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坑古村

理坑古村

理坑古村位於江西省上饒市婺源縣沱川鄉,原名理源,距婺源縣城5公里。建村於北宋末年,村人好讀成風,崇尚"讀朱子之書,服朱子之教,秉朱子之禮",被文人學者贊為"理學淵源"。自古以來,理坑村人才輩出,先後出過七品以上官宦36人,進士16人,文人學士92人,著作達333部582卷之多,其中5部78卷被列入《四庫全書》。 尤其從明代晚期開始,理坑村陸續出了一批很有名望的碩儒、大官,文風文運自此經年不衰。 其中,不僅有工部尚書余懋學、吏部尚書余懋衡等京官,也有廣州知府余自怡、台州知州余世儒等地方大員,還有一些縣府的父母官。

明清時期,理坑古村最為鼎盛,形成了頗具特色的明清官邸古建築群,數量、款式之多國內少見,保存也最好,理坑古村至今保留著明清官宅120餘棟,被譽為“中國明清官邸、民宅最集中的典型古建村落”。2005年10月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2006年5月被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百個民俗文化村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理坑古村
  • 地理位置:位於江西省上饒市婺源縣沱川鄉
  • 原名:理源
  • 建村年代:北宋末年
  • 著名景點:尚書第、大夫第、司馬第
  • 類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榮譽:全國百個民俗文化村之一
地理環境,著名景點,理源橋,官巷,司馬第,天官府第,尚書第,花廳,歷史名人,余世儒,余懋學,余懋衡,余自怡,余維樞,余啟官,民俗風情,儺舞,抬閣,串堂班,

地理環境

理坑古村只是位於深山的小村落,距婺源縣城45公里。歷史上,婺源也隸屬於古徽州,理坑古村與黟縣就隔著那道山。理坑古村的建築等自然也就是徽派的建築風格了。然而與山那邊開發的紅紅火火的宏村、西遞相比,雖然它們進入了世界文化遺產的名錄。然而仔細對比起來,理坑自有她的那份野趣與雅致。整個村落最精緻的就算是那條山溪和沿河的黛瓦灰牆、馬頭牆重重的建築群了。
有徽派建築的經典之作與徽州商人的經營之道的理坑,是徽州民俗與贛文化的集結之地。走進村口,聆聽小河潺潺流水,穿行於古鎮老街的小巷,欣賞那精美的雕樑畫棟,仰望那高聳入雲的馬頭牆,遐想著高牆內昔日的輝煌。在農家,喝上一杯新做的婺源綠茶,感受高牆下純樸的民俗民風。那種自在,舒適,愜意,不言而喻。

著名景點

從地理位置來說,理坑只是位於深山的小村落,但因為余懋衡、余自怡等文官大儒,至今還保留著“尚書第”、“大夫第”、“司馬第”、“天官上卿”府和“官廳”等明清官邸建築。其中,“雲溪別墅”就是清代光祿大夫余啟官的故居,在古建築群中卓爾不凡。
理坑古村整個村落位於一條呈袋形的山谷中段。山谷長約5000米,雖然村子所在的地方最寬,但寬度也不到300米,理源水沿著這條峽谷緩緩流經村前。
據了解,理坑古村面積為9.5公頃,現有民居134幢,以住宅為主體的古建築至今還保留有130幢,其中明代24幢,清代106幢。此外,全村現存14—19世紀的祠堂3幢、石(拱、廊、板)橋9座。,被外界譽為“中國明清官邸、民宅最集中的典型古建村落”理坑明清官宅約120餘幢,至今仍保存完好的古建築有明代崇禎年間廣州知府余自怡的“官廳”,明代天啟年間吏部尚書余懋衡的“天官上卿”,明代萬曆年間戶部右侍郎、工部尚書余懋學的“尚書第”,清代順治年間司馬余維樞的“司馬第”,清代道光年間茶商余顯輝的“詒裕堂”,還有花園式的“雲溪別墅”,園林式建築“花廳”,頗具傳奇色彩的“金家井”。這些古建築粉牆黛瓦、飛檐戧角、“三雕”工藝精湛,布局科學、合理、冬暖夏涼,是生態文明的綠寶石,是建築藝術的博覽園。已列入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百個民俗文化村之一。

