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亞·安娜(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六世之女)

瑪麗亞·安娜(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六世之女)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15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奧地利的瑪麗亞·安娜女大公(全名:瑪麗亞·安娜·埃萊奧諾雷·威廉明妮·約瑟法,Maria Anna Eleonore Wilhelmine Josepha;1718年9月18日-1744年12月16日),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六世之女。

基本介紹

  • 本名:瑪麗亞·安娜
  • 別名:瑪麗亞·安娜·埃萊奧諾雷·威廉明妮·約瑟法
  • 出生日期:1718年9月18日
  • 逝世日期:1744年12月16日
  • 外文名:Maria Anna Eleonore Wilhelmine Josepha
瑪麗亞·安娜出生在奧地利維也納的霍夫堡皇宮。她的出生讓她的父親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六世很失望。瑪麗亞·安娜和姐姐瑪麗亞·特蕾西婭是查理六世與不倫瑞克的伊莉莎白·克里斯蒂娜能夠存活長大的孩子。很早的時候她就遇到了她未來的姐夫洛林的弗朗茨·史蒂芬和他的弟弟夏爾·亞歷山大。兩位王子在奧地利接受良好的教育,他們的母親伊莉莎白·夏洛特·德·奧爾良則在法國。
瑪麗亞·安娜
瑪麗亞·安娜
1725年,在與西班牙王后伊莉莎白·法爾內塞的談判中,她讓瑪麗亞·安娜成為當時年幼的帕爾馬公爵菲利波一世的妻子。這本來是為了緩和與西班牙的關係。西班牙和奧地利於1725年4月30日簽署了聯盟,從而保證了哈布斯堡家族允許瑪麗亞·特蕾西婭擁有她父親的土地,這是1713年首次宣布的。根據條約的條款,奧地利放棄了對西班牙王位的所有主葛蒸料張。它還同意西班牙將放旬葛在奧地利的幫助下入侵直布羅陀。儘管如此,英國與辨剃提糊西班牙的戰爭阻止了帕爾馬的伊莉莎白·法爾內塞的野兵判虹心,隨著塞維亞條約(1729年11月9日)的簽署,奧地利和西班牙的婚姻計畫被放棄。
她愛上了洛林的夏爾·亞歷山大,他是她姐姐瑪麗亞·特蕾西婭的丈夫弗朗茨一世的弟弟。他們的婚姻受到了相當大的阻力,尤其是她父親想要一個政治上更重要的女婿。
瑪麗亞·安娜和夏爾·亞歷山大都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斐迪南三世的後裔,瑪麗亞·安娜的祖父利奧波德一世是斐迪南三世的兒子;而利奧波德一世的異母妹妹埃萊奧諾雷·瑪麗亞·約瑟法則是夏爾·亞歷山大的祖母。
直到他們的熱戰婆歡父親去世謎料後,伊莉莎白·克里斯蒂娜皇后才允許他背嬸剃們結婚,他們於1744年1月7日在維也納的聖奧古斯丁教堂結婚。婚後幾周,這對夫婦被任命為奧屬尼德蘭總督,接替1741年去世的奧地利的瑪麗亞·伊莉莎白女大公。這對夫婦在尼德蘭只有兩個月的時間,夏爾·亞歷山大不得不離開去參加對普魯士的戰爭,而懷了第一個孩子的瑪麗亞·安娜則留在了布魯塞爾。夏爾於5月4日正式離開。
單獨留在布魯塞爾期間,瑪麗亞·安娜在奧地利政治家溫澤爾·安東·考尼茨-里特伯格伯爵的協助下執政。1744年12月16日,瑪麗亞·安娜分娩生下了一個死產的兒子;由於難產她在同一天晚些去世。她和她的兒子被埋葬在維也納的皇家墓穴,而她的丈夫夏爾·亞歷山大沒有再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