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組長安全管理培訓手冊

《班組長安全管理培訓手冊》是2019年9月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圖書作者是鄭時勇。

基本介紹

  • 書名:班組長安全管理培訓手冊
  • 作者:鄭時勇
  • ISBN:978-7-122-34605-6
  • 頁數:251頁
  • 出版時間:2019年9月
  • 裝幀:平
  • 開本:B5 710×1000 1/16
  • 叢書名:高效班組管理落地方案系列
  •  版次:1版1次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班組長安全管理培訓手冊》一書內容涵蓋了班組安全責任與意識;安全生產常識;班組安全生產管理技能三大方面的的內容。 本書主要閱讀人群設定為企業一線班組長,目的在於幫助班組長建立正確的角色認知,掌握全面的班組管理技能,提高其業務水平,促進其職業發展,努力使企業班組長通過培訓,在知識、能力和職業道德方面都有較實際、較系統的收穫。本書內容在編寫方式方法上有創意,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具有適用性、實用性、可讀性和啟發性等鮮明特色。

目錄

第一篇 班組安全責任與意識
第1章 班組安全責任 2
安全生產工作是人命關天的大事,也是一項非常實際的工作,不得有半點馬虎和虛假。因此,班組長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和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時時、事事、處處想到員工的安全和健康。
1.1 班組在安全中的作用 3
1.2 班組長的安全責任 3
1.3 班組成員的安全責任 5
1.3.1 班組成員的安全責任 6
1.3.2 如何明確班組成員的責任 6
1.4 班組安全目標與實施 7
1.4.1 了解班組的安全生產目標 7
1.4.2 實施安全目標 10
第2章 安全意識培訓 13
有調查顯示,事故人為的因素中,安全意識占到90%多,而安全技術水平所占比例不到10%。企業界的安全培訓,90%的精力用在占10%比重的安全技術水平上,只有不到10%的精力用在占90%比重的安全意識上。所以,班組長必須具有強烈的安全意識,並不斷地對員工進行安全意識的培養。
2.1 安全意識的六大觀念 14
2.1.1 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觀念 14
2.1.2 安全效益的觀念 15
2.1.3 安全依靠科技的觀念 15
2.1.4 安全法制觀念 15
2.1.5 安全道德的觀念 16
2.1.6 安全管理長期性觀念 16
2.2 員工安全意識薄弱的原因 16
2.2.1 對安全教育的忽視、厭倦心理 16
2.2.2 對安全活動的應付心理 16
2.2.3 對安全管理的逆反心理 17
2.3 安全意識薄弱的表現 17
2.3.1 自我表現心理 17
2.3.2 僥倖心理 17
2.3.3 “經驗”心理 18
2.3.4 從眾心理 18
2.3.5 逆反心理 18
2.3.6 反常心理 18
2.3.7 冷漠心理 19
2.3.8 緊張心理 19
2.4 提高員工安全意識的方法 19
2.4.1 要加強安全生產的宣傳 19
2.4.2 對員工普及安全知識 20
2.4.3 加強員工責任意識教育 21
2.4.4 讓員工明白自己是安全的最大受益者 21
2.4.5 堅持“四不放過”的原則 21
2.4.6 讓員工明白失去安全等於失去一切 21
2.5 班組必須樹立的安全意識 22
2.5.1 “你的平安,是對家人最好的關愛” 22
2.5.2 “學會安全,活著就好” 23
2.5.3 “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被他人傷害” 23
2.5.4 “安全連著你我他,防範事故靠大家”—互聯互保 24
2.5.5 “操作之時顧左右,相互要提醒” 24
2.5.6 “只要上崗,集中思想;工作再忙,安全勿忘” 24
2.5.7 “崗位危害我識別,我的安全我負責” 24
2.5.8 “放過隱患,必有後患” 25
2.5.9 “規章制度血寫成,不要用血來驗證” 25
2.5.10 “習慣性違章,不能習慣性不管” 25
第二篇 安全生產常識
第3章 用電作業安全常識 28
觸電對人的損害輕則受傷,重則送命。電氣事故不僅毀壞用電設備,還會引起火災。電氣觸電危險不同於機械危險那樣容易被人們覺察,電是我們看不到的,因此電更具有危險性。為加強安全用電意識,防患於未然,有必要了解有關安全用電的常識,有備無患,安全生產。
3.1 關於人體觸電的知識 29
