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頸鴴

環頸鴴

環頸鴴(學名:Charadrius alexandrinus):全長約16厘米。屬中小型涉禽。羽毛的顏色為灰褐色,常隨季節和年齡而變化。跗蹠修長,脛下部亦裸出。中趾最長,趾間具蹼或不具蹼,後趾形小或退化。翅形尖長,第1枚初級飛羽退化,形狹窄,甚短小;第2枚初級飛羽較第3枚長或者等長。三級飛羽特長。尾形短圓,尾羽12枚。

是遷徙性鳥類,具有極強的飛行能力。通常沿海岸線、河道遷徙。生活環境多與濕地有關,離不開水。棲息于海濱、島嶼、河灘、湖泊、池塘、沼澤、水田、鹽湖等濕地之中。分布於歐洲、亞洲、非洲和美洲等許多國家。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雄性成鳥(繁殖羽):額前和眉紋白色;頭頂前部具黑色斑,且不與穿眼黑褐紋相連。頭頂後部、枕部至後頸沙棕色或灰褐色。後頸具一條白色領圈。上體餘部,包括背、肩、翅上覆羽、腰、尾上覆羽灰褐色,腰的兩側白色。飛羽黑褐色,羽乾白色;內側的初級飛羽外翈基部白色,與次級飛羽的白色末梢一起構成白色翅斑(飛行時可見)。兩側尾羽白色,中央尾羽黑褐色,向端部漸黑。下體,包括頦、喉、前頸、胸、腹部白色,只在胸部兩側有獨特的黑色斑塊。翼下覆羽和腋羽白色。
雌性成鳥(繁殖羽):缺少黑色,在雄性是黑色的部分,在雌性則被灰褐色或褐色所取代。
非繁殖羽(冬羽):同繁殖期的雌性成鳥一樣暗淡,頭部缺少黑色和棕色,胸側的塊斑為淺淡的灰褐色,面積明顯縮小。
幼鳥:形態與非繁殖期的成鳥相似,但額前和眉紋淺黃色,胸斑萎縮,瀰漫黃褐色。頭頂前部無黑褐色帶斑;上體布滿黃色鱗片狀斑紋。
虹膜暗褐;嘴纖細,黑色。跗蹠稍黑,有時為淡褐色或者黃褐色。爪黑褐色。
大小量度:體重♂45-62克,♀44-63克;體長♂177-200毫米,♀178-190毫米;嘴峰♂13.5-16毫米,♀13.6-15毫米;翅♂122-137毫米,♀123-137毫米;尾52-68毫米,跗蹠♂25-27毫米;♀26-28毫米。(環頸鴴指名亞種)
(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棲息於河岸沙灘、沼澤草地上,通常單獨、或者3-5隻集群活動於海邊潮間帶、河口三角洲、泥地、鹽田、沿海沼澤和水田;在內陸的河岸沙灘、沼澤草地、湖濱、鹽鹼灘和近水的荒地中亦比較常見。

生活習性

遷徙期集群活動,有時與其他小型鴴鷸類結群覓食。在集小群覓食時,環頸鴴的啄食頻次顯著大於不集群的時候。在南方一些地方並不遷離,而是遊蕩。環頸鴴具有很強的返回繁殖地或越冬地的能力。在中國山東、河北有一定的繁殖種群,並且在台灣和海南有少量的留鳥。
以蠕蟲、昆蟲、軟體動物為食,兼食植物種子、植物碎片,覓食小型甲殼類、軟體動物、昆蟲、蠕蟲等,也食植物的種子和葉片。
主要威脅來自於當地居民毀巢和揀蛋,田鼠和黃鼬也會偷食鳥蛋和雛鳥。如果親鳥遇見危險,常常裝扮成受傷的樣子,將一側的翅膀拖拉在地面。自然災害(如大雨、洪水等)也對鳥巢和卵產生較大的破壞。

分布範圍

分布於阿富汗、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安圭拉、安提瓜和巴布達、亞美尼亞、阿魯巴、奧地利、亞塞拜然、巴哈馬、巴林、孟加拉國、巴貝多、比利時、汶萊、不丹、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保加利亞、布吉納法索、高棉、喀麥隆、加拿大、開曼群島、維德角、查德、智利、中國、哥倫比亞、哥斯大黎加、象牙海岸、克羅地亞、古巴、賽普勒斯、捷克共和國、丹麥、吉布地、多米尼加、多米尼加共和國、厄瓜多、埃及、薩爾瓦多、厄利垂亞、愛沙尼亞、衣索比亞、法國、甘比亞、喬治亞、德國、加納、直布羅陀、希臘、關島、瓜地馬拉、幾內亞、幾內亞比索、海地、宏都拉斯、匈牙利、印度、印度尼西亞、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伊拉克、以色列、義大利、牙買加、日本、約旦、哈薩克斯坦、肯亞、韓國、朝鮮、科威特、吉爾吉斯斯坦、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黎巴嫩、賴比瑞亞、利比亞阿拉伯民眾國、馬其頓、馬來西亞、馬里、馬爾他、馬提尼克、茅利塔尼亞、墨西哥、摩爾多瓦、蒙古、黑山、蒙特塞拉特、摩洛哥、緬甸、尼泊爾、荷蘭、荷屬安的列斯群島、尼加拉瓜、奈及利亞、北馬里亞納群島、阿曼、巴基斯坦、帛琉、巴勒斯坦、巴拿馬、秘魯、菲律賓、波蘭、葡萄牙、波多黎各、卡達、羅馬尼亞、俄羅斯聯邦、聖基茨和尼維斯、聖露西亞、聖馬丁(法國部分)、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沙烏地阿拉伯、塞內加爾、塞爾維亞、獅子山、新加坡、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索馬里、西班牙、斯里蘭卡、蘇丹、瑞典、瑞士、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塔吉克斯坦、泰國、東帝汶、多哥、特里尼達和多巴哥、突尼西亞、土耳其、土庫曼斯坦、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烏克蘭、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英國、美國、烏茲別克斯坦、委內瑞拉、越南、維京群島、西撒哈拉、葉門。
非繁殖地:澳大利亞、貝里斯、剛果民主共和國、剛果、芬蘭、加彭、瓜德羅普島、愛爾蘭、拉脫維亞、盧森堡、馬爾地夫、尼日、挪威、塞席爾、烏干達。
環頸鴴分布圖環頸鴴分布圖

繁殖方式

4-7月為繁殖期。營巢於沿海海岸和北極苔原以及內陸河流、湖泊岸邊、沙灘或卵石灘上、長有稀疏鹼蓬的裸露鹽鹼地段上,在營巢周圍的雜草高度均在30厘米以內。巢甚簡陋。窩卵數2-4枚,以3枚居多。卵的顏色為淡褐色或土灰色,密布黑褐色的雜斑。雌雄共同孵卵,孵化期22-27天。窩卵數3枚與4枚的孵化時間明顯不同,4枚卵者孵化期延長。雛鳥為早成鳥。在孵化階段雄鳥的體重下降較多,而且雄鳥通常在夜間臥巢。

亞種分化

環頸鴴(3種)
中文名稱
學 名
命名者及年代
1
Charadrius alexandrinus alexandrinus
Linnaeus, 1758
2
Charadrius alexandrinus dealbatus
Swinhoe, 1870
3
Charadrius alexandrinus seebohmi
Hartert & A. C. Jackson, 1915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
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