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魚圓製作技藝

基本介紹

  • 項目名稱:瑞金魚圓製作技藝
  • 認證級別:省級
  • 項目分類:傳統技藝
  • 國家:中國
  • 起源時間:北宋唐開元三年
  • 認證時間:2010年
  • 認證批次:第三批
  • 申報地區或單位:中國江西省贛州市瑞金市
簡介,歷史淵源,基本內容,保護措施,

簡介

魚圓是贛南一種傳統美食,原產地在瑞金,享譽一千多年。傳統的魚圓製作歷史悠久,早在唐開元三年,就由當時的魚販子首創而成。瑞金魚圓技藝是先民以草魚、薑汁等為原料,用來加工膳食的傳統手藝。瑞金魚圓由初創時期的“魚團”,經過市場的推銷,工藝的改進,選料的獨特,配料的精細,加工的嚴密,口感、色澤近乎完美的程度。
清嘉慶年間始,魚圓製作技藝主要局限於廚藝(烹飪)行當傳承,因魚圓已進入東道(酒席)菜譜行列,與肉圓、扣肉組成東道“三大名餚”。瑞金筵席一般以魚圓、肉圓味論廚師手藝高低,以扣肉(又稱盆子肉)分量論東道主大方小氣,因而魚圓、肉圓成為廚藝中的重中之重。
新中國成立後,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有能力辦酒席的人家日漸增多,原有數量的廚師已應接不暇。因此,廚師們紛紛增帶徒弟,在這種師徒相傳的模式下,湧現出一批全面掌握魚圓製作技藝的高手。

歷史淵源

魚圓製作在瑞金歷史悠久,遠在唐開元三年(公元715年),當地一魚販子謝三寶首創“魚團”(魚圓前身)製作技藝。當地有諺曰:“先有魚圓湯,後有瑞金縣”,足見源遠流長。
公元1776年秋,乾隆皇帝下江南途經潯陽(今江西九江),江西巡撫為做好接駕準備,事先從各地徵調八十餘名廚師,瑞金的“魚團”製作高手賴同慶就是其中一個。當乾隆帝品嘗“魚團”湯後,頓時“龍顏大悅,讚不絕口”,當詢問得知該湯名稱後,當即就說:“叫魚圓好”,並命隨身太監將“魚圓湯”列入《御膳菜譜》。從此,瑞金魚圓走進宮廷,名揚天下,賴同慶也成了魚圓第一人。
自清嘉慶年間起,魚圓開始在官宦、大戶人家的酒席上出現,清末民初開始進入尋常百姓酒席。魚圓進入東道(酒席)菜譜行列,與肉圓、扣肉組成東道“三大名餚”。瑞金筵席一般以魚圓、肉圓味論廚師手藝高低,以扣肉(又稱盆子肉)分量論東道主大方小氣,因而魚圓、肉圓成為廚藝中的重中之重。

基本內容

整個製作流程有十多道工序,主要包括:
1)選魚:首選產自黃泥塘餵青草的草魚,重3斤以上一條為宜。
2)剖魚:清魚鱗、內臟。
3)取魚料:去頭、尾、翅,去骨,取腰部厚肉。
4)刨魚肉。
5)搓魚醬。
6)入鹽。
8)配蛋清。
9)根據經驗加入適當清水。
10)試水(根據重力判斷稀稠)。
11)成型,手擠料團入鍋(溫水)。
12)定型(溫水)。
13)半成品撈起、攤涼。
14)放入清水,加豬油、調味品煮熟。
15)加薑汁起鍋。

保護措施

新中國成立後,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有能力辦酒席的人家日漸增多,原有數量的廚師已應接不暇。因此,廚師們紛紛增帶徒弟,在這種師徒相傳的模式下,湧現出一批全面掌握魚圓製作技藝的高手,魚圓製作技藝也隨之不斷傳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