年前的一封紙質情書和打開電腦看同類郵件的情感差異。
當我們歡欣鼓舞新技術帶來的生產力發展時,必須警惕它對人類能力和情感的麻痹侵蝕。馬克思說過勞動是人的第一需要,我認為科學技術的本意應當幫助人合理勞動,而一旦異化為替代人勞動時,人騰出來的精力去乾什麼呢?不是去想入非非勾心鬥角多吃多占嗎?現在的某些科技還要代替人寫字計算,代替人思想,甚至代替人生育,然後給你提供虛擬遊戲讓你沉溺其中忘乎所以。人在這種科技助推下能健康發展才是怪事。
記:很多年前看過金·凱利主演的一部電影叫《楚門的世界》,結尾處楚門划船逃出那個一切都是人為操縱世界,奔向自由時,小船突然撞在了海景的幕牆上,海也是假的,說實話真是讓人絕望。你在書中提到人類越來越多地將聰明用於欺騙,欺騙的行徑已經滲入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每個人為了生存承受了那么大的壓力,辛苦一番後卻換回一個那樣的環境,那這份辛苦又有什麼用?這也太悖論了吧。
曉望:你說的電影我沒看過。
我們評價人類的狀況,應當主要觀察那些所謂的已開發國家和擁有資源、知識和財富的人群。
你沒有發現嗎?正是他們越來越不安分,越來越喜歡向人擁擠的地方扎堆,越來越自戀,越來越敢揮霍浪費,越來越不懂得寬容讓渡,而且還有與上述追求共生的一點,就是他們越來越感到不幸福,壓力更大。
其實降低標準回歸自然並不是讓人更辛苦。恰恰是人過於辛苦才演化出許許多多的非分之想,以至於換回更為惡劣的環境。本人書中說到“清風朗月不用一錢買”,李白1000多年前的詩句。享受這種自然之美需要付出辛苦嗎?現在的人們恰恰因為辛苦反而享受不到這種美了。你在辛苦著為自己澆築混凝土高牆,你在辛苦著把自己捆在三尺電腦桌前,到頭來還要呼喚回歸自然,因為你覺得那才是真我。
記:看到以上的種種,你在書中想以堅強的政治意志宣稱:人類應該有選擇地後退。人類如果有聰明智慧那就用來修補地球的創傷吧。這裡你是在盡一個媒體人的“言責”,但是對於這些話在人群中能起多大作用,你自己有信心么?
曉望:一個人渾身是鐵能打幾顆釘?我不覺得是天將降大任於斯人,非要進行剃頭宣誓不成功便成仁。但即便我不是以媒體人的身份在言責,至少通過這種表達在調理自己的內心世界。我寫這部書的過程中自身也確實收到淨化的實效。它讓我能跳出來看現在熙熙攘攘的世界,思索該怎樣讓自己在物質生活過得去的情況下精神更放鬆(未必追求更愉悅)。
而對於我的“後退觀”的話語作用,我首先說沒有多大信心,但我覺得總得有人說才對。我的觀點哪怕有一個人聽進去了,那么他開1.6排量的汽車時不攀比2.0的;住100平方米房子不去想140的了;家有10萬存款很滿足了;孩子學習成績不拔尖也欣然接受;受到點挫折不去咬牙切齒,這不挺好嗎?
我成教徒了?不是,我是在自然凡塵中的醒悟。
記:最後的問題,我曾問過很多人,這裡也問問你,梁漱溟的“這個世界會好嗎”,你怎么看?
曉望:我在書里寫到:我們試想一種場景:很多人背著包袱,拿著火把,像螞蟻一樣從四面八方聚到一個舞台上。大家氣喘吁吁還很血脈賁張,開始消耗自己背包里的東西,開始將火把弄得更亮,開始蹦跳起舞。舞台上的溫度逐漸升高,而舞台周圍在一點點暗下去,並無其他觀眾為我們喝彩,登上舞台的梯子也悄悄不見了……
這應該就是我們生活的大環境。
你說這樣能好嗎?