理源橋

位於理坑古村口的理源橋,橋面上建有亭子,橋亭合一,出入村子必須穿亭而過。橋亭為長方封檐建築,亭內可供人閒坐納涼。亭子外表古樸,但門額題字卻很不一般。
正前左方題為“閎開閥閱”,閎是指巷門,閥閱指的是有功勳的世家。正前右方為“山中鄒魯”,由上海陳子龍先生所題,鄒魯是指孔孟故鄉,意思是稱讚理坑為藏在深山的書鄉之地;後左方為“理學淵源”,是指理坑村人崇尚朱子理學,後右方為“筆峰兆漢”,指的是村人崇尚正統的儒家學說。這石橋上刻有“溪山拱秀”四個大字,意思是讚嘆這一方山水孕育出了一大批優秀人才。理坑村豐厚的文化底蘊由此可見一斑。

官巷

進村的巷門上方題有“淵停岳峙”四個大字。這四個字一語雙關地道出了此巷的不同一般這是條受人尊敬的“官巷”。巷裡有明代崇禎年間廣州知府余自怡的“官廳”,這是皇帝有感於余自怡為官清廉、政績突出而賜建的。官廳的大門氣宇不凡,是由水磨青磚和磚雕砌成的四柱貼牆牌樓四柱三間,中間為門,門楣有樨頭裝飾,牌樓門罩重疊五層,挑出飛檐,鰲魚戧角,最頂一層中間原先鑲嵌石刻“聖旨”一塊,這種牌樓是規格最高的“五鳳樓”,只有進士及第和官宦人家才能建造。官廳是典型的明代風格建築,簡樸莊重,圍繞長方形天井的四合院,屬木結構封閉磚牆圍護建築。官廳規模闊大,它的天井是理坑村最大的,室內光線好,通風好。官廳第二進比第一進地勢高出兩步,以顯正廳的威嚴。正廳前沿由三塊巨石鋪成。靠天井一圈四面均為卷棚,檐口瓦作由花頭瓦和滴水瓦組成,非常美觀。官廳樓層較高,樓梯設天井右邊樓上,採光好登樓方便。樓上是全家人居住的地方。

司馬第

司馬第是清代順治年間司馬余維樞的府第,“司馬第”已有350年歷史,司馬第的大門高大氣派,檐下有靈芝磚四塊,枋頭作雲卷,脊端有鰲魚。花枋間有陰刻“司馬第”三字,“司馬第”下面的磚雕是《孫子兵法》。
司馬第正屋大門裡面有三進三天井,右邊設有客館,上堂有橫樑三根,兩端雕刻月牙,雀替深雕靈芝紋,兩廂卷棚下有雕獅拱撐;拱墳兩邊,一邊圖案是馬、鶴、鹿,代表福祿壽,一邊是雙麒麟,以示吉祥。兩廂卷棚下有獅共撐,前進後堂三間兩廂,明間橫枋深雕;後進還有三間兩廂深半天井。據說,理坑官邸正屋大門一律朝北。一般來說,南方的房屋以坐北朝南為宜,這樣布局冬暖夏涼,而這裡的明代官邸卻違背常理,室內布局為坐西朝東,大門統一朝北,這充分體現了仕宦們對“皇恩浩蕩”的崇敬和忠孝節悌的一番苦心。

天官府第

“天官府第”的外形凹凸不規則,這是明代天啟年間吏部尚書余懋衡的府第。大門朝北,戧角門罩,小八字照牆,門樓額枋上有淺刻楷書“天官上卿”四字。
明朝不設宰相,只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以吏部為首,故習慣尊稱吏部尚書為天官,意思是除了皇帝就算他大。天官府第樸實無華,外牆歪歪扭扭,連出三角,連大門都開在角上,它既沒有官廳的氣派,也沒有司馬第的整齊。據說余懋衡為政清廉,辦事認真,忠君敬業,接連的提升被同僚妒忌,奸臣誣陷,余懋衡託病五次上書辭去官職。後遭讒言被除數削職為民。直到崇禎皇帝登基,追功復職。所以在建這一府第時,他有意將外牆做成不整的稜角,以反映他一生坎坷不平的心態。