3.1.1 電流傷害人體的因素 29
3.1.2 觸電的方式 30
3.2 防止觸電的技術措施 31
3.2.1 絕緣、屏護和間距 31
3.2.2 接地和接零 33
3.2.3 裝設漏電保護裝置 33
3.2.4 採用安全電壓 33
3.2.5 加強絕緣 34
3.3 與用電有關的用具 34
3.3.1 絕緣用具 34
3.3.2 驗電或測量用具 36
3.3.3 其他用具 41
3.4 班組安全用電的基本要求 41
3.4.1 要熟悉本廠生產車間主空氣斷路器(俗稱總閘)的位置 42
3.4.2 嚴格執行停電、送電和驗電制度 42
3.4.3 臨時用電接線要管好 42
3.4.4 手持式電動工具的使用 43
3.4.5 設備用電 43
3.4.6 其他注意事項 44
3.5 觸電急救知識 44
3.5.1 使觸電者脫離帶電體 44
3.5.2 急救 45
3.6 發生電氣火災的撲救 47
3.6.1 斷電滅火 47
3.6.2 帶電滅火 48
3.6.3 充油電氣設備的火災撲救 48
3.6.4 旋轉電動機的火災撲救 49
第4章 機械設備安全常識 50
機械傷害事故是工業企業較為常見的事故類型。一般情況下,機械傷害事故引起的後果較為嚴重。在很多工作環境中,我們面對或使用機器時,如果不了解機械危害,不加以防範,就可能會發生安全事故。
4.1 機械設備的危險點 51
4.1.1 狹窄點 51
4.1.2 夾進點 51
4.1.3 剪斷點 51
4.1.4 銜接點 52
4.1.5 接線銜接點 52
4.1.6 迴轉捲入點 53
4.2 機械性傷害 53
4.2.1 捲入和絞纏 53
4.2.2 捲入和碾壓 53
4.2.3 擠壓、剪下和衝撞 54
4.2.4 飛出物打擊 54
4.2.5 物體墜落打擊 54
4.2.6 切割和擦傷 54
4.2.7 碰撞和剮蹭 54
4.2.8 跌倒、墜落 55
4.3 一般機械設備的危險因素 55
4.3.1 傳動裝置的危險 55
4.3.2 壓力機械的危險 56
4.3.3 工具機的危險 56
4.4 機械設備危險的防護措施 57
4.4.1 機械傳動機構危險的防護 57
4.4.2 沖剪壓機械危險的防護 58
4.5 幾種常用機械的操作安全 59
4.5.1 金屬切削機械的安全 59
4.5.2 衝壓機械作業安全 61
4.5.3 起重運輸機械操作安全 63
第5章 危險化學品管理常識 66
由於危險化學品都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或有腐蝕等危險特性,從它的生產到使用、儲存、運輸和經營等過程中,如果控制不當,極易發生事故,如火災或爆炸、人員中毒或傷亡、污染生態環境等。企業必須切實加強危險化學品的安全管理,避免其可能帶來的對生命、財產、健康及環境的傷害和損失。
5.1 化學危險品的認識 67
5.1.1 什麼是化學危險品 67
5.1.2 化學品安全說明書(MSDS) 68
5.1.3 化學品安全標籤 69
5.1.4 化學危險品特性的學習 70
5.2 搬運、裝卸安全 71
5.2.1 搬運、裝卸的基本要求 71
5.2.2 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的搬運與裝卸 72
5.2.3 易燃液體的搬運與裝卸 73
5.2.4 易燃固體的搬運與裝卸 74
5.2.5 遇濕易燃物品的搬運與裝卸 75
5.2.6 氧化劑的搬運與裝卸 75
5.2.7 毒害物品及腐蝕物品的搬運與裝卸 76
5.3 儲存保管、使用、廢棄安全 77
5.3.1 危險化學品的儲存安全 77
5.3.2 危險化學品的使用 82
5.3.3 危險化學品的廢棄處理 84
5.4 危險化學品的勞動保護與急救 84
5.4.1 勞動保護 84
5.4.2 緊急事故的處理 87
5.4.3 現場急救 89
第6章 高溫作業安全常識 91
盛夏高溫季節,車間現場環境溫度高,工作條件相對惡劣,工作人員勞動強度大,易出現過度疲勞、中暑現象,是事故多發時期。為確保高溫季節安全作業,企業應結合高溫季節車間出現的不安全情況,採取適當的應對措施。
6.1 高溫作業概述 92
6.1.1 高溫作業類型及其特點 92
6.1.2 高溫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93
6.2 防暑降溫措施 94
6.2.1 改善工作條件並配備防護設施、設備 94
6.2.2 加強個人防護 95
6.2.3 制定合理的勞動休息制度 95
6.2.4 加強衛生保健和健康監護 95
6.3 中暑的急救 97
6.3.1 中暑的表現 97
6.3.2 中暑的現場急救措施 97
6.3.3 中暑應急救援流程圖 98
第7章 低溫作業安全常識 100
低溫作業是指在寒冷季節從事室外及室內無採暖的作業,或在冷藏設備的低溫條件下以及在極區的作業。在低溫環境中,由於機體散熱加快,可引起身體各系統一系列生理變化,重者可造成局部性或全身性損傷,如凍傷或凍僵,甚至引起死亡。一些新進員工往往對低溫作業的危害不以為然,班組長有必要對這類員工進行教育,使之服從工廠對防護服穿戴方面的要求。
