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十四五”健康老齡化規劃實施辦法

由甘肅省衛生健康委、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工信廳、省財政廳、省殘聯等15部門聯合印發《甘肅省“十四五”健康老齡化規劃實施辦法》,到2025年,全省老年健康服務資源配置更加合理,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基本建立,老年人看病就醫服務流程不斷最佳化,老年人健康需求得到更好滿足,健康預期壽命達76.64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甘肅省“十四五”健康老齡化規劃實施辦法
  • 印發單位:甘肅省衛生健康委員會辦公室
檔案全文,內容解讀,

檔案全文

甘肅省“十四五”健康老齡化規劃實施辦法
“十四五”時期是我省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重要視窗期,促進健康老齡化將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為全面貫徹落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和“健康中國”戰略,全力推動健康甘肅建設,不斷滿足老年人健康需求,穩步提升老年人健康水平,促進實現健康老齡化,根據《甘肅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甘肅省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2020-2050年)》和國家《“十四五” 健康老齡化規劃》精神,制定本實施辦法。
一、實施背景
(一)“十三五”時期取得的主要成就
“十三五”時期,我省以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老齡工作的重要論述,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一是初步建立了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建成1個國家老年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分中心、1個老年病防治中心、18家康復醫院、1家護理院,設定老年醫學科122個、安寧療護科27個,老年人慢性疾病、傳染病等防控工作為老年人健康構築了堅實屏障,中醫藥服務對老年人養生保健發揮了積極作用。二是醫養結合服務體系逐漸完善。居家、社區和機構醫養結合服務占比分別為94.2%、4.1%、
1.7%,老年健康與醫養結合服務納入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醫養結合服務率75.9%,兩證齊全的醫養結合機構91家,床位
21751張,養老護理員、醫療護理員等康養類職業技能培訓超過 10萬人,甘南藏族自治州順利開展國家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工作。三是老年友好社會建設步伐進一步加快。蘭州市“一區四街道”入圍全國智慧健康養老示範單位。老年人生活無障礙設施條件持續改善,老年養生保健內容覆蓋全部社區教育和老年教育,體育健身提升了老年人的身體素質和幸福指數,老年優撫對象康復醫療休養服務更加便捷,適老藥品和食品的研發推廣力度加大,智慧健康養老產品供給增加,金融機構持續創新養老金融服務,媒體輿論正向助推健康老齡化快速前進。
(二)“十四五”時期的形勢挑戰和發展機遇
“十四五”時期,我省老齡健康工作面臨巨大挑戰。到2025 年,全省60歲及以上人口規模將從“十三五”末426萬人增至 530萬人左右,占比從17.03%增至21%左右,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老年人健康需求總量隨之顯著增加,但與健康老齡化相關的服務機構、人才隊伍、服務能力和政策支持不足,醫療、養老、助殘、軍休等醫養資源整合效率不高,穩定的長期照護費用支付機制尚未全面建立。同時,“十四五”時期也是戰略機遇期。黨中央國務院協同推進健康中國戰略和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省委省政府將老齡健康工作納入全省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的高質量發展體系更加健全,制度建設更加完善,“三醫聯動”更加協調,醫防融合更加全面,科技賦能動力強勁,信息化支撐作用日益凸顯,持續推動健康老齡化具備多方面優勢和條件。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及省第十四次黨代會精神,堅持新時期衛生健康工作方針,按照健康中國戰略和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要求,加大老齡健康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高質量實施老年健康促進行
