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質量評價方法

環境質量評價方法是依據一定標準,對特定區域範圍的環境質量進行評定和預測的科學方法。它以環境物質的地球化學循環和環境變化的生態反應為理論基礎,遵循合理的科學程式,並運用特有的語言和定性、定量表達方式。主要工作程式為:①首先確定評價對象、範圍和目的,並據此確定評價精度。②分別進行污染源調查監測評價、環境調查監測評價和環境效應分析。③進行環境質量綜合評價。④研究污染規律,建立相應的環境污染數學模型。⑤對環境質量做出判斷、評價和預測。一般用環境質量指數(環境質量參數和環境質量標準的複合值)概括地描述和評價環境質量。環境質量指數計算程式為:①根據評價地區環境實際狀況選擇評價參數。②根據評價目的選擇評價標準。③根據環境特徵建立環境質量指數系統和數學模型。該法對環境質量具有回顧評價、現狀評價和預斷評價等多種功能,是環境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並為環境規劃和區域環境標準的制定提供依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環境質量評價方法
  • 外文名:Method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assessment
  • 套用學科:環境評價
  • 方法:決定論評價法、經濟論評價法等
  • 理論基礎:環境變化生態反應等
  • 作用:對環境狀況進行評價
工作程式,方法選擇標準,分類,決定論評價法,經濟論評價法,模糊綜合評價法,運籌學評價方法,建立環節,正確認識分析環境,選擇確定評價參數,參數的標準化,確定評價參數的權係數,建立環境質量評價數學模式,環境質量的分級,

工作程式

① 首先確定評價對象、範圍和目的,並據此確定評價精度。
② 分別進行污染源調查監測評價、環境調查監測評價和環境效應分析。
③ 進行環境質量綜合評價。
④ 研究污染規律,建立相應的環境污染數學模型。
⑤ 對環境質量做出判斷、評價和預測。一般用環境質量指數(環境質量參數和環境質量標準的複合值)概括地描述和評價環境質量。環境質量指數計算程式為:
a 根據評價地區環境實際狀況選擇評價參數。
b 根據評價目的選擇評價標準。
c 根據環境特徵建立環境質量指數系統和數學模型。該法對環境質量具有回顧評價、現狀評價和預斷評價等多種功能.是環境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並為環境規劃和區域環境標準的制定提供依據。

方法選擇標準

選擇環境質量評價方法時必須考慮以下三個要素:
① 必須確定與這一價值關係有關聯的標準或目標函式;
② 必須假定一些調節這一價值關係的模型,該模型在合理的置信度下,可以對不同備選方案進行比較;
③ 建立效用或損失機率分布來判斷不確定條件下產生的後果。這三個要素一般地講不同時考慮,而是按照評價的目的和要求加以選擇。例如,在地質災害評價中要重點考慮第3個要素,因為地質災害評價所要解決的矛盾是在眾多不確定因素下分析這一價值關係變化的可能性。

分類

決定論評價法

所謂決定論評價法是通過對環境因素與評價標準進行判斷與比較的過程。使用這種方法,先設定若干評價指標和若干判斷標準,然後將各個因子依據各個判斷標準,通過直接觀察和相互比較對環境質量劃分等級,或者按評分的多少排序,從而判斷該環境因素的狀態。
它包括指數評價法和專家評價法。
(1) 指數評價法
指數評價法是最早用於環境質量評價的一種方法。近十幾年來,這一方法在環境質量評價中得到了廣泛套用,並且有了很大的發展。它具有一定的客觀性和比較性,常用於環境質量現狀評價中。
(2) 專家評價法
專家評價法是一種古老的方法,但至今仍有重要地位。這一方法是將專家們作為索取信息的對象,組織環境科學領域(有時也請其他領域)的專家運用專業方面的經驗和理論對環境質量進行評價的方法。它是以評價者的主觀判斷為基礎的一種評價方法,通常以分數或指數等作為評價的尺度進行度量。

