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形偽盤腸溞

雌性體長0.40—0.72毫米。體近乎圓球形。琥珀色,前部有時微帶紅色,中央部有一塊灰黑色斑紋。殼瓣背緣弓起;後緣很低;腹緣向內彎曲,使殼瓣幾乎完全閉合。腹緣後半部內褶並列生剛毛。頭部和軀幹部的背側殼面上具新月形花紋,其上還有小斑點。殼面其餘部分呈多角形網紋。頭部與吻部都很長。複眼比單眼大得多。第一觸角達不到吻端,前側具一根觸毛。第二觸角內、外肢各分3節,游泳剛毛序式0-1-3/0-0-3。胸肢5對,第一對胸肢上具鉤。腸管末部具盲囊。唇片下部較尖,唇脊光滑。後腹部狹長,前肛角稍凸出,肛門陷很明顯,末背角尚圓,具15個左右肛刺,側面有9—11簇櫛毛。尾爪長大,基部2個爪刺大小懸殊。爪刺之後還有一列細刺。雄性體長0.39—0.54毫米。殼瓣狹長。第一觸角前側具2根觸毛。第一胸肢具強鉤,比雌性的粗大得多。後腹部的末部稍寬,末背角略外凸,肛刺微弱,排列也不整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球形偽盤腸溞
  • 外文名:Pseudochydorus globosus(Baird,)
  • 中國特有:是
  • 顏色:琥珀色
基本信息,文獻,形態描述,

基本信息

分類系統:
Animalia:動物界 - Arthropoda:節肢動物門 - Crustacea:甲殼綱 - Branchiopoda:鰓足亞綱 - Diplostraca:雙甲目 - Cladocera:枝角亞目 - Chydoridae:盤腸溞科 -Pseudochydorus:
學名:
Pseudochydorus globosus(Baird,)
中文名:
球形偽盤腸溞
中文拼音:
QiúXíngWěiPánChángSāo
分類等級:
概述:

原始屬名

模式標本產地

模式標本保存地

國家保護級別
不祥
CITES公約級別
未定
IUCN紅色名錄等級
未予評估(NE)
紅皮書等級
未定
中國特有

文獻

  • 董聿茂、戴愛雲、蔣燮治、陳受忠、陳永壽、蔡如星. 1982. 《中國動物圖譜》甲殼動物第一冊(第二版). 北京:科學出版社. : 1-114.

形態描述

習居於湖泊沿岸及坑塘中,在微帶酸性的水域中特別多,幾乎終年出現,數量以秋季最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