動,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促進實現健康老齡化。
(二)指導原則
1.堅持全程服務。以老年人健康需求為導向,補齊老年健
康服務短板,最佳化健康教育、預防保健、疾病診治、康復護理、長期照護、安寧療護等在內的老年健康服務鏈條,積極倡導個人和家庭全程參與老年人健康管理,共同推動健康老齡化進程。
2.堅持資源整合。加強中西醫結合、醫養結合、體衛融合、
軍民融合,整合各級各類健康、養老資源,將老年健康醫療服務納入醫聯體管理,為老年人健康養老提供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全面提升醫養結合服務質量。
3.堅持協調發展。積極搭建省級健康老齡化工作平台,創
新管理模式,加快優質資源擴容下沉和均衡布局,推動省、市、縣、鄉、村五級老年健康服務能力共建,確保老年人共享公平可及的老年健康服務。
(三)發展目標
到2025年,老年健康服務資源配置更加合理,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基本建立,居家社區機構健康服務協調推進,服務質量大幅提升,老年人享有健康服務的可及性和公平性進一步提高;老年人健康生活的社會環境更加友善,老年人看病就醫服務流程不斷最佳化,居住、出行、健身的無障礙體驗不斷改善;老年健康保障制度更加健全,科技和信息化支撐能力明顯提升,相關制度、標準、規範基本建立,老年健康產業有序發展,老年健康產品市場提質擴容;老年人健康需求得到更好滿足,健康水平不斷提升,健康預期壽命不斷延長。
表 主要指標
序號 主要指標 2020年 2025年 指標屬性
1 人均預期壽命(歲) 75.64 76.64 預期性
2 老年人健康素養水平(%) — ≥15 預期性
3 65~74 歲老年人失能發生率(%) — 有所下降 預期性
4 65 歲及以上老年人城鄉社區規範化健康管理服務率(%) — ≥65 預期性
5 65 歲及以上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率(%) 62.17 ≥75 預期性
6 二級及以上綜合性醫院設定老年醫學科比例(%) 72.95 ≥75 約束性
7 安寧療護科(個) 27 ≥50 約束性
8 三級中醫醫院設定康復(醫學)科的比例(%) 90 100 約束性
9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護理床位占比(%) — ≥30 約束性
10 綜合性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老年友善醫療衛生機構占比(%) — ≥85 約束性
三、重點任務
(一)全面加強老年健康教育
1.傳播健康理念。在全省各領域開展人口老齡化國情教育,
廣泛宣傳老年健康政策、服務和產品,強化“自己是健康第一責任人、家庭是健康第一道關口”的觀念,引導老年人及其家庭積極落實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等三方面的健康促進措施,積極推動老年人實現“維護機體功能,保持自主生活能力”的健康目標。(省衛生健康委、省教育廳、省廣電局)
2.拓展服務內容。普及營養膳食、運動健身、心理健康、疾病預防、合理用藥、康復護理、生命教育、應急救助等老年健康知識,宣傳維護感官功能、運動功能和認知功能的預防措施,開展關愛失智老年人的社會宣教活動和“智慧助老”行動,不斷提高老年人健康核心信息知曉率,老年人健康素養水平達到15%。(省衛生健康委、省教育廳、省體育局)
3.擴大服務供給。支持各類教育機構將老年健康教育納入課程內容。鼓勵開辦醫學專業的院校、醫療衛生機構設定老年健康教育專屬陣地,研發推廣老年健康教育課程,依託各級老年教育機構、社區教育機構、老年協會、城鄉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文化體育場館等,面向老年人及家屬、照護者開展養生保健、照護技能培訓,城鄉老年健康教育服務覆蓋率達到100%。(省衛生健康委、省教育廳、省體育局)
4.創新服務方式。組織開展老年健康宣傳周、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等主題宣傳活動。通過傳統媒體、短視頻、微信公眾號、微博、移動客戶端等多種媒介,綜合運用老年健康教育科普資源,開展全方位、多形式的健康教育,傳播老年健康相關知識。充分發揮老年人在老年健康教育中的示範引領作用,宣傳老年健康達人案例,增強健康教育效果。(省衛生健康委、省教育廳、省廣電局、省體育局)
(二)完善老年預防保健體系
1.做實老年人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統籌老年人健康管理、中醫藥健康管理、老年健康與醫養結合等三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綜合開展老年人健康體檢、中醫體質辨識、老年綜合評估、健康指導,建立綜合、連續、動態的老年人電子健康管理檔案,向個人開放健康檔案信息。到2025年,65歲及以上老年人城鄉社區規範化健康管理服務率達到65%以上、中醫藥健康管理率達到75%以上、醫養結合服務率達到80%以上。加強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落實和拓展簽約服務及內涵,到2025年老年人簽約服務覆蓋率達到75%以上。(省衛生健康委)
