瑤圩鄉

瑤圩鄉

瑤圩鄉是東鄉區蠶桑發展的重點鄉。毗鄰餘江馬荃鎮、金谿縣雙塘鎮,全鄉轄個6 村,人口約1.1萬人,基本上為江右民系

瑤圩鄉地處中、低丘複合地帶,地勢西北、東南較高,西北屬中丘帶,中部為山壟和瑤河衝擊平畈,南部低丘連綿,素有山清水秀的美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瑤圩鄉
  • 外文名稱:Yaoxu Town
  • 別名:瑤圩
  • 行政區類別:鄉鎮
  • 所屬地區:中國華東
  • 下轄地區:瑤圩、馬嶺、文溪等村委會
  • 政府駐地:瑤圩村委會
  • 電話區號:0794
  • 郵政區碼:331809
  • 地理位置贛東
  • 面積:67平方公里
  • 人口:1.1萬(2012年)
  • 方言贛語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火車站東鄉站撫州東站
  • 車牌代碼:贛F
  • 民系江右民系
  • 代碼:361029203
簡介,行政區劃,歷史,地理位置,特色產業,基礎設施建設,經濟發展,歷史名跡,謝德溥墓,紅軍樓舊址,

簡介

瑤圩鄉位於東鄉區境的東南端,鄉政府駐地瑤圩街距縣城30公里,境東北與餘江縣馬荃鄉交界,東南部與金谿縣對橋鄉、陸坊鄉、雙塘鎮接壤,西北與本縣黎圩鎮、王橋鄉相鄰,總面積約6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9312畝,占總面積18.5%,山丘約占總面積的72.8%,水域占6.1%,人均耕地1.7畝。轄瑤圩村、文溪村、河渡村、吳塘村、鎖山村、馬嶺村、畜牧場(洪家村)7個行政村,63個自然村,77個村民小組,全鄉總人口11936人。
瑤圩鄉瑤圩鄉
瑤圩鄉地處中、低丘複合地帶,地勢西北、東南較高,西北屬中丘帶,中部為山壟和瑤河衝擊平畈,南部低丘連綿,素有山清水秀的美稱。境內制高點吉祥峰(簡稱吉嶺),海拔324米,山嶺上在明代建有廟宇,《嘉靖東鄉縣誌》載:清初,明詹事謝德溥,削髮刊須,在嶺北潔廬隱居,名曰:雲庵,現遺蹟已廢。
瑤圩鄉是東鄉區六大糧倉之一,經濟以農業為主體,境內有小(一)型水庫1座,小(二)型水庫16座,總蓄水量達746萬立方米,灌溉面積達15960畝,占總耕地面積84%,全區唯一的河流瑤河全長13公里,自南向北縱貫全境,全區唯一的1座200千瓦的水電站也坐落在瑤圩瑤河上,年發電量70萬度,豐富的水電資源,為瑤圩的全面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瑤圩又是東鄉聞名的"果業之鄉",有林果園面積 7000畝,盛產桃、李、梨、柑桔、板栗,而又以板栗最盛名,全鄉板栗年產量在20萬公斤,深受上海、廣東、福建等地客商歡喜。礦產有雲母、陶土等,日用陶器是傳統的手工業產品,具有六、七百年的歷史,產品暢銷鄰近各縣。
瑤圩鄉

行政區劃

面積:69.5k㎡
瑤圩鄉瑤圩鄉
人口:9760人
郵編:331809
代碼:361029203
村委會:瑤圩、馬嶺、文溪、河渡、吳塘、鎖山等6個村委會。
轄:瑤圩村、文溪村、河渡村、吳塘村、鎖山村、馬嶺村、畜牧場(洪家村)。

歷史

瑤圩鄉萬石塘自然村,發現該村一處民居和一座祠堂的牆壁上分別留有紅軍書寫的宣傳標語共30條之多。民居處的標語書於房屋院內大門兩邊,白底黑字,毛筆書寫。
此標語為上世紀三十年代初期贛東北紅軍駐紮此地時留下的。瑤圩鄉是具有悠久歷史的大村,村內遍布明清時代的古民居。1932年左右,贛東北紅軍南下與中央紅軍會師時,曾駐紮於此。

地理位置

瑤圩鄉位於東鄉區境的東南端,鄉政府駐地瑤圩街距東鄉城區30公里,境東北與餘江縣馬荃鄉交界,東南部與金谿縣對橋鄉、陸坊鄉、雙塘鎮接壤,西北與本縣黎圩鎮、王橋鄉相鄰。
瑤圩鄉瑤圩鄉
瑤圩鄉地處中、低丘複合地帶,地勢西北、東南較高,西北屬中丘帶,中部為山壟和瑤河衝擊平畈,南部低丘連綿,素有山清水秀的美稱。境內制高點吉祥峰(簡稱吉嶺),海拔324米,山嶺上在明代建有廟宇,《嘉靖東鄉縣誌》載:清初,明詹事謝德溥,削髮刊須,在嶺北潔廬隱居,名曰:雲庵,現遺蹟已廢。

