瑣羅亞斯德教二元論

瑣羅亞斯德教二元論

瑣羅亞斯德教的善惡二元論,是古代伊朗原始居民對世界的朦朧看法,是嚴峻的高原環境和部落鬥爭在人們思想中的歪曲反映。原始的居民認為自然界有著光明與黑暗的兩種力量,它可以帶來幸福,也可以招致禍殃。在社會鬥爭中有兩種不同的集團或部落:一種是在波斯廣闊的沙漠中,以遊牧為生、經常進行掠奪和襲擊的野蠻部落,他們以死亡和破壞威脅著和平的居民,因此被認為是黑暗的力量;另一種以農耕為主,過著定居樂業的生活,他們被認為是善的力量。前者崇拜各種惡靈,後者則崇拜以阿胡拉·瑪茲達為首的善神。瑣羅亞斯德及其以後的神學家們根據這種原始的宗教神話,編成教義,並作了發揮。瑣羅亞斯德的二元論學說對於以後在波斯和中亞地區流行的摩尼教,中東地區的閃族宗教、猶太教,基督教中的異端諾斯替派,希臘羅馬哲學中的畢達哥拉、赫拉克利特等都有過不同程度的影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瑣羅亞斯德教二元論
  • 外文名:Meteorite Zoroastrian dualism
  • 時代:古代伊朗
  • 類型:社會鬥爭
正文,

正文

瑣羅亞斯德教的根本教義和世界觀。瑣羅亞斯德教又稱“祆教”、“火教”、“拜火教”,是公元前 6世紀左右創建於波斯東部,流行於波斯、中亞等地的宗教。該教認為,在太初之際存在著光明與黑暗、善與惡的兩種神靈,他們都擁有自己的王國。在光明的王國中阿胡拉·瑪茲達(意為“智慧之主”)是最高主神,是全知全能的宇宙創造者,它具有光明、生命、創造等等德性,也是天則、秩序和真理的化身。瑪茲達屬有聖靈、善思、天則或正義、虔敬或隨心、王國或理想國、完善或完璧、不朽等七大天使以及眾多的小天使和守護神。大天使隨著主神一起活動並表現了主神的屬性。小天使有的屬於精神方面的神靈,如忠直、公正、信約、勝利、智慧、真言等等;有的屬於物質方面的神靈,如日、月、水、火、地、風、空、星等等。在黑暗王國魔王安格拉·曼紐(或稱阿里曼)的管轄之下也有很多的魔眾,例如與善思對立的惡思,與正義對立的不義等等,它們的德性是黑暗、死亡、破壞、謊言。瑪茲達與曼紐原是孿生的一對,但是瑪茲達在戰敗曼紐的過程中逐漸成了“宇宙的主宰”、“光明與黑暗王國的統治者”,成為宇宙唯一的、最高的存在。因此瑣羅亞斯德教也常常被視為一神論。 在瑣羅亞斯德教的發展過程中, 有些神學家們為了解決瑪茲達與曼紐對立的矛盾,在理論上和邏輯上又假定了在他們兩者之上還有一個最高的實體,即察宛(zarvan,意為“永恆的時間”),但是這種理論在1世紀出現後,常常被視為異端,受到排斥。
瑣羅亞斯德教在善惡的鬥爭中提出了一套神話的世界觀。據說瑪茲達為了戰勝他的對手,特意創造了世界作為他們鬥爭的場所,因之善與惡、光明與黑暗的鬥爭過程也就是世界創造和劫滅的過程。該教把世界的歷史分為4個時期,每一個時期為3000年,共歷1.2萬年。在第一個時期中,瑪茲達創造了不朽的精神世界,但不賦以物質的形式。在第二個時期中,瑪茲達創造了物質世界,首先創造了火,即“無限的光明”。因此瑣羅亞斯德教把拜火作為他們的神聖職責。與此同時,用泥土塑成了伽玉瑪特(Gayōmat),即原人,原人的種子就是人類的始祖。在這個階段,魔眾或黑暗的力量侵入物質世界,與善神及其僚屬展開了一系列戰鬥。在第三個時期,瑪茲達集諸天使,曼紐率領魔眾,雙方進行了劇烈的、反覆的鬥爭,前者終於壓倒了後者,取得了最後的勝利,即善戰勝了惡、光明代替了黑暗。在世界創造後9000年時,教祖瑣羅亞斯德(約前7~前6世紀)根據神的意志應時誕生了,他的誕生標誌著世界在“真宗教”的啟示下,人類進入了光明的時期。第四個時期,在瑣羅亞斯德教的統治下,善神徹底肅清了魔眾,引導人類進入“光明、公正和真理的王國”,從而完成了最高的歷史使命。
瑣羅亞斯德教認為,在光明與黑暗的對峙中,個人能自由選擇自己的意志,能決定自己的命運。他們把人的行為分為三類:思想、語言和行動。每一類中又分為善惡兩種,並把人在現世的行為和天堂地獄的說教結合起來,“行善者得善報,行惡者得惡報”。據說人死後的靈魂是不滅的,經過末日審判以後,行善者通過“裁判之橋”可以進入天堂,享受清福;行惡者則要墮入地獄,受到懲罰。但是不論進入天堂或墮入地獄的靈魂在終世劫沒之時都還要受到最後的審判。在審判中那些屬於惡的靈魂,在除淨罪惡後也可和善的靈魂一起復活,共同進入真理或光明的王國
瑣羅亞斯德瑣羅亞斯德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