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高校河西走廊特色資源利用省級重點實驗室

甘肅省高校河西走廊特色資源利用省級重點實驗室於2009年批准建立,實驗室以河西走廊荒漠地區資源開發和環境保護為研究對象,主要研究方向有功能化工產品合成與套用研究、螺旋藻及副產物綜合套用研究、乾旱區植物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研究和套用真菌研究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甘肅省高校河西走廊特色資源利用省級重點實驗室
  • 研究人員:38名
  • 時間:2009年
  • 研究對象:荒漠地區資源開發和環境保護
簡要介紹,學術委員會,學術委員會主任,學術委員會組成成員,

簡要介紹

重點實驗室現有研究人員38名,其中教授17名,副教授9名,講師7名,博士12名,碩士18名,實驗室的儀器設備總價值155萬元,實驗室面積3800 m。

學術委員會

學術委員會主任

李燦,男,1960年1月生,理學博士,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法催化聯合實驗室中方主任,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學位委員會主任。中國化學會催化委員會主任、中國物理學會光散射委員會主任、國際催化學會理事會副主席、英國皇家化學會Fellow。2003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05年當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和日本東京工業大學聯合培養理學博士。曾先後在比利時新魯汶大學、美國西北大學、英國利物浦大學、日本東京大學和美國里海大學進行博士後及短期訪問教授的工作。
從事催化材料、催化反應和催化光譜表征研究工作。套用原位催化研究的高低溫一體化紅外光譜-同位素技術和發射紅外光譜技術在光譜上鑑別了表面超氧和過氧等分子離子氧物種以及在低溫下觀察到甲烷在催化劑表面形成的活化吸附態。在國際上最早利用紫外拉曼光譜套用於催化研究, 籌建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國內第一台用於催化材料研究的紫外共振拉曼光譜儀;採用無機-有機雜化合成將均相手性催化劑引入SiO2表面和MCM-41納米孔中合成手性催化材料; 發展了乳液催化柴油超深度脫硫技術等。目前正在進行甲烷的活化和轉化研究,烯烴環氧化的綠色催化研究,燃料超深度脫硫,太陽能光催化分解水和重整生物質制氫以及太陽能光伏電池材料研究,固體表面和納米孔中多相手性催化研究,以及催化新材料合成和原位光譜表征研究等。
內外學術刊物發表正式論文近300篇,其中200餘篇發表在國際學術刊物上。在國際Elsevier Science B.V. 系列中主編論文集一本。申請中國發明專利35件(12件已授權)。國內外學術會議邀請報告40餘次。2004年在法國巴黎舉行的第13屆國際催化大會上(2100人) 做60分鐘大會特邀報告。已培養碩士、博士和博士後40餘名。獲得國家發明二等獎、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二等獎、香港求是科技基金傑出青年學者獎、中國青年科學家獎等。2004年獲得“國際催化獎”(四年一次,每次一人),2005年獲得何梁何利科學技術進步獎、中國科學院傑出科技成就獎。
“Journal of Catalysis”,“Journal of Molecular Catalysis A”,“Chemistry: An Asian Journal”和“Catalysis Surveys from Asia”等7種國際刊物編委。任國內“中國科學B”、“化學進展”、和“催化學報”等9種刊物編委,蘭州大學、大連理工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北京大學等14所大學兼職教授和榮譽教授。被法國巴黎皮埃爾瑪麗居里大學聘請為2002/2003年度外聘教授。

學術委員會組成成員

經過學校批准,西部資源環境化學重點實驗室成立了學術委員會,李燦院士任學術委員會主任,同時聘請了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蘭州大學、西北師範大學、甘肅農業大學等校外7名知名專家和河西學院校內7名教授或博士任學術委員會委員。對重點實驗室的建設和學術研究提供指導和監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