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象學運動的歷史使命

現象學運動的歷史使命

本書是“中央編譯學術文庫”之一,該書對研究西方哲學特別是對研究現象學,提供了一項新的成果,它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我國理論建設的新形勢,也反映了中外文化交流的一種新趨勢。全書共分5章,具體內容包括“哲學本體論的歷史考察”“雙峰對峙的人學本體”“人生之謎的非理性解答”“薩特現象學本體論的前奏”等。該書可供各大院校作為教材使用,也可供從事相關專業的從業人員作為參考書使用。

基本介紹

  • 書名:現象學運動的歷史使命
  • 作者:塗成林
  • ISBN:9787802115194
  • 類別:哲學
  • 定價:38.00 元
  • 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7-09-01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在我國,現象學影響不大,研究也不多。儘管在建國前有人曾介紹過現象學,但沒有形成氣候。建國後,研究也很少,特別是在“文革”中,西方哲學統統被戴上資產階級的帽子,而被排除在科學之外。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我國學術界加強了對西方哲學的研究,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但就總體而言,研究的廣度不寬,深度不夠,特別是對現象學的研究,在當代的馬克思主義的文獻中還沒有獲得應有的說明和系統的成果,也沒有對它作出符合其本來面貌的評說,因此,塗成林同志《現象學的使命——從胡塞爾、海德格爾到薩特》一書的出版,不能說不是一個重要的突破,不能說不是一項重大的成果,這樣系統深刻研究現象學的專著在我國還見之不多。
塗成林同志在掌握大量材料的基礎上,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進行具體分析,有新的創見。
第一,思路新。胡塞爾是現象學的創始人,而海德格爾、薩特則屬於現象學中的存在主義,從廣泛的意義上說,現象學包括了存在主義,但它們又不是一回事。它們兩者有聯繫又有區別。塗成林同志抓住它們相互聯繫的方面進行了研究,理出一條發展線索,並將胡塞爾、海德格爾、薩特作為現象學的統一體進行了研究,這是一條研究現象學的新思路,過去在這方面研究得較少,更沒有形成這樣系統的專門著作。
第二,觀點新。過去研究現象學很少從本體論方面著手。塗成林同志著眼於本體論,並以本體論為中心,從歷時性和共時性兩個方面展開。在歷時性方面以本體論為主線,具體考察了現象學發生髮展過程,特別是:考察了從胡塞爾、海德格爾到薩特的發展過程。在共時性方面,以本體論為中心,對同本體論有關的其他現象學觀點進行了分析研究,既有歷史發展的縱向分析,又有橫斷切面的橫向研究,縱橫交錯,提出了許多有創見的新觀點。
第三,材料新。舊的材料經過新的重構也可以形成新的觀點和新的思路。塗成林同志沒有停留和滿足於舊的材料上,他既運用了舊的材料,繼承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又挖掘和運用了大量的新材料,因而給人一種面目一新的感受。

作者簡介

塗成林,湖南省岳陽市人,哲學博士。現為廣州市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軟科學研究所所長。曾先後在四川大學、中山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學習。曾主編《開放時代》多年,並擔任過《湖南食品》、《榮譽》以及紐西蘭《新華商報》主編。數度以訪問學者身份赴澳大利亞、紐西蘭、加拿大等國研修,主要從事西方哲學、唯物史觀、科學學等方面研究,先後在《哲學研究》、《學術研究》、《廣東社會科學》等刊物發表數10篇學術論文,專著有《現象學的使命》、《理性與實在的思維意象》以及遠遊隨筆系列三種(《澳大利亞觀察》《紐西蘭頭條新聞》《加拿大政治多稜鏡》)等,主編和參與撰寫著作數十種。
其中,《現象學的使命》獲第二屆全國青年社會科學成果專著類優秀獎(最高獎)、第三屆廣東省青年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專著類一等獎,廣州市第六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廣州市優秀社會科學成果特別獎(政府獎)等多個獎項。