經濟論評價法

在費用(或支持、投資)與收益的相互比較中可評價人類活動與環境質量之間的關係,這種從經濟的角度進行環境評價的方法,稱為經濟論評價法。經濟論評價法是考慮環境質量的經濟價值,是以事先擬訂好的某一環境質量綜合經濟指標來評價不同對象。常用的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用於一些特定的環境情況所特有的綜合指標,如森林資源的經濟評價、農業土地經濟評價等;另一種是費用-效益分析法,也是目前常用的一種方法,其評價標準是效益必須大於費用。一般來說,經濟論評價法,可根據環境質量、經濟價值計算的難易程度分為不同的方法。對於有一定依據計量其效益和損失的可採用效益-損失法,而對於那些計算環境質量效益比較難的問題,可採用費用-效益分析法。

模糊綜合評價法

環境是一個多因素耦合的複雜動態系統。隨著環境質量評價工作的不斷深入,需要研究的變數關係也越來越多、越來越錯綜複雜,其中既有確定的可循環的變化規律,又有不確定的隨機變化規律。另外,人們對環境質量的認識也是既有精確的一面,又有模糊的一面。環境質量同時具有的這種精確與模糊、確定與不確定的特性都具有量的特徵。
環境質量評價的整個過程中,被評價的對象、評價的方法,甚至評價的主體及其掌握的評價標準都具有不確定性,環境質量評價結論必然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確定性。任何處理評價中的不確定性因素,不僅關係到評價結論是否全面地反映環境質量的價值,而且還關係到依據評價結論所做的決策是否正確。在環境質量評價中引入模糊評價方法是客觀事物的需要,也是主觀認識能力的發展。目前,處理不確定性常用機率法。模糊數學的興起,為精確與模糊的溝通建立了一套數學方法,也為解決環境質量評價中的不確定性開闢了另一個途徑。

運籌學評價方法

運籌學評價法是利用數學模型對多因素的變數進行定量動態評價。這種方法理論性強,對於帶有不確定因素的環境質量評價來說,能夠從本質上逐步逼近,以求出最優解,最適於複雜環境質量系統或區域性評價。目前經常使用的方法有:以圖論為工具建立的數學模型-結構模型;以線性理論為基礎建立的含有環境因素的投入產出模型;以及目前在環境質量評價工作中處於研究階段的以控制理論為指導建立的系統動力學模型。

建立環節

建立環境質量評價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個環節。

正確認識分析環境,選擇確定評價參數

評價參數是指能反映評價對象——環境要素性狀變化特徵的一些污染因子和特徵值。評價參數的選擇,關係到評價工作的成敗。只有選擇對評價目的針對性強,代表性好的參數,才有助於做出較客觀、正確的評價。因此,選擇評價參數時要綜合考慮評價目的,監測條件,評價對象的污染性質,污染類型及環境條件等因素,再結合評價設計者的知識和經驗進行確定。如萊城市環境質量與癌的相關評價可選擇3,4-苯並芘、聯苯胺、氯乙烯、亞硝胺等致癌物作為評價參數。

參數的標準化

為了使量綱不統一的各評價參數間具有可比性。將所有的參數都和它們各自的環境標準進行比較,使它們轉換成具有相同環境意義的定量數值,這一過程就叫參數的標準化或等標化,參數的標準化既解決了各參數間的可比性,又為後面數學模式的建立及評價中數據的處理提供了方便和可能。

確定評價參數的權係數

在環境質量評價中,選定的評價參數對環境質量的影響及對人體健康和生物的危害程度是不同的,應對不同的評價參數賦予不同的權係數。目前確定權係數的方法有模糊數學法、因子分析法和特爾霏法等。

建立環境質量評價數學模式

區域環境質量是由多種環境污染因子共同作用的結果,要對環境質量進行綜合性評價,必須將各污染分指數按照一定的數學關係進行迭加,建立一個科學、完整反映環境質量狀況的數學模式。

環境質量的分級

即根據環境質量指數及其對應的生態效應劃分污染等級,這樣污染程度就與環境質量指數值對應起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