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髮師陶德(普林斯、桑德海姆合作執導音樂劇)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理髮師陶德》是普林斯、桑德海姆合作執導的音樂劇,是歐美當紅名作、獲百老匯8項戲劇托尼獎和英國戲劇奧利弗獎,這部席捲百老匯舞台引起轟動的音樂話劇,2011年新光懸疑劇場首演後獲得觀眾好評,2012年3月23、24日將再度上演於上海大劇院中劇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理髮師陶德
  • 時間:2012年3月23、24
  • 地點:上海大劇院中劇場
  • 分類:音樂話劇
演出簡介,創作背景,

演出簡介

“理髮師陶德”的故事在歐美家喻戶曉,據說他確有其人,1802年被判處絞刑。但文獻中並沒有明確記載。可愛好恐怖與浪漫的英國人不斷把他搬上舞台,多次的改編也令理髮師陶德在英國深入人心,他手拿剃刀的形象成為英國人心中的經典。陶德的形象最早出現於1846年英國人托馬斯·普雷斯特的恐怖小說《一串珍珠:浪漫史》;1847年,喬治·狄布汀·皮特以陶德為主角製作了音樂劇《理髮師陶德:艦隊街的惡魔》,在英格蘭取得巨大的成功;1926年《理髮師陶德》的首部電影版問世,至今據此改編的影視作品已經有不下10部之多,其中還包括BBC今年1月剛推出的電視劇;1973年,克里斯托弗·邦德將它搬上英國斯特拉福特皇家劇院並經久不衰;1979年,普林斯和桑德海姆合作的《理髮師陶德》首次登入美國劇院,轟動百老匯並榮獲本年度托尼獎包括最佳音樂劇在內的八項大獎,連續上演16個月;隨著電影導演提姆·伯頓與影星約翰尼·德普聯袂,2007年拍攝了同名電影並獲得奧斯卡獎之後,也被中國觀眾所熟知。
舞台劇《理髮師陶德》是傳奇大導演普林斯和音樂劇大師桑德海姆合作的巔峰之作,以批判史詩的方式呈現,讓觀眾仿佛歷經浩劫後,重新審視世界,對人生、對藝術也有了不同以往的想法。工業革命後的英國飽受欺壓的社會底層民眾不堪重負,仇恨在他們的心中蔓延,於是“人吃人”的奇想在他們扭曲的內心漸漸鋪開。如果單單沉溺於這樣腥風血雨的意識形態里,“理髮師陶德”就只是一個“殺人不眨眼”的機器而已。面對如此血腥的題材,音樂劇大師桑德海姆偏偏反其道而行,以極度優美的旋律配以悲壯的聲調,譜寫出這部“惡魔交響曲”,引人思考耐人尋味。《理髮師陶德》以其深刻的內涵,絕美的音樂與舞台表現,並一舉成為20世紀音樂劇中偉大的巨著。

創作背景

理髮師陶德,最早出現於1846年托馬斯·普雷斯特的恐怖小說《一串珍珠:浪漫史》
1847年,喬治·狄布汀·皮特以陶德為主角製作了音樂劇《理髮師陶德:艦隊街的惡魔》,在英格蘭取得巨大的成功。
1926年《理髮師陶德》的電影版問世,至今據此改編的影視作品已經有不下10部之多,其中還包括BBC今年1月剛推出的電視劇。
1973年,克里斯托弗·邦德將它搬上英國斯特拉福特皇家劇院,引起轟動,並經久不衰。
1979年,《理髮師陶德》首次登入美國劇院,展現了它的瘋狂魅力。百老匯沸騰,授予它八座托尼獎,並連續放映十六個月。
Sweeney Todd的故事早已成為一個大人用來嚇唬不聽話的小孩的傳奇,很多人不知是確有其人抑或是徹頭徹尾的杜撰。真正的Sweeney Todd確實存在於18世紀末的倫敦,他所殺的人不計其數,被害者的肉被剔除下來送到當時倫敦著名的Lovett夫人的肉餅店賣給倫敦人,仍然新鮮的骨骼被拋棄在陳舊的教堂St. Dunstan的地下室被人遺忘的墓室之中,骨骼之多,能從地板一直堆到墓室穹隆,骨頭上剩餘的肉散發出來的令人作嘔腐臭瀰漫整座教堂,使得做禮拜的人們不得不自始至終用手帕捂住鼻子。Sweeney Todd和黑寡婦Lovett,將人類最深層的恐懼——對他人示以自己最薄弱的環節時被殺;以及剛剛品嘗過的美味居然是同類的屍體。但是法庭檔案里並沒有記載此人,在《新門監獄日曆》也無此人的記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