目錄

序一
序二
第一章跨時漫遊:哲學本體論的歷史考察
一、本體論尋求世界本原的努力
(一)本原:從原始樸素性到神秘的意識
(二)主體的發現:本體論的“內化”及其困境
(三)從康德到黑格爾:體系的完成及其終結
二、現代西方哲學的“本體論轉折”
(一)戳穿理性的神話人本主義哲學的興起
(二)“拒斥形上學”科學主義的反叛
(三)現象學運動與現象學本體論
第二章純粹意識:雙峰對峙的人學本體
一、現象學本體論的基本模式
(一)胡塞爾:一位職業哲學家
(二)目標:嚴密科學哲學
(三)從心理主義到自然主義:對自然哲學的反思
(四)人文科學總批判:歷史主義與世界觀哲學
(五)嚴密科學哲學:我們時代的隱秘渴望
二、現象學還原:尋求“阿基米德點”
(一)現象學還原的任務
(二)現象學還原即停止判斷
(三)純粹意識的困惑:從本質到先驗自我
(四)方法論:當代哲學的突破口
三、現象學本體論:純粹意識結構的描述
(一)笛卡爾主義的幽靈
(二)先驗自我:“阿基米德點”的確立
(三)構成性:先驗自我的基本功能
(四)意向性:現象學的基本問題
(五)意向相關對象:客體的證明
四、主體際性:先驗自我的交往困境
(一)“新唯心主義”的承諾
(二)主體際性:“移情作用”的主觀派生物
(三)交往:作為一個時代課題
五、歐洲人的危機:走向非理性主義
(一)科學理性的幻滅
(二)希臘精神的沉淪
(三)現象學的歷史使命
(四)科學發展的現象學困惑
六、返回生活世界:新的本體論構想
(一)危機:生活世界提出的巨觀背景
(二)“生活世界”的主旨和內涵
(三)生活世界本體論的基本構想
第三章基本本體論:人生之謎的非理性解答
一、海德格爾的心路歷程
(一)從現象學之孔窺探古希臘精神
(二)離經叛道的繼承人
(三)從“人世”到“出世”
二、基本本體論:存在意義的探求
(一)存在的遺忘西方哲學的歷史面目
(二)此在:本體論的優先地位
(三)有關世界的實在性問題
三、詮釋學:現象學的新理解
(一)“現象”與“邏各斯”
(二)詮釋學,此在對存在的領會
(三)現象學、詮釋學與本體論
四、在世此在存在的基本狀態
(一)“在世界中”存在的敞開狀態
(二)操心:此在在世的當下本真狀態
(三)“此在之沉淪”非本真的存在狀態
(四)本真存在與非本真存在的交匯點:畏
五、人生之謎的謎底
(一)死亡:此在最本己的可能性
(二)林中路:文化悲觀主義
第四章現象學心理學:薩特現象學本體論的前奏
一、薩特:時代的產兒
(一)哲學家的人格與稟賦
(二)人的困境,薩特哲學形成的特殊氛圍
(三)思想經歷:從柏格森到胡塞爾
(四)哲學傳統:笛卡爾主義的後繼者
二、自我的超越性
(一)薩特眼中的現象學是非
(二)徹底的還原:排除先驗自我
(三)反思前的我思與新的意識結構圖式
(四)薩特現象學本體論的初步形成
三、情緒本體論的意蘊
(一)被動性:批判的導論
(二)情緒的內涵:魔幻行力
(三)阿Q精神與人生劫數
(四)情緒問題的歷史透析與理性反思
四、想像與意識自由
(一)想像與知覺:混亂的根源
(二)現象學:解決想像之謎的鑰匙
(三)想像:自由意志的發射
五、幾點初步的結論
第五章從自為到絕對自由:薩特的現象學本體論
一、自為:現象的一元論
(一)作為本體論出發點的自為
(二)自為內涵的不同表達
(三)自為的直接結構:內在性、暫時性與超越性
(四)自為與“本體論證明”
二、本體論結構:自在、自為與為他
(一)自在與自為:新的原則同格
(二)為他:第三種本體論結構
三、絕對自由:本體論的核心論題
(一)意識虛無化:自由的理論前提
(二)自由:人類的無期徒刑
(三)選擇:絕對自由的確證
(四)絕對責任:絕對自由的邏輯後果
(五)薩特自由理論面面觀
四、體驗:人生情態的本體論描述
(一)“噁心”自在向自為的裸露
(二)煩惱:自由與責任的重荷
(三)自欺:現實人格的折射
五、人生:無用的激情
(一)自由本體論的陷阱
(二)人的根本目標不能實現
(三)悲觀主義:法國知識分子的文化心態
結語:對理性主義的反叛及其反思
附錄一:胡塞爾的先驗現象學本體論初探
一、先驗現象學本體論的理論準備
(一)嚴密科學哲學主張
(二)批判的反省
(三)方法論的探求
二、先驗現象學本體論的確立
(一)胡塞爾自我觀的演變
(二)先驗自我的構成性
(三)意向性問題
(四)意向相關對象
三、先驗現象學本體論的唯我論困境
(一)所謂‘新唯心主義”
(二)胡塞爾晚期的哲學“轉向”
(三)胡塞爾之後現象學的發展趨勢
附錄二:嚴密科學哲學的畢生追求胡塞爾評傳
一、教育和早年生活
二、批判與反省
三、建立嚴密科學的努力
四、純粹意識和現象與本質
五、笛卡爾式的沉思:先驗現象學
六、歐洲人的危機與生活世界
七、留下的遺產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再版後記
重版後記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