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椒葉斑病

甜椒葉斑病

甜椒葉斑病主要發病位置在葉片上,在田間常點片發生。葉片染病初呈黃綠色不規則水浸狀小斑點,擴大後變為紅褐色至鐵鏽色,病斑膜質,大小不等,病健交界處明顯,該病發展速度很快,嚴重的致使植株葉片大部脫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甜椒葉斑病
  • 病原中文名:辣椒色鏈隔孢或辣椒褐柱孢
  • 病原拉丁學名:Phaeoramularia capsicicola(Vassiljevskiy)Deighton
  • 病原分類地位:半知菌亞門
  • 病原類型:真菌
  • 主要危害作物:甜椒,辣椒
  • 主要為害部位:葉片
病害症狀,病原形態特徵,傳播途徑,發病條件,防治方法,

病害症狀

主要為害葉片。葉斑出現在葉的正背兩面,近圓形至長圓形或不規則形,大小2~12毫米,葉面病斑淺褐色至黃褐色,濕度大時,葉背對應部位生有緻密灰黑色至近黑色絨狀物,病斑正、背兩面均圍以暗褐色細線圈,有的在外圍還生淺黃色暈圈。
甜椒葉斑病

病原形態特徵

Phaeoramulariacapsicicola(Vassiljevskiy)Deighton稱辣椒色鏈隔孢或辣椒褐柱孢,屬半知菌亞門真菌。異名為CercosporacapsicicolaVassiljevskiy.子實體生予葉背,菌絲內生,子座生在氣孔下,褐色,近球形;分生孢子梗緊密叢生,淺青黃色,不分枝,直立或稍彎,大小21.3~70×3.8~6.3微米;產孢細胞與分生孢子梗合生;分生孢子線形鏈生,有的具枝鏈,淺青黃色,直立或略曲,頂端圓錐狀,基部倒圓錐形,0~6個橫隔膜,一般1~3個,大小15~75×3.8~6.5微米。

傳播途徑

病菌可在種子上越冬,也可以菌絲塊在病殘體上或以菌絲在病葉上越冬,成為翌年初侵染源。

發病條件

病害常始於苗床。高溫高濕持續時間長,利於該病擴展。

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地選育抗病品種。
(2)播前種子消毒(用種子重量0.3%的50%琥珀酸銅可濕粉或20%喹菌酮可濕粉拌種)。
(3)清潔田園。收穫後及時清除病殘體並深耕翻土,在水源方便的地方宜引水泡田一段時間(約30天或更長)。
(4)避免連作,採用高壟或高畦栽培,覆蓋地膜,雨季注意排水,避免大水
漫灌。收穫後及時清除病殘體或及時深翻。
(5)及時噴藥控病。在常發病的地方或田塊,噴藥防病應在發病前開始進行,除參照辣椒及甜椒瘡痂病的防治用藥外,還可噴施50%氫氧化銅水分散粒劑600~700倍液,或50%甲羧鎓水劑1 000~1 500倍液,2~3次,隔7~15天1次,前密後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