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圖語系

班圖語系

赤道非洲和南部非洲國家的主要居民班圖人。是非洲最大的民族集團。屬尼格羅人種的年輕支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班圖語系
  • 外文名:Bantu
  • 分布:赤道非洲南部非洲國家
  • 類型:民族集團
  • 人種:尼格羅人種
支系,劃分,語法,班圖文化,

支系

主要分布在北緯4°以南,包括剛果盆地、 大湖地區、 贊比西河和林波波河流域。北界西起比夫拉灣,東至朱巴河下游(號稱班圖線 ) ,南達好望角 。主要民族有尼亞盧安達人隆迪人、馬誇人、巴剛果人、祖魯人、馬拉威人、紹納人、科薩人和盧巴人。班圖尼格羅人語言均屬尼日 -科爾多凡語系尼日-剛果語族貝努埃-剛果語支,自成一大語群,稱班圖語系。

劃分

班圖諸語言Bantulanguages 非洲赤道以南廣大地域內約150 種語言的統稱。使用者稱為班圖人,總人口在 1億左右。但實際上,他們之中在人種和文化上很不一致。隨著班圖諸語言逐漸為語言學者所了解,人們提出了“班圖語系”的概念,另外還認定了許多"半班圖語言"。但是據近來的研究,“半班圖語言”中的一些語言應該劃歸真正的班圖語言,另一些則並非班圖語言,只是從班圖語言借入大量的成分。
美國語言學家J.H.格林伯格認為,班圖諸語言不但不能稱為一個語系,甚至不能稱為一個語族, 而只是尼日-科爾多凡語系尼日-剛果語族貝努埃-剛果語支下面的一個分支。雖然如此,有的學者鑒於班圖語言的語言數目以及每個班圖語言的使用人口同本語系別的語支乃至其他非洲語系相比具有明顯的優勢,往往把它們當作獨立的語系看待。班圖語言最初可能起源於貝努埃河中游峽谷地帶,後來擴展到東非的大湖區,再向南擴展到好望角。可以粗略地把班圖諸語言分為中部班圖語言、東南班圖語言和西南班圖語言3支。其中比較重要的語言,第1支包括剛果語(使用於剛果、薩伊和安哥拉)、盧巴語(薩伊)、盧安達語(盧安達、薩伊)、隆迪語(蒲隆地)、盧乾達語(烏干達)、吉庫猶語(肯亞)、斯瓦希里語(肯亞、坦尚尼亞)、尼昂加語〔尚比亞、莫三比克、馬拉威(稱契切瓦語)〕;第 2支包括紹納語(辛巴威)、聰加語(莫三比克、南非德蘭士瓦)、茨瓦納語或稱西索托語(波札那、南非)、索托語(賴索托、南非)、祖魯語、柯薩語(均在南非);第3支有奧旺博語、赫拉羅語(納米比亞)。應該指出,斯瓦希里語一直通用到剛果東部。另外還有幾種混合型交際語或皮欽語,即林加拉語(剛果、薩伊)、山戈語(中非)、凡那加羅語(南非)。班圖語言的分類也可以按照聲調和詞頭的標準分為高調語言和低調語言,或單音節詞頭語言和雙音節詞頭語言。

語法

班圖諸語言在語音上的特點之一是音節結構比較簡單。象日語和玻里尼西亞諸語言一樣,班圖諸語言大體上只使用 5個基本元音和8~9個單輔音。由這些音構成的基本(單)音節只有幾十個(通例沒有複輔音音節),它們以各種方式配列成一兩千個詞根;由於一個音節通常是輔音加元音,班圖語言的開音節十分豐富。班圖諸語言都有聲調,只有斯瓦希里語例外。
在語法上班圖諸語言的最大特點在於名詞有“類”的範疇。名詞按概念類別的標準分成16~20個類,每類有特殊的詞頭作形態標記。這些詞頭通常是單數 /複數配套使用的。例如mu-/ba-(單數/複數)表示人類〔muntu"人",bantu"人們";Basuto“巴蘇陀(人)”〕;mu-/mi-表示樹木;le-/ma-表示成對的東西〔原始班圖語*(le)-iso“眼睛”,索托語ma-naka“獸角”〕;(u)bu-表示抽象事物。但是類的劃分從一開始就是很武斷的,不少詞頭的意義也很不明確。例如ko-表示身體各部分:"臂"是ko-boko;但“手”卻是(li)-to,仿佛應該劃入成對的東西一類。不過雖然"眼"是屬於成對的東西一類,"耳"卻作ko-to(或ku-toi),又不與“眼”同樣看待了。這些詞頭還有句法上的協調關係。例如ba-kazana ba-enda(姑娘們去)中動詞enda上也帶著主語那個詞的類詞頭。
班圖諸語言屬於典型的粘著型語言(例如斯瓦希里語的粘合指數為0.67,比阿爾泰語系雅庫特語的0.51還高), 語法關係主要靠在詞根上加詞頭(有時也加詞尾)來表示。在詞的內部結構里各個語素都是分別表示出來的。詞根的形態一般比較穩定,但詞頭的異形較多,例如 ba-的異形有ma-等:Mashona“馬紹納(人)”。
班圖語言句子成分的基本次序為主語—動詞—賓語,但是也容許自由詞序。由於動詞里必須有與主語的類相協調的語素和與賓語的類相協調的語素,施受關係憑著類的協調而表達得很清楚。
班圖人的民族文化在語言上打下了烙印。例如聰加人以及卓比人,由於還有原始的婚姻制度,以致在他們的語言裡“母親”一詞可以指中國觀念里的母親、姨母、舅父的女兒;而“舅父”一詞則兼指中國觀念里的舅父和舅父的兒子。班圖人與外界的接觸也使語言受到影響。祖魯語和柯薩語從布須曼人的語言裡借入了一套吸氣音。斯瓦希里語有大量阿拉伯語借詞,南非一些語言也有阿拉伯語借詞。班圖諸語言在借入外來詞時一般在語音上加以改造,例如斯瓦希里語的 petroli來自英語petrol(汽油),柯薩語的isiporo來自阿非利堪斯語spook(鬼)。