特色產業

毛竹產業,是瑤圩再造綠色銀行的又一大產業,採取農民土地入股、客商提供資金技術和管理、政府提供服務的方式,瑤圩鄉著手規劃建設萬畝毛竹基地。為改變種植水稻的單一收入模式,通過全面調查,瑤圩鄉把蠶桑產業作為富民新產業來發展,並制定了產業發展遠景規劃。2006年組織村組幹部和養蠶大戶到黎圩鎮實地參觀、學習經驗,調整出宜桑農田200多畝,實行集中連片種桑。通過抓好集中種植、大戶示範作用,2007年全鄉養蠶764張,銷售鮮繭43260斤,創產值36.2萬元,蠶農養蠶收入占總收入的30%,瑤圩鄉被評為全市農業結構調整先進鄉鎮。

基礎設施建設

瑤圩鄉瑤圩街被民眾戲稱為“扁擔街”、“握手街”,農貿市場污水橫流,民眾反映強烈。2006年,瑤圩鄉將街道改造列為頭等大事來抓。瑤圩鄉在做好民眾思想工作的同時,頂著壓力籌資110.8萬元,按照全區一流的水平,高標準規劃設計瑤圩街。在施工過程中,充分尊重沿街民眾的意願,成立了由瑤圩街村民和商戶為主的理事會,加強資金管理,加大工程質量監督。一條1公里長、10米寬的水泥路貫穿瑤圩街,兩旁鋪設了彩色地磚,架起了路燈,栽上了綠樹。瑤圩鄉為改變瑤圩有街無市的現狀,2007年,鄉里盤活原鄉政府黃金地段,引進客商投資1000萬元,建設占地20畝、建築面積15000平方米、店鋪103家的瑤圩集貿市場。瑤圩鄉對老農貿市場進行改造,建設全市一流的鄉鎮步行休閒街。集鎮的靚化聚集了人氣,帶來了財氣,瑤圩鄉已成為三縣區邊貿農產品集散地,集鎮新增個體工商戶40戶,吸納從業人員320人,實現稅收10萬元。
瑤圩鄉瑤圩鄉

經濟發展

瑤圩鄉是東鄉區六大糧倉之一,經濟以農業為主體,境內有小(一)型水庫1座,小(二)型水庫16座,總蓄水量達746萬立方米,灌溉面積達15960畝,占總耕地面積84%,全區唯一的河流瑤河全長13公里,自南向北縱貫全境,全區唯一的1座200千瓦的水電站也座落在瑤圩瑤河上,年發電量70萬度,豐富的水電資源,為瑤圩的全面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瑤圩又是東鄉聞名的“果業之鄉”,有林果園面積 7000畝,盛產桃、李、梨、柑桔、板栗,而又以板栗最盛名,全鄉板栗年產量在20萬公斤,深受上海、廣東、福建等地客商歡喜。礦產有雲母、陶土等,日用陶器是傳統的手工業產品,具有六、七百年的歷史,產品暢銷鄰近各縣。

歷史名跡

謝德溥墓

[瑤圩鄉王家村南500米洪家山·清代]謝德溥,字培元,號雲閹,東鄉縣萬石塘人。明天啟二年(1622)進士,官至東閣大學士兼禮部尚書。甲申之變後,遁世隱名。陰刻碑文“大清康熙丙子年孟夏月丙戌朔吉日立,明故東閣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培元謝公之墓。
寡婦橋
[瑤圩鄉河渡村·明代]林文贊之妻洪氏建。南北向,跨瑤河,四墩五孔石拱橋。橋面用花崗石建造,四墩呈楔形,長43.7米,寬3.8米。1954年縣撥款維修。

紅軍樓舊址

[瑤圩鄉萬石塘村·1932—1933年] 1932年7月下旬,邵式平先後三次到萬石塘視察。1933年紅十軍千餘人在該村宿營5天,鎮壓了大惡霸、灣頭土膏和偽自衛隊長。指揮部設樓內,至今牆壁上還遺留有標語。紅軍撤離後,仍稱此指揮部為紅軍樓。舊址原名冠美祠,清代建築,坐西朝東,磚木石結構。兩進,上進兩邊房間上設有樓。牆的下部石板兩層砌成。門前上方石板雕刻有精美圖案,文革期間部分破損。門兩邊石板上陰刻楷書門聯一副完好。祠內穿方雕有精細花紋,歷歷入目。天井南、北兩邊牆壁上均留有當年紅軍書寫的10條標語。由於年久,大部分墨跡無法辨認。
紅軍樓舊址紅軍樓舊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