7.1 低溫作業概述 101
7.1.1 哪些作業屬於低溫作業 101
7.1.2 低溫對人體的危害 101
7.2 低溫作業的勞動保護 102
7.2.1 管理措施 102
7.2.2 定期進行健康監護 103
7.2.3 日常生活中多鍛鍊 103
7.2.4 飲食方面調理 103
7.2.5 溫度調節 104
第8章 密閉空間作業安全常識 105
密閉空間是指密封式或半密封的地方,它的設計並非實際人員工作的場地。密閉空間可能潛藏著危害因素,或者因為工作的影響,產生了新的危害因素。在這些環境工作,將會是危機四伏,尤其是氣體中毒,一不小心便會引致意外,往往會造成一連串安全事故的發生。
8.1 密閉空間概述 106
8.1.1 密閉空間的三個條件 106
8.1.2 密閉空間的危害因素 107
8.1.3 密閉空間作業的主要危險 108
8.2 密閉空間作業前的工作 109
8.2.1 隔離密閉空間 109
8.2.2 通風及空氣置換 110
8.2.3 進行氣體採樣檢測 112
8.2.4 PPE及應急救援設備的配備 112
8.2.5 申請進入密閉空間作業許可證 112
8.3 作業中的安全防範 115
8.3.1 作業人員安全防範 115
8.3.2 監護者的責任 117
8.3.3 所有作業結束後的工作 118
8.4 密閉空間中毒窒息事故急救 118
8.4.1 事前可能出現的徵兆 118
8.4.2 緊急處置措施 119
第9章 高處作業安全常識 120
高處作業主要包括臨邊、洞口、攀登、懸空、交叉五種基本類型,這些類型的高處作業是傷亡事故可能發生的主要地點。高處作業造成的危害主要為高空墜落和物體打擊,高處作業嚴重威脅著施工作業人員的人身安全,為此,企業有必要對高空事故進行預防監控,以便採取相應的措施,減少事故的發生。
9.1 高處作業的危險隱患 121
9.2 高處墜落防護 123
9.2.1 消除墜落隱患 123
9.2.2 墜落預防 124
9.2.3 墜落控制 125
9.3 高處作業前的準備工作 125
9.3.1 作業人員的基本要求 125
9.3.2 作業人員的培訓 125
9.3.3 作業前準備工作 125
9.4 高處作業的安全措施 126
9.4.1 人員墜落的防護 126
9.4.2 腳手架使用要求 128
9.4.3 梯子使用要求 128
9.4.4 救生索使用要求 131
9.4.5 安全網使用要求 132
9.4.6 錨固點要求 132
9.4.7 其他安全作業要求 132
9.5 高處墜落應急處理 133
9.5.1 高處墜落受傷人員施救的過程 133
9.5.2 呼吸、心跳情況的判定 134
9.5.3 判斷有無意識的方法 134
9.5.4 呼吸和心跳均停止時的處理 134
9.5.5 骨折急救 134
9.5.6 搶救過程中的再判定 134
第10章 消防知識培訓與演練 136
10.1 認識火災 137
10.1.1 引起火災的原因 137
10.1.2 火災的性質 138
10.1.3 火災發展的四個階段 138
10.1.4 火災分類 138
10.2 滅火 138
10.2.1 滅火的方法 138
10.2.2 滅火器的使用 139
10.2.3 消防水系統的使用 140
10.2.4 消防水滅火的編隊演練 143
10.3 火災報警 144
10.4 火場逃生 145
10.4.1 要熟悉周圍環境並記牢消防通道路線 146
10.4.2 冷靜地儘快撤離 146
10.4.3 要利用消防通道而不可進入電梯 147
10.4.4 用各種合適的方法逃生 147
10.4.5 被煙火圍困暫時無法逃離時的注意事項 148
10.5 消防演習 149
10.5.1 消防安全培訓與演練計畫 150
10.5.2 消防安全培訓與演練的實施 150
10.5.3 總結與報告 150
第三篇 班組安全生產管理技能
第11章 班組安全教育 152
11.1 新員工入廠“三級安全教育” 153
11.1.1 新員工入廠安全教育的要求 153
11.1.2 新員工入廠教育的內容 153
11.1.3 新員工三級教育的記錄 154
11.2 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教育 157
11.2.1 特種作業及人員範圍 157
11.2.2 特種作業人員的要求 158
11.2.3 特種作業人員的教育培訓 158
11.3 調崗、復工安全教育 158
11.3.1 調崗安全教育 158
11.3.2 復工安全教育 159
11.4 班組安全教育的方法 159
11.4.1 反覆進行 160
11.4.2 強化印象 160
11.4.3 利用“五官” 160
11.4.4 理解功能 160
11.4.5 利用專欄、板報進行安全教育 160
第12章 開好班前班後會 162