2.完善老年人預防保健服務體系。健全老年健康三級預防體系,完善慢性疾病綜合防治服務體系、意外傷害急救體系和傳染病、地方病、職業病防控體系。加強老年人群慢性病早期篩查、干預、分類管理和健康指導,推動老年人高發惡性腫瘤早期篩查和癌症早診早治,鼓勵開展老年人視覺、聽覺、骨骼健康管理服務,針對衰弱、肌少症、營養不良、心腦血管疾病等導致老年人失能的高風險因素實施積極預防和干預。繼續開展65歲及以上老年人意外傷害自我救護能力培訓,推廣“互聯急救”APP和“甘肅120”微急救公眾平台,推動在老年人集中場所安裝自動體外除顫儀(AED),方便老年人及時獲取急救服務。有效落實老年人愛滋病、結核病、地方病、職業暴露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治措施,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加快無障礙環境建設和住宅適老化改造,為老年人提供安全、舒適、便利的社會環境。(省衛生健康委、省住建廳)
3.加強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務。組織實施老年心理關愛項目,
到2025年,老年心理關愛項目點覆蓋所有縣(市、區)。推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與精神衛生醫療機構合作,加強臨床醫師心理健康服務知識和技能培訓,提高對老年人常見心理行為問題和精神障礙早期識別能力,結合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實施老年痴呆防治行動。及時將符合條件的老年人納入嚴重精神障礙管理治療項目,探索增加老年人阿爾茨海默病等精神疾病。依託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項目,將老年人作為高危人群,及時進行心理健康干預。各級各類開設心理援助熱線的機構,在服務平台開通老年人心理援助專線,培養針對老年人群的熱線電話接線人員和心理諮詢人員,並在職稱、待遇政策上予以傾斜。(省衛生健康委、省教育廳、省殘聯)
4.開展老年人群營養改善行動。加強老年營養專業人才培
訓,按照老年人營養健康狀況評價指南,進行專業的膳食指導,引導老年人形成科學的膳食習慣。制定養老機構和設施、為老助餐機構營養健康相關標準,組織創建營養健康餐廳。實施老年人群營養風險篩查,開發和推廣老年易食食品、老年營養配方食品、老年營養補充食品,對低體重高齡老年人進行營養干預。強化營養支持對老年人增強免疫、防治疾病的重要作用,建設老年營養示範病房。(省衛生健康委、省市場監管局)
5.實施老年口腔健康行動。開展老年口腔健康科普宣傳,增強口腔保健意識。支持甘肅省口腔智慧醫療健康行業技術中心建設,研究老年口腔疾病的病因、病況,預防和治療老年人的口腔常見病症。加強對基層和偏遠地區專業人員進行培訓,開展老年口腔健康公益活動。(省衛生健康委、省工信廳)
6.推進體衛融合。結合老年人多層次健身需求,提高健身設施適老化程度。繼續推進全民健身公共服務信息平台建設,不斷提升老年人運用智慧型技術參賽、觀賽的便利化水平,舉辦適合老年人的賽事活動。將運動干預納入老年人慢性病防控與康複方案。充分發揮各級老年人體育協會的作用,加強社會體育指導員對老年健身運動的指導,鼓勵企事業單位參與科學健身指導平台建設,研究推廣適合老年人的體育健身休閒項目、方式和方法,引領廣大老年人科學健身。(省體育局、省衛生健康委、省住建廳)
(三)發展連續性老年醫療服務
1.增加老年醫療服務機構。加強國家老年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分中心建設,打造全省老年疾病預防、診療、科研、教學高地。建設1家國家區域老年醫療中心、4家省級區域老年醫療中心。盤活現有的醫療機構資源,通過改擴建、轉型發展,加強老年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院、優撫醫院建設,對社會舉辦康復醫院、護理院等醫療機構,區域總量和空間布局不做限制。到2025年,全省二級及以上綜合醫院建設老年醫學科比例達到75%,在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綜合性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院、安寧療護機構等醫療衛生機構開展老年健康服務機構(科室)規範化建設,85%以上的綜合性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成為老年友善醫療機構。(省衛生健康委)
