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尼石堆

瑪尼石堆

瑪尼堆藏語稱“多崩”,意為“10萬經石”。新寨瑪尼堆的經石據說已達20億之多,這些經石大小不一,形狀各異,大的如同桌面,小的僅如雞蛋。上面均鐫刻著佛像或經文,最常見的是藏文六字箴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瑪尼石堆
  • 別稱:多崩
  • 含義:10萬經石
  • 類別:白色石頭的堆積
簡介,風俗,內容,分類,形成,寓意,

簡介

瑪尼石堆
瑪尼堆多為白色石頭的堆積,常常呈方形或圓形置於山頂、山口、路口、渡口、湖邊或寺廟、墓地,用於祈福,成為當地人們的保護神。在西藏的原始思想意識中,人們認為萬物皆有靈性。而白色崇拜中當然少不了白色的石頭。在佛教傳入西藏後,人們堆瑪尼堆又進了一步,一般不再是純粹的白石。人們把那些本來就被認為賦有靈氣的白石再刻上佛經佛像,使這些白石更賦靈氣,成為瑪尼石,以求保佑和庇護自己。

風俗

瑪尼石大小不一、形狀不同,大的如山,小的則可以放入掌心,或圓或方呈天然狀態。除了顏色多為白色外,其質地也大不相同,有石灰岩,有矽質岩,有漢白玉等等。最初堆成的瑪尼堆規模可能不會太大,但按照高原上人們的傳統習慣,路過瑪尼堆時,他們會口中念念有詞,呼喚天神,祈求上蒼的恩賜與神靈的保佑,去除災難,得到幸福,並圍繞瑪尼堆轉一圈,再添上一塊石頭。即使沒有石頭,也會添上動物頭顱或角或羊毛,甚至自己頭髮之類的東西。這樣,經過長期來往與此的人們不斷添加,瑪尼堆的規模會越來越大。

內容

新寨瑪尼堆的經石據說達20億之多,這些經石大小不一,形狀各異,大的如同桌面,小的僅如雞蛋。刻在瑪尼石上的內容一般都與藏傳佛教有關。有佛經,其中以六字真言居多,還有其他一些吉祥語言,還有佛像、神像等,也有動物或妖魔鬼怪,內容非常豐富。
嘉那瑪尼石經城,俗稱嘉那瑪尼。位於離玉樹州府所在地結古鎮3公里的新寨村,海拔3600多米。嘉那瑪尼石經城於公元1700多年前,由藏傳佛教高僧嘉那道丁桑秋帕永(又名嘉那活佛)創建。據有關史料記載,嘉那活佛是康巴人,他曾修行在峨眉山和五台山,後週遊並朝拜藏區各聖地。200多年前來到新寨村時,發現了自然顯現六字真經的一塊瑪尼石,遂以此為緣住在該村,同僧俗民眾一起刻鑿瑪尼石度過了一生。解放初期,瑪尼石堆形成了東西長450米、南北寬100米、高3米的規模宏大的瑪尼石經城,並建有佛堂及佛塔、大經輪堂等建築。占地面積25畝,瑪尼及經文石有25億塊左右。瑪尼在佛經中解釋為觀音菩薩六字真經,六字代表解度六道眾生、破除六種煩惱、修六般若行、獲得六種佛身、生出六種智慧等殊勝功德。常育此咒或軒經則可利樂眾生,功德無量。因此,每當正月十五日,都有許多人來此轉經朝科教朝拜。世人對當地民眾在幾百年時間持續不斷、堅忍不拔地鑿刻瑪尼石經的精神和所達到的精湛技藝讚嘆不已。
現瑪尼石堆東西長283米,南北寬74米,高2.5米,有20多億塊瑪尼石、一座大轉經堂、一座佛堂、10個大轉經筒、300多個小轉經筒、十幾座佛塔。石經城的佛堂內還供奉著創建石經城的第一世嘉那活佛塑像和自顯瑪尼石塊。

分類

瑪尼堆分為兩種,一種是由大小不等的石頭壘集起來的、具有靈氣的石堆,藏語為“多本”;還有一種是在石塊或卵石上刻有文字、圖像,以藏傳佛教的色彩和內容為其最大特徵,然後堆積起來成為一道長長的牆垣,這種瑪尼牆藏語稱“綿當”。

形成

每逢吉日良辰,人們一邊煨桑,一邊往瑪尼堆上添加石子,並神聖地用額頭碰它,口中默誦祈禱詞,然後把它丟向石堆。天長日久,一座座瑪尼堆拔地而起,並且愈壘愈高。
佛教文明傳來之前,雪域西藏盛行著原始拜物教——苯教。那時的人們對於變幻莫測的大自然是敬畏、崇拜、迷惘和依戀。大至山川、小到木石都成為人類的保護與破壞之神的寄寓之所,所以也就順理成章地成為人們世世代代頂禮的對象。
藏族先民靠山吃山,磨石斧以狩獵,鑿石鍋以煮食,壘石屋以避寒,佩石墜以驅邪,如此維繫著長久不衰的巨石崇拜與靈石崇拜。散見於西藏各地的摩崖石刻與瑪尼石堆,便是這一古老信仰習俗流變的具體體現。

寓意

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藏區曾湧現出了浩如煙海的瑪尼石刻幾乎是人跡所至,隨處可見,它是藏族刻在石頭上的追求、理想、感情和希望。一般來講,瑪尼石堆最直接的意義有兩個,一是祈福和禳解;二是供人們轉經禮拜,隨時匡正自己的思想行為。尤其是在遠離城鎮和寺院的鄉野村寨,瑪尼堆更成為人們精神生活不或缺的所在。所以在地廣人稀的青藏高原,無處不在的瑪尼堆擔負起了經堂和道場的部分功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