《華商晨報》

有選擇後退——希望你看到這個詞能怦然心動
資深媒體人曉望新作《生存的困惑:人類應該有選擇地後退》出版,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
關於生存的困惑,也不再是新鮮的話題。
但是面對生存困惑應有選擇地後退,這一觀點,在今後的社會進程中,一定會不斷被人們提起。
這個觀點的提出者是資深媒體人曉望,他的新作《生存的困惑:人類應該有選擇後退》一書近日出版。
在書中,案例多為大家所熟悉的新聞事件,他深層次剖析了人類不健康思維和行為方式,深入淺出,觀點可謂是刀刀見血,讀來令人深思和警醒。
為啥人越聰明越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
華商晨報:中國人常說40不惑,看您這本書的書名《生存的困惑:人類應該有選擇地後退》,現在這個人生階段,困惑在什麼地方?
曉望:40不惑?那是中國人在生產力很不發達時形成的俗話,現在已經不是這樣了。現在的人慾望很多,聰明勁也增長了不少,為了提高自己的生存質量要不斷競爭,無法超然於物外,自然也就難做到不惑。從這一點來說,人的心智反而是倒退了。那么說到困惑,生存的困惑可以說從人的生理年齡成熟時就開始了。我覺得這種困惑就在於為啥人越聰明越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越不懂得幸福的真諦是什麼;越不懂與自然和諧相處;更不懂與人和諧相處。2000多年前老子告誡過人類,世界各國都有先哲留下許多關於人與自然關係的至理名言,無可奈何的是真理在左,欲望在右;內心需要的是簡約質樸,對外偏要富麗堂皇;天天渴望著慢生活,卻非要把汽車開得像飛機。
華商晨報:那是什麼樣的契機,讓您對這個沉重的話題有了思考並著書出版?
曉望:上邊的這種困惑,加上越來越多生活中的難處,讓我產生了對這一問題的思考。比如我的私家車是在自己不太情願的情況下買的。自從有了它,夫人每天上班時就多了一句“慢點開車”。從這輛車買回來到8年後賣掉,不算油錢養路費保險費,平均一年折舊30000元。那么有了車輕鬆了嗎?我在書里寫到過自己的親身經歷,有一次從不太繁華的北郊直線回西北郊,11公里開車用了一小時。別人可能在車裡煩躁跺腳,我也是,但同時也開始思考這些問題:我買私家車給自己帶來幸福快樂了嗎?沒有,那為什麼還有這么多人爭搶著來買車呢?生存的大話題實際就是我們身邊的具體問題。
華商晨報:在書中,您所談的案例大到人類的生存環境,小到女性用的化妝品,這是怎樣的一種憂患意識?
曉望:從人類生存環境來說,人的霸權思想、貪婪揮霍與聰明智慧媾和,必然使得整個自然環境和人類自身境遇越來越艱難。這一點我們從恐怖勢力的喪心病狂、能源的日益緊張、污染的越來越嚴重可以感受到。而說到女性的化妝,我們看看現在眼花繚亂的各種化妝美白產品和其他供人享受的技術或產品,不僅是女人,也包括男人,都把自己當寵物,人類該是多么自戀。這種自戀換來的是人類越來越羸弱,換來的是為自己享受而違背自然規律不願生育。那么大到在世界上稱王稱霸,小到愛美自戀,它們的根源是一個,都來自人類的私慾膨脹,成為群體意識後更難遏制。你說能不憂患嗎?能說是杞人憂天嗎?
人類為何在自認為文明的時候會越來越背離自然規律
華商晨報:這本書的核心問題,我理解是人們應該有意識地選擇後退。科技是不斷進步的,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是前進的,那作為普通的市民,您覺得我們該如何後退呢?
曉望:我的書分為七大部分,主要分析了人在對待外部世界、對待人類自身、對待人類的精神世界、對待人類未來等方面的認識和行為,提出了面對生存困惑應該有選擇後退的觀點。
人類的哪些認識和行為習以為常而又有深層破壞力呢?比如人的愛美意識和享受意識,有幾個人認為有錯呢?但是我認為這種意識正在將人變成剝了皮的雞蛋;比如人的聰明智慧,現在誰不是拚命讓自己或自己的後代更有知識、更聰明一些呢?而我認為這種追求實際正在給人類加上越來越重的精神包袱;比如誰認為追求財富有錯?那些大亨不是受崇拜尊敬的嗎?而我認為正是這種全人類都秉承的追求正在給自己挖坑。
可是這些東西人類沒有認真分析其可能產生的負面作用,缺乏正面的引導,有些做法明顯已經過頭了,該後退一些了。
華商晨報:客觀的前進和主觀有選擇的後退,這是否也是困惑呢?