班圖文化

赤道非洲和南部非洲約22個國家的主要居民。亦稱“班圖人”。是當前非洲最大的民族集團。屬尼格羅人種的年輕支系。共有13211萬人(1978),約占非洲人口32%。主要分布在北緯4°以南,包括剛果盆地、大湖地區、贊比西河和林波波河流域。北界西起比夫拉灣,東至朱巴河下游(號稱班圖線),南達好望角。其中人口在100萬以上的民族有40個;人口在500萬以上的民族有9個:尼亞盧安達人(875萬)、隆迪人(663萬)、馬誇人(646萬)、巴剛果人(617萬)、 祖魯人(565萬)、馬拉威人(550萬)、 紹納人(544萬)、科薩人(535萬)和盧巴人(500萬)。語言均屬尼日-科爾多凡語系尼日-剛果語族貝努埃-剛果語支,自成一大語群,舊稱“班圖語系”,下分7個分支:西北班圖、東北班圖、剛果班圖、中央班圖、東班圖、西班圖和東南班圖。多保持傳統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見原始宗教);分布在赤道東非沿海地區的信奉伊斯蘭教,其他地區部分人信基督教。
“班圖”一詞原為一語言概念。19世紀末,南非語言學家W.H.I.布利克用它表示南部非洲一組基本辭彙和語法結構近似的語言。但班圖語各族在經濟類型和社會結構上都有明顯差別。體質特徵一般可分為剛果型和開普型兩種。前者似與西蘇丹沿海各族相似;後者則含有庫希特人、科伊桑人和尼羅特人的某些特徵。
關於班圖尼格羅人的起源,眾說紛紜,尚無定論。一種觀點認為,班圖尼格羅人發祥於沙里河與洛貢河之間,或在貝努埃河上游奈及利亞與喀麥隆交界地區。公元前10世紀開始南移,在隨後2000多年中數次南遷擴散,逐步排擠或吸收赤道非洲和南部非洲的土著俾格米人和科伊桑人,發展壯大,終於發展成為這一廣大地區的主人。另一種觀點認為,班圖原始語言產生於西起剛果河入海口、東至桑給巴爾島之間的中心偏南地帶,即赤道森林南沿熱帶草原地區(今盧巴人與本巴人分布區)。爾後則分東、西兩大支向南、向北擴散。剛果河流域森林地帶的班圖人與大湖地區的居民,在膚色、身材以及齶凸方面顯著不同。前者與幾內亞灣北部西大西洋語支各族近似。
考古資料證明,班圖文化的真正發祥地在東非大湖及剛果河下游地區。 公元1世紀東非班圖人掌握了制陶術,3世紀已知冶鐵技術。7世紀中央班圖人掌握了煉銅技術。10~12世紀出現一系列國家:基塔拉、布霜果、莫諾莫塔帕;稍晚又出現剛果、隆達、布乾達、巴盧巴、盧安達、斯瓦希里等國。與西亞、印度、中國有貿易往來,在東非沿海和大辛巴威古蹟中曾發現大量中國瓷器。
原始班圖人為農耕部落,在遷移擴散中,吸取了尼羅特人和庫希特人的畜牧文化,以及俾格米人和科伊桑人的漁獵文化,發展了農牧混合經濟。大致以贊比西河為界,在此以北(舌蠅分布區)以鋤耕農業為主,多種植玉米、高粱、粟、薯芋、香蕉和豆類;在此以南(無舌蠅區)以畜牧業為主,飼養牛、羊,兼事農耕。部分地區手工業水平較高,沿海地區貿易發達。赤道非洲各族受到奴隸貿易的劫掠,人口一度大減。班圖人行一夫多妻制(見一夫多妻制家庭)。部分地區男子行割禮,部分地區存在年齡結群制度。東非與南非的一些畜牧民族喜飲鮮牛血,不吃魚。剛果班圖、中央班圖和東北班圖多按母系續譜、居住和繼承財產,其餘則按父系。
到18世紀末,班圖人由北而南的遷徙結束,各族分布狀況基本定形。爾後由於姆菲坎之亂(1820~1834)和布爾人(見阿非利坎人)的“大遷徙”(1836),東南班圖恩古尼人中的一支又由南向北遷移,抵達大湖地區南部,從而引起複雜變化。殖民統治時期,班圖各族分別受英、葡、比等國控制和奴役。民族解放運動不斷高漲,民族意識日益加強。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特別是1960年以來,除阿扎尼亞和納米比亞的班圖各族外,其他班圖各族已紛紛取得國家獨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