2.規範老年疾病診治。搭建老年醫學科運行框架,制定實施省級老年醫學科9項質控標準,落實老年綜合徵、老年綜合評估、多學科團隊等三大核心內容,推廣一站式服務模式。每年老年綜合評估專項培訓200人、科主任和業務骨幹各培訓50 人。到2025年,全省老年醫學科均達到規範化建設要求,並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醫養結合機構建立醫療服務幫扶機制,指導居家、社區、機構提高老年健康服務水平。(省衛生健康委)
3.加強康復和老年護理服務。原則上每個市州至少有2家老
年護理相關醫療機構,每個縣(市、區)建成1個護理院(中心),開展“網際網路+老年護理”服務,支持社會力量參與社區護理站建設。蘭州市、天水市至少設定1所二級及以上康復醫院,三級醫院全部開設康復醫學科,二級醫院開設康復醫學科比例達到90%。常住人口超過30萬人的縣區至少設定1個康復醫學科,30萬人以下的縣至少設定1個康復醫學門診,每10萬人口康復醫師達到8 人、康復治療師達到12人,建立康復醫師、康復治療師與康復輔助器具配置人員團隊合作機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利用空置的編制床位開設康復、護理床位,護理床位占比達到30%,為行動不便的失能、殘疾、高齡、長期患病老年人提供上門康復護理服務。
(省衛生健康委)
4.開展安寧療護服務。國家安寧療護試點市的每個縣(市、區)至少設立1個安寧療護病區,在有條件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設立安寧療護病床。推進省級安寧療護試點工作,制定省級安寧療護服務指引,完善安寧療護多學科服務模式。建設安寧療護專科聯盟,建立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家庭相銜接的安寧療護工作機制。建設安寧療護培訓基地,促進安寧療護培訓向專業化、規範化邁進。建立健全安寧療護服務涉及的止痛、麻醉等藥物配備和監管制度。(省衛生健康委)
5.創新連續性服務模式。實行醫聯體格線管理,將養老機構、軍休機構內設的醫療衛生機構納入醫聯體管理。以省級規範化老年醫學科為中心,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將疾病預防、診斷、治療、康復、護理等一體化、連續性醫療服務覆蓋格線內的居家、社區、機構老年人。加大居家醫療服務支持力度,健全居家醫療服務的風險防控及評估機制,保障居家醫療服務質量。打通老年人健康信息通道,普及套用電子健康檔案,推動老年人個人健康數據跨機構、跨區域動態歸集更新和便民服務。(省衛生健康委、省醫保局)
(四)深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
1.增加醫養結合服務供給。毗鄰建設醫療衛生、養老服務、
扶殘助殘等公共服務設施,加強資源共享和服務銜接。對養老機構內設的診所、衛生所(室)、醫務站、護理站等醫療機構,取消行政審批,實行備案管理。鼓勵醫療機構依法依規在養老服務機構設立醫療服務站點,提供嵌入式醫療衛生服務。激發市場活力,引導社會資本舉辦醫養結合機構。到2025年,醫養結合機構達到200家,醫療衛生機構為養老機構、軍休機構老年人提供預約就診綠色通道、慢病管理、上門巡診、家庭病床等服務。(省衛生健康委、省殘聯、省退役軍人事務廳、省市場監管局)
2.提高醫養結合服務質量。健全醫養結合標準規範體系,對醫養結合服務實行聯合抽查、綜合監管,持續提高醫養結合服務質量。開展醫養結合示範省、示範縣(市、區)和示範機構創建活動,運行省級醫養結合示範機構託管縣區(鄉鎮)養老機構的醫養結合服務協作機制,推動優質醫養結合服務延伸到居家和社區。提高醫養結合服務信息化水平,發展面向居家、社區和機構的智慧醫養結合服務。(省衛生健康委、省殘聯、省退役軍人事務廳、省工信廳、省市場監管局)
3.健全失能老年人照護服務體系。提高家庭照護能力,符合條件的失能老年人家庭成員參加照護培訓等相關職業技能培訓的,按規定可給予職業培訓補貼。引導社會力量為老年人提供日間照料、助餐助潔等服務,探索“時間銀行”志願服務和 “喘息”服務實施路徑,開展精神慰藉等公益慈善項目,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服務需求。支持醫養結合機構、有條件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展失能老年人照護服務工作,並向社區和家庭延伸,輻射居家失能老年人。支持具備服務能力和相應資質的照護機構推進老年痴呆患者照護專區和社區老年痴呆患者照護點建設,滿足老年痴呆患者照護服務需求。(省衛生健康委、省人社廳、省殘聯、省退役軍人事務廳)
(五)發展中醫藥老年健康服務
1.提高中醫藥健康服務能力。加快二級及以上中醫醫院老年醫學科建設,完善老年醫學科基礎設施設備,開展老年重大疾病中西醫協同攻關,制定推廣老年中醫(民族醫)優勢病種診療方案,打造成省級中醫特色優勢專科。加強省級中醫治未病中心中醫藥老年健康服務能力建設,制訂相關標準規範,推廣中醫適宜技術。到2025年,二級及以上中醫醫院設定老年醫學科比例達到60%,所有縣級以上公立中醫醫院建有規範的治未病科(中心),所有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成中醫館。(省衛生健康委)