曉望:說前進就一定是人的主觀意識在起作用。客觀世界的規律老子早有描述。老子在回答孔子問禮時說“天地無人推而自行,日月無人燃而自明,星辰無人列而自序,禽獸無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之為也,何勞人乎”?既然大自然有自己的規律,人類就應當順其自然而生。但現在人們一味主張前進,實際是背離這個規律的。人類為何在自認為文明的時候會越來越背離自然規律呢?這也是我想破解的困惑。
華商晨報:您怎樣看待欲望?人的哪些欲望應該後退?
曉望:關於欲望,千百年來這方面的研究著作數不勝數。研究的結論基本是抨擊、譴責和抑制,遺憾的是這些都沒有抑制住人類欲望的膨脹發展。我認為社會發展至今出現的各種問題無不和人類的欲望有關。人的欲望不可能一點沒有,就個體的人生歷程來說,無欲無求便失去意義,特別在人的成長期。因此成長期的欲望不是簡單地遏制,而是正確引導。
任何欲望都要有度,寧可將標準定得低一些。但現在看來人的一些欲望、一些人的欲望明顯過頭了。我認為至少有這樣幾種欲望是到了必須抑制乃至後退的時候了:一是人類追求財富的欲望;二是追求聰明智慧的欲望;三是享受的欲望;四是一定要比你強的欲望。這幾種欲望實際是人類以自我為核心的自私慾望的集中體現。而這幾個方面的表現害人自身也害同類,更害我們的生存環境。
起碼要頭腦清醒,知道哪些地方不能再折騰了
華商晨報:作為提出後退主張的人,您自己的行為怎樣呢?您在書中提到的案例,反思的問題,在您的身邊也屢見不鮮,並還在不斷發生,您怎么來平衡這種糾結?
曉望:人既然不能一口吃成個胖子,那么也不能指望一夜之間瘦下來。但我認為起碼要頭腦清醒,知道哪些地方不能再折騰了。在這方面既需要思想家、科學家,更需要踐行者。比如現在多少科學家在絞盡腦汁尋找替代能源,為什麼人類不能痛定思痛切實降低能源的消耗呢?
擁有巨額財富和想發財的人把財富標準定低一些不行嗎?不要再過分鼓吹大富豪的成功之道不行嗎?吃飯時不要太講究,不要把能吃的東西輕易倒掉不行嗎?每天用50公斤淡水洗澡改成用20公斤不行嗎?一件衣服的穿用時間再延長三分之一不行嗎?將那些FI大獎賽停下來不行嗎?不要拚命往孩子的腦袋裡塞進過多的所謂知識,讓他們放開成長不行嗎?這方面的質問列起來還真多。
人物小傳
曉望,資深媒體人,高級記者。在長期的新聞工作之餘,熱衷於邊緣學科思索研究,曾著有《流徙文化論》、《大變革中的中國經濟走向》等書。
《生存的困惑:人類應該有選擇地後退》曉望/著 西北大學出版社2012年5月版

《楚天都市報》

《生存的困惑》
資深媒體人曉望《生存的困惑——人類應該有選擇後退》日前由西北大學出版社出版。這部著作以大量的新聞事件及名人觀點為切入點,拋開某些思維和意識局限,從人與自然的關係、人自身的生長規律深入淺出、大膽直白地抨擊了人類意識中的陰暗面,並且超越性地提出現有語境下人所忌諱的觀點。
作者在書中拷問了人類世世代代秉承的一些東西:一是日益膨脹的欲望,二是人類的過分聰明,三是只言前進的理念,並且提出人類應當在這些地方適當後退。他認為,從廣義上看,我們現在所做的,只不過是以自己的所謂聰明智慧,在大自然現有的物質內進行著閃轉騰挪。我們很多情況下的閃轉騰挪是違背客觀規律的,是在給自己挖坑,最後遭殃的還只能是人類自己。唯有自己主動後退一些,讓地球歇一歇,慢慢平復下來,恢復自愈功能;同時也讓人類靜一靜,自愈一下精神世界。如此,人類或許才能找到真正的幸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