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飄色

珠海飄色

珠海飄色是廣東省的傳統民俗藝術。起源於明朝天啟年間,(珠海乾務鎮人)梁國棟任江西省彭澤縣令時由江西傳入,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乾務飄色多取材於民間故事,造型奇特,製作工藝精緻。至今保留人工抬色的傳統,每隊飄色均輔有領路牌、羅傘、護色等,陣容龐大,色彩奪目,觀賞性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珠海飄色
  • 地點:廣東省
  • 起源於:明朝天啟年間
  • 歷史:300多年
簡介,特色,

簡介

珠海飄色
乾務飄色有三台飄色,分別是乾北的“仕林祭塔”、乾西的“螃蟹過江”和乾東的“喜鵲練梅”最為著名.為熱烈慶祝澳門回歸祖國八周年,珠海市斗門區八音隊、斗門區乾務飄色隊和金灣區三灶鶴舞表演隊近百人,走進澳門的大街小巷,參加“龍獅飛舞大巡遊”活動,營造出熱鬧歡樂的節日氣氛。這是由澳門北區社區組織的“萬眾歡騰慶回歸八周年”系列活動之一。飄色隊表演的《觀音坐蓮》和《哪咤鬧海》,深受澳門同胞的喜愛。
飄色源於抬閣,2000多年前的春秋 戰國時期,安陽曲溝一帶戰亂頻繁,被人稱為“干戈溝”。有一年,孔子周遊列國途經此地,有感於當地民風淳樸,便用老家曲阜之“曲”代替“干戈”,將其更名為“曲溝”,不僅希望兩地結緣,同時希望曲溝遠離戰爭。孔子臨行時,村民們擊鼓相送,並選擇唱歌好的男童、女童,由眾人抬到高桌上,邊行邊唱,以讓遠去的孔子能回望到高桌上的歌舞。後來,村民們在喜慶自娛時,仍沿用了這種歌舞形式。因為是抬著歌舞,故名“抬歌”。經過不斷的傳承演變,後來,藝人們將高桌裝飾成亭台樓閣的樣式,給人以空中樓閣、雲裡霧裡的感覺,故更名為“抬閣”。又因在高台上演出,也稱“台閣”.飄色是廣東白話的稱謂。

特色

廣東飄色最早起源於元明時期,先後經歷了“轉色”、“板色”兩個階段。轉色就是在手推車中間安一個木鐵軸,上面再放一塊中間可以轉動的有孔的板子,一兩個扮成各種造型的人物(這些人物叫作“妖色”)就站在這塊板子上。板色則讓人物固定坐在“色台”上,服飾更為華麗,人物也增加到四個。
廣東飄色把“飄”是指脫離地面,盡展凌空之美。“色”(原意是飾)是精心巧妙的偽裝.所謂飄色,即是由若干人推著一座裝飾華麗的“色板”,色板上安排好固定姿勢的人物形象。
飄色最大的亮點就是“色仔”、“色女”,他們裝扮和演示的水平、精神狀態直接影響到整個活動的水平,因此,每次不管是受邀出外巡遊還是在鄉村巡遊,“色仔”、“色女”都精挑細選,並不是誰想當就能當。“色仔”、“色女”就是百里挑一的,年齡在7至9歲,容貌俊俏,精靈乖巧,還需有一定的表演天份,“色仔”、“色女”表現戲劇片斷的化裝遊行,俗稱“地色”。
飄色的核心是色梗的製作,色梗是支撐“色仔”、“色女”的支架,一般用鋼枝製成,巧妙利用力學原理,做到“色台”重心力的平衡,以免翻台.並巧妙地安排好“色仔”、“色女”的藝術結構造形分布.
珠海飄色
"飄色"是一種融戲劇、魔術、雜技、音樂、舞蹈於一體的古老民間藝術。表演者站在被稱為"色櫃"的小舞台上,以巡遊的形式表現民間傳說或神話故事的片段,其神奇之處就在於,演員們通過經過精心偽裝的鋼枝凌空而立,看不見的色梗支撐,利用巧妙的力學原理,營造出"飄"的效果.
現代飄色是指在元宵節以或其它大型巡遊所裝扮艷麗的彩旗隊、彩車隊、儺戲、嗩吶、歌舞、舞獅隊及舞龍隊等,以及各種民間藝術項目組成的方陣、造型隊巡遊活動的統稱。元宵節珠海民間藝術大巡遊不僅是一個文化品牌項目,更是一個旅遊和商業項目,帶動了本地旅遊業的發展,大巡遊也叫飄色巡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