2.推動中醫藥康養融合發展。在國家和省級醫養結合示範機構創建活動中,每個市州至少建設一個具有中醫藥特色的醫養結合示範機構,為老年人提供中醫體質辨識、診斷治療、康復護理、養生保健、健康管理等中醫藥特色服務。支持慶陽岐黃中醫藥文化博物館、靈台縣皇甫謐文化園建成國家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基地,重點建設7箇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基地,創建10箇中醫藥特色鮮明的康養旅遊示範村。(省衛生健康委、省文旅廳)
3.加大中醫藥康養文化宣傳。挖掘傳統中醫養生文化,打造“敦煌醫學”中醫藥文化傳承與發展平台,弘揚具有甘肅地域特色的中醫藥傳統文化。推進優質中醫藥文化科普巡講,提升老年人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水平。積極推廣適宜老年人的中醫養生保健知識、技術和方法,開展藥膳食療科普活動,普及太極拳、八段錦、五禽戲等中醫傳統運動項目,培養樹立健康
科學的生活方式和理念。(省衛生健康委、省廣電局、省體育局)
(六)促進健康老齡化科研教學和產業發展
1.加強老年健康科學研究。加強衰老機制的基礎性研究,以及老年慢性病和共病診療技術、老年康復護理技術、老年功能維護技術等套用性研究,提升老年重大疾病防治水平,制訂省級老年健康服務地方標準或指南。發揮省級質控中心、專科聯盟、醫聯體、醫學會等專業帶動作用,推進老年健康服務標準化、同質化。支持老年健康技術研發基地和科研套用轉化平台建設,加強適宜技術研發推廣,定期發布老年健康適宜技術產品目錄。(省科技廳、省衛生健康委、省工信廳)
2.建設老年健康教育體系。增加老年醫學及相關學科專業,
開展覆蓋中、專、本、碩、博各階段的學歷教育,引導普通高校、職業院校(含技工學校)、開放大學、成人高校開設老年醫學、藥學、老年護理、康復、心理、安寧療護等相關專業,在公共衛生、臨床醫學、中醫藥等專業中增設老年醫學內容。加大人才培訓力度,推進老年醫學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組織參加全國和省級老年健康專業人才培訓,在內科和全科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其他臨床醫務人員培訓中強化老年醫學知識與技能。實施老年醫學領軍人才支持項目,加強老年健康高層次人才培養。加快院校與醫療衛生機構人才培養培訓合作,遴選一批國家和省級老年健康人才培訓基地。壯大老年健康照護隊伍,健全老年健康相關職業人才評價制度,拓寬職業發展空間,提升專業化水平。到2025年,培訓省級老年醫學醫師600人、護士1200人、藥師240人,安寧療護師資培訓500人、老年醫療護理員10000人,在兩證齊全的醫養結合機構從事醫療專業的專業技術人員,可考試或評審獲得衛生系列職稱。加快培養服務於老年健康的社會工作者、志願者等隊伍,通過入戶、社區活動等形式為老年人提供便利可及、針對性強的健康服務。
(省教育廳、省衛生健康委、省人社廳)
3.推動老齡健康產業可持續發展。通過產業規劃、產業鏈提升等政策措施,支持平涼智慧型光電產業園、張掖智慧型製造產業園等有關企業研發、生產方便老年人使用的智慧型輔具、智慧型家居、健康監測、養老照護等智慧型化終端產品。挖掘中醫藥資源,形成集健康製造、生物醫藥、交易集散、藥膳開發、文化養生和養老服務為一體的大健康產業。建立健全相關標準,規範老年用品和為老服務市場,加大監管力度,嚴厲打擊老年健康領域詐欺行為和欺老、虐老等現象,維護老年人權益。(省工信廳、省科技廳、省衛生健康委、省市場監管局、省殘聯)
4.強化信息化支撐。完善省級老年健康信息管理系統,全面掌握老年人健康和養老狀況,分級分類開展相關服務。開展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行動,積極發展基於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技術的新型服務,加快推進信息技術和智慧型硬體在老年用品領域的深度套用。加強技術創新,推出大螢幕、大字型、大音量、大電池容量、操作簡單的適老化智慧型終端產品,做好智慧型穿戴數據與臨床運用的銜接,提高老年人運用智慧型技術的便捷性。(省衛生健康委、省工信廳)
四、保障措施
(一) 加強組織領導。各地要認真貫徹落實“十四五”健康老齡化規劃實施辦法,將其作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改進民生福祉的重要抓手,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划進行安排部署。健全工作機制,完善相關扶持政策,全面完成目標任務。
(二) 加大投入力度。按照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原則,把促進健康老齡化必要經費列入本級預算。拓寬經費籌資渠道,充分發揮彩票公益金、慈善捐助等多元資金的作用,提供普惠性老年健康和醫養結合服務,促進城鄉老年健康服務均等化。
(省財政廳、省衛生健康委)
