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雕塑

琉璃雕塑

建築雕塑之一。琉璃為以鉛硝為助熔劑燒成帶色釉的陶器,常用作磚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琉璃雕塑
  • 性質:建築雕塑之一
  • 特點:以鉛硝為助熔劑燒成帶色釉的陶器
  • 使用時間:公元五世紀
簡介,起源,藝術價值,鑄造法工藝,藝術收藏,

簡介

起源

關於“琉璃”兩字,釋義較多。《後漢書·西域傳·大秦》:“土多金銀奇寶、有夜光璧、明月珠、駭雞犀、珊瑚、虎魄、琉璃、琅玕、朱丹、青碧。”琉璃意指一種有色半透明的玉石。胡仲弓《中秋望月呈諸友》詩:“長空萬里琉璃滑,冰輪碾上黃金闕。”琉璃意喻晴空。納蘭性德《早春雪後同姜西溟作》詩:“瑠璃一萬片,映徹桑乾河 。”琉璃意喻雪。
公元五世紀,北魏平城(今山西大同)宮殿已使用,其後北齊仍用。唐代後,用綠色剪邊琉璃,山西太原晉祠重建北宋崇寧二年(1103)之聖母殿時所用琉璃,大部分為明嘉靖間所制。朔縣崇福寺金皇統三年(1143)所建的彌陀殿,其上之彩色琉璃吻獸、武士等,形象威武生動,色釉渾厚明瑩。平遙東泉鎮百福寺山門脊上有元代琉璃寶頂。其形制以立牌為中心,內塑一合掌童子,牌上用兩個盤旋式綠釉獅了,馱著蓮座寶瓶,牌左右是兩個東西向的吞脊吻,粗缸胎,黃、綠、白、黑釉,釉汁較厚,是目前紀年琉璃中之重要作品。芮城永樂宮四個殿頂的彩燦琉璃雕塑是具有高超藝術水平、保存較為完整的藝術品。明、清宮殿以黃色琉
璃為尊貴雕塑裝飾的規模超過以往,寺廟的遺存實物也豐富。如太原的晉祠、平遙的武廟、城隍廟、介休后土廟、城隍廟、五嶽廟、趙城廣勝寺、解縣關帝廟、陽城壽聖廟、晉城海會寺等。此外,還有琉璃寶塔、樓閣、牌坊、照壁、香亭、神龕等。清代琉璃雕塑自康熙以來逐漸恢復發展,如臨汾寺雲寺之琉璃塔,方形六級,每級四壁間均嵌以三彩琉璃佛像及花紋等。介體后土廟是一座五六進院澆的建築群,均以華美的琉璃雕塑作裝飾。至鹹豐、同治間,漸趨衰落。
琉璃雕塑

藝術價值

現在常提到之琉璃,又稱流離、琉璃、琉璃,被譽為中國五大名器之首(金銀、玉翠、琉璃、陶瓷、青銅)和佛家七寶之首(琉璃、金、銀、玻璃、硨磲、赤珠、瑪瑙)
琉璃在中國陶瓷工藝發展史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品類。漢代的綠釉陶,唐代的三彩和後來主要用在建築上的琉璃以及陳設性的琺花器等都屬於同一系統,只是由於用途和出現的時間不同,故有不同的名稱。山西地區在漢代已經出現低溫鉛釉陶,北朝時期繼續盛行,但在使用範圍上已突破了日用器皿和隨葬品的範疇,開始運用在建築屋頂裝飾上。北齊(550-577)魏明所著《魏書·西域國》記載:“世祖時,其國人商販京師,自雲能鑄石為五色琉璃,於是採礦山中,於京師鑄之。既成,光澤乃美於西方來者。乃詔為行殿,容百餘人,光色映徹,觀者見之,莫不驚駭,以為神明所作。自此中國琉璃遂賤,不復珍之。”這是琉璃用於建築物上最早的記載,也表明這一陶瓷品種有了更廣的使用範圍和更大的實用價值。

鑄造法工藝

古法琉璃相傳是公元前493年越過的范蠡(LI)鑄劍時所發現,被越王命名為“蠡”。氣候“范蠡”遍訪能工巧匠,講“蠡”打造稱精美的首飾作為定情之物送給了西施。同年因為戰事,西施前往吳國和親,西施不得不捨情取義,臨別時將“蠡”送還。傳說中西施的眼淚滴在這“蠡”上,天地日月為之所動,至今還可以看到淚水在其中流動,被後人稱之為“流蠡”(琉璃諧音)。
春秋時期冶金技術的發展為琉璃燒制工藝提供了良好的技術條件。當時的鼓風爐的溫度已可達1200度,而古琉璃的燒制溫度約為1050度。與脫蠟法鑄造的琉璃不同,傳統的古法琉璃是將矽酸鹽及其他金屬氧化物等原料經過高溫熔化,拔成各種規格的料棍,藝人用各色料棍在燈火上燒烤,待軟化後迅速捏塑,充分發揮琉璃材質的光澤、多彩、柔媚、神秘的特性。和琉璃比較,古法琉璃沒有底胎,製作全靠人的經驗和手藝,在噴燈的火焰中即興加工,也被稱為“火中的雕塑”。而純手工的製作工藝也使其製作出的作品具有獨一性,凸顯其珍貴性。

藝術收藏

古法琉璃及脫蠟琉璃各自擁有獨特的美,因其材料特殊,而且其製作工藝相當複雜,要幾十道工序才能完成,耗時要10到20天,且主要依靠手工。各個環節的把握相當困難,僅出爐一項,成品率就只有70%。更為關鍵的是,琉璃製品不可回收,也就是說一旦出現一點點問題,十數天、幾十道工序、多少人的努力就立刻付諸東流。同時琉璃是一種文化產品,而不僅僅是一種材質,更重要的是,琉璃產品中的每一件都是獨一無二的,世間沒有兩個一模一樣的琉璃藝術品。因此琉璃藝術品在未來的收藏領域將具有更多的話語權。雖然琉璃與玉器、翡翠、瓷器等成熟的收藏品類相比,因屬“小項”而不如上述三者受關注,但也正因如此,才使其形成了價格窪地,具有很好的收藏投資潛力。但業內專家也提醒藏家,目前中國的古琉璃收藏有價無市,因此收藏愛好者不要盲目跟風,應理性謹慎入市。同時,在利益的驅使下,古琉璃也和其他古玩一樣充斥著贗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