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丹刀

甘丹刀,戰國時(前475—221年)趙國都城邯鄲所鑄;“甘丹”即為“邯鄲”省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甘丹刀
  • 所屬時代:戰國
  • 出產地:趙國都城邯鄲
  • 別名:直刀
簡介,歷史文化,

簡介

戰國時(前475—221年)趙國都城邯鄲所鑄;刀體平直,背、刃略現弧勢,刀首圓鈍,故又稱“直刀”、“圓首刀”。刀柄有兩道脊線,柄環扁薄呈立橄欖形,頂端平削。刀身通長12~14厘米,重10~14克,最輕小者僅4.5克左右。刀面銘文多為“甘丹”二字,少數於“甘丹” 下尚見一“?(化)”字,稱“甘丹化”刀。背常無文,銘文者多為簡單的數字元號,如:一、二、×(五)、十及∧、▼、*等,共約20餘種。
甘丹刀甘丹刀

歷史文化

“趙刀”主要是“甘丹刀”。甘丹即邯鄲。邯鄲刀文有的是“甘丹化”,通長13.8厘米,首部寬1.6厘米,重8.2克。按趙於敬侯元年(公元前386年)遷都邯鄲,成侯二十二年(公元前353年)魏國攻占邯鄲。邯鄲刀的鑄造工廠可能在此後中被破壞,故改出“白人刀”。“白人刀”比邯鄲刀略微輕小,刀身直而不曲,環作橢圓形,正面幣名“白人”、“白人”、“白”等。這種錢鑄於柏人邑,白人即柏人,在邯鄲以北,今河北唐山一帶,春秋屬晉,戰國時歸趙。這種刀有三種形式:一、刀柄有脊線二道,柄環呈橢圓形,平底,有廓,背多平素,也有一、五、六、十、廿一等紀數,也有化、丘等單字,長13.4厘米,刀首部寬1.5厘米,重7.5克。二、刀首平斜,刀柄刀環與前者相同,長13.1厘米,刀首部寬1.3厘米,重6.7克,鑄造整齊,只見白人即白人化兩種。三、長13厘米,首部寬1厘米,刀柄刀環呈三角狀,穿孔是一個等腰三角形,面文有“白”字,個別有“化”字,面背均無廓,有的白人刀背文有刀、廠、魚、文、田、乙及數字等,字與外緣平夷,鑄造、銅質都非常精美。但減重情況嚴重,故而大小不一,輕重參差不齊。實際上這種刀流通時間比較長,其減重是必然的,決非一次所為。以上兩錢首部外凸為弧狀,所以又稱“圓首刀”。
甘丹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