(三) 完善保障體系。完善高血壓、糖尿病門診用藥保障機制,將患慢性病需長期服藥或患重特大疾病需長期門診治療導致自付費用較高、且基本生活出現困難的老年人,按規定納入醫療救助範圍。及時將符合條件的養老機構內設醫療衛生機構納入醫保定點管理,合理確定養老機構內設醫療衛生機構醫保總額控制指標。完善家庭病床、上門巡診等居家醫療服務項目價格等相關政策。結合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建立甘肅省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框架。持續推動商業保險公司開發老年人疾病保險、長期護理保險、意外傷害保險等專屬保險產品。推進社保卡(含電子社保卡)、醫保電子憑證在老年人就醫服務領域套用。(省醫保局、省人社廳、甘肅銀保監局)
(四) 強化督導考核。充分發揮省老齡辦的綜合協調作用,
加強科學評估和效果考核。完善信息統計、需求反饋、評價機制,把促進健康老齡化的政策措施作為評價省老齡委成員單位履職盡責情況的重要內容。每年委託第三方開展規劃實施進度和實施效果的全面檢查評估,適時總結和推廣各地實施的典型經驗。(省衛生健康委)
甘肅省衛生健康委員會辦公室 2022年12月30日印發

內容解讀

《實施辦法》提出,要全面加強老年健康教育,傳播健康理念,拓展服務內容,擴大服務供給,創新服務方式。支持各類教育機構將老年健康教育納入課程內容。鼓勵開辦醫學專業的院校、醫療衛生機構設定老年健康教育專屬陣地,研發推廣老年健康教育課程,依託各級老年教育機構、社區教育機構、老年協會、城鄉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文化體育場館等,面向老年人及家屬、照護者開展養生保健、照護技能培訓,城鄉老年健康教育服務覆蓋率達到100%。
要完善老年預防保健體系,做實老年人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失能(失智)干預、心理關愛、營養改善、口腔健康、體衛融合等工作。到2025年,65歲及以上老年人城鄉社區規範化健康管理服務率達到65%以上、中醫藥健康管理率達到75%以上、醫養結合服務率達到80%以上。
要加強國家老年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分中心建設,打造全省老年疾病預防、診療、科研、教學高地。建設1家國家區域老年醫療中心、4家省級區域老年醫療中心。盤活現有的醫療機構資源,通過改擴建、轉型發展,加強老年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院、優撫醫院建設,對社會舉辦康復醫院、護理院等醫療機構,區域總量和空間布局不做限制。到2025年,全省二級及以上綜合醫院建設老年醫學科比例達到75%,在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綜合性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院、安寧療護機構等醫療衛生機構開展老年健康服務機構(科室)規範化建設,85%以上的綜合性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成為老年友善醫療機構。
加強康復和老年護理服務。原則上每個市州至少有2家老年護理相關醫療機構,每個縣(市、區)建成1個護理院(中心),開展“網際網路+老年護理”服務,支持社會力量參與社區護理站建設。蘭州市、天水市至少設定1所二級及以上康復醫院,三級醫院全部開設康復醫學科,二級醫院開設康復醫學科比例達到90%。
增加醫養結合服務供給,提高醫養結合服務質量,到2025年,醫養結合機構達到200家,醫療衛生機構為養老機構、軍休機構老年人提供預約就診綠色通道、慢病管理、上門巡診、家庭病床等服務。
提高中醫藥健康服務能力,到2025年,二級及以上中醫醫院設定老年醫學科比例達到60%,所有縣級以上公立中醫醫院建有規範的治未病科(中心),所有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成中醫館。
在推動老齡健康產業可持續發展中,要通過產業規劃、產業鏈提升等政策措施,支持平涼智慧型光電產業園、張掖智慧型製造產業園等有關企業研發、生產方便老年人使用的智慧型輔具、智慧型家居、健康監測、養老照護等智慧型化終端產品。挖掘中醫藥資源,形成集健康製造、生物醫藥、交易集散、藥膳開發、文化養生和養老服務為一體的大健康產業。
要完善高血壓、糖尿病門診用藥保障機制,將患慢性病需長期服藥或患重特大疾病需長期門診治療導致自付費用較高且基本生活出現困難的老年人,按規定納入醫療救助範圍。結合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建立甘肅省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框架。持續推動商業保險公司開發老年人疾病保險、長期護理保險、意外傷害保險等專屬保險產品。推進社保卡(含電子社保卡)、醫保電子憑證在老年人就醫服務領域套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