尚書第

“尚書第”是明代萬曆年間戶部右侍郎、工部尚書余懋學的府第,它地處理坑中心,原有三層樓,是村中最高建築,三樓有個大視窗,朝向北方,叫“望京樓”,後毀於一場大火,現僅存一面牌樓,這五鳳牌樓上“尚書第”三個楷書大字威風氣派。
余懋學富有才華,他既是官,又是大學者,他撰寫的《春秋蠡測義》70卷被收入《四庫全書》。

花廳

位於村西頭的“花廳”是一座園林式建築,距今有400多年歷史。主人是明代末年的百萬富商,綽號萬和仁,其人樂善好施。院門內設有木結構門券樓,門樓非常考究,門額上長達兩米多的菊花磚雕,稱萬壽圖,令人讚嘆。花廳的建築布局別具一格,揉和了蘇州園林的建築風格,內為迴廊式格局,並有一跑馬樓,兩側廂房由迴廊相連,中間空出個方形大院。院落中花台、魚缸、石桌、石凳擺設一應俱全,地面用卵石鋪砌成各種圖案。奇花異木栽種於四角,花台中的一顆梔子花已有幾百年的歷史;院子中間的步道,由石板鋪成,中間四塊寓意四季發財;兩側各三塊寓意六六大順。這庭院是主人納涼、賞月之所。
在理坑古村還有清代道光年間茶商余顯輝的“詒裕堂”、花園式的“雲溪別墅”,還有那頗具傳奇色彩的“荷包紅鯉魚”,理坑的官邸、商宅、民居,還有園林式院落,花園式別墅,隨處可見,無不讓人回味無窮。

歷史名人

余世儒

余世儒(1518~1579),字汝為,號念山。明嘉靖十四年選授浙江瑞安知縣,隆慶三年為南康知縣,萬曆二年升四川台州知州,辭不赴。著有《幼學稿》、《未信稿》、《破蟋蟀集》。

余懋學

余懋學(1539~1599),字行之,號中宇。明隆慶二年進士。授撫州推官,擢南京戶科給事中。累官南京尚寶卿、戶部右侍郎。卒,贈工部尚書。天啟初,追謚恭穆。著有《春秋蠡測》70卷、《讀書隨筆》2卷、《說頤》8卷存目於《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麗事館余氏辨林》5卷、《明代實錄》、《大政輯要》、《字學辨略》、《南垣疏草》、《讀論勿藥》、《仁獄類編》。

余懋衡

余懋衡,生卒年均不詳,字持國,號少原。明萬曆二十年進士,初任永新知縣、御史。 後歷任河南道守、大理寺右侍丞、大理寺左少卿、右僉都御史、南京吏部尚書等職。著有《關中集》4卷存於《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還有《奏議》40卷、《古方略》45卷、《明新會志》、《少源語錄》、《乾惕齋集》、《澗濱寤語》、《太和軒集》、《經翼》、《沱川鄉約書》。

余自怡

余自怡(?~1639),字士可,號魯瞻,又號敬宇。明崇禎元年進士,先後當過湘陰知縣、戶部主事、副都御史,後改任廣州知府。著有《經書疑義》、《三教測》、《三才蠡測》、《魯瞻文集》、《星槎集》、《潯關雜詠》。

余維樞

余維樞 (?~1666),字中台,號慎旃。清順治九年歲貢廷市第三名,授直隸永年知縣。十年復出補為山西臨縣知縣。康熙三年行取,遷司馬,授兵部職方司督捕主事。著有《從祀諸儒系儀》、《泮宮禮樂合集》、《令洺集》、《中台文集》、《中台詩稿》、《毛詩解》、《池上樓詩集》。清順治十六年余維樞興建“司馬第”,標誌著“婺源三雕”進入全新的發展階段。