12.1 開好班前會 163
12.1.1 班前安全會的基本要求 163
12.1.2 班組長的事前準備 163
12.1.3 班前安全會的流程 164
12.2 召開班後會 166
12.2.1 班後會的基本要求 166
12.2.2 班後會的主要內容 167
12.3 班前班後會安全記錄 167
第13章 生產中安全督導 172
13.1 關注作業環境 173
13.2 關注員工的狀況 174
13.3 督導員工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 175
13.3.1 在操作過程中要保持精力集中 176
13.3.2 在操作中要認真做到文明操作 176
13.4 監督員工嚴格遵守作業標準 177
13.5 監督員工穿戴勞保用品 178
13.5.1 勞保用品的種類 178
13.5.2 勞保用品的發放標準 180
13.5.3 監督並教育員工按照要求佩戴和使用勞保用品 181
13.6 做好交接班工作 183
13.6.1 交接班的內容 183
13.6.2 交班要求 183
13.6.3 接班要求 184
13.6.4 交接班記錄 184
13.7 開展班組安全生產巡查 186
13.7.1 為什麼需要檢查 186
13.7.2 班組長安全檢查的內容 186
13.7.3 班組安全檢查表 187
第四篇 安全生產事故防範
第14章 安全生產事故的原因 192
14.1 安全的“多米諾骨牌”效應 193
14.2 引起生產事故的人與物 195
第15章 作業安全預防 197
15.1 運用崗位安全應急卡 198
15.1.1 崗位安全應急卡的作用 198
15.1.2 崗位安全應急卡的內容 198
15.1.3 崗位安全應急卡的使用 201
15.2 安全生產確認制 201
15.2.1 為什麼要進行安全確認 201
15.2.2 確認制的套用範圍 202
15.2.3 確認的程式 203
15.2.4 確認的方法 204
15.3 危險信息要溝通及時、準確 205
15.3.1 危險信息溝通與事故發生 205
15.3.2 信息溝通的障礙與解決 206
15.4 開展危險預知訓練 208
15.4.1 KYT的起源 208
15.4.2 KYT的適用範圍 209
15.4.3 班組危險預知活動的目的 209
15.4.4 危險預知活動的實施 209
15.4.5 KYT活動卡片的填寫與管理 212
15.5 操作者人為失誤預防 213
15.5.1 分析操作者人為失誤原因 213
15.5.2 採取預防措施 213
第16章 消除習慣性違章 215
16.1 習慣性違章的危害 216
16.2 習慣性違章的原因 217
16.2.1 違章人員的行為動機 217
16.2.2 物的不安全因素引發違章 222
16.3 習慣性違章人員的特點 223
16.3.1 固有型危險人 223
16.3.2 突髮型危險人 224
16.3.3 積極型危險人 224
16.4 廠內常見違章行為 225
16.4.1 違反勞動紀律 225
16.4.2 不按規定穿戴勞動保護用品、使用用具 225
16.4.3 違反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226
16.4.4 違反安全操作規程 226
16.5 違章發生的規律 227
16.5.1 違章的多發時間 227
16.5.2 違章的多發作業 227
16.5.3 違章的多發行業 228
16.5.4 違章容易發生在人處於自己生物節律的臨界期或低潮期 228
16.5.5 其他情況的多發 228
16.6 班組怎樣杜絕習慣性違章 228
16.6.1 班組成員輪流安全值周 229
16.6.2 班組設立安全監督崗 229
16.6.3 建立班組安全學習制度 229
16.6.4 進行專業技術培訓以提高班組成員的安全操作技能 230
16.6.5 教會班組成員預防習慣性違章的方法 230
16.6.6 對習慣性違章者進行處罰 230
16.6.7 儘可能採用防錯、容錯措施 230
16.6.8 狠抓現場安全管理 231
第17章 工傷事故的緊急處理 243
17.1 工傷事故的緊急處理順序 244
17.1.1 工傷事故處理程式 244
17.1.2 工傷事故緊急處理措施 244
17.2 常用急救技術 245
17.2.1 止血 245
17.2.2 包紮 246
17.2.3 固定 247
17.2.4 搬運 247
17.2.5 傷員轉送時的要點 248
17.3 事故的調查 249
17.3.1 蒐集物證 249
17.3.2 記錄相關材料 249
17.3.3 收集事故背景材料 249
17.3.4 蒐集目擊者材料 250
17.3.5 拍攝事故現場 250
17.3.6 填寫安全事故報告書 25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