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王國漢文文獻集成

琉球王國漢文文獻集成

《琉球王國漢文文獻集成》叢書共32冊,由復旦大學出版社編審、2012年出版。 《琉球王國漢文文獻集成》叢書歷時兩年編纂而成,收錄了分散在日本沖繩縣(原琉球王國)圖書館、那霸市博物館、琉球大學圖書館、天理大學圖書館、京都大學圖書館、日本東京文庫、內閣文庫、早稻田大學、慶應大學和美國夏威夷大學等地的幾乎所有存世的琉球王國漢文文獻資料,其中涉及與中國交往的時間段起於公元607年(隋煬帝大業三年),止於1875年左右(清光緒二年),時間跨度有1200多年,總字數逾千萬,作者約70多人,都是琉球國上層人士。

基本介紹

  • 書名:琉球王國漢文文獻集成
  •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年
獨特史料,琉球版圖,中琉分界,宗藩關係,“他者”眼光,

獨特史料

《琉球王國漢文文獻集成》叢書,32冊,復旦大學出版社編審、出版。
《琉球王國漢文文獻集成》叢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們是琉球國人自己留下的文獻,在中國國內尚屬首次整理運用。在琉球國人的詩文、圖志中,釣魚島從來都屬於中國。兩國之間以姑米山(屬琉球)與釣魚群島(屬中國)之間一條深達2000餘米的黑水溝為界。這從“他者”的角度確證了釣魚島是中國的固有領土,日本即便於1879年吞併了琉球,其附屬島嶼也不可能包括釣魚島。

琉球版圖

《琉球王國漢文文獻集成》叢書有有關海上分界線和釣魚島歸屬等問題的文獻資料。琉球人在記載自己國家歷史地理的版圖中設有專門章節全面記錄和講述琉球疆界和島嶼的文獻中都無釣魚島。其中:
《中山世譜》是琉球王國一部記事甚為詳細的正史,也是一部非常重要的琉球歷史文獻,其卷首載有《琉球輿地名號會紀》,全面記載了琉球“三府五州三十五郡”、“三十六島”及其附屬島嶼的正名和俗稱,其中並無釣魚嶼、黃尾嶼、赤尾嶼等島嶼,後附《琉球輿圖》,也未出現釣魚島及其相關的名稱,其最西南端的島嶼為“姑米”山。
另一部《琉球國舊記》,是一部記載琉球王國歷史、地理、風俗、經濟、文化及有關遺聞和傳說的歷史文獻,其正編卷八、卷九是專記島嶼的,卷中自西南而東北依次記載了“久米島”、“馬齒山”、“葉壁山”、“宮古山”、“八重山”及其附屬島嶼,並沒有出現釣魚島,甚至該書附卷三《山川》中記琉球每年四季所祭祀的火神時,羅列了琉球王國890座山嶽和島嶼的名稱及所在位置,其中也無釣魚島。”

中琉分界

《琉球王國漢文文獻集成》叢書有有關中國與琉球以黑水溝為界的歷史資料。雖然琉球版圖中沒有釣魚島,但並不意味著琉球人不知道這個島的存在。《指南廣義》是一部記載琉球赴中國進貢有關航海問題的文獻,作者是曾於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赴中國進貢的琉球王國著名學者程順則。書中圖文並茂,在一張海島圖上可清楚地看到以黑水溝為中界,古米山(同“姑米山”)與釣魚台(同“釣魚島”)、赤尾嶼、黃尾嶼等中國屬島隔“溝”相望。在程順則詩集《雪堂燕遊草》卷末附錄有一篇《琉球考》,其中文字曰“往以西南風,期孟夏;歸以東北風,期季秋。望見古米山,即其境”。
琉球人意識中的國境線還有一處更直接的文字記錄:道光二十年(1840)秋,琉球國中山王尚育遣耳目官向國鼎、正議大夫林常裕奉表赴中國進貢方物,在旅途中,隨同貢使到北京國子監“留學”的琉球陪臣子弟鄭學楷寫了一首《海上觀潮歌》,其中有句“長帆十幅出姑米,蒼茫萬里無津涯”,自注曰:“姑米,下國屬島,過此則無島嶼矣。”
所謂“無島嶼”,當然是說前方無琉球島嶼。這說明琉球國西南端島嶼止於姑米山,而姑米再往西南方向的赤尾嶼、黃尾嶼、鈞魚台等無疑都是中國的屬島。這與中文的資料兩相映證。陳侃《使琉球錄》(1534年)是現存最早記載中國與琉球海上疆界的中國官方文獻。書中明確記載了“過釣魚嶼,過黃毛嶼,過赤嶼,目不暇接,……見古米山,乃屬琉球者。夷人鼓舞於舟,喜達於家。”當時的琉球人認為過了釣魚島列島,到了古米山(又稱姑米山,即現在沖繩的久米島)後才算回到本國,故在船上就歡呼起來。

宗藩關係

自明洪武五年(1372年)明太祖朱元璋派楊載出使琉球詔告即位建元、中山王察度遣弟泰期奉表稱臣納貢起,中琉兩國便建立了宗藩關係;而從永樂二年(1404)明成祖冊封世子武寧為中山王開始,琉球國王均由中國皇帝冊封。中國明清兩代朝廷先後24次向琉球王國派遣冊封使,留下的大量《使琉球錄》,不僅記錄了冊封使在琉球的所見所聞,同時記錄了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屬於中國版圖的歷史事實。真實的歷史絕非單方“孤證”,此番中國學者通過梳理和研究琉球人自己的文獻記錄,客觀、生動、有力地證明了釣魚島的歸屬權在兩國之間毫無爭議。

“他者”眼光

《琉球王國漢文文獻集成》立項於兩年前,它是繼《越南漢文燕行文獻集成(越南所藏編)》、《韓國漢文燕行文獻選編》之後的又一種“從周邊看中國”大型文獻集成圖書。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院長葛兆光教授曾這樣解釋為什麼要“從周邊看中國”——無論在日本、朝鮮還是在越南、琉球,有關中國的文獻包括漢文書寫的文獻都相當豐富,漢文就像早期歐洲的拉丁文一樣連綴起一種共同的文化傳統和教養;通過對周邊文化區域所保存有關中國文獻的研究,可以藉助“異域”的眼睛來重新“觀看”和“思考”中國。
復旦大學出版社董事長、總編輯賀聖遂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由於中華文化在亞洲的深遠影響,韓國、越南、日本、琉球等許多國家都留存了大量用漢文字書寫的歷史地理圖冊和詩文著作,這對我們更好地研究中國與周邊國家的歷史提供了全方位、多視角、互證互補的重要資料。我社編輯出版這個系列叢書的目的就是將‘他者’眼光與記憶中的真實中國‘立此存照’。相信《琉球王國漢文文獻集成》面世後,還會推動學術界產生更加深入的研究課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