余啟官

余啟官 ,生卒年不詳,字佐卿,號雲溪。原本在廣東做茶葉生意,逐漸成為富商巨賈。然而,余啟官一心信奉為官,決心以商兼儒,經過刻苦攻讀,一舉得中進士,終以光祿大夫而光宗耀祖。

民俗風情

儺舞

儺舞,又稱鬼戲,是漢族最古老的一種祭神跳鬼、驅瘟避疫、表示安慶的娛神舞蹈。婺源儺舞歷史悠久,早在明代初葉就有婺源儺舞外出表演的記載。這種帶有原始宗教色彩和圖騰崇拜意識的舞儀,寄託了村民的美好願望,古時每逢打醮、新春都跳儺舞,祈福禳災,自娛自樂。
婺源的儺舞節目多為神話和民間傳說故事,表演非常古樸、粗獷、誇張、簡練。如《開天闢地》,舞者頭掛“盤古氏”面具,手持大斧,四面砍劈,表現出開創乾坤的盤古勇往直前、無堅不摧的英雄氣概。《判官醉灑》表現判官與小鬼嬉耍鬥酒的酩酊醉態,人物性格鮮明,饒有生活情趣。《舞花》則是一組大型舞劇,表現秦二世胡亥篡奪皇位的歷史故事,氣勢磅礴。
儺舞是一種古典舞蹈與彩繪木雕的相結合的藝術。婺源儺面具有50多種,以木頭雕做,工藝精緻,手法誇張,神氣活現,其忠奸優劣、老少妍陋無不神似。舊時鄉民把儺面具奉為“神靈”,開櫥和封存儺面具還有一套尊祀的儀式。
婺源儺舞由於受到明未盛行的目連戲的影響,有的節目逐漸發展為戲曲形式,除用鑼鼓伴奏,還增加了弦樂和高腔曲調,別具特色。

抬閣

抬閣,是婺源地戲中由數名兒童扮演古裝戲劇人物,站立在四方形的高閣子上由人抬著行走的一種險中求趣的娛樂形式。
扮演者各飾某一傳統戲曲中的角色,根據劇情,組成一個個精彩的造型,固定在抬閣的鐵柱或支架上。造型有三層或五層不等,高達三至五米,也有的底層四人,頂層一人。抬閣由四人或八人扛著遊走。
為了扮演者的安全和保持抬閣行走時的平衡,抬閣支架上置有兩根長飄帶,一前一後交由地面人員拉扯控制,左右兩側還各有一個手持長叉的“保鏢”護衛,兼送食品給抬閣上的小演員以示鼓勵和助興。
抬閣造型優美,畫面壯觀,加上鑼鼓相伴,十分氣派,一直為民眾所喜聞樂見。

串堂班

婺源民間每有婚嫁壽誕等喜事,都會請串堂班在宴席間演奏,場面十分熱鬧。客人邊吃喝邊聽奏樂,別有一番趣味。
串堂班是一種民間音樂組織,成員一般六到八人,有的是以此為生的樂隊,有的是農閒時臨時邀集而成,如今基本上是後一種。串堂班有大鑼、雲鑼、小鑼、鼓、鈸、嗩吶、笛子、二胡、京胡、三弦等樂器。每人擅長二三種樂器,班主由文、武場技巧全面者擔任。
打擊樂器固定在一個特製的擔子上面,可挑可拆,便於串堂。
大戶人家婚娶壽誕,為求吉慶熱鬧,必請串堂班。除禮儀有固定的樂曲外,宴請賓客時,亦請串堂班伴奏,以示對賓客的尊重和主人富有。
有時,逢村族喜慶或私人“堂會”等場面大而隆重的活動,串堂班亦可唱戲。樂者擔任戲中某個或幾個角色,生旦醜末淨唱念兼備。腔調有微腔、京腔、黃梅戲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