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天水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天水市農科所是天水市唯一綜合性農業科研單位,主要從事農作物、蔬菜、花卉、苗林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選育、研究、示範、推廣工作。始建於1960年,在職職工146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86人,正副高級職稱人員14人,中級人員19人,自有試驗研究基地479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甘肅省天水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 始建於:1960年
  • 在職職工:146人
  • 位於:甘肅省天水市
基本資料,研究成果,

基本資料

天水市農科所是天水市唯一綜合性農業科研單位,主要從事農作物、蔬菜、花卉、苗林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選戶連槓尋育、研究、示範、推廣工作。始建於1960年,在職職工146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86人,正副高級職稱人員14人,中級人員19人,自有試驗研究基地479畝。該所馬鈴薯科研工作始於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已育成天薯系馬鈴薯新品種(系)18個,由省、市審定定名品種8個,其中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地區科技進步一等獎各一個,獲地(市)科技進步二等獎,三等獎個2個,天薯7號、8號及一些自育,引進新品種(系)還在示範推廣中,隨著生產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套用,承擔的天水市馬鈴薯脫毒微型薯生產技術研究,天水市馬鈴薯脫毒微型薯生產示範,天水市貧困縣馬鈴薯豐收扶貧工程等項目均達到國內同類研究先進水平,獲市科技進步一等獎。為適應全球馬鈴薯生產開發的新形勢,該所已把馬鈴薯加工專用薯的引育、生產、開榜己簽發列入全所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斷的開拓科研思路,調整技術路線,重視專業機構,加匪獄朵強引育,生產開發力量,實行引育結合,以引為產的指導思想,每年引進國內外加工專用型新品種(系)20個左右,按品種特性在相應地域進行適應性觀察篩選試驗。

研究成果

目前已引育成功整拜估薯片、薯條加工品種2個汗祝腿,高澱粉品種3個,早熟菜用品種3個,炸薯片品種大西洋,炸薯條品種夏坡蒂在渭河川道區覆膜栽培,畝產分別為4081kg和3277kg,合格薯年均在達77%以上,高澱粉品種90-10-58-1在高山區示範推廣平恥束舉鞏均畝產1807.5kg,較當地主栽品種平均畝產811.9kg,畝增產995.5kg,增產126.1%,2003年在多雨澇災年份捉戒,當地主栽品種晚疫病、環腐病嚴重發生,薯塊嚴重腐爛的情況下,90-1058-1表現高度抗病性,經市科技局在甘谷縣金山鄉、北道區鳳凰山示範推廣田測產,平均畝產1869.6kg,較當地主栽品種平均畝產476.8kg,畝增產140.8kg,增產299.6%,澱粉含量經省農科院測試中心測定,90-10-58-1 18.01%,當主栽品種14.01%,天引薯3號畝產澱粉325.5kg,當地主栽品種畝產澱粉113.4、7kg,畝增產澱粉211.8kg,按目前澱粉市場價3.6元/kg,畝增產值762.5元,經濟效益十分可觀。並已建立了一定面積的薯片、薯條、高澱粉加工專用種薯繁殖基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