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情療法

理情行為療法(Rational Emotive Behavior Therapy,or REBT),是上個世紀50年代心理學家艾爾伯特-艾利斯創造的一種心理療法,最初,艾利斯博士稱之為理情療法(BET).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理情行為療法
  • 外文名:Rational Emotive Behavior Therapy,or REBT
理情行為療法簡介
理情行為療法基於一個前提:每當我們心亂意亂的時候,並非我們生活中的事情本身困擾導致的,這是由我們持有的一些導致抑鬱,焦慮,暴怒等不良情緒的信念導致的,這個觀點最初是由哲學家埃皮克提圖在2000年前闡述的:困擾人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們對它們的看法。
幸福的目標
艾利斯的理情行為療法認為,我們大多數人是想要幸福的。不管我們獨處或者跟別人在一起,我們都想要幸福;我們想要跟其他人尤其是親密的朋友相處得融洽;我們想要見多識廣,希望收到良好的教育;我們想要一個高收入並且滿意的工作;我們想要享受我們閒暇時間。
當然生活不能總滿足我們的期望,我們想要幸福的目標常常為變幻的命運阻擾。當我們的目標受阻時,我們可以以一種健康並且有益的方式應對,也可以以一種不健康的或者無益的方式面對。
ABC模型
艾利斯的理情行為療法假定我們對於目標受阻(甚至受阻的可能性)的反應取決於我們的信念。為了闡明這點,艾利斯博士創立了一個簡單的ABC模型來告訴人們,我們的信念是如何導致我們的情緒和行為反應的。
A:事情發生了。
B:你對這種情境產生一種信念。
C:你對這種信念產生一種情感反應。
例如:
A:你的老闆誤解你在工作中中飽私囊了,並辱罵你,威脅要炒你魷魚。
B:你相信,“她沒有權利指責我,她是個潑婦!”
C:你感到很生氣。
如果你有一個不同的信念時,你的情緒反應將會不同:
A:你的老闆誤解你在工作中中飽私囊了,並辱罵你,威脅要炒你魷魚。
B:你相信,“我不能丟掉這份工作,我要靠它養活自己!”
C:你感到擔心。
ABC模型顯示,不是A導致了C,是B導致C的。在第一個例子裡面,不是你老闆辱罵並威脅你讓你感到生氣,是你覺得她沒有權利去辱罵你、她是個潑婦這種信念讓你感到生氣;在第二個例子裡面,並不是她的辱罵和威脅讓你焦慮,而是你不能丟掉工作不然就不能養活自己的信念讓自己感到焦慮。
三個基本的必須
儘管我們都能不同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艾利斯的理情行為療法認為,困擾我們的信念都是源自三種一般的非理性的信念。每個非理性的信念都包含一個要求,不管是對於自己還是對於他人的,或者對於這個世界的。這些信念被概括為三個基本的必須:
1.我必須要做好並且獲得別人對我表現的稱讚,不然我就毫無用處。
2.其他人必須對我體諒,公平,友好,並且要像我期望中他們對待我的那樣,不然他們就是毫無用處的的,應該受到譴責和懲罰。
3.如果我想要,我必須得到它;如果我不想要,它們不能出現在我的生活中。我如果不能得到我想要的,這非常糟糕,我不能容忍。
第一種信念常常會導致焦慮,抑鬱,羞恥和罪疚。第二種信念往往帶來暴怒,消極的攻擊和暴力行為。第三種信念通常會導致自怨自憐,和拖拉。這些信念的要求本質導致了問題的產生。要求越少,更多靈活的信念會導致健康的情緒和有益的行為。
辯駁
理情行為療法的目標是幫助人們把他們的非理性信念更正為理性的信念。改變信念是理情行為療法的主要工作,一般通過治療師對來訪者非理性信念的辯駁完成。例如,治療師可能會問,為什麼你必須要獲得每個人的稱讚?哪裡規定其他人一定要對你公平?因為你想要,為什麼一定要擁有它?辯駁(Disputing)是ABC模式中擴展的D。當來訪者嘗試回答治療師的問題時,他們就會發現,其實他們必須得到稱讚、公平待遇、想要的一切的想法是無稽之談。
領悟
艾利斯的理情行為療法認為,儘管我們可能無時無刻不在非理性地思考,但是我們能夠減輕這種傾向。完全消除這種非理性思考的傾向是不可能的,但是我們能夠藉助三種領悟方法減弱這些傾向,減少它們的持續時間,減輕他們的輕度:
1.我們不是僅僅感到困擾而已,而是持有死板的信念讓我們感到困擾。
2.不管何時以何種方式我們開始困擾自己,我們煩惱的原因是還牢牢地把持著我們的非理性信念。
3.唯一改善的方式是努力改變自己的信念。這需要練習,練習,再練習。
接受
情緒健康的人能夠接受現實,即使現實非常不幸,不盡如人意。理情行為療法致力於使來訪者建立三種類型的接受:(1)無條件接受自我(2)無條件接受他人(3)無條件接受生活
每種類型的接受都是基於這三條核心信念:
無條件接受自我:
1.我是一個容易犯錯的普通人,我既有優點也有缺點。
2.沒有理由要求我做到完美無瑕。
3.既然我有優點也有缺點,因而我跟別人一樣有價值。
無條件接受他人:
1.其他人總是會對我不公平。
2.沒有理由要求他們必須對我公平。
3.對待我不公平的人跟其他人一樣有價值。
無條件接受生活:
1.生活並不總是如我所願。
2.沒有理由要求生活必須如我所願。
3.生活並不是必須讓人滿意的,但是生活永遠不會是糟糕的,總歸是可以承受的。
今天的理情行為療法
臨床經驗和充分的實驗證據表明理情行為療法在減輕情緒痛苦時是有效甚至是高效的。當艾利斯上個世紀50年代創立理情行為療法時他遇到了一些其他來自心理健康領域的抵制,而今天這種療法成為全世界最廣泛套用的心理療法之一。在理情行為療法的早期,甚至艾利斯博士也沒有想到它的哲學體系竟然對心理療法領域產生這么大的影響,並且幫助上百萬的人們改善了他們的生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